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3及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一种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h2细胞分泌。IL-13的主要作用为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促进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的IL-1Ⅱ型受体表达及IL-1ra的合成、抑制细胞免疫反应。IL-13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及细胞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IL-1Ra为IL-1与IL-1R反应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剂,能与IL-1R结合,阻断IL-1诱导的生物学作用,且不会触发任何信号传递,实验表明:IL-1Ra可降低肾脏粘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白细胞在肾小球炎症区的积聚,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在与IL-1有关的肾脏疾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肾脏是其清除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3.
IL-IRa为IL-1与IL-1R反应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剂,能与IL-1R结合,阻断IL-1诱导的生物学作用,且不会触发任何信号传递,实验表明:IL-1Ra可降低肾脏粘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白细胞在肾小球炎症区的积聚,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在与IL-1有关的肾脏疾病治疗中有重大意义,肾脏是其清除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4.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即免疫介导的以肾小球为主的炎症性病变。许多炎性因于在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炎性因子的研究不断深入,炎性因子与抗炎性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决定了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现将有关肾小球肾炎的免疫抑制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IL-1受体拮抗剂 IL-1属多肽类生长因于,最初认为是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目前发现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均可分泌IL-1。IL-1的生物学作用广泛,是一种多…  相似文献   

5.
IL-13mRNA在多种组织、细胞表达,并参与各种不同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所阐述IL-13mRNA表达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探讨IL-13mRNA表达对肾脏疾病的影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IL—6在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IL-6与系细胞的联系,IL-6在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与诱析及肾盂肾炎发病机理,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IL-6与系膜细胞的联系,IL-6在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与透析及肾盂肾炎发病机理、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应用Northern杂交检测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在IL-1β刺激后PAI-1和FN的mRNA表达,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的活性,利用ELISA法检测FN的水平。结果 IL-1β刺激组系膜细胞PAI-1和FN mRNA的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IL)-1可以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但有关分子机制却处于探讨之中。IL-4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其调控的关系尚未见明确报道。我们观察了IL-I和IL-4对p27表达的影响,旨在细胞周期水平阐明有关作用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1.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与鉴定: (1)培养:6~8周龄 Wistar大鼠,无菌条件取肾脏,分离肾皮质,剪成碎块,置于100目筛网上研磨,收集过筛悬液,倒在150目筛网上反复冲洗,将悬液倒在200目筛网上,再冲洗后,吸出少许,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若肾小球纯度达98%以…  相似文献   

10.
IL-13mRNA在多种组织、细胞表达,并参与各种不同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所阐述IL-13mRNA表达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探讨IL-13mRNA表达对肾脏疾病的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患者尿白介素6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们用尿白介素6(IL-6)依赖细胞株7TD1细胞,测定了2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尿和血清IL-6活性水平,并分析了IL-6活性水平与IgAN临床及病理改变的联系。结果:IgAN患者尿及血清IL-6与活性均增高,(活性增高者分别占46.7%及25%),尿IL-6与血清IL-6水平无平行关系,尿IL-6活性水平与IgAN严重蛋白尿的发生以及肾小球病变*节段肾小球硬化、新月体、系膜扩张等)和小管一间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3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3是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所分泌。白细胞介素-13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关注,它在肾小球肾炎及肾细胞癌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3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细胞介素-13是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所分泌。白细胞介素-13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关注。它以肾小球肾炎及肾细胞癌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4.
以炎症为主的肾炎,早期均伴有明显的系膜增殖,中性粒细胞(PMN)大量渗出,继之以系膜细胞(MC)及内皮细胞增殖,不可避免地导致肾小球疤痕形成和肾小球疾病的慢性化,而白细胞介素8(IL-8)正是在炎症的启动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观察重组人类白细胞介素8(rhIL-8)在有或无PMN参与两种条件下,对培养的MC的增殖和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以期探讨IL-8及其介导的炎症对系膜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肾炎患者 24例,男 11例,女13例,年龄16-60岁,按病理学…  相似文献   

15.
肾小球系膜细胞、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与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小球系膜细胞(MC)及其胞外基质(ECM)、细胞因子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MC研究需关注种属差异,MC培养有助于研究糖尿病、脂质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过程。ECM主要由MC等分泌。ECM随肾内细胞增殖而增殖,多种类型肾炎发展与此有关。细胞因子PDGF、TGF、IL-1、IL-6、TNFx及活性物质如内皮素、Ang、植物凝集素、TSP等对MC有重要影响,这在病理情况下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6.
IL-6、IL-1和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MTT法和BrdU掺入法检测SD大鼠体外MsC悬液中加入IL-6、IL-1及PDGF后12h及24h的增殖情况。分7组进行观察。结果:IL-6组、IL-1组和PDGF组12h及24h的光密度(OD值)与标记指数(LI)均为2%FCS组也均高,但所有实验组均不能达20%FCS组的细胞增殖水平。联合应用双因子刺激12h及24h均未见明显的协同促增殖作用。结论:IL-6、IL-1及PDGF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鼠肾小球MsC增生。联合应用双因子刺激无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的意义卢宏柱樊友琨叶尚文郑敏朱华细胞因子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可由免疫活性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和非免疫活性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管细胞及系膜...  相似文献   

18.
白素1(IL-1)族由两种效剂(IL-1α和IL-1β)和一种拮抗剂(IL-1受体拮抗剂)组成。IL-1在多种疾病中具有致病作用,故减少其生成或阻断其作用治疗急、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L- 13 是一种Th2 细胞因子,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其生物学效应通过细胞膜表面IL- 13受体起作用。对IL-13 受体的结构、信号转导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能深入了解IL- 13 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腹腔感染后低白蛋白血症的分子机理和防治实验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腹腔感染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为探讨其发生机理和防治方法,作者应用RT-PCR方法,在大鼠体内体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腹腔感染后白蛋白mRNA显著下降,是发生低白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而内毒素是重要的介导因素。(2)内毒素在体内显著抑制白蛋白mRNA表达,其机理系通过剌激非实质细胞产生TNF、IL-1、IL-6而起作用。(3)TNF、IL-1、IL-6显著抑制肝细胞白蛋白mR-NA表达,但以局部作用为主。(4)代谢激素对白蛋白合成有重要的调节,但在感染时它们的变化并非导致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5)生长激素和黄芪多糖在体外可明显减轻内毒素对白蛋白合成的抑制,并显著提高腹腔感染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作者认为,本研究结果表明,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机理是:腹腔感染引起内毒素吸收,内毒素刺激kupfer细胞等非实质细胞,产生TNF、IL-1、IL-6等介质,它们作用于肝细胞抑制白蛋白mRNA表达,最终导致低白蛋白血症。减少内毒素吸收是重要防治环节,重组生长激素和黄芪多糖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