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胚胎器官原基(后肾、胸腺)异种移植后的生长发育,作移植后肾、胸腺的形态检查,并检测移植后肾的功能.方法 取受孕第15天(E15)的Lewis大鼠胚胎后肾或胸腺分别植入Balb/c裸小鼠腹腔大网膜及肾包膜下,观察至移植术后第16周.移植术后第5周作移植后肾、胸腺的形态检查,并检测移植后肾的功能.结果 E15 Lewis大鼠胚胎后肾及胸腺在受体裸小鼠腹腔内发育增大明显,后肾伴有包裹性积液囊形成.移植后肾及胸腺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可见发育完好的肾及胸腺的形态结构.移植后肾积液的肌酐、尿素氮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但低于膀胱尿液中的浓度.后肾移植组双肾切除后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未作后肾移植组.至移植术后第16周,移植后肾出现萎缩硬化.结论 E15 Lewis大鼠胚胎后肾或胸腺原基异种移植至Balb/c裸小鼠,移植后肾及胸腺能够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成近似正常器官的形态结构,移植后肾具有一定的泌尿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胚胎胸腺细胞悬液腹腔内输注防治内源性哮喘34例,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均为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胸腺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612~12412岁,平均5.25岁;胸腺素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  相似文献   

3.
胚胎胸腺移植术在消化系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敦贵  夏穗生 《普外临床》1993,8(2):100-102
胸腺是机体的免疫中枢器官。借助胚胎胸腺移植的方法重建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探讨价值。现就胚胎胸腺移植对消化系肿瘤的影响,具体适应证和移植技术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脾细胞对移植心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进行胸腺内注射脾细胞抗原诱导移植耐受的实验研究,将SD大鼠预注射脾细胞407天后,行异位同种以及移植,术后1周每日腹腔注射环孢素A10mg/kg。胸腺内脾细胞注射联合短期使用CsA组的移植心平均存活勘胶对照组显著延长,且抗原量为2.5×10^7脾细胞来诱导耐受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胚胎胸腺组织移植到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大网膜内,计20例,用胚胎胸腺细胞加胎肝细胞,联合移植于17例有明显恶液质、黄疸、腹水、发热的肝癌病人体中。术后观察病情,并监测生化、免疫指标,复查AFP、B超或CT。病人生活质量提高,近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胚胎胸腺组织移植到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大网膜内,计20 ,且胚胎胸腺细胞加胎肝细胞,联合移植于17例有明显恶液质,黄疸,腹水,发热的肝癌病人体中,术后观察表,并监测生化,免疫指标,复查AFP,B超或CT,病人生活质量提高,近期效果思想.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肌肉、腹腔、周围静脉、门静脉对荷瘤小鼠植胚胎脾细胞,并于移植后30天,60天分别测定瘤体积抑制率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上述4种移植途径在移植后30天均能明显抑制移植性肿瘤生长,NK细胞活性显著升主同。  相似文献   

8.
对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经培养的人胚胎胸腺组织块移植术,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对该类病的疗效。先将胚胎胸腺组织块培养7~10天,然后移植至患者的股前肌群。测定患者手术前后的T细胞亚群、血清抗原特异性IgE水平。术后随访3年,总有效率占随访数的92.4%,CD8阳性细胞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抗原特异性IgE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认为胚胎胸腺组织移植可以调节变应性鼻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有所增加,功能增强,IgE水平降低,可作为该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分别于肌肉、腹腔、周围静脉、门静脉对荷瘤小鼠移植胚胎牌细胞,并于移植后30天、60天分别测定瘤体积抑制率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上述4种移植途径在移植后30天均能明显抑制移植性肿瘤生长,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1)。但移植后60天,仅门静脉组对肿瘤生长保持良好的抑制状态,NK细胞活性保持较高水平,证明经门静脉移植是牌细胞移植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但可供移植的器官十分有限。胚胎肾作为肾移植的理想供体,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干细胞及组织工程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移植也将成为肾移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诱导新生大鼠免疫耐受的方法.方法分别给新生SD大鼠胸腺或腹腔内注射2.5×107个Wistar大鼠脾淋巴细胞,8~10周龄时行Wistar及第三品系大鼠供心移植.结果胸腺或腹腔注射Wistar大鼠脾淋巴细胞者移植Wistar大鼠心脏后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胸腺注射者平均存活时间超过60.4*!d(P<0.001),腹腔注射者平均存活时间为15.8*!d(P<0.02),而第三品系大鼠的心脏移植后平均存活9.2*!d(P>0.05).结论单一胸腺或腹腔内注射同种脾细胞可以诱导新生大鼠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第3天移植的不同细胞数目的胚胎,其妊娠率有无差别;并进一步分析哪些分裂阶段的胚胎不适合于体外培养后第3天移植。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788对夫妇,共792个周期为研究对象。ET后4周B超测到胎心搏动视为妊娠。将所有移植胚胎按细胞数目的不同分为4组:移植胚胎细胞数≤4(a组);移植胚胎细胞数为5~6(b组);移植胚胎细胞数为7~9(c组);移植胚胎细胞数≥10(d组)。通过计数胎心数标定每一组胚胎的种植率,分析4组胚胎种植率有无差异。结果c组胚胎其种植率(34.0%)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其中8细胞胚胎的种植率最高(34.8%),其次是9细胞胚胎(34.3%)和7细胞胚胎(31.6%),再次是10细胞的胚胎(14.3%),最后是5~6细胞胚胎(8.7%);在对所移植的胚胎全部种植或全部不种植的周期分析中,移植≤4细胞胚胎或移植≥11细胞胚胎发生种植的可能性为0。结论在IVF-ET周期中第3天移植7~9细胞的胚胎其妊娠率显著高于移植其他细胞数的胚胎;选择胚胎时应首选8细胞的胚胎,然后是9、7、10细胞的胚胎,最后是5~6细胞胚胎;体外培养第3天≤4或≥11细胞胚胎不适合移植。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胎胸腺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胎胸腺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方法:对5例胸腺切除后重症肌无力症状无改善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胚胎胸腺移植,供者为胎龄小于6个月的水囊引产死胎,将带血管的胎胸腺移植于受者的腹股沟区,胎胸腺的上腔静脉与受者的近端大隐静脉吻合,胎胸腺的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分别与受者的施股外侧动脉近心端及离心端吻合,术后观察受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5例移植的胎胸腺均存活,无排斥反应,移植后随2-19个月,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不需口服胆碱酯酶抑制和激素类药物;术后外周血CD3^=,CD8^ 细胞水平升高,CD4^ /CD8^ 比值下降,结论:采用带血管 胸腺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作用持久,不改变细胞生长的微环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慢性移植肾病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清楚,病理改变与各种原因造成的终末期肾病相同,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在慢性移植肾病的发展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TGF-β对慢性移植肾病的促进作用以及防治前景.  相似文献   

15.
慢性移植肾病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清楚,病理改变与各种原因造成的终末期肾病相同,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在慢性移植肾病的发展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TGF-β对慢性移植肾病的促进作用以及防治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胚胎胸腺移植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增强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施行胚胎胸腺移植术。半胚胎胸腺组织剪成0.5xm×0.5cm×0.1cm的薄片,埋植入腹直肌内。术后3个月内E-玫瑰花环形成率及淋巴细胞率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显著,术后1,2,3,6及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总有效率达76%。本组结果显示,胚胎胸腺移植作为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供体抗原注入胸腺处理对大鼠胰腺移植功能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大鼠胰腺移植模型上将供体Wistar大鼠的脾细胞于移植前或移植时注入受体SD大鼠胸腺内,辅以短期免疫抑制剂,结果显示能明显延长胰腺移植物功能存活。崦单纯短期免疫抑制剂或单纯供体脾细胞注入胸腺均未能延长胰腺功能存活。提示供体脾细胞注入胸腺预处理延长胰腺功能存活效果优于移植时处理,但移植时处理可能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胚胎胸腺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增强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研究胚胎胸腺移植疗效最佳的移植部位,把21例晚期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分为A、B、C三组,将胚胎胸腺剪成1.0cm×1.0cm×0.15cm的薄片,分别移植到股前肌群、背膏肓穴肌肉及肾被膜下,移植后半个月、2个月、6个月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淋巴细胞转换率(LBT)与移植前相比,移植后2个月差异显著(P<0.01),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移植6个月后,C组以上诸值与术前相比仍保持较高水平(P<0.01),且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皆优于A、B两组。结果表明,治疗恶性肿瘤,胚胎胸腺肾被膜下移植较其它部位为优  相似文献   

19.
在小鼠胰岛移植模型上将BALB/c小鼠胰岛移植到C57BL/6小鼠胸腺,同时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抗胸腺细胞血清,胰岛移植物获得长期存活,而肾被膜下移植胰岛未能长期存活。再次植入供体BALB/c小鼠和NIH小鼠胰岛 到胰岛存活>100天的C57BL/6胸腺外肾被膜下,3周后BALB/c小鼠胰岛不发生排斥而第三者NIH胰岛移植后则发生排斥。证实诱导了对供体特异性无反应性,这表明胸腺作为一移植部位,明显优于肾被膜下(P>0.01)。  相似文献   

20.
胸腺内胰岛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胸腺内和肾包膜下胰岛移植对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体,BALB/c小鼠为供体,肾包膜下胰岛移植分为单纯移植和移植的同时加腹腔内一次性注射兔抗小鼠胸腺细胞血清(ATS)两组,胸腺内移植组亦分为单纯移植和移植加用ATS两组。结果单纯胸腺内移植组其移植物的存活期为(19.5±10.1)天,长于单纯肾包膜下移植组(14.0±2.1)天;移植的同时加用ATS,则肾包膜下移植组移植物的存活期为(43.0±11.7)天,胸腺内移植组可达(93.8±25.5)天以上,其中6只(6/8)胸腺内移植物获长期存活,并且诱导了受体对供体的特异无反应性。结论胸腺可能为胰岛移植的理想部位,而且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