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药。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损害,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下消化道的损伤同样严重。据报道,在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病人中,小肠黏膜受损率高达70%以上,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非甾体抗炎药肠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会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74-137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连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4~12周的患者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经检查将88例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组36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发生率16.67%(6/36),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52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发生率19.23%(10/52)。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加剧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2004年我院非甾体抗炎药采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综合分析该类药使用情况。结果:5年中该类药DDDs值排序不同,个别传统品种临床应用逐年减少。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正逐步被临床接纳。结论:我院药价低廉疗效肯定的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骏艳  李俊  金涌 《安徽医药》2005,9(2):81-8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部分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损害,肝肾损害发生率较高,针对这些不良发应开发了许多新的药物,如非甾体缓(控)释剂、非甾体和胃肠道保护剂的复方制剂、NO型非甾体药物等.近期研究还发现,非甾体抗炎药除了传统的治疗作用外,对阿尔茨海默病、早产、癌症等疾病均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展.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0例发生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以及血液系统损害等。结论:随着非甾体抗炎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较为多见,在使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应严加关注,确保用药安全,以减少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供体型非甾体抗火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瑞文  张奕华 《药学进展》2000,24(3):145-148
一氧化氮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在胃肠道系统中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将一氧化氮供本引入到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结构中是近年来解决传统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副作用问题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一氧化氮供体型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学机理和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作用。结果:非甾体抗炎药物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环氧化酶,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而发挥作用。临床用于风湿性疾病、抗肿瘤等方面。结论:合理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并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依赖于对其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2-2003年天津市10家医院非甾体抗炎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金荣 《中国药房》2005,16(12):917-919
目的: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2003年天津市10家医院非甾体抗炎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年中用药频度排序和销售金额排序前7位的药品基本类同;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应用广泛,个别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结论:天津市医院非甾体抗炎药应用较为合理,价廉且疗效确切的药品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聪颖  许叶 《北方药学》2011,8(9):34-3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基础研究、新的临床用途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物,本文综述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5~2007年我院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院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正朝着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的方向发展。分析结果同时提示高效、低毒是这类药物应用的发辰趋势。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此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基本相同,但作用特点和价格各有差异。如何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和鉴别药物,使之用药更加有效、安全方便、经济,提高病人的耐受性而降低不良反应,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几种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的...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抗炎药的局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的局部应用张崇璞(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上口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风湿性关节炎、滑囊炎、腥鞘炎、关节囊炎以及外伤性软组织疼痛,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该炎药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反...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9~2000年非甾体抗炎药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倪惠媛  黄亚平 《中国药师》2003,6(5):306-308
目的:了解本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产品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临床利用评价。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金额排序、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较。结果:2年中频度排序和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基本类同,个别品种的异军突起,正体现了此类药物的创新、发展。结论: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病人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开发高效、长效、低毒性的非甾体抗炎药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患者停用非甾体抗炎药,运用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等保守治疗方法。结果 60例患者通过治疗后,均停止出血,并且没有发生死亡情况和严重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为4~13 d,平均住院时间(9.36±3.78)d。结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特征性,要对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适应证进行严格掌握,并且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期间,对患者胃肠道所具有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何源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28-129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与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38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针对患者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表现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众多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的观察,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的再认识,充分了解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利于对非甾体抗炎药利用的综合评价以及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苏冰 《中国药业》2002,11(7):66-67
目的:探讨非甾体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1999-2001年间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的品种,金额,DDDs及日用药品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非甾体抗炎药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基本平稳,结论: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处方药。但在长期大量服用时副作用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对胃肠道的损害,可引发胃肠道黏膜糜烂,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甚至危机生命。美国每年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而住院就有10.7万人,16500人死亡,英国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1200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超过2个月者就有1人死于该药引起的胃肠道合并症,估计每年有2000人因此而死亡。因此,合理、正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经皮给药的进展。方法:就常见非甾体抗炎药的透皮剂型、促渗方法和透皮模型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经皮给药对此类药物的透皮制剂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药,现已发展到结构不同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和慢性炎性关节炎、各种原因导致的发热、痛性疾病、预防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等。近年来由于滥用非甾体抗炎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不断增多,药物的安全性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非甾体抗炎药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或规避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