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1例Ⅱ期高血压患者、21例Ⅱ期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及2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以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为指标;结果表明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较正常人高,Ⅱ期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亦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一步增高,同时其血浆甘油三酯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组比较血脂无差异。因而认为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使高血压病患者增高的血粘度进一步增高,且血粘度的增高主要是红细胞机能、代谢的改变所致。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改变不明显,高血压病患者血脂的改变主要是由高胰岛素血症所致。  相似文献   

2.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冠心病95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93例 ,糖尿病90例 (其中合并冠心病40例 ) ,正常老年人50例。以LDYN6A型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粘度 (低切 ,中切 ,高切 )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运用SPSS软件行Dunnett检验。结果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组全血粘度 (中切 ,高切 )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电泳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而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粘度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为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的血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20例偏头痛发作期、间歇期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进行跟踪检测。结果,头痛发作期、间歇期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第一相、第二相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发作期与间歇期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全血粘度高切与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第二相聚集率与红细胞电泳时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8例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和40名健康人进行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和血浆粘度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一氧化碳中毒组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非常显著(P<0.01),全血还原粘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血浆比粘度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采用血液比粘度计检测正常组(42例),肺癌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组(76例)患者的血沉降率、血球压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全血还原比粘度。结果:1 COPD组血球压积、低及中切变率时全血比粘度较正常组、肺癌组显著升高(P<0.05).2 肺癌组血沉降率较正常组、COPD组显著升高(P<0.05).3 肺癌组的血球压积、低及中切变率时的全血比粘度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 3组高切变率时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与血浆比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5正常组与COPD组血沉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沉降率增高提示其红细胞聚集力增强,而其血粘度无明显改变,可能与红细胞压积无明显改变有关。COPD患者血球压积、血粘度明显增高,可能与长期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50名中老年脑力劳动者和50名中老年体力劳动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K值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红细胞压积、血沉,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改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糖尿病肾病组 ,糖尿病组 ,健康人组进行了高低切变率下全血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甲襞微循环的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 ,主要表现在全血比粘度 (低切变率 ) ,血浆比粘度 ,红细胞压积 (P<0.01)。甲襞微循环主要表现在管襻及流速异常 (P<0.01~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着高粘血症及微循环障碍 ,因而 ,采用抗凝活血化瘀治疗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31例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研究中发现,其全血比粘度增高者达100%(80s-1)和77.4%(20s-1),其次是红细胞压积增高(64.5%),红细胞电泳速度降低(54.8%),血浆比粘度增高(25.8%)。经保元茶治疗后,血液流变性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全血比粘度(80s-1、20s-1)、红细胞压积和血浆比粘度的显著降低以及红细胞电泳速度的提高。结果提示:通过补虚可以改善虚证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  相似文献   

9.
作者选取冠心病绞痛患者13例和无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对照组30例,在入院24小时内和住院二周时分别测量和评定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和血浆比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等四项指标,结果发现:1.入院时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全血和血浆比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无统计学意义;2.心绞痛组住院治疗二周时与入院时比较,红细胞电泳时间及入院时血浆比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异常者,均有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观察了低氧引起的癌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值低氧组略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元值低氧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明显差异;血沉方程K值低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些结果提示,佩戴低氧呼吸装置所产生的短时间急性缺氧,不会对人体血液流变学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9例冠心病患者和31例中老年健康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六项指标检测.所选病例平均年龄较大.结果表明冠心病组全血比粘度特别是低切变率全血比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亦高于对用组,差异性显著(P<0.05);血沉和K值二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其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且女性较男性明显.说明冠心病患者血液粘滞性和血液凝固性均明显增强,红细胞聚集性随增龄渐趋增强.女性在中老年期血液凝固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华 《中国微循环》2001,5(1):51-52
目的通过对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的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学的跟踪观察,探索偏头痛血瘀证的内涵。方法实验组30例偏头痛患者分别于头痛发作期、间歇期各采血1次,检测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学诸指标,并以2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实验组头痛发作期、间歇期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第一相(Ⅰ°M)及第二相聚集率(Ⅱ°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作期与间歇期相比,除Ⅰ°M以外,均无显著差异;全血粘度高切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发作期)、Ⅰ°M、Ⅱ°M,红细胞电泳与Ⅰ°M、Ⅱ°M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偏头痛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血小板聚集率的增高或延长及其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符合中医瘀血的浓、粘、凝、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用三七总皂甙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7例。结果表明三七总皂甙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缺血性心电图,并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这表明三七总皂甙缓解心绞痛与改善血液的流变性、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4.
检测37例脑梗塞患者经自血光量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发现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粘附率7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提示自血光量子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的凝固性和聚集性,是目前治疗脑梗塞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四种疾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测定情况。计高血压病63例,糖尿病34例,冠心病53例,脑血栓137例。结果显示这四种疾病的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胆固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四种疾  相似文献   

16.
大鼠高脂血症与血液粘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脂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以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大鼠饲以高脂饲料,连续7周测血脂。结果:血浆TG增加2倍,TC增加13.2倍,LDL增加51.8倍,而HDL无明显改变。随血浆脂质的升高,大鼠血浆粘度也显增加,而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下降;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无明显改变。与此同时,血浆纤维蛋白溶酶活性降低而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结论:上述结果表明,高脂血症主要导致血浆粘度增加,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7.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又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流变性改变在高血压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血液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脑血管梗塞及其他非心脑血管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液动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脑血液动力学参数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最大,且与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红细胞压积对脑血液动力学诸参数影响大小的程度依次为动脉舒张压、血管扩张度、脑血管外周阻力、临界压力、脑动脉脉搏波波速。脑血液动力学与血夜流变学两组指标相比,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在反映高血压与脑血管梗塞的病理性变化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对8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细胞压积等5项指标的测定,发现其血细胞压积较健康人为低,而血沉、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健康人。治疗后好转的患者其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治疗后恶化者,有远处转移者的血沉、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与纤维蛋白原较无转移者的要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检查CIMT后,分为血管病变组及无血管病变组,检测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及CIMT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管病变组的CIMT、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CIMT与全血(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可能参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