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77-80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8 年6 月~2019 年11月,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 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者为观察组(n=25),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者为对照组(n=2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知晓率,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置管时间、胸腔置管总引流量、术后1 d 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知晓率均为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置管时间、胸腔置管总引流量、术后1 d 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除手术时间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2%)高于对照组(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佳,缩短患者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各项指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氧饱和度及动脉氧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置留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的疗效,并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及开胸手术进行对比。方法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组,分别为胸腔镜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和开胸组,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24h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胸腔镜组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24h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开胸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方面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更优。结论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泡疗效优于开胸手术,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治疗肺大泡时则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封闭置管技术在单孔胸腔镜手术后减少切口漏气、渗液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0例行单孔胸腔镜下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56例患者采用皮肤切口与肋间隙切口错位方法;观察2组57例患者采用胸腔引流管与操作肋间隙分离方法;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置管方法,即引流管直接经切口肋间引出。比较3组的切口长度、疼痛程度、引流管放置时间、切口渗液发生率与张力性水泡发生率、拔管后切口漏气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3组在切口长度、引流管放置时间、切口张力性水泡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后切口漏气发生率、切口渗液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观察1、2组显著增加(P<0.05);观察2组术后24h疼痛程度评分较其他2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经过改良切口封闭技术,在不增加额外损伤情况下,能有效减少单孔胸腔镜下手术后切口的漏气、渗液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王飞  杨劼  叶国麟  古卫权  叶俊  朱乐伟 《中外医疗》2013,32(17):20-21,23
目的探讨不同内径胸腔引流管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12月该院收治的60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改良组30例,关胸时施行不同的胸腔引流方法。常规组术后胸腔镜切口(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留置内径为20Fr的胸管引流,锁骨中线第1肋间留置内径为8Fr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改良组术后腋后线第9或第10肋间留置内径为8Fr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锁骨中线第1肋间留置内径为8F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引流量、拔管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改良组在术后疼痛、引流量、拔管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后,上下胸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引流量,加快术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结节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5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切除肺部结节病变患者7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采取三孔术式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采用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行肺段切除58例,肺叶切除18例,行淋巴结清扫26例;平均手术时间(58.7±21.3)min,术中出血(35.2±14.5)ml,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管引流量(260±150)ml,引流管拔除时间(4.3±1.6)d,术后住院时间(6.8±2.3)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3.9±25.5)min,术中出血(110.5±38.5)ml,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管引流量(270±170)ml,引流管拔除时间(5.2±1.3)d,术后住院时间(7.4±2.8)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8d,第1、3、5天VAS评分2.38±0.94、2.08±0.84、1.68±0.82、1.18±0.54;对照组患者术后8d,第1、3、5天VAS评分3.48±1.14、3.14±0.94、2.68±0.89、1.98±0.74。两组术后相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对照组均小于观察组(均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33.1±12.8)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结节病变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和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56)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66)。选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作为肺功能的评估指标,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肺功能的变化;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的手术时间较长,而术后胸液总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FVC、FEV1,结果表明肺段切除组较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损失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近期内均安全有效,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钢丝定位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SPN患者86例,CT引导下留置带钩钢丝,沿钢丝定位处行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单孔组),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式.用同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74例SPN患者做对照(小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单孔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拔除胸引管时间与小切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引导钢丝定位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SPN,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7年7月对本院自发性气胸患者160例分别应用于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单侧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腋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为60.3±11.2分钟,胸腔镜组出血量为50.2±7.8分钟(P〈0.05),有统计学差异;小切口组出血量为51.6±5.3毫升,胸腔镜组出血量为42.5±3.6毫升(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小切口组8.7±2.3天,胸腔镜组5.2±1.8天(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较之腋下小切口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  相似文献   

10.
张亮  刘永煜  赵翔 《四川医学》2012,33(12):2150-2151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8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开胸组)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胸腔镜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疼痛评分、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平均手术时间上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胸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在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组(观察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与常规硅胶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在单孔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后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组的104例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患者将其按引流管留置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人均止痛药使用次数、住院日、住院费用、切口瘢痕形成、切口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12、24、48 h及拔管时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总引流量小于对照组,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人均止痛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切口瘢痕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对切口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12、24、48 h及拔管时VAS评分的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术后24、12 h,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术后12 h,拔管时VAS评分高于术后48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将76例自发性气胸行肺大疱结扎或切除及胸膜固定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小切口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康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取单孔胸腔镜小切口辅助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2%,高于对照组的83.71%,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对照组少,观察组的胸腔闭式引流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方面单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比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早,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孟繁贇 《当代医学》2021,27(24):83-8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超细引流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组采用超细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2天,两组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观察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5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超细引流管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疼痛,并发症较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较传统开胸术,电视胸腔镜术应用于创伤性血气胸的治疗中创伤小,操作快,安全性高,可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丁雪松  赵夏  罗南 《海南医学》2014,(7):1029-1030
目的比较单根胸顶引流管与传统双胸腔引流管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210例,根据引流管放置方式分为单根胸顶引流管组与传统双胸腔引流管组。从带管时间、引流效果两个方面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带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引流效果方面,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单根胸顶引流管组只放置一根引流管,引流效果确切,更适合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  相似文献   

18.
丁翔  王保明 《安徽医学》2021,42(8):896-899
目的 探讨超细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手术后放置位置和放置肋间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一科收治并由同一团队实施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45例,按术后超细引流管放置位置及肋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21例,超细引流管放置于第6~7肋间腋后线旁,脊柱侧旁开约2 cm处.对照组共24例,超细引流管置于第7~9肋间腋中线至腋后线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第3天肋膈角积液情况、术后早期患者刺激性咳嗽症状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胸腔引流量比较,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处理因素对胸腔引流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刺激性咳嗽症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胸片肋膈角积液患者比例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超细引流管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经由改进的置管位置置入超细引流管利于胸腔积液的引流,可能利于减少患者术后早期咳嗽及肋膈角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李晓雷  胡欣  徐俊  梁青松  汪华 《西部医学》2017,29(12):1705-1708
【摘要】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开放式食管下段癌患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收集食管下段癌患者86例, 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上腹右胸手术, 观察组接受胸腔镜食管下段癌根治术, 并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3年生存率、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术后3年生存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食管下段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胸腔镜根治术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患者更加受益,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改良腋下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小儿肺囊型棘球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21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小儿肺囊型棘球蚴患儿104例,根据术式分为胸腔镜组(A组,n=35)、改良腋下小切口组(B组,n=35)、传统开胸组(C组,n=34)。观察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及术后放置胸管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棘球蚴直径及术后残腔并发症、FLACC疼痛评分和切开满意度等术后指标。结果 本研究104例患儿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三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置胸管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残腔并发症、FLACC疼痛评分、切口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残腔并发症均少于胸腔镜组、传统开胸组(P均<0.05);改良小切口组、胸腔镜组术后放置胸管时间、FLACC疼痛评分及切口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开胸组(P均<0.05);改良小切口组、胸腔镜组、传统开胸组的棘球蚴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改良腋下小切口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