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文  曾群丽 《护理学杂志》2007,22(12):21-22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46例VAP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 基础疾病多、机械通气时间长、不用人工鼻湿化及没有气囊上吸引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P〈0.01);病原菌中铜绿假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占前3住,2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占89.1%。结论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采用合适的湿化方式,加强呼吸道管理以及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可以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韩小云 《护理学杂志》2006,21(17):14-15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5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气囊上滞留物并不是引起VAP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3.
杨琴 《护理学杂志》2012,27(22):57-58
目的 探讨两种声门下吸引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61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持续声门下吸引)和观察组31例(每4小时1次间歇声门下吸引加冲洗),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迟(P<0.01),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每4小时1次间歇声门下吸引加冲洗法既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亦可延迟VAP的发生时间,并能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1周、2周VAP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1周、2周,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02,4.98,P<0.05),且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3.15,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机械通气1周、2周VAP的发生,同时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率及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了解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35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基础疾病和年龄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统计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结果:重型颅脑外伤后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和年龄>60岁、有糖尿病、心肺疾病等因素的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然正常通气、年龄<60岁和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0.6%.结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和年龄>60岁、并发有糖尿病、心肺疾病的患者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减少和缩短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消毒隔离是控制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临床依从性及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为有效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 对10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统计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预后及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依从性.结果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后,22例(21.15%)发生VAP.患者ICU住院日为2~44(12.22±6.04)d,好转69例,恶化11例,死亡24例.80例完全落实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者VAP发生率15.00%,24例不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41.67%,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完全依从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依从者(P<0.01);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两项措施的临床依从性对VAP发生无影响(均P>0.05).结论 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VAP并改善患者预后,但临床依从性是影响其预防效果的显著因素,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这两项措施的有效性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TOF术后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181例患儿,男121例、女60例,平均年龄(11.2±10.4)个月。将患者分为VAP组(n=44)和非VAP组(n=137),用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VAP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1例,其中VAP组44例,非VAP组137例,VAP发生率为24.3%。VAP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占69.7%。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术前缺氧发作、术前肺炎、术前使用呼吸机、体外循环(CPB)时间、气管插管重插管、肺不张、低心排血量、腹腔引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OR=1.011)、气管插管重插管(OR=14.548)、肺不张(OR=6.139)、低心排血量(OR=3.054)为法洛四联症术后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非VAP组相比,VAP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长、ICU停留时间长,总住院时间长。结论 TOF术后VAP发生率较高,致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应根据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VAP)系指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施行机械通气后,所引发的细菌性肺炎,其中不涉及气管内导管源的感染。 据报告,成人ICU内以感染细菌性肺炎的发病率最高,占3%~52%。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危险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机械通气10d,发生VAP的可能性为6.5%,而20d时则增至19%。若住院行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则发生VAP的危险将提高7~21倍,平均住院时间延长3倍,医疗费用相应增加。发生VAP的死亡率为71%,较非VAP患者高29%。 1 VAP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意义。方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温加湿器联合开放性吸痰。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发病时间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不同时间通气参数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VAP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不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通气的各项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延缓并降低VAP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肿瘤外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10-2018-10间收治的88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肿瘤外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34例(38.64%)发生VAP,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切开、胃肠内营养、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前使用抗生素超过48 h等,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胃肠内营养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外科患者VAP发生率较高,相关危险因素较多,胃肠内营养是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相关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