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海君 《中外医疗》2012,31(15):79-7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1年2月就我院慢性肾脏疾病并发肾性贫血患者61例,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联合治疗。选取2005年2月~2007年4月我院单纯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肾性贫血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进行治疗,痊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能够有效提高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规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每周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铁剂(科莫非)100mg静脉滴入,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Hb、HCT、RBC、S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有效地改善贫血症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正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对肾性贫血患者达到治疗目标至关重要,同时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已得到确认 ,但由于肾性贫血原因的复杂性 ,并不是所有的病人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都出现红细胞生成反应[1] 。我院肾内科采用左旋肉碱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用治疗单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疗效不佳的尿毒症血透患者肾性贫血 2 9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9例患者均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我院住院或门诊行血液透析 1个月以上严重并发症得到纠正或基本得到控制 ,病情基本稳定 ,经完成 8周单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口服补充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不佳的患…  相似文献   

5.
合理应用静脉铁剂治疗肾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广  陈欣 《西部医学》2009,21(3):477-479
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肾性贫血的治疗,不仅需要合理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还需要及时有效地补充铁剂,否则,即使长期大剂量使用EPO,贫血也难以纠正。本文就合理应用静脉铁剂治疗肾性贫血作一专题讲座,以供学习、参阅。  相似文献   

6.
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分析适合需补充铁剂的人群。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组)与口服铁剂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IU/kg。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蔗糖铁100~200mg,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组,且治疗费用降低,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且铁缺乏的需长期补铁患者。  相似文献   

7.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重要合并症,治疗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肾性贫血的因素复杂,治疗肾性贫血的方法包括输血、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补充维生素、铁剂、叶酸、中药等。目前ESA已成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最主要的药物,包括短效和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类蛋白质药物和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口服小分子药物。为了提高EPO响应和疗效,临床上常补充铁剂、左卡尼汀、维生素、抗氧化剂和中药补血剂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临床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联合使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B、HCT、BMI、TG以及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远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远低于对照组的51.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毒症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中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指导临床更加恰当地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避免激发血小板增多,诱发深静脉血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我科收治的肾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铁缺乏的患者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过程中出现了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其中1例患者经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置管侧腿围较对侧明显增粗,经补充铁剂治疗后腿围增粗,余2例患者经过静脉补充铁剂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降至正常,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较前升高。结论在铁缺乏状态下给予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积极静脉补充铁剂对肾性贫血的纠正以及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静脉注射铁剂及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伴有肾性贫血患者在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静脉注射途径补充铁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途径补充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贫血改善程度及体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补充铁剂较口服补充铁剂能更好、更快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性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1.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2.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5.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不包括肺的病变;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方能全面;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丸);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并无表证;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更有虚实之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