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交流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分析,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的技巧,重视非语言沟通的作用,针对本科老年患者较多,大多文化水平较高的特点,重点运用语言交流方式,真诚地服务每位患者,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掌握老年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更好地探知患者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做好沟通与交流,使老年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康复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96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护理、规范形体语言等非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沟通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等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能明显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配合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有效沟通对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医护人员所重视,但如何同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却较少报道。本文根据作者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基于护理伦理学理论,探讨了护理工作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的沟通方式,并就护理人员同患者的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4.
6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时需注意的问题。结果 6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全面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患者治疗时给予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及出院指导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0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营养疗法治疗肠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5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肠瘘患者经过治疗和心理护理,病情护理,营养护理,除1例老年患者因年老体衰,未能及时控制感染,导致全身感染死亡外,其余1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经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结论在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高营养疗法治疗肠瘘,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护理,营养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选取长春市朝阳区富锋镇医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87例老年脑血栓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总结综合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患者心理特点包括悲观、急躁心理,积极心理,孤独寂寞心理,恐惧心理,语言、肢体障碍心理。相较于住院前,患者综合护理后焦躁、抑郁程度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心理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门诊老年患者所产生的各种异常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护理。方法对427例门诊老年患者通过语言交流,行为观察进行主要的心理分析及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随着衰老的同时,心理活动能力下降、心理失调而产生各种异常心理,主要表现为急躁、焦虑、忧虑、恐惧、自悲等。结论对门诊老年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相应的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治疗的信心,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发现病人率,从而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年肿瘤患者行放射治疗的护理。方法 203例老年肿瘤放疗的患者,通过发放健康小册子,床头与患者沟通、交流,特别针对老年人而制作健康讲座。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放疗前后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果199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4例患者因身体不能耐受未完成放疗。8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使放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减轻,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对老年肿瘤放疗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对顺利完成放疗和减少副反应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多方面的治疗和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肺结核疾病的传播。方法通过严格的消毒隔离,实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咯血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面对每一位患者。结果消除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了结核病治疗、预防知识,促进了治疗信心,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了解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反应、生理特点、病程状况实施针对性护理。  相似文献   

11.
医院外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数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面对这种治疗很多患者都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如果不能够及时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满足,那么会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外科护理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实际上就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影响,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将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有机结合能够更快速的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在外科护理中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实际需求,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设计各种语言与行为,保证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可以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及行为等去感染与影响患者,让其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心导管后出血的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健康教育、护患沟通、心理干预。结果患者了解病情,心里顾虑消除,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经PCI术后血运重建,无再狭窄,胸痛消失,经过护理和心理干预术后出血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32例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包括13例并发失血性贫血的32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止血、输血、输液扩容及营养支持治疗,选择正确体位,做好心理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是促进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康复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红霞 《北方药学》2014,(5):187-188
目的:探讨复合伤患者抢救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11~2013年80例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护理及抢救措施。结果:抢救成功76例(95%),死亡4例(5%)。结论:建立有效的急救护理程序、及时的心理沟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复合伤患者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81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81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及监测SPO2,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并注意观察性质及量;做好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做好输液护理。结果经细心、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与患者长时间接触能识别患者整个病程中的病情变化,在早期病情观察中发挥作用,使患者得到及时干预,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4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治疗时的护理方法 及措施.方法 观察我院收治的48例脑出血患者护理时需注意的问题.结果 4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全面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结论 患者治疗时给予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饮食及出院指导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癌症患者具有不同的病情和性格,因此,在质量和护理过程中就会产生差异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的好坏,对于癌症患者恢复自信,调整心态,战胜疾病,增强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病情,超前预见,采用科学的护理语言予以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癌症已经不是绝对的‘不治之症’随着治疗措施的不断增多,癌症治疗的预后除与其分期组织学类别有关外,还与其个体生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及时抓住病人的心理特征,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用于指导临床的护理工作。方法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的护理、吸氧护理、药物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159例患者中显效115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94.97%。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地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精神科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接触精神患者并巧妙的与之沟通是精神科护士工作的第一步,是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科学地运用一定的技巧去接触患者并巧妙的与之沟通,才能充分地掌握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早日康复。近几年来,我们以同情、理解的方式接触患者,用亲切和蔼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赖。同时利用肢体语言、暗示性语言,传递我们的温暖和关爱。使护患融洽的和谐接触与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健康的护患关系,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李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93-394
急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处理、抢救的患者。他们及家属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接诊护士此时巧妙的应用语言,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准确迅速地收集到病情的一手资料还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操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