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男,12岁。因发现高血压1年入院。患发现高血压以来,血压最高160/120mmHg,曾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现用尼莫地平30mg/次,3次/d,血压控制在150~160/90~95mmHg。曾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既往史:否认乙型肝炎病史。入院后查24h尿钾48.4mmol/L.血浆醛固酮323.1pg/ml,肾素活性0.05ng(ml·h),血管紧张素-Ⅱ18.17pg/ml。并行肾上腺MRI发现:右侧肾上腺内侧下方可见约1.2cm×1.1cm横断截面占位灶,考虑腺瘤。尿pH7.0,SG1.015,曾有尿微量蛋白。血压控制不佳,并发现血钾低(2.59mmol/L),予静脉及口服补钾效果不佳。追问病史,半年前就曾发现血钾低,且补钾效果不佳。予安体舒通试验性治疗后,血压降至130~110/80~90mmHg.血钾升至4.11mmol/L.24h尿钾40.5mmol/L,考虑诊断肾上腺腺瘤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血压控制满意,择期手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因发现高血压1年入院。患者发现高血压以来,血压最高160/120mmHg,曾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现用尼莫地平30mg/次,3次/d,血压控制在150~160/90~95mmHg。曾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既往史:否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病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7~61岁。发病到确诊时间5年以下者6例,5年以上者4例,最长者达10年。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醛固增多症(简称原醛症),系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或增生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的一种内分泌疾病。1955年由Conn首先报道,故又称Conn病,约占原醛症的75%。临床并非罕见,其特征为高血压、低血钾、周期性肌肉软弱、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6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8年~2001年间收治的PA4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血醛固酮测定、安体舒通试验及B超、CT检查。40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6例行肿瘤切除术及同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4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46例血钾均低于正常,42例血醛固酮增高,46例安体舒通试验均阳性,B超、CT定位检查,其准确率分别为84.8%、95.6%。46例患者血钾均恢复正常。44例肾上腺腺瘤治愈,1例腺瘤及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仍需药物控制血压。结论:安体舒通试验、血醛固酮测定是PA的主要定性诊断方法,血醛固酮体位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增生的鉴别;PA的定位主要依靠B超、CT检查。外科手术是治疗PA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1955年JeromeW.Conn创造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这个名词,最初是指分泌醛固酮的腺瘤所造成的高血压、低钾血症、高钠血症、碱中毒和周期性软瘫。目前是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几种病理改变所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PlasmaRe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确诊为PA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78.0%的PA患者血钾小于3.5 mmol/L。94.0%的PA患者立位肾素不能被激发到1 ng/(mL.h)以上,91.2%的患者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大于15 ng/dL,90.9%的P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大于20,83.3%的PA患者立位ARR大于50。CT诊断与病理诊断腺瘤的符合率为95.5%,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腺瘤的符合率为78.9%,MRI诊断与病理诊断腺瘤的符合率为80.0%。结论:血钾正常者不能排除PA的诊断。立位ARR大于50者,结合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大于15 ng/dL和立位肾素活性小于1 ng/(mL.h)临床上可诊断为PA。CT检查是原醛症病因分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并非罕见,但临床上极易被误诊。现将华西医大附一院1995年1月至1998年8月收治的原醛1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性5例,女性13例。年龄19~80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20年。误诊的疾病有:高血压8例,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收集35例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原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实验室检查,可大大降低误诊率。结论:通过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识别高危患者,并进行相关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各种影像学和内分泌实验室的发展,PA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但PA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若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极易被误诊。汾酒(集团)公司汾青分厂职工医院1985年2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PA21例,其中误诊13例,误诊率61.9%。现对误诊原因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最初是指分泌醛固酮的腺瘤所造成的高血压、低钾血症、高钠血症、碱中毒和周期性软瘫;现在则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几种病理改变所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高血浆和尿液醛固酮浓度。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5%~15%,多见于30~35岁,男女比例约为1:3。 相似文献
12.
13.
1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5年6月~1989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11例,曾长期误诊为高血压病、周期性麻痹等疾病,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5例。年龄30~60岁,平均38岁。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中等度持续性高血压,8例以高血压就诊,均有肌肉软弱无力。8例出现周期性麻痹,软瘫发作持续数小时至两周不等。瘫痪大多数从下肢开始,继而上肢。2例出现张口困难及颈部不能活动。3例以肌无力、软瘫为就诊。全部病例均有烦渴、多饮、多尿,特别夜尿增多。其它症状有肢端麻木8例,手足抽搐5例,低钾昏厥2例。1.3 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 ,4 0岁。主因间断性头痛、头晕 5年 ,加重伴夜尿增多 5个月 ,浮肿1个月 ,于 2 0 0 0年 12月 2 5日入院。入院前 5年偶有头痛、头晕 ,未诊治。此次入院前 5个月头痛、头晕加重 ,伴夜尿增多 ,每晚 5~ 7次 ,夜尿量约 180 0ml。乏力 ,食欲不振。院外查血压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对1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分析中,肾上腺皮质单侧腺瘤8例,增生1例。一侧腺瘤合并对侧增生1例。10例均有高血压、低血钾、肾上腺定位检查阳性所见,24小时尿钾(8/10)增多、血浆醛固酮水平(6/6)增高,血浆肾素活性(4/6)受抑制。作者还重点对本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CT诊断为腺瘤且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患者就诊临床症状复杂,就诊科室不同,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其中1、2、3级高血压分别为1例(6.25%)、2例(12.50%)、13例(81.25%)。伴有低血钾14例(87.50%),严重低血钾9例(56.25%),平均血钾浓度为(2.87±0.52)mmol/L。伴高血钠患者4例(25.00%),平均血钠浓度为(143.07±2.37)mmol/L。伴有血脂异常7例(43.75%),同时伴有高TC及高TG血症2例(12.50%),伴高TC患者3例(18.75%);高TG患者6例(36.77%)。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阳性率较高。结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重度高血压伴低钾血症,相当部分患者伴有血脂异常;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四肢无力伴血压增高4年”入院。患者平素体健,无腰痛及血尿史,月经规律,经量基本正常。体检:血压160/100mmHg,双肾未触及,右肾区叩痛(+)。双侧腱反射均减弱。化验室检查:血钾2·70mmol/L,24小时尿钾44·274mmol/L。B超检查:右肾上腺区见2·2 cm×2·4 cm的低回声结节状占位病变。彩超检查:右肾上腺区可探及一低回声块影,大小2·3 cm×2·3 c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回声均匀,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回声。CT所见:右肾上腺区可见2·5 cm×2·0 cm大小圆形低密度灶,CT值1·95,边界清楚,左侧肾上腺增粗增大。入院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