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相关报道,到2010年为止,全球2型糖尿病成人(20岁-79岁之间)患病率为6.4%,约2.9亿人,到2030年患病率将增至7.7%,约4.4亿人。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也显著增加。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终末期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0%,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在Ⅱ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在西方国家,DN 也是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原因,在我国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一旦 DN 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不仅透析所需要的费用是昂贵的,而且与非糖尿病性的终末期肾脏病相比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寻求 DN 的防治方法已成为每一个肾脏病医生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M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DN,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DN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01年组织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10年的24496例住院DM病人并发症情况的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住院DM病人中并发肾脏病变者占33.6%。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DN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Smad蛋白是目前所知TGF—β受体的胞内激酶底物,介导了TGF-8的胞内信号转导。本文就Smad信号通路在DN发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临床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我们联用前列腺素E1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观察其对EDN的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dli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M可由多种途径损害肾脏,并累及肾脏的所有结构,从肾小球、肾血管到肾小管和肾间质。随着人口老龄化,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DN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的三大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大约20%~3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其中一部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如未进行特别干预,在有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的1型糖尿病人中约80%于10~15年内发展为临床肾病,2型糖尿病人约为20%~4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MEK/ERK/Nrf2通路及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低剂量组、缬沙坦中剂量组、缬沙坦高剂量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DN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内皮素及其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进展为肾衰竭的比例在1型糖尿病中占25%~35%,在2型糖尿病中占15%~25%。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对防治本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认为,DN的发病机制包括持续高血糖、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遗传因素、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等,而对细胞因子的研究尤为活跃,其中就包括了内皮素(endothelin,ET)。  相似文献   

10.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它以过量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积聚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1].RIF进程中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减少和沉积过度,最终导致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G蛋白即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TP binding proteins)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最为经典的信号分子,包含两类:一类是与膜受体耦合的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funmeric GTP binding proteins),介导了多数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血管活性物质等的跨膜信号转导;另一类称为小G蛋白,因其分子量在20~30 kD之间而得名,是单亚基蛋白.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蛋白尿贯穿于DN整个病程,表现为早期的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到难治性大量蛋白尿,最后出现肾衰竭。蛋白尿不仅与DN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而且是直接导致。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危险因子。因此,研究DN蛋白尿的发生机制是寻找有效防治DN措施的关键。DN蛋白尿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Ⅴ期DN是其最终结局。国内报道约30%的1型糖尿病与20%的2型糖尿病发展为DN,死于DNⅤ期(肾衰竭)者占53%[1],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状态下多种因素的作用激活MAPKs4,促进肾脏细胞肥大 ,ECM积聚 ,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应用MAPKs阻断剂可对抗上述作用 ,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免疫和炎症致病机制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由此诱发的诸如肾脏疾病、糖尿病视网膜及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糖尿病肾病(DKD)已逐渐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主要病因之一。传统治疗强调降糖、降压、降脂,以及阻断RAAS系统和处理并发症,但上述治疗对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迄今尚无疗效确切的西药能延缓DN的进程,中医药在DN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而专药、专方、成药及其提取物、注射液的运用正好提高了中医药治疗DN的易操作性。现将近6年来中医专药、专方、成药及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DN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不明,目前研究认为与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以及遗传背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近年来炎症在DN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众多前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调节因子等相互作用、相互交联,扩大了炎症的级联反应,促进了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据美国、日本及许多国家统计资料表明,DN已经升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首位病因.Wild等[1,2]研究称,至2030年全世界将有37亿DM患者,其中30% ~50%的DM患者将发生DN.DN不仅在临床表现和疾病进程方面有别于其他方面的肾脏疾病,而且一旦出现终末期肾衰竭时,无论是给予透析还是肾移植,患者的远期预后均比其他肾脏疾病患者差.当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DN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在鉴别糖尿病肾病(DN)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RD)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行肾活检、病理诊断明确且病史资料完整的66例DN、78例NDR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合并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D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DN及NDRD组不同CKD分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明确其贫血性质及贫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DN组糖尿病罹病时间、肾病罹病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贫血的比例均高于NDR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罹病时间长(OR=1.012,95%CI 1.005~1.019)、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 4.265,95%CI 1.616~11.255)、血红蛋白水平低(OR= 0.952,95%CI 0.929~0.976)及合并心血管病(OR=2.875,95%CI 1.089~7.593)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CKD1~3期DN组及NDRD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差异在CKD 4~5期消失;DN及NDRD组共有60例诊断为贫血,均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OR=0.928,95%CI 0.879~0.980)、血清肌酐升高(OR=1.011,95%CI 1.004~1.019)、病理诊断为DN(OR=6.213,95%CI 2.690~14.347)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血红蛋白与DN显著独立相关,早期对血红蛋白水平的监测可能为临床鉴别DN与NDRD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成年人群中约9.3%(4.63亿)患有糖尿病,并且预计在2045年达到7亿[1]。其中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一旦出现蛋白尿,病情迅速恶化至终末期肾衰竭。因此,早期的临床干预治疗极为重要。DKD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