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10~12周龄NIH小鼠, 妊娠10天对每天以恒定剂量分别接受氘永和60Coγ射线照射, 连续照射3天。停照后12小时脱颈椎活杀孕鼠, 制备胎肝涂片, 计数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细胞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鼠受钴(~(60)Co)γ射线照射前后,分别口服阿多拉扶正霖(ADL)冲剂,对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60)Coγ射线照射A组、ADL预防组、~(60)Coγ射线照射B组和ADL治疗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以ADL 6g/kg体重每天灌胃1次,连续8天。ADL预防组与A组于第9天照射,第10天处死;ADL治疗组与B组于第1天照射,第10天处死。~(60)Coγ射线照射剂量为2.0Gy,全身1次照射。小鼠处死后制作骨髓片,常规染色与计数。结果 无论是ADL预防组还是治疗组,微核率均比相应的~(60)Coγ射线照射组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个~(60)Coγ射线照射组之间和两个ADL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ADL可在短期内恢复由~(60)Coγ射线造成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上升,提示ADL有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为使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成为探索快速高通量的生物剂量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ICR小鼠,按不同照射剂量分为0、0.5、1、2、4和8 Gy组,眼球取血,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和显微镜观察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红细胞微核率随剂量增加逐渐增加,2 Gy达峰值,之后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显微镜观察的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变化趋势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照射剂量在0~2 Gy剂量范围内,小鼠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的剂量-效应关系满足直线模型(R2=0.9063),并且2 Gy照射组与0 Gy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5)。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成为早期快速、高通量的辐射损伤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建立本实验室快速检测微核率的自动化实验方法。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个照射剂量组,分别给予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00、.51、和2Gy,于照射后24、48h取骨髓标本,每个剂量和每个时间点均为6只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以传统显微镜检微核的方法作为对照。结果流式细胞术及显微镜检方法检测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均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并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87,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速度为人工阅片的40倍以上,且能够避免人工镜检人员阅片的主观性,检测结果更为客观。结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较传统的人工显微镜检测,更加简便、易行、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可信、客观,适用于大规模核辐射伤员的高通量快速生物剂量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急性照射小鼠存活率及造血系统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137Cs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两次实验的照射剂量分别为6.0Gy和8.0Gy,剂量率均为1.01Gy/min.每次实验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523)及33.3?100?300mg/kg西咪替丁组,每组10只.西咪替丁各剂量组于照射前6d灌胃给药,每天1次,照射后5h给药1次;阳性药组于照射前1d灌胃给药1次,照射后5h给药1次.检测8.0Gy照射后30d小鼠存活率,以及6.0Gy照射后30d小鼠外周血象?骨髓DNA含量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8.0Gy照射后,模型对照组小鼠于第21天全部死亡,西咪替丁低?中?高剂量组30d存活率分别为50%?20%和30%;6.0Gy照射后第3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降低(P<0.01),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骨髓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咪替丁高剂量组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P<0.01),西咪替丁各剂量组骨髓DNA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降低(P<0.01,P<0.05)并趋于正常.结论 西咪替丁能提高急性照射小鼠30d存活率,且对其造血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治疗作用,为细胞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C57小鼠,经8.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于0.5、24h各皮下注射一次不同剂量rhG-CSF(2、1mg/kg和0.5mg/kg),观察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小鼠经6.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通过不同给药方案及不同剂量rhG-CSF早期干预,观察亚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外周血象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大剂量rhG-CSF早期干预明显提高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延长受照射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照射后0.5h单次给予大剂量rhG-CSF(1mg/kg)为最佳给药方案。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可以明显改善6.0Gy照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的恢复。结论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10MeVX线照射小鼠, 发现胎肝嗜多染性红细胞(PCE)微核率在照射后12小时出现峰值, 母鼠的骨髓是在24小时。而出生第一天的小鼠肝脏咩IPCE教核率至照射后30小时尚未见峰值。结果表明: 胎儿的敏感性高于成年母鼠, 似乎胎龄越小敏感性越高。小鼠在妊娠期间的敏感性也似乎随着孕期的延长而降低。妊娠前与分娩后第一天的敏感性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X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MN-RET)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MN-PCE)的变化,为探索快速、高通量的辐射生物剂量计奠定基础.方法 54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分别施予X射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分别为0、0.5、1、2、4和5 Gy.在照射后24、48和72 h,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人工镜检的方法,观察外周血MN-RET和骨髓MN-PCE的变化.结果 在0.5~5.0 Gy范围内,3个时间点外周血MN-RET和骨髓MN-PCE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剂量-效应曲线可拟合成直线回归方程(t=10.26~25.77,P<0.05);外周血MN-RET和骨髓MN-PCE之间明显相关(r=0.986-0.996,P<0.05).结论 FCM检测MN-RET有望成为快速、高通量的辐射生物剂量计或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动疲劳对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发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运动组(SG)。运动组又按运动后取材时间(h)分为5个亚组(0SG、12SG、24SG、48SG、72SG),每组6只。建立大鼠运动疲劳动物模型,采用微核试验(micro-nucleustest,MNT)检测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结果:0SG组、12SG组、24SG组和48SG组大鼠骨髓PCE细胞微核率均较CG组显著增加(P<0.05,P<0.01);运动后24h微核细胞数及微核率急剧增加达最高水平,72h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运动疲劳可诱发大鼠骨髓PCE细胞微核形成,运动疲劳对大鼠骨髓PCE细胞微核的诱发作用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雪莲培养细胞提取物对被60Coγ照射小鼠外周血细胞指标的影响。方法取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包括模型组和雪莲培养细胞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定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含量以及红细胞相关指标,考察雪莲培养细胞提取物对被辐射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小鼠被2.5 Gy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含量均显著下降。小鼠灌服雪莲培养细胞提取物后,显著促进了这些指标的回升。结论雪莲培养细胞提取物对辐射小鼠外周血细胞相关指数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天葡圣航片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天葡圣航片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20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Ⅱ(骨髓有核细胞计数)、Ⅲ(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检测),Ⅳ(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Ⅴ(血清溶血素测定)5大组(每组n=40),每大组又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药物组和辐射对照组(每小组n=10).低、中、高剂量按0.12 g/kg、0.24 g/kg、0.72 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21 d;辐射对照组给等量蒸馏水.各组根据不同指标选择不同的照射剂量,各实验项目剂量组与相应的对照组均以同一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1次,照射后继续灌胃给药至实验结束.分别对每大组中各药物剂量组间进行相应检测指标的比较. 结果 以3 Gy剂量照射实验后第3天,中、高剂量药物组及第14天中剂量药物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P<0.01或P<0.05);照射后第3天,中、高剂量药物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药物组的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辐射对照组(χ~2=6.301,P<0.05);以6 Gy剂量照射后第7天,高剂量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2 Gy剂量照射后第14天,各剂量药物组的血清溶血素水平与辐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天葡圣航片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了~(60)Coγ线1.5~12.0Gy照射后30天内小鼠胃排空的动态变化过程.小鼠经1.5及3.0Gy照射,即轻度骨髓型放射病时,胃排空基本无改变或改变较轻微.6.0Gy照射,即中度骨髓型放射病时,早期胃排空明显抑制,一周左右出现短暂加速,然后恢复正常.9.0Gy照射,即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时,早期胃排空抑制更为严重,7~9天虽有加速,但动物死前(13天)胃排空再度抑制.12.0Gy照射,即极重度骨髓型或轻度肠型放射病时,自照后1h始,至动物死亡止,胃排空始终处于高度抑制状态.未见到任何恢复趋势.照射剂量和胃排空损伤程度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党参乙醇总提物(total ethanol extract from Codonopsis pilosula,TEC)对60Coγ射线损伤的防护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70只小鼠受60Coγ射线7.5 Gy照射前后,实验组用2种不同浓度的TEC灌胃,照射对照组小鼠用蒸馏水灌胃,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的存活率及血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保护方式;另外对40只小鼠给予8.0 Gy致死剂量照射,观察TEC对小鼠的辐射保护作用。结果 (1)致伤前预防给药,两个剂量TEC均明显提高了30 d存活率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2)致伤后给药两个剂量均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3)给予8.0 Gy致死剂量照射,TEC较照射对照组提高存活率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EC具有较强的辐射预防作用,能显著提高受60Co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FL(fit3 ligand)是一种作用于早期造血细胞的生长因子,为进一步研究FL水平与辐射所致造血损伤的相关性,观察了小鼠受γ射线全身照射后FL的表达变化。方法以^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均匀照射所致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小鼠为模型,应用ELISA、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照射前后小鼠外周血、骨髓、胸腺与脾脏中FL的表达变化。结果 小鼠受2~10Gyγ射线照射后24h,血清中FL浓度即有增加,并且随时间推移FL水平逐渐升高;吸收剂量在2~6Gy之间时,FL的水平随剂量增加而增加。6Gyγ射线照射后24h,外周血白细胞膜表面FL的表达增加,但24h后细胞膜表面FL的表达没有升高。6Gyγ射线照射后24h,骨髓、胸腺和脾脏有核细胞膜表面FL的表达明显升高,总蛋白中FL的水平亦明显增加。结论 辐射后早期小鼠FL可溶性与膜结合型蛋白的水平都有升高,而且辐射后血清中FL的水平与受照剂量及照射后时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LACA小鼠经5 Gyγ线全身照射后l~4天腹腔注射经分离,洗涤和浓集的红细胞(供血鼠预先照射8.5Gyγ线)。其血红蛋白含量上升到正常对照的140.4%。照后20天骨髓CFU-E含量比照射对照组低4倍。虽然其红系造血受到明显抑制,但其骨髓CFU-S,CFU-GM及外周血粒细胞数分别比照射对照组高28、80.3和97.6‰。结果表明,小鼠受照后,存在造血干细胞的竞争性分化,向红系统分化占优势。多血通过反馈机制改变了干细胞的分化方向,使之多向粒系统分化.从而增加了外周血粒细胞数置。本文报告的结果表明照后造血干细胞的竞争性分化及向红系分化占优势是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氮氧自由基化合物NHCOCH3-TEMPO对雄性BALB/c小鼠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 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和7 Gy照射组,每组60只,每组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照射组、低剂量TEMPO照射组、中剂量TEMPO照射组、高剂量TEMPO照射组和阳性对照(WR-2721)组。60Co γ射线照射前0.5 h动物腹腔注射防护药物,剂量分别为:WR-2721组200 mg/kg、低、中、高剂量TEMPO组分别为100、200和400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 Gy全身照射组用于观察小鼠照后8和15 d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外周血象的变化;7 Gy全身照射用于观察小鼠照后30 d生存率。结果 4 Gy照射后,TEMPO预处理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DNA含量较生理盐水照射组均明显增加(t=2.53~6.13,P<0.05);中剂量TEMPO预处理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照射组明显增加(t=4.34,P<0.05),但外周血红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照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Gy照射后,低剂量TEMPO预处理组小鼠30 d存活率较生理盐水照射组明显增加(χ2=5.934,P<0.05)。结论 氮氧自由基化合物NHCOCH3-TEMPO对雄性BALB/c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致死剂量6Gy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免疫细胞对脂多糖刺激反应性的远期影响.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假照射组不接受照射,照射组给予6 Gyγ射线照射.照射后10周,分别将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按组别腹腔注射脂多糖(20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24 h和1 h后取材,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CD4、CD8、B220细胞比例检测.取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冲洗单侧股骨进行有核细胞计数.结果 与假照射刘照组小鼠相比,照射对照组小鼠的CD4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2.940,P<0.05),CD8和B220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6.485和4.351,P均<0.01).照射+脂多糖1h组小鼠的CD4 (t=2.510,P<0.05)、CD8(t=2.862,P<0.05)和B220(t=7.074,P<0.01)细胞比例较假照射+脂多糖1h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假照射+脂多糖24 h组小鼠相比,照射+脂多糖24 h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5).结论 6 Gy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10周,小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恢复;与假照射组相比,在接受脂多糖刺激后照射组小鼠胸腺指数和外周血中CD8和B220细胞比例未见显著变化.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辐射对不同年龄小鼠(幼年鼠、青年鼠、老年鼠)造血系统的损伤及恢复的影响,探讨幼年鼠、老年鼠受照后造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与青年鼠的差异。 方法 不同年龄(幼年鼠:3周龄、青年鼠:8周龄、老年鼠:14月龄)雄性C57BL/6小鼠各60只,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2 Gy照射组、4 Gy照射组,每组各20只。其中,照射组小鼠用137Cs γ射线给予全身照射,对照组给予假照射。分别于照射后第3、7、14、28天取材,检测小鼠外周血计数、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百分比、造血祖细胞(HPC)百分比及粒单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绝对百分比。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照射组小鼠白细胞计数、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HSC百分比和HPC百分比在第3天降至最低值,其中,幼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34.8%(t=6.129,P<0.05)、19.6%(t=7.084,P<0.05),青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43.8%(t=3.043,P<0.05)、20.0%(t=7.084,P<0.05),老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19.0%(t=22.080,P<0.05)、8.4%(t=24.590,P<0.05), 4 Gy照射组降低程度重于2 Gy照射组,且呈剂量依赖性。第28天时幼年鼠照射组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未恢复正常,4 Gy照射组HSC绝对百分比仍低于50%,HPC绝对百分比恢复至50%左右。青年鼠照射组CFU-GM在第2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幼年鼠照射组(2 Gy照射:t=2.067,P<0.05;4 Gy照射:t=3.358,P<0.05)和老年鼠照射组(2 Gy照射:t=2.586,P<0.05;4 Gy照射:t=4.772,P<0.05)在第28天时显著低于青年鼠照射组,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 照射组小鼠造血系统大多数指标在第3天出现急性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3 d后为损伤恢复期,多数指标在第28天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青年鼠相比,幼年鼠的血小板和造血干细胞功能对辐射损伤更为敏感,老年鼠的骨髓细胞增殖功能恢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60)Co γ射线照射后人和猴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离体照射人血和猴血时,淋巴细胞微核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前者(人)的斜率为0.240,后者(猴)为0.249.3Gy整体照射猴和离体照射猴血所得淋巴细胞微核率十分接近.前者为102.7‰,后者为101.8‰.此外还比较了培养72h和96h的微核率.结果表明培养72h微核率较高,无论是2Gy或是4Gy照射后都是如此.本实验采用聚四氟乙烯管来收集、贮存血样品,取血方便、用血量少、便于携带,可直接进行照射,而且可进行离心以浓集细胞.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60)Coγ射线照射后外周血T_μ和T_γ淋巴细胞的改变.辐射剂量分别为4.5和8.5Gy.研究结果指出,大鼠经~(60)Coγ射线全身与局部屏蔽照射4.5和8.5Gy后1、5、10及28天,外周血T_γ淋巴细胞百分数在骨髓严重损伤阶段明显增加,而T_μ淋巴细胞百分数则显著下降,以后随着损伤过程的逐渐减轻,T_γ淋巴细胞百分数的增高与T_μ淋巴细胞百分数的下降也逐渐减弱,最后在基本恢复阶段T_μ和T_γ淋巴细胞百分数基本接近对照水平.文中着重讨论了照射大鼠骨髓造血损伤过程中形态学改变与外周血T_μ和T_γ淋巴细胞改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