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632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数显著上升,且呈现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态势。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普种麻疹疫苗,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有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0.5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44.78%和24.68%。结论麻疹初免及加强免疫接种不及时、流动儿童增多是造成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和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1株快速增殖HAV临床分离株HAV302的基因型及其特点。方法提取培养病毒RNA模板,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该病毒编码区基因并行序列测定,随后利用序列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型比对。结果 HAV302株VP1/2A区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收录的HAVⅠ型中的ⅠB亚型MBB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9.4%)。进化树分析显示,HAV302株与MBB株亲缘最近。与MBB株相比,非结构蛋白编码区中的2B和2C区在整个病毒的编码区中变异最大。结论 HAV302株属于HAVⅠ型中的ⅠB亚型,其2B和2C区的变异可能是导致病毒快速增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磊森  万江 《地方病通报》2005,20(3):41-41,43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年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的麻疹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近几年来,该地区8月龄内儿童和成年人的发病使麻疹的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疫情有所回升.现将2004年麻疹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庆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血症的检出率与基因型的分布。方法收集2006-2008年间安庆市立医院血清戊肝IgM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包括单份血清和系列血清)共145份,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HEVRNA,并扩增494-nt核苷酸片段,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比对。结果在57名血清戊肝IgM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中,HEVRNA总检出率为47.37%;男性与女性分别为50.00%、40.00%,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别(χ2=0.44,P=0.51)。其中,单份/首份血清的检出率最高(26/57,45.61%),第2份血清较低(8/35,22.86%),第3份及以后的血清几乎未检出阳性(1/53,1.89%)。所有35条HEV核苷酸序列均为基因Ⅳ型,与2007-2008年间获得的27株安庆地区猪基因Ⅳ型HEV共同比对后发现,人序列之间、猪序列之间、人与猪序列之间的同源性都约为86%;不同年份、不同宿主(人与猪)的HEV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均在84%~88%之间。结论基因Ⅳ型HEV是安庆地区散发型戊肝的主要病毒株。当地人与猪HEV序列的同源性较高,提示HEV在人与猪之间存在相互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5-2008年福建乙脑病毒毒株的部分基因组序列,探索乙脑病毒临床分离株的变异和进化。方法临床标本(血清或脑脊液)接种BHK-21细胞,分离乙脑病毒,从培养液上清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病毒基因组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序列分析。结果共分离到5株乙脑病毒。对病毒C/prM区240bp和全长E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近几年的这些临床分离株基因型仍然全部属于G3型。种系发生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离株与2002、2003年分离株存在较大同源性。虽然病毒E基因存在少量氨基酸改变,但总体上这些变异不足以影响病毒的致病性。结论近几年福建省的临床乙脑病毒分离株为G3型,新分离株亲缘关系比较接近2002、2003年毒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8年1~5月乌鲁木齐市麻疹疫情爆发流行的原因,探讨控制策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对麻疹阳性病例共分5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疫情共送检麻疹疑似病例3513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1481例,阳性率为42.16%,其中男性813例,女性668例,男女性别比为1.22∶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05);从年龄组分布来看,发病主要集中在0~8月龄组,阳性率为56.97%。其次是9月~8岁和29岁~的成人组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别为50.97%和50.69%;9~18岁组阳性率最低为22.75%。0~8月龄组和9~18岁组麻疹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78,P〈0.005)。结论麻疹病例逐渐向未到免疫年龄人群和成人转移,给当前麻疹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掌握麻疹的采血时间,才能更好的提高麻疹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通山县2008年麻疹的发病及分布情况。方法统一要求,凡发生麻疹病例由通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逐个调查核实,确诊病例一律填写全省统一下发的个案调查表,然后逐级上报。采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其分布特点,分析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结果2008年全年共报告麻疹40例,发病率为5.38/10万,无死亡。年龄5个月~37岁,其中〈8岁儿童发病数率为675%。29例发生于3—4月份,呈现春季多发。呈散发,但有局部小范围相对集中。结论加强基层免疫规划和疫情监测工作,定期对7~15岁的儿童进行麻苗普种,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2月以来,新疆伊吾县麻疹疫情呈上升势头,4月份出现一个流行高峰,6月底流行基本终止,疫情覆盖全县。2月9日出现首发病例,最后1例病人出现在6月28日。全县累计报告病人61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289.40/10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孜州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孜州2006年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甘孜州共发生麻疹病例71例,发病率7.91/10万,无死亡病例。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44例;占发病总数的61.97%,病例分布以学生为主,其中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3.09%。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56例。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是甘孜州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麻疹疫情报告和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年克拉玛依区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22例,发病率8.42/10万;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为单峰型,5─7月为发病高峰;辖区内除金龙镇、五五新镇街道和小拐乡外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发病高于农村;〈8月龄和≥19岁年龄组病例构成较多,以散居儿童发病最高;2013年克拉玛依区先后3次开展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累计接种1 463人。结论提高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麻疹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高疆内初高中生、外来务工人员、育龄妇女等特殊人群麻疹覆盖率;适时开展高质量的麻疹强化免疫是目前提高免疫接种率,保护小月龄儿童和成年人不受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更好地开展麻疹病原学监测,分离麻疹病毒(MV)。方法对1994年和2003~2005年在我省分离的MV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4年我省采集了5份咽拭子送国家麻疹实验室分离到2株MV,分别为China94-2和China94-3;2003年仅从采集的36份咽拭子中分离到1株MV;2004年和2005年采用vero-slam细胞从采集的142份咽拭子中分离到23株MV,出疹后3d内采集的合格标本分离率为20.91%(23/110),而在尿液标本和眼分泌物标本中未分离到病毒。来自不同的市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分离比例差别较大。所有分离到的MV(26株)全部经中和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再经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均为H1基因型。结论我省已经掌握了MV的分离和鉴定技术,分离比例较高;我省多年来流行的麻疹毒株均为H1基因型,与国内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5-2018年烟台市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型别变化,探讨分子流行病特征。方法选取烟台市2015-2018年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上报的戊型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标本检测HEV-IgM抗体,对血清HEV-IgM阳性病例的血清和粪便标本提取HEV核酸,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对HEV开放式阅读框架2区域内的核苷酸片段(644 bp)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共采集360份血清样本,198份(55%)样本HEV-IgM阳性。HEV-IgM阳性的血清标本,HEV核酸检出率27.78%(55/198);粪便标本HEV核酸检测阳性率39.58%(19/48)。总阳性病例数72例,男性48例,女性24例。本次检测的72例HEV病毒株基因型全部是Ⅳ型,以4d亚型为主,占77.78%(56株);其次是4b亚型,占19.44%(14株);4a亚型占2.78%(2株)。72株HEV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002~0.303。56株4d亚型HEV序列与山东地区猪源(KF176351)、羊源(KU904267)、牛源(KU904278)HEV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021~0.160、0.010~0.178、0.008~0.176。结论基因Ⅳ型HEV在2015-2018年烟台地区占主导趋势,4d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本地人感染HEV可能与进食动物制品或密切接触动物相关。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esophageal achalasia may be due to neurotropic viral damage to the esophageal myenteric plexus, esophageal tissue with or without achalasia was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the presence of human herpes virus DNA or measles virus RNA. The DNA and RN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esophageal muscle of 12 patients with achalasia and six patients with upper esophageal carcinoma.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eight adult volunteers and two samples of umbilic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ere also used as controls. PCR amplification with a pair of primers specific for herpes simplex type 1 and 2 viruses identified 92-bp fragments in nearly all specimens, including those without achalasia. Each 92-bp fragment was confirmed to be identical to a single herpes simplex virus sequence by automated DNA sequence analysis. No amplification for five other herpes viruses or measles virus was detected. Therefore, a specific viral etiology for achalasia was not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2012年重庆三峡库区蚊虫中分离乙脑病毒株PrM及E基因序列,揭示毒株的遗传特性。方法 对新分离乙脑病毒的PrM及E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 新分离的8株乙脑病毒株均为基因I型,与我国其他省市的既往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分离株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相比较,PrM区核苷酸同源性在85.1%~86.7%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5.1%~96.3%之间;E基因区核苷酸同源性在87.6%~87.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6.9%~97.1%之间。所有新分离株与疫苗株在E基因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结论 2012年8株重庆乙脑分离株为基因I型,在E基因区域与疫苗株相比有部分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监测和分析2011年和2013年武汉市婴幼儿和成人病毒性胃肠炎病原。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RT-PCR对胃肠炎患者腹泻大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札幌样病毒检测,部分样本测序并比对同源性。用PCR检测腺病毒。结果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幌样病毒检出率分别为21.6%(296/1 368)、35.7%(488/1 368)、10.2%(140/1 368)和7.7%(105/1 368);肠道腺病毒在儿童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2%(70/853)。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易感人群为13~24月龄和7~24月龄儿童,及40~59岁成人。轮状病毒检出高峰在秋冬季。星状病毒、札幌样病毒和腺病毒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无明显季节分布。196人份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以G9P[8]为主(40.8%),其次为G1P[8](26.5%),G3P[8](16.3%)和G2P[4](11.7%)。经测序比对诺如病毒基因型分别为GⅡ.4型(7/12),GⅡ.3型(5/12);星状病毒为1型(8/13),8型(4/13)和5型(1/13);札幌样病毒为GI.1型(2/6),GI 2型(2/6)和GⅡ.1型(2/6)。结论 2011年和2013年武汉市婴幼儿和成人胃肠炎主要病原是诺如病毒,其次是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A novel genotype of hepatitis E virus (HEV) isolated from rabbits is repor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firm an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he novel HEV genotype in rabbits in China. Sera and fa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armed rex rabbits in Beijing, China. All serum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anti‐HEV antibody by EIA. Both the serum and the faecal samples were evaluated for detection of HEV RNA using a nested RT‐PCR assay.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rabbit HEV were then analysed, and sequence homology of rabbit HEV compared against human HEV genotypes 1–4, and avian HEV.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positive serum anti‐HEV from rex rabbits was 54.62% (65/119). The detection rate of HEV RNA using ORF2 primers was 6.96% (8/115) amongst rabbit faecal samples. All eight amplicons shared 98.3–100% nucleotide homology with each other and had identities of 75.8–78.6%, 73.9–75.0%, 77.5–81.0%, 74.2–78.6% and 54.8–57.6%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s of genotypes 1–4 and avian HEV, respectively.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ight sequences formed one individual branch and were on the same branch with GDC9 and GDC46, both of which were reported to be a novel genotype of HEV isolated from rabbit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HEV infecting rabbits, which may be a new animal host of HEV, as well as genetical evidence of a new mammalian genotype of H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