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约16%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1].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UAP患者4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因此积极治疗UA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用盐酸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达肝素钠(精玛西亚普强公司产品,商品名法安明)合用治疗UAP,与常规硝酸酯、8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对照治疗,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羽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91-9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心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计算两组治疗有效率与恶性终点事件发生率并行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效、有效总数在观察组占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X2=10.612,P<0.05).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猝死等恶性终点事件在观察组的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X2=8.106,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它的治疗也在不断改进、完善,现在认为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UAP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释放,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症候群。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将40例U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观察两组UA危险分层变化、有效率、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绞痛分层两组均有减低,高危、中危分层例数均减少,其中高危、中危病例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可提高疗效,能使患者由高危、中危、低危分层转化。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硝酸甘油平均日耗量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8%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on—ST segmzent elevating myocardial infarctinn,NSTEMI)合称为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上主张早期开始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心肌缺血减轻(P<0.05),无出血、粒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两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肌钙蛋白Ⅰ等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更好,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16-16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28例),常规治疗组(28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连续应用15天。结果:15天后氯吡格雷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讨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15天)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组(A组,51例)和国产氯吡格雷组(B组,51例)。B组在常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国产氯吡格雷75 mg,1次/d,持续4周。在入组前以及服药每周内门诊随访,共4周,询问病史,不良反应以及行活动平板检查。结果10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4周内,B组胸痛发作每周次数减少(4.2±0.5)次,而A组减少(2.1±0.8)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硝酸甘油消耗量B组平均减少(6.1±0.7)片而A组平均减少(3.3±0.9)片(P〈0.05)。运动平板运动持续时间B组增加(63.6±2.3)s而A组增加(31.6±2.2)s(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国产氯吡格雷,可以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严培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20-212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如治疗不当,致死率较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作用。方法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发作频率、CHO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片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片,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片和辛伐他汀片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症状后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片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吴文利  罗羽慧  金平 《中国药房》2011,(32):3019-3020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UAP住院患者14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注射血塞通注射液10~20mL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氯吡格雷(75mg·d-1)。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分析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n=65)、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缺血总负荷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与对照组(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杨明刚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51-51,54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35例和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35例,将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后,笔者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副作用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同时患者的满意率也较高,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80例单用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另80例在拜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3.47±0.86)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4.20±1.25)分/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1.29)次/周、(6.06±1.28)分/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3%(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