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GE7导入系统体内导入效率及介导抑癌基因NOEY2体内导入后对人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网膜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Hey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成瘤后半包埋缝于裸鼠脾区网膜建立网膜移植瘤模型。将GE7- β -gal四元复合体经腹腔注入荷瘤鼠体内用X -gal染色法检测基因导入效率 ,同法导入生理盐水、GE7-pcDNA3四元复合体及GE7-pcDNA3-NOEY2四元复合体 ,研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人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网膜移植瘤的成瘤率达 10 0 % ,3周后瘤体达 3 68± 0 82g。GE7- β -gal四元复合体经腹腔注入荷瘤鼠体内 12h后 β -gal即有表达 ,4 8h后以瘤体、肝、脾表达率最高。GE7-pcDNA3-NOEY2四元复合体腹腔注射 3周后瘤体生长抑制率为 4 0 81% (P <0 0 5)。结论 :人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网膜移植瘤模型具有实用性。GE7导入系统体内导入基因效率高 ,具有相对肿瘤靶向性。GE7导入系统介导抑癌基因NOEY2体内导入后能有效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大豆甙元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大豆甙元对去卵巢大鼠的子宫重量、形态及其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大豆甙元组,每组10只,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称重,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进行ERα、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结果 大豆甙元能使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增加,内膜增厚,并上调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但作用弱于雌激素。结论 大豆甙元具有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MTX)髂内动脉灌注时大鼠肺及其他主要脏器药物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动脉组行股动脉插管、髂内动脉灌注药物,静脉组行股静脉插管、髂内静脉灌注药物.每组分别在5个时间点取血样及组织,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分析药物浓度.结果 动脉组大鼠肺、卵巢和子宫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77±0.28)、(4.40±0.40)、(9.97±0.89)μg·h-1·g-1,静脉组分别为(2.31±0.25)、(3.91±0.19)、(7.65±1.54)μg·h-1·g-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大鼠血浆、心脏、肾、肝和脾的AUC分别为(6.13±0.53)、(1.90±0.11)、(5.32±0.89)、(14.16±1.96)、(0.76±0.20)μg·h-1·g-1,静脉组分别为(5.79±0.71)、(1.64±0.29)、(5.15±1.69)、(14.29±3.47)、(0.76±0.13)μg·h-1·g-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脉给药,髂内动脉灌注给药后子宫、卵巢和肺有较高的药物浓度,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町以有效地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肺转移.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曾证明大剂量的17-β雌二醇减少离体子宫PGE样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促进PGF样物质的产生.设想雌二醇可能激活子宫的9-酮还原酶.因此就离体大鼠子宫这种酶的活性及卵巢类固醇对此酶活性的影响作了深入的研究.实验选用动情周期为四天切除卵巢的雌性Wistar大鼠.其所处环境温度和照明条件相同.卵巢切除术都在取出子宫前20~25天实行.将这些鼠随机分为四组:第一组,15只鼠连续两天皮下(SC)注射芝麻油0.2ml和30%乙醇0.2ml.第二组,10只鼠连续两天SC注射溶有4mg孕酮的0.2ml芝麻油.第三组,8只鼠SC注射溶有0.5μg17-β  相似文献   

5.
Notch-1和Notch-2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otch-1和Notch-2在卵巢肿瘤的形成和转化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潜在肿瘤生物学意义。方法 2000.12—2003-06采用人类卵巢肿瘤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检测各类卵巢肿瘤Notch-1和Notch-2的表达和活化情况。结果 Notch-1在50%(3/6)的浆液性囊腺瘤和33.3%(2/6)的粘液性囊腺瘤中有核易位现象;其中,16.7%(1/6)和33.3%(2/6)属于明显易位(++/+++)。在交界性肿瘤中的核易位无论是频率(20%;1/5)还是易位的阳性程度均明显减低,而这种趋势在各类卵巢恶性肿瘤中亦可见到。Mann Whitnoy U检验显示:Notch-1的核易位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2普遍存在于各类卵巢上皮肿瘤中;其表达水平和核易位情况与肿瘤的良恶性之间无关。结论 Notch-1的表达异常和核易位出现在卵巢上皮的恶性转化的过程,它可能是卵巢肿瘤恶变风险和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卵巢恶生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放免及生化法对107例卵巢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SF(铁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CEA、LDH、AFP和β-hCG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①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SF、β2-MG、CEA及LDH含量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SF含量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随卵巢恶性肿瘤临床期别增高而递增。AFP、β-hCG含量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组间及正常对照组间均无  相似文献   

7.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放免及生化法对107例卵巢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SF(铁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CEA、LDH、AFP和β-hCG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①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SF、β2-MG、CEA及LDH含量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SF含量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随卵巢恶性肿瘤临床期别增高而递增。AFP、β-hCG含量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组间及正常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提示血清SF、β2-MG、CEA和LDH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②SF、β2-MG、CEA及LDH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分别为79.44%、69.16%、65.40%及56.07%,四项联合准确性可提高到83.18%,提示: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检测结果。联合检测并结合病史及临床检查,可作为卵巢癌的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HSV1 tk/GCV基因治疗系统与 5 FU序贯应用 ,对卵巢上皮癌SKOV3细胞的体内杀伤效应。方法 :建立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表达 ;于瘤周分别注射GE7 β gal、GE7 HSV1 tk复合物 ,用X gal及RT PCR检测两种基因的表达 ;取 2 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5 FU组、GE7 HSV1 tk/GCV组及GE7 HSV1 tk/GCV/5 FU组进行实验 ,观察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变化 ,计算各组抑瘤率。结果 :移植瘤中有较高的EGFR表达 ,β gal基因及HSV1 tk基因经瘤周注射导入移植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5 FU组、GE7 HSV1 tk/GCV组及GE7 HSV1 tk/GCV/5 FU组抑瘤率分别为 14 .6 %、39.4 %和 6 0 .5 % (P <0 .0 5 )。结论 :HSV1 tk/GCV和 5 FU序贯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并能有效地抑制单纯使用HSV1 tk/GCV系统治疗后的远期反跳作用 ,提高卵巢癌基因治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凝集素制成分子探针用于检测卵巢肿瘤细胞膜标志物,即凝集素受体,并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进行比较。方法:卵巢癌变组织经匀浆、阶段离心、酶解、分子筛等处理得到卵巢癌变细胞膜糖肽,用凝集素亲和电泳法寻找卵巢癌细胞膜标志物,通过刀豆素提纯肿瘤标志物,给兔注射制备纯化的特异性兔抗体,再用ELISA检测卵巢肿瘤患者38例血清中的凝集素受体浓度。结果:卵巢肿瘤恶性组血清凝集素受体浓度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而且凝集素受体浓度随着卵巢癌细胞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用凝集素受体浓度值115.3U/ml或175.59U/ml作为诊断卵巢癌的界值,其阳性率分别为95.7%和73.9%,高于同时用单克隆抗体CA125(63.6%)、CA15-3(72.7%)、CA19-9(54.5%)的检测。结论:凝集素受体对卵巢癌的诊断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
Liu XJ  Xu CJ  Jin ZJ  Liu Y  Dai FH  Han JS  Tian PK  Gu JR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0):621-624
目的 探讨靶向非病毒载体GE7在卵巢癌细胞株CAOV3细胞中的转导效率,及其介导的I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1-tk)/更昔洛韦(GCV)基因治疗系统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构建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非病毒载体GE7,分别与外源基因[即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治疗基因HSV1-tk]构成载体复合物,体外转导CAOV3细胞,通过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染色、核酸分子印记杂交分析,观察非病毒载体GE7对外源基因β—gal及HSV1-tk基因的转导情况;将GCV加入转导HSV1-tk基因的CAOV3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抑制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等,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β—gal基因的转导效率可达80%,呈瞬时表达;加入10mg/L的GCV时,转导HSV1-tk基因的CAOV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可达9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AOV3细胞S期比例上升,最高达90%,凋亡指数高达30。结论 GET载体系统能高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CAOV3细胞,GE7/HSV1-tk/GCV基因治疗系统在卵巢癌治疗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卵巢恶性肿瘤超声血流指标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指标与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对32例卵巢恶性肿瘤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瘤内最大血流速度(PSV),切除卵巢肿瘤组织后采用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内微血管密度(IMD),记录肿瘤临床分期,分析PSV与IMD的相关性,两者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32例肿瘤中Ⅰ期7例,Ⅱ期13例,Ⅲ期9例,Ⅳ期3例;PSV与IMD间有显著相关(r=0.344,p<0.05),临床Ⅲ-Ⅳ的PSV与IMD较Ⅰ-Ⅱ期者高。结论:卵巢恶性肿瘤内最大血流速度与微血管密度间存在相关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瘦素在体外对人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和孕激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将来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纯化后,在不同浓度瘦素(0、10、30、100、300ng/ml)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0、0.1、0.2、0.5、1、2、5、10IU/ml)单独或联合作用下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培养液,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颗粒细胞产生雌二醇及孕酮的量。结果不同浓度的瘦素对雌二醇、孕酮的生成无影响;hMG为5IU/ml时,雌二醇水平平均为2.36×10-11mol/L,加入不同浓度瘦素(10、30、100、300ng/ml),雌二醇的生成均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瘦素浓度增加,雌二醇水平逐渐降低(P<0.05),孕酮水平无明显变化;hMG浓度小于0.5IU/ml时,瘦素对雌二醇生成无影响;hMG浓度大于0.5IU/ml、瘦素为100ng/ml时,雌二醇水平低于不加瘦素的对照(P<0.05)。结论瘦素参与卵巢颗粒细胞激素生成的调节,在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7只正常性周期的奶牛在动情期第17天施行剖腹术,暴露生殖器官。与黄体同侧的子宫动脉周围装电磁流量传感器(5只)。用聚乙烯导管分别经卵巢静脉子宫枝到卵巢静脉(7只)、卵巢动脉子宫枝(5只)和面动脉(7只)行插管术。在第18天,每隔30分钟从三个插管同时采血样。自给雌二醇-17β(E_2)前1小时至给后12小时连续监测子宫血流(E_2给法:ETOH:0.9%NaCl〔50∶50〕溶液6 ml中含3mgE_2,自颈静脉注入)。测定未提取的血浆样品(0.05,0.1或0.2ml)中PGF_(2α)和15-酮-13,14双氢-PGF_(2α)(PGFM)浓度。按Eley等叙述的方法进行PGFM的聚(乙)二醇类放免测定。采用PGF_(2α)抗体测定法。这种抗体在黄体部位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数据按统计学分析系统的普通线性模型程序。通过最小二乘方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化疗后淋巴细胞减少期行免疫重建及应用GM-CSF基因修饰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肿瘤疫苗过继免疫治疗方案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制及效果.方法 以环磷酰胺化疗引起大鼠淋巴细胞减少,并建立免疫重建大鼠模型,用活肿瘤疫苗GM-CSF/NUTU-19免疫大鼠模型,收集肿瘤疫苗免疫部位引流淋巴结,制备效应T淋巴细胞(T_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T_E分泌IL(白细胞介素)2、IL-4的能力,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测定肿瘤特异性T_E的频数,流式细胞仪测定T_E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杀伤率.并将T_E过继回输给腹腔荷卵巢癌的大鼠,观察其生存期.结果 化疗-免疫重建-肿瘤疫苗免疫大鼠T_E分泌的IL-2水平增高,为(65.7±4.0)pg/ml,IL-d.分泌水平降低,为(277±49)pg/ml;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结果提示,能分泌干扰素γ的CD_4~+;T淋巴细胞频数增高,为(13.0±2.1)%;T_E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提高,为(86.5±1.1)%;经化疗-免疫重建-肿瘤疫苗免疫大鼠T_E过继免疫治疗的荷瘤大鼠生存期延长,平均生存时间为(110±16)d.结论 化疗-免疫重建-肿瘤疫苗免疫治疗能使肿瘤特异性T_E频数增加、功能增强,提高肿瘤特异性杀伤能力,有助于改善肿瘤特异性T_E细胞对肿瘤抗原弱刺激的反应性,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术前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术前超声特点,以便早期诊断。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10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多普勒血流频谱检测,手术病理证实为交界性卵巢肿瘤的患者共54例,年龄18-82岁。同时与同期手术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60例、I期卵巢癌22例做对比。结果5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中,浆液性19例,黏液性28例,混合型7例。其中浆液性肿瘤与黏液性肿瘤相比,肿瘤体积小(P=0.003)、单房多见(P〈0.001)、其内多有乳头与实性区(P〈0.001)。5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中,29/54(53.70%)例内壁有乳头或实性区,良性肿瘤7/60(11.67%)例内壁有乳头或实性区,I期卵巢癌20/22(90.91%)例内壁有乳头或实性区(P〈0.001)。50例交界性肿瘤行彩色多普勒检查,45/50(90.00%)例可探测到血流信号(与良性肿瘤相比P〈0.001;与I期卵巢癌相比P=0.297),其中29例阻力指数〈0.5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囊性肿物内出现乳头状突起、实性区或密集房隔、房隔增厚时应警惕有可能为交界性肿瘤,如联合多普勒血流频谱检测肿瘤阻力指数〈0.50更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新制缓释18-甲基炔诺酮宫内节育器(LNGR-IUD)对大鼠子宫及主要脏器的影响。实验分四组:1.含药IUD组;2.不含药硅橡胶IUD组;3.手术对照组;4.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含药IUD组子宫内膜早期(15及30天时)有轻度炎症反应,60天时炎症反应逐渐消退,90天恢复正常。与不含药IUD组及手术对照组无差异。含药组子宫内膜呈乳头状增生与分泌,亦随时间延长而渐减轻。内膜血管仅早期呈现充血反应,30天后逐步消失。各组全身主要脏器皆未见病变,含药IUD组各期卵巢中见到正常卵泡发育及黄体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野生型p53基因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作用,为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构建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卵巢癌细胞株CaOV3;应用生化染色、免疫组化、聚合酶链技术,检测外源基因的转染率及表达效果;应用细胞计数、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TUNEL技术(TDL-mediated dUTP-hiotin end labeling),检测细胞生长及凋亡的情况。结果 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可以有效地转染卵巢癌细胞株CaOV3,转染后的CaOV3细胞内可以检测到p53基因的cDNA及p53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的CaOV3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63%的细胞生长停滞于G0/G1期,40%-50%的细胞TUNEL呈阳性。结论 野生型p53基因的导入,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野生型p53基因导入可能成为今后临床基因治疗卵巢癌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外源性Rb基因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叶  张毅  李红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98-100,I003
目的 探讨外源性Rb基因对卵巢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腺病毒介导的Rb基因,于体外转染卵巢癌细胞株CAOV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DNA琼脂糖电泳等方法,检测外源性Rb基因的导入及其表达。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等,观察转染Rb基因的CAOV3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重组腺病毒载体有可效于体外转染卵巢癌细胞株CAOV3;转染外源性Rb基因后,CAOV3  相似文献   

19.
超选择骼内动脉插管化疗用于晚期妇科恶性肿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Seldinger技术经双侧髂内动脉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及栓治疗妇科晚期恶性肿瘤24例,共29例次。其中宫颈鳞癌Ⅲ期3例,子宫内膜腺癌2例,绒毛癌1例,上皮型卵巢癌Ⅲ期14例,Ⅳ期4例。结果:显效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79.17%。超选择技术直接向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浓度高,副反应小,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为晚期妇癌病例进一步手术或放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Peng P  Shen K  He W  Wu M  Wei W  Lang JH  Zhang SM  Qi J  Hu Y  Zhao JQ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57-6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2转染入树突状细胞(DC)后,与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分析融合细胞的体外免疫杀伤效应。方法以新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建立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系,并进行鉴定。体外诱导产生人脐血DC。将IL-12与pcDNA3.1(+)质粒连接后,分别通过脂质体法和电穿孔法将IL-12-pcDNA3.1(+)质粒转染DC,再使用聚乙二酸法将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与转染IL-12的DC融合,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融合细胞的体外免疫杀伤效应。结果(1)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均证实,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系为原代卵巢上皮性癌细胞。(2)人脐血培养7-10d,贴壁细胞出现大量毛刺状突起;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脐血D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人白细胞抗原(HLA)-DR的阳性表达率为99%,共刺激分子B7-2的阳性表达率为50%。(3)RT—PCR技术检测结果证实IL—12转染DC成功。将转染IL—12的DC与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融合,RT—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均证实融合细胞形成。(4)将转染IL—12的DC和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的融合细胞、DC和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的融合细胞分别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激活T淋巴细胞,结果显示,两种活化后的T淋巴细胞均能杀伤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且前者作用更强。结论转染IL—12后的DC与新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融合后形成的融合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且其体外免疫杀伤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