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致密动脉征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怀疑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行多层螺旋CT平扫,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12小时-3天复查CT1-3次,分析大脑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早期改变。结果:致密动脉征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塞的CT诊断中具有特异性,CT复查动脉致密征较首次CT表现明显多提示梗死进行性加重。结论:致密动脉征强烈提示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像的认识提高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1例还有MRI证实,发病在6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结论:平扫CT可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像,同时CT可排除脑出血,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早期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早期CT征象认识,以利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发病24小时内脑梗死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致密动脉征5例;脑岛带征8例;灰白质分界模糊16例;脑沟变浅5例。结论:致密动脉征、脑岛带征、灰白质分界模糊、脑沟变浅征对诊断早期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具有重要价值,但易被忽略,应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CT表现,尽可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头颅CT特点,旨在提高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105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做了发病早期(1-6h)CT扫描及发病后24hCT扫描,总结其CT检查.结果:105例病人中致密动脉征25例,脑组织低密度征19例,灰白质交界不清18例,后均经临床诊断证实.结论:早期脑梗塞患者CT表现各有特点,掌握早期CT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出血性脑梗塞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所做的CT、MRI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CT平扫的检出率为33.3%,MRI的检出率为87.5%。检查显示病灶位于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24例(50.0%),病灶位于大脑后动脉的供血区15例(31.3%),位于其他大脑动脉供血区9例(18.7%)。CT或MRI显示,原梗塞区内出现斑片状或团块状高密度或血肿信号。结论: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早日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由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能力及患侧肢体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增大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促进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分水岭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水岭脑梗死是脑内相邻血管供应区之间的边缘带局部缺血性损害,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边缘带,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与深穿支间的边缘带。早期仅能通过病理解剖诊断,自CT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对本病认识加深。笔者收集经CT证实的分水岭脑梗死56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MP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转归,提高临床及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与CT、MRI表现.结果:1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10例首次CT检查时发现颅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二次CT或MRI检查均显示大面积脑梗死伴出血.病变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最多(10例),按影像学改变可分为血肿型(4例)及非血肿型(11例),非血肿型发病率较高.结论:脑梗死为临床多发病,出血性脑梗塞的高危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进行出血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及严格掌握脑梗死后的溶栓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推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VBI)可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神经功能障碍,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主要病因。它也是神经内科多发病之一,临床上多以眩晕、眼花、走路不稳等含糊症状而难以诊断。本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60例VBI,有如下体会。l临床资料1.三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O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8~7O岁,平均46岁;病程1月~IO年。6O例患者治疗前分别做颈椎X钱摄片、头颅CT、彩色经颅多谱勒和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其中头颅经颅多谱勒提示:脑动脉供血不足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43例,大脑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者9例,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神经影像学资料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检查.结果:CTA显示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16例,轻-中度狭窄9例;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5例,轻-中度狭窄3例;ICA或MCA粥样硬化11例,正常血管6例.CTP显示ICA-MCA供血区内血流灌注异常28例.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由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所造成的微栓子或远端小动脉血流灌注减低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在不同时间行颅脑CT、常规MRI和DWI扫描后进行影像学(包括48h内CT和DWI)的图像特征分析及ASPECT评分。结果:发病后1小时至1周,病灶在DWI上显示均质高信号,而CT、常规MRI多未能显示;在发病后1~3周内呈混杂高信号,大约在3周后高信号消失。DWI诊断超早期脑梗死敏感性为36/39=0.92,特异性为15/23=0.62。结论:DWI对超早期脑梗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临床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缓解。一般不超过24h,常反复发作。未经治疗的TIA患者1/3以后可发展为脑梗死,其中以颈动脉系统发生脑梗死的机会较大。另外1/3患者反复发作。故应早期治疗TIA,以避免发生脑梗死。1999--2003年,本院采用具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系统作用的降纤酶进行干预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走行途径的显示及在椎动脉走行迂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0例经临床及相关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等技术进行重建,分析椎动脉迂曲走行的情况.结果:130例患者260支椎动脉,发现55例患者共79支椎动脉走行迂曲,双侧迂曲24例,单侧迂曲31例,其中左侧迂曲46例,右侧迂曲31例;左侧迂曲51处,右侧迂曲36处.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迂曲情况,对临床上有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扫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早期脑梗强患者的CT强扫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脑中动脉区改变86例;局限性低密度改变67例次;豆状核境界不清59例次;死亡12例,均为颈内动脉主干闭塞患者,余114例24h后复查CT均获证实。结论:CT诊断早期脑梗死,符合率较高,检查方便、操作简单、无创伤、价格较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猛  于涛  章颖 《河南中医》2014,(4):632-63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S)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主干顶端)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以中脑、丘脑、小脑、枕叶、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急性起病,有脑干、间脑和大脑后动脉支配区的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缺血性病灶的症状和体征;头颅CT/MRI见基底动脉尖部5条血管2条以上血管供血区梗死灶等为本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经导管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临床探讨.方法:对7例患者,10年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采用SeMinger's穿刺超选择灌注,将扩张、溶栓及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制剂直接注3,ANFH的供血动脉内.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消失占100%,X线、CT复查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中药动脉灌注介入方法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包括小脑动脉、内庭动脉、脑桥动脉、大脑后动脉缺血)是中枢性眩晕的常见原因。笔者2007-07~2011-08应用自拟麻葛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5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107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并经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确诊。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将10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8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出现其供血区各组织的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多突然发病,每次发作多持续数分钟,不超过24小时,后遗不适可持续数天。本文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口服佛手定眩合剂前后,观察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为佛手定眩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方法。方法:本文回顾分析我院48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期梗死病例,首次发病24h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疏肝解郁类中药配伍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患者 76例。结果 :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 90 .79%。提示 :逍遥散加味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