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孕酮水平检验对早期先兆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40例单胎孕妇,孕龄5~12周,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成A组(112例,正常妊娠组)、B组(76例,先兆流产组)、C组(52例,难免流产组),检测3组孕妇血清内孕酮、血清HCG水平,探讨血清孕酮和HCG水平对早期先兆流产的诊断价值.结果 正常妊娠组血清孕酮水平与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对比显著提高(P<0.05);正常妊娠组血清HCG水平与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孕酮联合HCG检测显示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87.23%,准确性为84.62%.结论 血清孕酮联合HCG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早期先兆流产的诊断率,具有较为明显的敏感性、特异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妊娠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先兆流产患者4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期选择40例正常孕妇作为常规组。两组均全部采用化学荧光法进行测定,观察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结果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E2(雌二醇)以及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不断增加;孕周超过8w时,研究组与常规组HCG水平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在4-7w时,研究组E2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超过8w后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性激素浓度比值能够确保孕产妇有良好的妊娠结局,同时及时有效的监测HCG、E2以及孕酮激素(P)可对先兆流产做出准确预判,临床中应当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3.
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HCG和孕酮浓度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HCG和孕酮浓度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4~10周孕妇84例,自孕4周或阴道开始少量出血时起至孕10周或妊娠终止,每周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血清孕酮(P)浓度,分为正常早孕组、先兆流产组和保胎失败组。结果正常早孕妇血清HCG在约孕8周时达到高峰,血清P浓度波动在18~44μg/I之间;先兆流产组血清HCG孕7周后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血清P浓度在4~10周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保胎失败组血清HCG无峰值出现,在4—8孕周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血清尸在4~10周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结论妊娠早期血清HCG和P浓度变化可以初步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并判断预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先兆流产与稽留流产患者血清中瘦素的差异,以帮助临床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我计生中心及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经临床证实的早期先兆流产、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健康孕妇各40例,分别于孕5、6、7周测量3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对比分析3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孕5~7周,正常妊娠组及早期先兆流产组孕妇随孕周的增加,血清瘦素浓度随之增加;稽留流产组孕妇血清瘦素浓度,随孕周增加而下降。稽留流产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及早期先兆流产组(P<0.05);正常妊娠组及早期先兆流产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稽留流产者血清瘦素浓度明显降低,并且随孕周增加而进一步降低,早期先兆流产血清瘦素浓度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加,检测其变化对早期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4~9周孕妇血清雌二醇(E2)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妊娠4~9周的孕妇,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和胚胎停育组,正常妊娠组又根据有无复发性流产病史者分为两组,各组按孕周又分为6个亚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清E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4~9周孕妇每周血清E2水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加,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患者和无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各孕周E2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胚胎停育组随孕周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正常妊娠组的相应孕周两两比较胚胎停育组各个孕周孕妇血清E2水平相应均数显著偏低(P<0.05)。结论胚胎停育孕妇各孕周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E2可能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 CG)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实施安胎治疗的早孕期孕妇120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有效组(观察至孕周≥10周,无先兆流产症状)83例、无效组37例(在妊娠10周以内出现流产),比较两组孕6~10周孕囊直径增长和孕4~10周血清β-h C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孕6~10周时,有效组孕囊直径均显著大于无效组(P0.05),且两组孕囊直径均呈显著增长趋势;孕4~10周时,有效组血清β-h CG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且两组血清β-h CG水平均呈显著增长趋势;有效组血清β-h CG水平、孕囊直径平均每周增加值均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具有先兆流产孕妇的孕囊增长、血清β-h CG水平有利于指导安胎治疗,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正常孕检的48例 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孕酮、HCG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清孕酮、HC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4和12孕周时检测的血清孕酮、HCG水平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要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极高,能够准确的判定患者体内情况,为早期先兆流产产生的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引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测定血清HCG和孕酮在预测先兆流产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孕4~12周孕妇180例,分为正常妊娠组、继续妊娠组和流产组,每周检测血清HCG和孕酮浓度.结果 血清HCG在正常妊娠组孕7~8周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血清P浓度孕4~12周大于25ug/l;继续妊娠组血清HCG和孕酮孕6~12周则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流产组血清HCG孕4~12周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和继续妊娠组相比,孕4~9周显著降低(P<0.05),但是在孕10~12周则无明显差异,而血清P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结论 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孕妇的孕早期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B超确诊的伴和不伴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各48例和同期健康的正常孕妇48例,分为三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三组孕妇血清孕酮与HCG水平,分析三组孕妇血清孕酮与HCG水平变化情况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结果:三组孕酮及HCG指标在孕12、28、37周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在三组中早产率、流产率、死胎率最高,足月产率最低。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与孕妇孕早期的血清孕酮和HCG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孕妇的血清孕酮和HCG水平与妊娠结局成正相关,早期二者水平越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越高,因此通过检测孕早期孕妇血清孕酮和HCG水平可判定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自然受孕的先兆流产孕妇98例,依据妊娠结局将其分成继续妊娠组(n=58)和妊娠失败组(n=40),另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n=50)。三组分别于孕第6、8、10周检测血清P、β-hCG、E2、Hcy,观察各指标水平以及各项指标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影响。结果:第6、8周,继续妊娠组、妊娠失败组血清P、β-hC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妊娠失败组均低于继续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妊娠失败组血清P、β-hC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继续妊娠组(P0.05),但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8、10周,对照组与继续妊娠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失败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继续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联合P、β-hCG以及E2可有效地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12周妊娠孕妇每周血清CA125、P、β-HCG水平及其与先兆流产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孕检的270例先兆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先兆流产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3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正常妊娠组进行对照研究。所有孕妇孕龄在4~12周;两组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动态监测血清CA125、P、β-HCG水平,对两组孕妇血清CA125、P、β-HCG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比较。结果正常妊娠组CA125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妊娠组P、β-HCG水平均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P和β-HCG在预测以及早期诊断先兆流产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先兆流产孕妇血清中雌酮(E1)和雌三醇(E3)水平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旨在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元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2例先兆流产孕妇,根据是否流产将先兆流产孕妇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80例)和妊娠结局不良组(42例),同时选取70例相同年龄层在本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中E1和E3水平在不同组别中的差异,通过Pearson分析评估E1、E3水平与血清中相关激素的相关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估E1、E3水平对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结果 妊娠结局不良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E1及E3水平均较对照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降低,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糖类抗原125较对照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升高(P<0.05)。血清E1、E3水平与血清β-HCG、P及E2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1、E3升高均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β-hCG、E2联合检测用于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确诊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安胎成功组42例,安胎失败组10例。比较两组血清孕酮、β-hCG、E2水平的差异。结果:安胎成功组的各孕周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安胎失败组,在6、9孕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胎成功组在6、9孕周的β-hCG、E2水平均明显高于安胎失败组(P〈0.05)。结论:血清孕酮、β-hCG、E2联合检测能够可靠、真实反映孕妇体内激素实际增长情况,有助于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妇产科行孕期检查的患者3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先兆流产诊断与纳入标准者做为先兆流产组(210例),其余正常妊娠者设为正常妊娠组(162例)。两组患者均分别在5、7、9、11周孕检时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德国西门子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按照仪器操作流程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孕酮激素(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监测。结果两组孕妇妊娠5、7、9、11周血清P、β-HCG、E2水平比较,先兆流产组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P、β-HCG、E2在妊娠早期的浓度,可及早发现妊娠黄体分泌不足,减少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同时根据各指标水平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对妊娠结局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激素原因引起流产的发生率,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孕酮(P)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监测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孕期6~8周的102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早孕患者,根据妊娠结果将其分为妊娠组(n=52)和终止组(n=50),另选取54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结果妊娠组患者在各孕周监测点测得的P水平(29.3±4.5)及HCG水平(9766.1±2073.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1±4.7)、(27561.1±4949.7)(P<0.05);而终止组与妊娠组比较,P水平(15.6±2.8)及β-HCG(3356.1±957.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早孕期6~8周监测血清孕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于预测早期先兆流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究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孕酮水平检验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孕龄处在6-11周的129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孕妇依据妊娠结果分成正常组、先兆流产组及流产组各43例。检测孕妇的HCG与孕酮水平。结果正常组孕妇的两项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采用HCG与孕酮水平检验可作为临床检测先兆流产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雌二醇水平变化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及联合雌激素安胎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组238例,B组62例。并另选孕龄相同的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血雌二醇(E_2)和孕酮(P)的监测结果调整用药量。其中A组予以黄体酮和hCG安胎,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结果:孕4~5周,A、B两组患者的血h CG、P和E_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孕6~7周,A组患者的血E2低于对照组和B组(P0.05),A、B两组患者的血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孕8~9周,A、B两组患者的血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孕6~7、8~9、10~12周,B组的继续妊娠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血E_2水平监测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安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血E2水平低患者给予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监测先兆流产孕妇血清雌二醇(E2)的水平,探讨其预测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检查诊断为单胎宫内妊娠5周的孕妇,其中正常妊娠50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46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48例,分为三组:正常妊娠为A组,先兆流产继续妊娠为B组,先兆流产妊娠失败为C组。分别于5~8周,每周一次检测妊娠母体血清E2的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同孕周的三组孕妇血清E2的值比较:A组、B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的血清E2的值与孕周呈正相关性,C组的E2的值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动态检测E2对预测先兆流产孕妇的妊娠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峏山杨氏保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并从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保胎的4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黄体酮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加服峏山杨氏保胎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同时点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孕酮(progesterone, P)和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降低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孕周增加,两组血清β-HCG、P、E2水平逐渐增加,治疗2周末,两组血清β-HCG、P、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1、2、3周末,观察组血清E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峏山杨氏保胎汤有助于提高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HCG联合孕酮行黄体支持对低OHSS风险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孕酮(P)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支持黄体对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40名接受IVF-ET助孕的低OHSS风险女性不孕患者,根据黄体支持方案随机分成P+HCG组和P组。化学发光法测定注射HCG日(d0)、ET前日(d4)、ET后第3日(d8)患者血清E2、P水平。比较两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同时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d4、d8的E2、P水平。结果:P组和P+HCG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HCG组d4、d8的E2水平显著高于P组(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d4、d8的E2与P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低OHSS风险患者IVF-ET后加用HCG行黄体支持不影响IVF-ET妊娠率和种植率,但可以减少早期妊娠丢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