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2年7月在上虞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2例胸腰椎OVCF患者,男性30例,女性42例,年龄65~91岁,病程1~38 d,共103椎体,其中单侧组35例52椎体,采用单侧穿刺PKP术;双侧组37例51椎,采用双侧穿刺PKP术;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1年,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并且观察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和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获得至少1年完整随访的患者共有68例,其中单侧组34例50椎,随访平均(16.2±2.9)月,随访率为97.14%(34/35);双侧组34例47椎,随访平均(17.1±3.7)月,随访率为91.89%(34/37),2组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随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单侧组的手术时间为(30.7±4.8)min,骨水泥用量为(3.0±0.5)ml,均明显低于双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和术后1年的VAS评分分别为(2.1±0.2)、(2.7±0.3)分和(2.2±0.3)、(2.6±0.5)分,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24.1±3.2)、(23.7±2.3)分和(23.6±3.6)、(23.2±1.7)分,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前、术后和术后1年单侧组与双侧组的VAS评分和椎体前缘高度相互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穿刺PKP术治疗OVCF具有相似的疗效;但单侧穿刺PKP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水泥用量少,放射暴露少、风险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6—2013.07在我院行PKP治疗的58例(76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30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术后患者均得到随访,根据VAS评分、影像学资料、Oswestry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疼痛、椎体高度和Cobb角、日常活动功能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疼痛缓解明显,病人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3天、12个月时,两种穿刺方法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虽然单侧及双侧入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用量显著小于双侧入路组(P<0.05)。结论: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是安全有效的;在伤椎高度的恢复、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方面,单侧穿刺组临床疗效与双侧穿刺组相似,但单侧组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黄冈市中心医院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其中38例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单侧PVP组),38例患者采取双侧椎弓根入路(双侧PVP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双侧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大于单侧PVP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病变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病变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及3、12个月时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3 d及3、12个月时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照射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改良胸腰椎椎体穿刺点及穿刺角度,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因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共38椎体,应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年疼痛缓解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10月共124例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随机抽出10例(12个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病例,为 A 组;随机抽取10例(14个椎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病例,为 B 组.20例患者共26个椎体,男8例,女12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5岁.随访3个月~2年,平均7.5个月.在疼痛缓解情况、病椎高度恢复率、后凸畸形恢复和并发症方面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在疼痛缓解、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椎体后缘高度恢复和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VP 和 PKP 都能减轻患者疼痛,恢复病椎前缘高度和纠正后凸畸形,但在椎体后缘高度恢复和并发症方面,PKP 较 PVP 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国芳 《大家健康》2016,(4):107-107
目的:研究单侧和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名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比较组采用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并且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相比于比较组均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相比于比较组显著降低。研究组与比较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比较组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效果优于双侧PKP,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VAS评分,但整体比较两种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的10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接受PVP治疗)和观察组(接受PKP治疗)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和Barthel指数、受伤椎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出院时NRS评分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出院时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伤椎减少高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36.5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62%,与观察组的13.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效果显著,能较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出院时经PKP患者椎体恢复更好,术后6个月经PKP患者椎体高度损失明显多于经PVP患者,经PKP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途径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80例96椎体压缩性骨折。结果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伤椎高度得到恢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临床上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单侧组和双侧组各自30例患者,其中单侧组实施PKP治疗;双侧组实施双侧PK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与术前VAS评分、椎体前、后缘压缩率、椎体中间高度压缩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单侧PKP治疗和双侧PKP治疗,均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且对缓解疼痛有促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伸复位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患者俯卧在能透X线的手术床上,头胸部及髂嵴下肢垫高,使腹部悬空,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过伸复位,然后联合应用PKP治疗病椎,并在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压缩率及病椎Cobbs角对比.结果 15例18个椎体治疗效果显著.术后6~8 h疼痛迅速缓解,术后第1~2天均能下床活动.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压缩率及 Cobbs角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过伸复位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汤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 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OVCF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PKP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补肾益精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和 Cobb角、活动功能评分、VAS评分和骨代谢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5.56%)(P<0.05)。 2组治疗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和Cobb角降低(观察组:t=13.789、27.551,对照组:t=6.401、14.677,P<0.05);观察组 治疗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和Cobb角低于对照组(t=10.427、22.550,P<0.05)。两组治疗后活动功能评分和VAS评分降低( 观察组:t=23.178、28.712,对照组:t=19.292、17.648,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动功能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t=14.002、18.855,P<0.05)。观察组治疗后TRACP5b和CTXI水平降低而BGP和ALP水平升高(t=19.218、18.223、23.062、 19.155,P<0.05);观察组治疗后TRACP5b和CTXI水平低于对照组而BGP和ALP水平高于对照组(t=14.099、17.466、33.305 、14.304,P<0.05)。结论补肾益精汤联合PKP治疗OVCF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骨代谢,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OTCF)患者运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研究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均患有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4年至2008年通过采用PVP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2例26个椎体(含病理性骨折1例),其中单节段椎体骨折18例,双节段椎体骨折4例,均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 22例均获得4~3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22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改善,并于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术后1周内出院.术后复查X线片示21例患者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均匀,1例患者术后X线片示骨水泥少量外漏,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PVP具有快速止痛和稳定椎体的作用,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长时间卧床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4例(136个伤椎),其中56例(67个伤椎)行PVP术为对照组,58例(69个伤椎)行PKP术为观察组,术后均予以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及唑来膦酸静脉滴注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观察组单椎体手术时长38.4±9.4 min/椎,骨水泥注入量6.1±2.2 mL/椎,高于对照组的30.2±6.9 min/椎和4.4±2.3 mL/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半年VAS疼痛评分对照组分别为6.85±1.21分、2.25±1.64分和2.14±1.27分,观察组分别为7.03±1.19分、1.12±0.67分和0.83±0.56分,两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半年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对照组分别为10.5±5.1 mm和18.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6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分析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疼痛,但椎体后凸成形术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功能和力线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汤。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骨代谢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GP、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4例PKP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获随访12~57个月;根据病人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再骨折,将病人分为再骨折组和未再骨折组,对2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损伤节段数量、术前陈旧性楔形变椎体率及受累椎体数、骨水泥注入方式、骨水泥注射量、术后有无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术后后凸畸形角度和胸腰椎结构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4例病人术后再骨折13例(18例次)。单因素分析显示,PKP再骨折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均低于未再骨折组(P<0.01),术前陈旧性椎体楔形变率、术后胸腰椎结构异常率高于未再骨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低、骨密度低、术前有陈旧性椎体楔形变及胸腰椎结构异常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骨质疏松和胸腰椎结构的损伤程度是诱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桂发  王晖 《当代医学》2011,17(12):120-120,15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4例,本组患者取仰卧位,局麻成功后,在C臂透视机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评定患者手术前后1d的疼痛情况;采用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患者每个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10)min;每个椎体注入的骨水泥平均为(3.3±1.8)ml;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是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患者术后24h能够下床活动占70.4%;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1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和术后1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创伤小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005年4月~2009年3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测量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术前术后X线侧位片的椎体高度和Cobb's角度的改变情况,分析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32%,Cobb’s角平均纠正24.70,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