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为萎氏包柔螺旋体,传播媒介为硬蜱.临床表现初期多有典型皮肤损害——慢性游走性红斑,同时伴有头痛、发热、寒战、疲乏不适,后期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呈间歇性、交替性出现的各种损害[1].具有分布广、病程长、病死率较高等特点.除积极治疗外,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12年10月13日收治1例莱姆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 莱姆病螺旋体简介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最早发现于美国的Lyme镇并由此得名,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疾病,通过肩突硬蜱感染人体宿主,可引起多系统器官损害,游走性红斑、神经炎、关节炎、心肌炎等.1982年Burgdorfer W等人成功从肩突硬蜱(Ixodes ricinus)中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螺旋体1,螺旋体感染通常是开始于肩突硬蜱幼虫阶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莱姆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效果,为莱姆病的临床治疗探索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莱姆病暴露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莱姆病患者,对其不同临床类型疾病,分别进行口服治疗和静脉给药,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共确认莱姆病患者400例,其中关节炎94例、神经肌肉炎92例、心脏损害36例,慢性轻度脑膜炎32例,和慢性疲劳综合征146例。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显著疗效,治愈率分别为88.45%和79.17%。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莱姆病临床疾病类型复杂多样,两种方法对莱姆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莱姆病(Lyme disease,LD)系全身性感染症,是由伯氏疏螺旋体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并具有特征性的皮肤游走性红斑。如未得到及时诊治,感染可侵犯关节、心脏甚至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在世界范围内于人和动物中广泛流行,且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本院收治1例莱姆病关节炎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莱姆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爽  庄秀钦 《上海护理》2001,1(4):21-22
目的探讨莱姆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包括临床症状、特异性检验、治疗的观察及对症护理和防护知识教育。方法通过总结我院从1991年至1999年间8例莱姆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提出适合于莱姆病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因细致观察病情,提供全面的身心整体护理,获得了较好结果,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莱姆病患者除了要做好各项对症护理外,还要充分重视特殊心理反应和护理,防护知识的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莱姆病的护理体会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邵庆花莱姆病(Lyme)是由伯格多弗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蜱(俗称草爬子)为传播媒介,野生动物为储存宿主,人类受蜱叮咬而致病,多发于春夏季,临床表现有多种,主要有慢性游走性红斑(ECM)、心脏、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7.
莱姆病是以蜱为传播媒介,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的全身多系统感染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中以神经系统的损害较为常见。为研究及观察莱姆病病变神经组织形态特点,我课题组于2001年始将变色酸2R-亮绿髓鞘染色法应用于莱姆病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织染色中,取得较佳效果,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莱姆病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敬民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1):831-833
[目的] 分析莱姆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7例莱姆病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复杂,以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为主。血和脑脊液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滴度为1:64~1:500。[结论]莱姆病的神经系统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难,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抗体检查可协助诊断,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相似文献   

9.
莱姆病是一种由蜱传播的感染性疾病,1975年首先在美国发现,80年代国内陆续有人报道。本病是一种可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表现者尚未报道。本文报道两例以发作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莱姆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治疗进行了讨论。作者指出,及时明确诊断对于莱姆病头痛的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多器官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累及全身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易侵犯肾脏、肺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极大的困难。SLE并发多器官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防止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我科于2005年6月~2008年6月收治SLE并发多器官损害患者28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闫素琴  郝少峰  刘瑞春  董梅 《临床荟萃》2006,21(18):1336-1338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主要通过节肢动物——硬蜱的吸血活动在动物间传播,人被携带有螺旋体的蜱叮咬而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红斑、关节疼痛、心脏受累、神经系统症状等多脏器损害。莱姆病在我国分布广泛,疫区感染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探讨莱姆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1990~2005年来源于北京、山东、新疆、福建、内蒙古、河南、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甘肃、上海及河北等16个省市地区的58篇文献,共统计1568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S till病(AO SD)合并多脏器损害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11例AO SD合并多脏器损害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采取心理疏导和对症护理,配合临床治疗。结果:并发症被及时发现,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10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因多脏器衰竭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AO SD临床表现复杂,出现并发症时病情加重,加强临床观察,及时诊治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莱姆病的皮肤表现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莱姆病的皮肤表现与护理邵庆花,黄金艳,孟宪瑞,李晓艳,陈梅,邹丽艳关键词莱姆病,慢性游走性红斑,护理Keywords:LymeborreliosisErythemachronicmigratoryNursing莱姆病是Steere于1977年在美国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急诊患者中中药注射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性别、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关联性分析及预后。提出护理观察对策以及处理方法。结果:年龄>50岁患者中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药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多出现于用药后30 min内,该时间段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其次为胃肠道系统损害,再其他有中枢及神级系统损害、心血管损害。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分析中肯定有关的有42例。结论:门急诊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有潜在不良反应的风险,需加强巡视、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1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护理,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住院18~62d,平均33d。12例中1例因颅内出血死亡,其余11例均临床缓解出院。结论 针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急,变化多,发展迅猛,多系统损害,死亡率高,护理难度大等特点,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为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该病在病程中容易出现皮肤损害,我科收治了1例在住院期间出现多形红斑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外周关节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伴有关节外多系统损害,属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病因不明,无特效治疗药物,且复发率、致残率很高,常在生理和心理上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于2003年1月-2005年7月,我科用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莱姆病的护理与有关知识100094北京军区第261医院王淑琴,翟丽,王雪梅护士长:今天对我科一名莱姆病患者进行三级护理查房,先由值班护士报告病例。值班护士:患者女,56岁,护林工人,有蜱咬史,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两腿疼痛,沉重、发凉、怕...  相似文献   

19.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较罕见.本病多见于老年人,起病快,约40%发生皮肤损害,多因严重继发性感染而致命[1].我科于2002年12月收治了1例,经化疗一疗程后出现皮肤损害,诊断为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出现了复杂的护理问题.经综合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临床上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血液系统损害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约70%的患者出现血液系统损害[1],SLE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采用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SLE合并AIHA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