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pim-1和c—myc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im-1和c—rnyc在良性前列腺、高等级前列腺上皮内瘤和不同分级、分期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im-1和c-myc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的关系。结果:pim-1和c-myc在前列腺癌中存在明显的高表达,pim-1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c—myc蛋白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前列腺癌中pim-1和c—my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pim-1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pim-1和c—myc在前列腺癌中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pim-1基因编码的一种丝/苏氨酸激酶Pim-1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显著高表达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为前列腺痛的早期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就Pim-1激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诊治意义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pim-1基因编码的一种丝/苏氨酸激酶Pim-1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显著高表达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为前列腺痛的早期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就Pim-1激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诊治意义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 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中均为明显高表达,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0.418(P<0.05)、0.268(P>0.05)和0.567(P<0.01).结论 P504S、EZH2和pim-1对前列腺癌均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表达强度与Gleason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前列腺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9个前列腺癌相关基因(KLK3、KLK2、KLK11,pim-1,hepsin,PSMA,AR,p27,IGF-1)在前列腺正常组织、BPH组织和癌组织(PCa)定量表达,分析其特异性的差异。结果检测9个选定相关基因中发现KLK2,pim-1,AR和IGF-1在这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LK2,pim-1,AR和IGF-1作为前列腺癌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物组合,有望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pim -1激酶是原癌基因pim -1编码的丝/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广泛表达于人类各种组织细胞中,研究发现其在前列腺癌发生、进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Pim -1与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nm2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表明,NDPK/nm23在前列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500%(20/40)。无前列腺癌转移者其阳性率为667%(12/18),有前列腺癌转移者其阳性率为364%(8/2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因此,nm23基因可能在前列腺癌形成及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其表达程度与前列腺癌转移呈负相关,有可能成为评价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 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HGF/SF)通过激活其酪氨酸激酶受体c—Met,可引发如侵袭和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活性。研究已发现,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c—Met过表达。本研究旨在通过转染锤头状核酶抑制人c—Met的表达,来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外侵袭和转移效应的影响。方法用被修饰的pZeoUl-EcoSpe构建针对c—Met基因的锤头状核酶表达载体Met560,转染前列腺癌细胞DU-145,观察用转染靶向核酶的方法抑制c—Met表达后HGF/SF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清PS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清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IM-1在良性前列腺、高等级前列腺上皮内瘤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IM-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血清PSA水平的关系。结果PIM-1在前列腺癌中存在着明显的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与分级呈正相关(P<0.01),与患者血清PS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IM-1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配体受体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检测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2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死亡受体DR4、DR5、假受体DcRl、DcR2的mRNA表达。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DR4、DR5、DcR1均为85%(17/20);DcR2为75%(15/20)。前列腺癌组织中死亡受体DR41、DR5为80%(16/20);DcR1阳性表达率为15%(3/20);假受体DcR2于前列腺癌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DcR1、DcR2受体缺乏表达,DcR1、DcR2在前列腺癌的凋亡调控途径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3):234-234
联合应用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与AKT抑制剂诱导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肿瘤蛋白D52的表达变化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与迁移影响的研究;抑制NF-κB与激活AP-1可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厚朴酚通过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中PI3K/Akt依赖的转录调控与NF-κB介导的BMP-2-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TMPRss2/ERG融合基因与前列腺癌各项诊断指标的关系,评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44例前列腺癌及12例BPH石蜡切片行FIsH检测TMPRSS2和ETS(ERG、ETVl及ETV4)基因融合现象,比较两种疾病发生基因融合的情况,并分析前列腺癌标本中TMPRSS2/ETS基因融合改变和前列腺癌各项诊断指标的关系。结果:在44例前列腺癌标本中,26例(59.1%)检测到MPRSS2/ERG融合基因,4例(9.1%)检测到MPRSS2/ETVl融合基因;l例(2.3%)检测到MPRSS2/ETV4融合基因。20例BPH标本均未检测到基因融合现象。FISH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70.5%,特异性为100%。TMPRSS2/ETS基因融合状态异常与Gleason评分和E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3(P=0.001)和0,309(P=0.041);MPRSS2/ETS基因异常发生率与DRE和TRUS的阳性检出率无关联(P〉0.05)。结论:FISH技术检测TMPRss2/ETs(ERG、ETVl、ETV4)融合基因在诊断前列腺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肝细胞蛋白A2( EphA2)是含酪氨酸激酶的跨膜糖蛋白受体,属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许多上皮性肿瘤中呈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转移、预后有关[1.2]。我们采用蛋白质印迹法与RT-PCR检测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IPC)细胞及正常人前列腺细胞中EphA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HIPC细胞中EphA2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PIM-1)和驱动蛋白-5(Eg5)蛋白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前列腺癌和43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IM-1和Eg5蛋白表达水平,卡方检验分析PIM-1和Eg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IM-1与Eg5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相关性。结果:PIM-1和Eg5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增高,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M-1和Eg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术前PSA和5年生化复发有关(P <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PIM-1和Eg5蛋白表达阳性率高的生化复发率高于PIM-1和Eg5蛋白表达阳性率低的患者(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前列腺癌中PIM-1和Eg5蛋白呈正相关(r=0.825,P <0.05)。结论:PIM-1和Eg5基因可能与前列腺癌演化和进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有望提高对前列腺癌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去雄对雄激素依赖前列腺癌细胞中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去势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虽然已发现一些蛋白分子涉及雄激素的调节[1] ,但其分子机制尚欠清楚。通过活化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MAPK) ,然后启动转录因子而使细胞生长和增生[2 ] 。已发现MAPK激活和人肿瘤发生及恶化相关。本研究采用雄激素依赖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 ,检测去除雄激素后前列腺癌细胞MAPK活性改变 ,以探求去除雄激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1.材料和方法 :雄激素依赖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和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 3由美国分类培养库 (AmericanType…  相似文献   

16.
目的酪氨酸激酶B(TrkB)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珐前列腺肿瘤标本60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标本14例,前列腺癌标本46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TrkB表达。结果TrkB在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为14.29%,在前列腺癌组织为80.4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6,P〈0.01)。TrkB表达水平在与Gleason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72,P〈0.001),在不同临床TNM分期组间,在血清PSA浓度≤20ng/mL与〉20ng/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kB很可能是前列腺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并有可能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抑癌基凶has-miR-205在前列腺癌中的分子和功能机制。通过对早期和晚期前列腺癌组织进行miRNAs表达的基因芯片分析,从中选出异常表达的miR-205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并对其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和靶基因c-SRC及其下游FAK/ERKI/2通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miR-205在晚期前列腺癌中呈现低表达,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总PSA及游离PSA呈负关联。体外功能试验分析显示高表达miR-205或是敲除C-SRC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裸鼠体内实验分析高表达miR-205可以抑制前列腺癌肿瘤形成。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C—SRC是miR-205的靶基因,高表达的miR-205抑Nc-SRC及下游通路FAK,P—FAK,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抑癌基因miR-205在前列腺癌中低表达,并且通过靶基因C-SRC来抑制前列腺痛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诊断后1年内再次活检时穿刺针数对前列腺癌诊断率的影响,作者回顾分析了791例首次穿刺活检诊断HG—PIN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7岁(39-87岁)。再次活检与首次活检的间隔平均4.6个月。再次活检时139例诊断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检出率为17.6%。该组患者与无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患者随访时首次PSA平均为9.3ng/ml(0.7-82.4ng/m1),无前列腺癌组平均为7.5mg/ml(0.6-41.0mg/m1)。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美国男性中大约有1/6最终可能发生前列腺癌,在所有肿瘤致死率中排名第二。大量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相关死亡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也成了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近几年有关前列腺癌的治疗从基础到临床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现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系统性12+1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6例经直肠前列腺系统性12+1针穿刺活检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其中PSA<4ng/ml、直肠指诊发现结节者66例;PSA介于4~10ng/ml、f/tPSA值异常、PSAD值异常者190例;PSA〉10ng/ml、任何f/tPSA、PSAD值者560例。结果816例患者中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者358例,总阳性率为43.9%(358/816)。其中位于前列腺尖部阳性者235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65.6%(235/358)。术后发热9例(1.0%,9/816),并发血尿49例(6.0%,49/816)。几乎所有患者皆有短时大便带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系统性前列腺12+1针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可以随机增加穿刺点,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