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0例病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d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结果:30例病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28—70d。结论: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琢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107-107
营养支持是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护理效果是关系到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的关键之一。作者分析了我科近6年来对39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营养支持和营养护理经验。现就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疗法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即休克纠正后尽早实行胃肠道营养,第3~5天行静脉高价营养。结果28例患者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为35d~83d。结论大面积烧伤的营养疗法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原则,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病人的早期营养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洁虹  袁健  刘辉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1):131-132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的实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共对30例严重烧伤病人实行了早期营养液消化道管饲方法,同时辅以促胃动力药物。营养液喂养方法本着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全面、平衡、循序渐进的原则及准确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提供足量营养成分的同时,保持了水、电解质的平衡,有利于休克复苏,负氮平衡的纠正。结论 烧伤严重的病人,烧伤后早期应尽快恢复肠道营养。该方法的临床护理实用,疗效可靠,有利于休克复苏和全病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近三年使用MEBT/MERO治疗大面积烧伤,并结合胃肠内外营养治疗的68例病人的资料分析认为,大面积烧伤因创面组织液渗出,热量消耗,氮离子失衡等因素造成体内营养丢失,同时降低有效血液的循环量,加重休克,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多种并发症。从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的归转过程认识到,使用MEBT/MERO法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结合胃肠内外营养疗法是主要的辅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尽早营养疗法的护理经验及护理方法,以减少烧伤病人的并发症。方法患者人院后,待休克纠正过后,尽早留置胃管,经鼻食管给予营养液。4~7天静脉营养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在护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并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做好抢救。结果病人主诉疼痛缓解;体液及营养基本维持正常;经过正确的护理,并发症的可能性或对生命的威胁性减少;病人情绪稳定,有康复的信心。结论通过营养支持及护理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降低了烧伤病人的感染率.减少了并发症。达到了预期目标,为烧伤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对烧伤代谢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平均烧伤面积35%成人30例,随机分为肠内(EN)和肠外(PN)营养两组,自入院当日起给予等氮等热能的营养支持连续8天,监测体温,血浆蛋白,体重,氮平衡和与应激相关的激素变化;结果:EN组同PN组相比,体重,氮平衡,内分泌激素变化方面均有明显差异,而体温和血浆蛋白则变化不明显;结论:烧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有明显改善营养状态和减少分解代谢激素释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重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吴伯瑜,陈晓东,黄逢元关键词:烧伤,营养营养支持是特重烧伤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统计1986~1994年161例特重烧伤住院病人中79例早期入院、无严重并发症的成年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就特重烧伤病人的营养需求、营养评价...  相似文献   

9.
营养支持在治疗严重烧伤病人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广泛应用 ,而营养护理又直接关系到营养支持的成败。我科近几年对 37例严重烧伤病人实施营养支持和营养护理 ,病人体质恢复快 ,并发症少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8例 ,年龄 3~ 5 7岁 ,平均 38岁。Ⅱ度烧伤 2 8例 ,Ⅲ度烧伤 9例。均予积极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 ,创面彻底清创后采取创面涂SD—AG暴露疗法 ,持续烤灯照射 ,Ⅲ度烧伤用切痂植皮或异体皮覆盖微粒植皮术治疗。本组患者在积极恰当地处理烧伤创面的前提下 ,尽早恢复肠道营养 …  相似文献   

10.
64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胃肠外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文献报告一个烧伤面积超过 30 %的病人体内就会发生超高代谢 ,机体组织蛋白分解代谢加快 ,病人消耗过快 ,如不及时补充 ,病人就会出现营养不良 ,免疫力下降 ,并且使创面修复减慢。目前对烧伤病人多采用肠内、肠外营养同时进行。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由于胃肠道功能低下 ,大多以胃肠外营养为主。本文对我科 1988~ 1993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静脉营养液配制结构进行了分析 ,意在于探讨合理的肠外营养的模式。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我科 1988~ 1991年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 40 %病人做为Ⅰ组 ;将 1992~ 1993年收治的烧伤面积 40 %以上的…  相似文献   

11.
嗓音声学分析在电子喉镜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手术前后声学参数的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Dr,Speech 3.0软件,对329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于电子喉镜手术术前及术后10 d、20 d、30 d分别发稳态元音[ ]、[i:]、[a:],并进行声学测试,与已建立的正常嗓音和病理嗓音数据库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电子喉镜手术的疗效。结果 在329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中,其主要的声学参数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噪音能量(NNE)手术以后均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尤以NNE的敏感性最高。结论jitter、shimmer、NNE值的变化对手术疗效的观察与评判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进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住院、手术、影像及随访资料,对比不同手术进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86例下颌体、下颌角或升支骨折患者,40例患者采用口外切口,46例采用口内切口。在口外切口的患者中,10例出现并发症,3例较重,7例较轻。口内切口的患者中,11例出现并发症,5例较重,6例较轻。7例患者由于术中无法充分暴露先采用口内切口后改为口外切口,3例出现并发症,1例较重,2例较轻。结论口内与口外进路治疗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口内转口外切口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成功救治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1例95%总体表面积(Ⅲ°85%总体表面积)烧伤患者,在积极补液复苏、抗感染、纠正肾功能不全及维护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于伤后5 d行四肢Ⅲ°创面切痂自体微粒皮大张异体皮移植术,伤后3周再行背、臀、四肢部残余创面清创,分期自体邮票皮+异种(猪)皮相间移植术。患者因反复呕吐、腹胀3 d,于伤后20 d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措施,纤维胃镜下放置鼻肠管置入空肠,行肠内营养支持及静脉高营养维持。【结果】患者于伤后21 d呕吐、腹胀消失,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明显好转。伤后38 d创面已基本愈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在积极处理烧伤创面,合理应用自体皮,同种异体皮、异种皮覆盖创面,鼻肠管置入空肠,行肠内营养支持及静脉高营养辅助治疗是防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CVST病人的一般情况、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多为头痛、呕吐,可伴有癫痫发作和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蛋白质定量可正常或升高。MRI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MRV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治疗以脱水、抗凝、溶栓为主,32例病人中25例基本痊愈,5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对于起病较急的高颅压伴或不伴有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须高度警惕CVST,应尽早行MRI MRV或DSA检查,对其治疗仍以抗凝、溶栓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流行情况及其基因型特征。 方法 将2007年1~12月收集于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的3 662例5岁以下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RV,并随机选取部分RV阳性样本进行G/P基因分型。 结果 3 662例样本中检出RV阳性1 470例,检出率为40.1%。对其中142例阳性样本(约10%)进行RV PCR基因分型,其中121例婴幼儿阳性分型结果显示:G1型比例最高占36.4%,其次为G3型(20.7%)、G2型(15.7%)和G9型(13.2%),G型混合感染占6.6%,G未能分型9例(7.4%)。P型分型以P[8]为主,占60.3%,其次为P[4](18.2%)和P[6](5.8%),P混合感染占15.7%。最主要的G/P组合为G1P[8](28.1%,34/121),其次是G3P[8](19.8%,24/121)、G2P[4](14.9%,18/121)和G9P[8](8.3%,10/121),并检测到不常见组合基因型如G1P[6]、G1P[4]、G9P[4]和G9P[6]等。21例新生儿(≤28 d)阳性样本的分型结果为:G型以G9为主,占42.9%(9例),其次是G1(4例),G3(3例),G2(1例),G混合感染3例,未能分型1例。P型以P[6]为主,占47.6%(10例),其次是P[8]及Pmixed各5例,P[4]1例。G/P基因型组合以G9P[6]为主(6例),其次G1P[8]、G3P[8]和G1P[6]各2例,G2P[4]和G9P[8]各1例。 结论 本年度轮状病毒流行基因型复杂多样。婴幼儿RV感染以G1P[8]为主,新生儿RV感染则以G9P[6]为主。需警惕婴幼儿RV株与新生儿RV株的交叉混合感染而致新流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该地区社区获得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主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特征。方法对57例门诊就诊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从5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标本中检测出51株病原菌,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该菌属仅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表现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医院感染的葡萄球菌;未发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地区社区获得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未发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门诊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经验性用药可首选一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赵豪  邓欢  黎彪  雷冬  季一飞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1):187-192
目前,我国脑缺血性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居 所有疾病首位[1] 。研究[2] 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 患 者中有 20%的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最 常见的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3] ,且颈动脉粥样硬化 性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且男性高于女 性[4] 。在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病因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占比例最大[5] ,大动脉 粥样硬化导致的TIA患者在早期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 险会增加 1倍[6] ,且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伴有动脉粥 样硬化的患者,在未来 5年内发生大血管事件的风险 远高于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 。  相似文献   

18.
悬铃木属花粉的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进行初步纯化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免疫学活性分析。方法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粗制浸液经过凝胶过滤层析,收集主要蛋白质,SDS-PAGE检测各段蛋白质分子量,并用免疫印记法分析7例悬铃木属花粉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结果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粗制液经层析柱洗脱得两个洗脱峰,第一峰及第二峰升段富含蛋白,而第二峰降段蛋白含量甚微,收集各段进行SDS—PAGE。出现6条蛋白区带,分子量分别为7、50、35、39、22和16kd。第一峰主要含22-71kd蛋白质,峰2升段以14-16kd之蛋白质为主。对7例花粉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免疫印记分析可见4条sIgG反应带,蛋白分子量为50、39、22和16kd,病人血清结合百分比分别为100%、28.57%、57.14%和14.29%。结论悬铃木属花粉变应原含有6种主要蛋白成分,第一峰的50、39和22kd的蛋白质为主要致敏组分,第二峰升段的16kd蛋白质为次要致原。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assess the biodistribution of 99m Tc-[V]-DMSA in human being,and its dia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tumours.20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head and neck tumours were examined with planar as well as SPECT scintigraphy. Whole body scintigraphy in different time after injection of 99m Tc-[V]-DM-SA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major sequential organ biodistribu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lood clearance of 99m Tc-[V]-DMSA was bi-exponential. All organs except kidneys showed a relatively rapid elimination of 99m Tc-[V]-DMSA. The kidneys showed a increasing accumulation in the first 2h, which is probably due to the tubular mabsorption of 99m Tc-[V]-DMSA. In 15 of 20 patients, 19 lesions could be proven by means of planar scintigraphy (corresponding sensitivity of 75%). 29 lesions in 18 patients could however be detec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PECT (corresponding sensitivity of 90%). Except primary tumours and local lymphadenmetastases in 5 patients distant metastases (3 thorax wall,I liver and I ingvinal/paravesicle) were found. Altogether a sensitivity of 76.9% and a specificity of 71.4%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detection of primary tumour.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lymphadenmetastases were 75% and 100%.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99m Tc-[V]-DMSA, particularly with SPECT imaging, is useful in localising the primary tumours and lymphadenmetastases as well as distant metastases of head and neck tumours. The possibl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188/186Re-[V]-DMSA is also evaluated.  相似文献   

20.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附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健安  肖波  熊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2):1905-1906,1908
目的 研究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及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984~2003年该院诊治的9例CP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电生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PM的病因主要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快速纠正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以假性球麻痹和四肢痉挛性瘫痪为典型表现.MRI扫描可见脑桥中央髓鞘脱失灶,诱发电位也可见阳性发现。结论CPM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是诊断CPM的基础,头部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诱发电位可发现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