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毛茛科植物药用亲缘学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彭勇  陈四保    陈士林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124-1128
目的:探索毛茛科的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与疗效间存在的联系性,即毛茛科药用亲缘学的研究。方法:将有关本草的植物化学、疗效等信息数据与植物亲缘关系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本科的化学成分可以划分为几大类型: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毛茛苷类,三萜皂苷,二萜生物碱等。毛茛苷和木兰碱同时存在于铁线连属Clematis, 铁筷子属Helleborus,驴蹄草属Caltha。结论:结合其疗效,从药用亲缘学的角度来观察,赞同Tamura的主张,将毛茛科划分为6个亚科,即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毛茛亚科Ranunculoideae、升麻亚科Cimicifugoideae、扁果草亚科Isopyroideae、唐松草亚科Thalictroideae和黄连亚科Coptidoideae,支持成立升麻亚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人字果属(Dichocarpum W.T.WangP.K.Hsiao)植物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东亚大陆特有,主要分布在中国,多具有传统药用价值。为更好地发掘其药用潜力,对该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药用亲缘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化学和分子水平上,人字果属和扁果草属(Isopyrum L.)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从该属仅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利用液质联用色谱方法鉴定出了120多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氰类、内酯等,其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纵肋人字果系,提示该系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在演化程度上比人字果系更高;人字果属中发现的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与耳状人字果治疗癫痫的传统应用相关。对人字果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对该属植物药用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形态分类学和分子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薯蓣属植物传统药效的分析,结合植物化学成分,基于化学成分对薯蓣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我国薯蓣属植物约有17种植物富含甾体皂苷,均属于根状茎组Sect. Stenophora Uline,其他植物均为块茎,富含多糖、鞣质等不同化学成分,也表现出不同的药效作用。根据薯蓣属植物已知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结合经典形态分类学,对将薯蓣属植物归属于甾体皂苷组、多糖组、多酚组、黄独素组、薯蓣碱组、其他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拉毛果叶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及Sephada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拉毛果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胡萝卜苷(Ⅰ)、肥皂草苷(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Ⅲ)、异牡荆素(Ⅳ)、异荭草素(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Ⅵ)。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藏药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湿生扁蕾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柱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 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烷醇(Ⅰ),齐墩果酸(Ⅱ),熊果酸(Ⅲ),1-羟基齐墩果酸(Ⅳ),kaneric acid(V),木犀草素(Ⅵ),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Ⅶ),7,8-二羟基-3-甲氧基(?)酮-1-O-β-D-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首次从扁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Ⅴ为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Ⅳ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湖北中医  陈旭东 《中药材》2000,23(10):596-600
对裂叶星果草进行了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别。并与同属星果草进行比较。初步各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特征,为本属生药质量控制提供形态组织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栋杰  郭盛  伊艳玲  张芳  段然  徐盼  段金廒 《中草药》2023,54(1):317-333
茄科枸杞属植物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资源植物类群。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糖类、类胡萝卜素类、酰胺类和有机酸类等。随着近几年对其小分子物质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酰胺类成分结构类型多样、生物活性丰富,是一类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资源性化学物质。为进一步阐明枸杞属植物中酰胺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对已有报道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枸杞L. chinense、云南枸杞L. yunnanense及黑果枸杞L. ruthenicum等枸杞属植物中的135个酰胺类成分的类型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枸杞属植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扁核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扁核木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扁核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扁核木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补血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新慧  沈敏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74-1876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补血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补血草属植物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无机元素、黄酮类、鞣质、生物碱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止血补血、抑菌抗炎、保肝、抗病毒及抗癌等。补血草属植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预示其具有广阔的新药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LC-MS鉴定木通、川木通与关木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萍  罗国安 《中药材》2004,27(12):898-901
采用LC-MS对木通、川木通和关木通进行鉴别.结果表明,木通科木通与毛茛科川木通含有较多的相似成分,相似性较大;而关木通与前两者差别很大,相似成分较少.可用于这三种木通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广泛应用。唐松草属植物的生物碱属于异喹啉类,包括生物碱单聚物如简单异喹啉类、苄基异喹啉类、阿朴菲类、原小檗碱类、吗啡烷类、异帕威类等;此外还存在大量的二聚生物碱,主要类型有双苄基异喹啉类、阿朴菲–苄基异喹啉类、原小檗碱–苄基异喹啉类、阿朴菲–原小檗碱类等;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抗血小板聚集、抗矽肺、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主要对唐松草属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鄂产人参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朝霞  邹坤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9):571-572,573
综述了湖北省境内人参属药用植物的分布及特点、化学成分、以及其药用价值等。并提出了对人参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分类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铁线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凤  杨得坡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0):2660-2668
笔者对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综述.铁线莲属植物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化学结构类型包括三萜、黄酮、木脂素、香豆素、生物碱、挥发油、甾体、有机酸、大环化合物及酚类等,其中三萜皂苷、黄酮、木脂素是主要的结构类型.铁线莲属植物中的三萜皂苷主要为齐墩果酸型和常春藤皂苷元型,其中大部分为苷元的3位和28位均连有糖链的双糖链苷,只有少数为苷元的3位或28位接糖链的单糖链苷,有些皂苷的糖链上还有乙酰基(Ac)、咖啡酰基(CA)、异阿魏酰基(IF)、对甲氧基桂皮酰基(MC)和3,4.二甲氧基桂皮酰基(DMC)等取代基.其中的黄酮按结构类型可分为黄酮(苷)、黄酮醇(苷)、二氢黄酮(苷)、异黄酮(苷)和(口山)酮,既有氧糖苷,也有碳糖苷,其苷元主要为芹菜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槲皮素.该属植物中的木脂素有:Eupomtene型、环木脂素、单环氧木脂素、双环氧木脂素和木脂内酯.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广泛,目前尚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其研究范围,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川续断科蓝盆花属植物大多数在国内外广泛作为民间传统用药,潜在药用价值较大。通过Sci Finder,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到有关蓝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文献,经全面分析后,分类归纳成综述。至今,蓝盆花属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类型较多,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环烯醚萜、香豆素类、酚类、有机酸和挥发油等结构类型。药理作用有解热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镇静、增强免疫等功能,尤其是在抗氧化和抑菌等方面效果显著。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和三萜类。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综述其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和综合利用蓝盆花属植物、开展发现其新的药用活性成分研究并对其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亲缘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植物亲缘学(Pharmaphylogeny)是研究药用植物的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疗效(药理活性及传统疗效)间的相关性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特点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其研究对象涉及多学科领域。该学科的建立对于开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围绕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概念、形成背景、研究范围和关键技术以及对中药资源利用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真红树林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概述了红树林植物的界定标准和中国存在的真红树林种类与分布;并综述了真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药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亲缘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用植物亲缘学(Pharmaphylogeny)是研究药用植物的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疗效(药理活性及传统疗效)间的相关性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特点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其研究对象涉及多学科领域。该学科的建立对于开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围绕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概念、形成背景、研究范围和关键技术以及对中药资源利用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采用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寻找和发现中药新资源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药用亲缘学研究药用生物(特别是药用植物)的生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传统疗效和药理活性)间的相关性,该学科的建立对于开发中药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可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相关问题研究,在组学水平拓展了药用亲缘学的领域,由此衍生出药用基因组亲缘学的新概念。该文简述药用亲缘学的知识谱系,研究方法和范式转换,凸显药用基因组亲缘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建议选择《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录最多的毛茛科为例,对药用基因组亲缘学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在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水平探讨毛茛科及其重要族属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揭示药用植物基因型和代谢表型,以及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的内在关联。通过毛茛科示范研究,丰富药用亲缘学研究的内涵,扩展其外延,将药用基因组亲缘学视为药用亲缘学的升级版,开放地吸收有关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中药资源学科的成长,推动中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