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小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113处下颌骨骨折中均行间牵引复位后切开小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1期愈合,没有排斥反应,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下颌骨骨折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下颌骨骨折行坚固内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骨折复位固定的可靠性、咬合关系的恢复、术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分析,了解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及固定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骨折使用坚固内固定的利和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钢  欧子民 《广西医学》2001,23(6):1412-1414
下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部损伤,传统方法是采用开放复位钢丝内固定或闭合复位辅以颌间固定4~6周,该法简单实用,但却不是理想的方法,如限制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影响张口度,口腔卫生差,易继发龋,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国外70年代就开展了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系统的研究[1],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随着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正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通过临床应用发现在下颌骨骨折中使用坚固内固定(rigid internal fixation,简称RIF)技术有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下颌体骨折倾斜角度与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后骨折段稳定性的关系。为治疗下颌骨体斜形骨折提供生物力学指导。方法:建立下颌骨体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设定不同的骨折线近中倾斜角度,按照Champy的下颌骨骨折理想固定线进行小型钛板固定,分别模拟切牙咬合及健、患侧磨牙咬合,得出骨折段的相对位移情况。结果:下颌体骨折坚固内固定的稳定性在夹板与骨折线垂直的时候最好,随着骨折线倾斜角度的增大,夹板与骨折线所成角度增大,骨折段的稳定性越来越小,当骨折线倾斜角度大于20°时,骨断端的相对位移超过了150μm。结论:下颌体骨折段的稳定性会随着骨折线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骨折线倾斜角度大于20°时,应通过改良手术方法或术后增加辅助固位或减小咬合力等措施防止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传统方法是颌间牵引固定(MMF),此法存在固定时间长,口腔卫生差,影响患者进食、言语等缺点。坚固内固定术(RIF)提供的三维稳定性改变了骨折区的环境,保证了局部血运迅速恢复,使骨折区发生直接骨化连接,骨折愈合快,不用颌间结扎,病人进...  相似文献   

6.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7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和颌间结扎,并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Ⅰ期愈合,Ⅱ期愈合3例,所有患者面部无明显畸形,颌关系基本恢复正常,咀嚼、张口等功能良好,X线检查骨折线愈合良好.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合并颌间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治疗下领骨骨折临床经验。方法:对应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治疗的63例下领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咬[牙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影像学复查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领间固定治疗下领骨骨折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是口腔颌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骨骼,根据临床统计,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1]。颌间固定和坚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最常用的2种方法^[2]。但传统的颌间固定技术,存在难以保持口腔卫生、不能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治疗效果不肯定等问题^[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下颌骨骨折治疗的传统疗法回顾 ,以及对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目的、原理、方法、并发症及愈合的探讨 ,阐述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 ,促进骨折直接愈合 ,无外骨痂形成 ,加强了骨折处稳定性、重建良好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下颌骨骨折行颌间结扎12例与坚固内固定13例术后张口度和体重进行比较。结果颌间结扎术后4周张口度下降7.2mm(17.22%)、体重下降5.8kg(9.28%);坚固内固定术术后4周张口度下降1.8mm(4.27%)、体重下降3.4kg(5.33%)。因此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固定术比颌间结扎固定有显的优点,前者对颞颌关节功能、体重影响小,口内手术避免了面部瘢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角骨折张力带固定与双列小型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1例,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正常下颌骨模型,建立骨折线,制作内固定系统,并最终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牙咬合、双侧后牙咬合、左侧后牙咬合和右侧后牙咬合四种咬合方法两种内固定最大应力情况及骨折断端相对移位情况.结果 张力带内固定最大应力和双列小型板固定时的最大应力分别集中在钛板中断和钛板上侧的中段.在前牙咬合及骨折对侧后牙咬合时张力带最大应力低于双列小型板固定系统最大应力,张力带内固定前牙咬合及骨折对侧后牙咬合时骨折断端相对移位较大,超过0.15 mm安全移位阈值.结论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下颌角骨折可信度较高,双列小型板固定生物力学分析稳定性高于张力带内固定方法,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需对患者咬合力的调整进行指导,稳定性也可达到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生物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较高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分析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坚强内固定的固定效果打下基础。方法: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及ANSYS有限元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颧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中,改变骨折处单元的属性模拟骨断层;并进一步在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正中咬合情况下颧上颌骨复合体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建立了颧上颌骨复合体不同部位的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建立各种类型的颧上颌骨复合体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可应用于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67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所有患者应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治疗.其中7例颏部骨折,12例颏旁骨折,16例颏孔区骨折,9例体部多发性骨折,5例体部粉碎性骨折;1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所有患者术前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线的数目后,分段牙弓夹板结扎、颌间弹性牵引,使移位的骨折段逐渐复位;术中经口内切开复位、细钢丝颌间结扎、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后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颌间弹性牵引7~10 d.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临床检查所有患者牙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影像学复查证实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经口内切开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沿张力带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根据张力带固定原理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利用临床检查及X线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及固定的稳定情况。结果:利用张力带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43例,无一处骨折固定后出现固位钉松脱,夹板折断,骨创感染及排斥反应等情况。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咬牙合关系恢复。结论:利用张力带原理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疗效可靠、简便、安全的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方法,合理选择治疗的具体方案和正规的手术操作对避免手术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下颌骨折中的疗效。方法:62例下颌骨折患者切开复位,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线情况选用钛板置于下颌骨折线上内固定。结果:62例应用此项技术取得了满意疗效,较好地恢复了咬牙厶功能。结论:下颌骨折小型钛板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缩短颌间固定的时间。口内切口面部无疤痕,无面神经损伤的危险,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下颌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琦 《中国现代医生》2014,(25):149-151
目的:探究颌面骨折应用坚固内固定术小型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颌面骨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6例,予以复位及颌间弹性牵引外固定作对照组,予以坚固内固定术小型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作研究组,分析两组疗效、咬合效果、骨折的愈合时间以及预后后遗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和优良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后遗症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颌面骨折患者予以坚固内固定术小型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疗效和咬合良好,且后遗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骨折采用钛板内坚固固定技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对36例髁突骨折采用耳屏前、颌后和下颌进路,应用钛板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复位后的固定,观察术后3个月时张口情况、咬合关系、X线表现。同时发现手术面神经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张口度及咬合关系均明显改善。X线显示:髁突骨折复位良好。面神经损伤中颞支损伤率为16.7%,下颌缘支的损伤率为8.3%。结论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行下颌髁突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的高低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下颌前磨牙弯曲牙根受颊侧、舌侧矫治力及牙根、牙周膜、牙槽骨的应力.②方法 选取拔除成人下颌弯曲牙根的前磨牙,应用CT扫描、Mimics10.01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在牙冠颊、舌侧加力值,利用ANSYS软件分析、研究其应力分布规律.③结果 颊侧施力:牙做整体移动其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应力最小,旋转移动最大,倾斜移动次之.舌侧施力时牙做整体移动、旋转移动,倾斜移动其牙根应力最大、牙周膜次之、牙槽骨最小.无论整体移动、旋转移动、倾斜移动舌侧应力大于颊侧.④结论 舌侧矫治力对弯曲牙根牙不适合或在临床允许情况下选择较小矫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在下颌骨骨折骨间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下颌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男23例,女5例,9-46岁,平均22.7岁。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11例;单发骨折20例,多发骨折8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10例,其中颅脑损伤5例,上颌骨骨折3例,腰椎骨折2例,锁骨及下肢骨折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平片和二维及三维CT定位确诊;患者均经唇龈进路行下颌骨骨间微钢(钛)板内固定术,经半年至1年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和稳固性固定,咬He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因微型钢(钛)板体积小,组织相容性好,在下颌骨线状骨折或粉碎性骨折中能使骨折断端紧密对位,并与骨面密切相贴使下颌骨坚固固定;采用唇龈进路使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对组织损伤小,符合微创外科及患者美容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