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在手术后1~3 d治疗组85例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80例静脉滴注等容积生理盐水;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3、5、9 d疲劳评分(VAS评分),检测术前及术后第1、3、5、9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免疫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治疗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IgA、IgG、IgM、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下降,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够明显减轻患者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改善免疫状况,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大部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胃大部切除指征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0例,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及测定、组间比较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术后1d IgG、C3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开腹组IgG、C3术后1d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腹腔镜组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开腹组术后1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80例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组(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各40例,测定并比较手术前后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及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和CD8^+的数量。结果: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后1d IgG、C3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术后1d IgG、C3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OC组术后IgG、C3下降明显。LC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组术后1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后1d、3d OC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LC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脾切除对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脾切除对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姑息性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1例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因肿瘤侵犯脾脏、2例因术中损伤脾脏行姑息性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脾切除组,22例),其余均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脾保留组,39例),分别检测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术后10d,脾切除组IgA、IgG、IgM、CD3、CD4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3.33,3.40,2.92,2.10,P<0.05);脾保留组IgA、IgG、IgM、CD3、CD4、CD4/CD8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35,5.29,3.33,2.60,3.53,3.12,P<0.05).术后6个月,脾切除组IgA、IgG、IgM、CD3、CD4、CD4/CD8较术后10 d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4.40,3.06,2.51,2.24,2.29,P<0.05);脾保留组患者IgA、IgG、IgM、CD4、CD8、CD4/CD8优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2.10,2.70,2.16,2.13,2.83,P<0.05).脾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2±26) min,脾保留组为(130±24)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5);脾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脾保留组,平均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低于脾保留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8,x2=0.78,1.22,2.51,P>0.05).结论 对于不可根治的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保留脾脏对其免疫功能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4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治疗25例(腹腔镜组),接受开放手术19例(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并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的数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00.5±15.9 m invs 97.0±17.9 m in)无显著性差异(t=0.685,P=0.497),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65.0±48.9 m l vs 150.0±100.4 m l)、术后镇痛率(3/25 vs 16/19)及术后住院时间(5.4±1.3 d vs 7.4±1.5 d)明显小于开腹组(t=-3.703,2χ=22.943,t=-4.730;P=0.000)。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术后1 d IgG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C3无明显变化;开腹组IgG、C3术后1 d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开腹组术后1 d IgG、C3下降明显。腹腔镜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开腹组术后1、3 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术后5 d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比较,术后1、3 d开腹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为术后恢复较快提供了病理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各30例,于术前1d和术后第3天、第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IgA,IgM,IgG,IL-6,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比较术前1d和术后第1天、第3天TNF-α细胞活性。结果:术后第3天患者CD3+,CD4+,CD8+细胞活性及CD4+/CD8+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第7天腹腔镜较开腹组明显低。术后第3天IL-6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C反应蛋白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IgM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IgA、IgG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NF-α于术后第3天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管理的观察组(n=40)与常规围手术期管理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炎性介质(IL-6、IL-8及IL-10)及IgA、IgG、IgM、CD3~+、CD4~+、CD4~+/CD8~+免疫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IL-6、IL-8均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L-10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gM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术后CD4~+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4~+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患者CD8~+、CD4~+/CD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可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并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过度炎症反应,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细胞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含精氨酸、谷氨酰胺及ω -3脂肪酸等含特殊营养物质的肠内免疫营养对腹部手术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采用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 12 4例腹部中等以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 (研究组 )和常规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 ,分别于术后第 2~ 8天给予等氮、等热量 [12 5 4kJ/ (kg·d) ]的营养支持。于术前 1d、术后 1d和术后 9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IgG、IgM、IgA、CD4、CD8、CD4/CD8、IL -1α、IL -2、IL -6、IL -10、TNF -α ,并在用药期间观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 0例完成研究。用药后研究组IgG、IgA、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 ,TNF -α、IL -6显著低于对照组 ;研究前后研究组IgA、CD4、CD4/CD8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TNF -α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感染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含精氨酸、谷氨酰胺及ω -3脂肪酸的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后机体炎症反应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抗炎灵对腹部外科SIRS/MO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动态研究观察抗炎灵对腹部外科SIRS/MO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腹部外科手术SIRS/MODS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1例和抗炎灵治疗组31例,分别于术后1、3、7d观察血清I gA,IgG,IgM,C3,C4水平。结果:血清IgG,IgM,IgA和补体C3、C4后逐渐上升,于第3d时IgG,IgM,IgA两组有显著差别(P<0.05),于第7d时,C3、C4两组有差异(P<0.05),治疗组上升较快,结论:抗炎灵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SIRS/MODS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后腹腔镜组(30例)和传统开放手术组(30例),患者术前、手术开始后2h、术后1d、术后2d、术后8d抽取静脉血8ml,T细胞亚群CD4、CD8应用Elite-ESP型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本研究提示腹腔镜组CD4、CD8手术后下降程度较小,且恢复较快,术后8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开放手术组术后CD4、CD8下降程度较大,恢复较慢,术后8d仍较术前和腹腔镜组低(P0.05)。腹腔镜组IgA、IgG、IgM术后各个时间节点较术前均无差异(P0.05)。开放手术组IgM术后各个时间节点较术前均无差异;IgG术后1d开始下降,术后8d仍未恢复;IgA术后下降较迟,术后8d开始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其对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体现了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左外叶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3月于本院行左外叶肝癌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经倾向性匹配后得到腔镜组(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与开腹组(行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各46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分析两组术前1d、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细胞免疫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NK、CD4/CD8)及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指标(CD3、CD19、NK、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均显著低于术前1d(P0.05),术后第3天,两组上述指标均有回升趋势,但腔镜组CD3、CD19、NK、CD4/CD8及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流食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8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0.43%(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左外叶切除术相较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能减轻患者创伤,降低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利于术后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癌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67例,其中33例患者行LC(LC组),34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外周血CD3+、CD4+、CD8+。LC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24 h LC组血清IgA、IgM、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LC组外周血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LC组手术并发症率(12.12%)低于对照组(35.29%,P0.05)。LC治疗胆囊癌效果肯定,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手术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214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观察组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术前1 d不常规要求禁食和肠道准备、术中严格进行保温、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并要求病人早期床上活动等。对照组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比较2组病人的IgG和IgA水平以及CD4~+和CD8~+水平,同时对病人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病人术前IgG和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4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8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恢复到术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抗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的IgG和IgA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对2组病人的CD4~+和CD8~+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发现两组病人CD4~+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术后14 d和术后28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CD4~+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8 d,观察组CD4~+的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对2组病人的CD8~+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其在术前、术后和术后28 d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病人的CD4~+/CD8~+的比值进行比较,在术后14 d和术后28 d,观察组病人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4 d,2组病人CD4~+/CD8~+的比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在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指标中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在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能够减少胃癌根治术病人术中的创伤应激,促进病人术后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GH)强化的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患者72例,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28例(生长激素强化静脉营养基础上进行)和对照组44例(单纯静脉营养)。术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10d,试验组于术后第3天起肠外营养提供生长激素,连用7d,8U/d。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营养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ALB、TF、IgA、IgG、IgM、CD3+、CD4+、CD4+/CD8+均低于正常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天,试验组ALB、TF、IgA、IgG、IgM、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0天,试验组ALB、TF、IgA、IgG、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IgM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激素强化的肠外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蛋白代谢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腔镜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乳晕入路腔镜和传统开放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适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分为腔镜组(n=25)和开放组(n=25)。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C反应蛋白(CRP)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在腔镜和开放组,CD3、CD8+T淋巴细胞和补体C4在术后1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IgG和补体C3在术后1天和2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CRP在术后1天和2天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但2组间,各免疫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将5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腹腔镜组(26例)和开腹组(28例),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2、3、7d清晨检测患者静脉血CRP、免疫球蛋白(Ig):IgG、IgA、IgM及补体C3、C4、CH50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RP、Ig及补体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P术后3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术后2d达峰值,腹腔镜组术后3d内CRP显著低于开腹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Ig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但IgG和Ig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补体C3、C4及CH5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血清补体在术后48~72h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开腹组在术后72h尚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均可导致术后机体C反应蛋白浓度增加和免疫水平降低。但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程度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72例胃癌患者,20例正常人为对照,检测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含量;NK细胞活性、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1)胃癌患者RBC-C3bRR显著降低,RBC-ICR显著升高(P<0.01).(2)术后组RBC-C3bRR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1).(3)胃癌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B细胞,IgG、IgA均显著降低,CIC显著升高(P<0.05或P<0.01);手术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IgA均有显著提高(P<0.01);胃癌患者术前组及手术前后RBC-C3bRR变化组与CD3+、CD4+、NK细胞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1)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手术可使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3)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T淋巴细胞、NK细胞活性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例晚期血吸虫病巨脾病人切除前、术后两周、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分别抽取周围静脉血测IgG,IgA,IgM,C3,C4,TNF,sIL-2R,CD3^ ,CD4^ ,CD8^ ,用F检验作出显著性测定。结果 IgA,IgM,C3,C4,TNF,sIL-2R,CD8^ 切脾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IgG,CD3^ ,CD4^ ,CD4^ /CD8^ 切脾后升高,差异显著(P<0.01-0.05)。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后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无不良影响,因而治疗性脾切除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4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8天检测MTL、GAS、IL-6、IgA、IgG、IgM、CD4~+、CD8~+水平。结果 (1)观察组对患者胃肠产生的刺激及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影响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后IgA、IgG、IgM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术后生理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在保护生理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9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后腹腔镜组50例和开放组46例,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和细胞免疫指标T细胞CD~(3+)、CD~(4+)、CD~(8+)、CD~(4+)/CD~(8+))的影响。结果后腹腔镜组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术后2 h、1 d、7 d与术前2 h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放组IgG术后1 d与术前2 h比较明显下降(P0.05),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2组术后1 d IgA、IgG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他时点IgA、IgG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Ig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2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细胞免疫指标T细胞CD~(3+)、CD~(4+)、CD~(8+)、CD~(4+)/CD~(8+)术后2 h、1 d与术前2 h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CD~(3+)、CD~(4+)、CD~(8+)和CD~(4+)/CD~(8+)术后7 d恢复至术前2 h水平(P0.05);术后2 h、1 d后腹腔镜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但术后7 d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小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