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应用效果及标本因素对HBV-D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收治的10例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体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乙型肝炎大三阳,采集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即时检测、4℃冷藏7d后检测、室温保存2d后检测;高脂血、非脂血,溶血、未溶血血清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并采用两两配对t检验。结果即时检测、4℃冷藏7d后检测、室温保存2d后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非脂血,溶血、未溶血血清标本中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存时间、储存温度以及脂血、溶血对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无较大影响,提示荧光定量PCR法在测定HBV-DNA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 ELISA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洽的乙肝患者653例,先采用ELISA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HBV-M模式定性检测,再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观察不同HBV-M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7%和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1、3、5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为(5.59×106±2.42×105),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 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联合HBV-M定性及HBV-DNA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郑晓群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3):257-257,222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准确定量对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是目前测定HBVDNA较为简便、敏感和特异的方法。影响实时荧光PCR准确定量的因素很多.我们在对血清HBVDNA定量检测中发现个别标本的PCR扩增曲线荧光强度增加特别不明显且不规则(以下称“异常扩增曲线”),致检测结果明显偏低,对此我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对 95 2份深圳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 ,应用HBV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乙肝标志物分组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E抗原阳性的HBVDNA阳性对数均值为 6 . 4 9± 1 .2 9,表面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的HBVDNA阳性对数均值为 4. 4 6± 1. 2 9,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 0 1) ,而不同性别和籍贯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 ;对从业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一步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本院临床和门诊血清标本2 0 0份进行HBV DNA含量测定 ,探讨HBV DNA含量与肝病变发展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标本取自确诊或怀疑乙肝的患者及无症状体检者 ,共检测 2 0 0例。试剂∶荧光定量HBV DNA试剂盒由匹基公司提供。仪器∶PE5 70 0PCR仪。1 2 方法 HBV DNA定量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按操作说明书进行。1 3 统计学方法 各组HBV DNA含量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遇有阴性结果不参加平均值的统计。2 结果2 1 HBV DNA、FQ PCR标准曲线 HBV …  相似文献   

7.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实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锦  何建凡  刘建军 《疾病监测》2003,18(3):110-113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M)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 ,即俗称的“两对半”。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 (HBV)的免疫反应状态 ,由于不同血清标志模式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 ,非传染病专业的医师很难准确掌握。因此采用简单快捷的诊断指标对乙肝早期诊断、准确判断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检测HBVDNA是衡量乙肝传染性的最精确的指标 ,是确定HBV感染不同复制状态的非常有价值的检测手段。荧光定量PCR(FQ -PCR)克服了常规PCR假阳性率高的缺点 ,实现对HBVDNA的定量检测 ,可为乙型肝炎提供…  相似文献   

8.
脂血因素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脂血程度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 DNA)的影响,并选择有效去除脂血对HBV DNA测定干扰的方法。方法采集29名HBV DNA值>105copies/ml的乙肝青壮年志愿者空腹和高脂肪餐后2、4、6h静脉血,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和HBV DNA;选用低温高速离心法和乙醚萃取法处理脂血标本,测定清亮血清HBV DNA。结果TG水平轻度升高时血清HBV DNA测定值有61%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且TG水平越高,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百分率越高、差值越大;TG水平重度升高时,出现假阴性结果;低温高速离心法去除脂血因素干扰效果较萃取法好。结论高血脂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结果存在影响,通过低温高速离心可以有效去除脂血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抗病毒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荧光定量(Fluorescent Quantitative,FQ)PCR技术的发展,由于其灵敏、快速、极低的假阴、假阳性率,该技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HBV-DNA,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免疫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Marker,HBV—M)仍旧是诊断乙型肝炎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标本对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HBV—DNA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利用沉淀煮沸裂解法提取HBV核酸,探讨不同的临床标本和贮存条件对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NDA)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标本的收集和贮存提供依据。方法 按不同要求收集特定的临床标本,用本实验室使用的HBV-DNA提取方法提取DNA模板,再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 经EDTA、中等含量肝素、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标本与相应血清标本测定HBV-DNA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别均(P>0.05),但高浓度肝素(1000U/ml)抗凝管结果显著降低(F值为25.96;P<0.05);溶血、高血脂标本、标本反复冻融、血浆(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48h内)对HBV-DNA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用本实验室使用的HBV-DNA提取方法,可使抗凝剂及其它PCR反应抑制物质对HBV-DNA测定结果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使临床无污染标本一般均可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脂、肝素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HBVDNA-FQ-PCR)测定的干扰机制。方法将己经确诊的乙肝大三阳志愿者的高脂血和非脂血、肝素抗凝血和未抗凝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做HBVDNA定量测定并同时做定性测定,另外将同一份乙肝大三阳标本五种不同浓度肝素抗凝,另一份不抗凝,然后分别用HBVDNA-FQ-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溴乙锭显色法做HBVDNA定量和定性测定。结果5份非脂血和相应的高脂血HBVDNA定量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定性结果两者没有差异全部为阳性(5/5)。5份用1 500 U/ml肝素抗凝血HBVDNA定量结果都为0,定性结果都为阴性,而相应未抗凝血定量结果分别为6.35E 8,5.21E 6,7.05E 8,2.98E 7,6.33E 6,定性结果肝素抗凝和未抗凝标本都为阳性(5/5)。五种不同浓度肝素抗凝标本的HBVDNA定量结果,当肝素浓度大于1 000 U/ml时定量结果为0,肝素浓度小于100 U/ml对HBVDNA-FQ-PCR测定结果影响不大,相应的对照HBVDNA拷贝数为7.32 8E,不同浓度肝素抗凝标本的HBVDNA定性结果,当肝素浓度大于500 U/ml为阴性,小于100 U/ml为阳性。结论高血脂对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干扰机制主要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肪(乳糜微粒等)对荧光的屏蔽或吸收作用,肝素对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干扰机制是肝素对Taq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CHB患者223例分成HBeAg阴性和阳性两组,应用PCR检测血清HBV DNA,同时行肝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分期。结果 (1)HBeAg阳性组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之间的HBVDNA无明显的差别(P0.05),而且二者无明显相关性(rs=-0.073,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HBVDNA也无明显的差别(P0.05),而且二者也无相关性(rs=-0.113,P0.05)。(2)HBeAg阴性组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之间的HBVDNA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27,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HBVDNA也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且二者也呈正相关(rs=0.314,P0.01);随着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HB-VDNA进行性增高。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的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分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V DNA定量不能反映肝组织病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的前S1、S2抗原与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并分成HBVDNA( )组;HBVDNA(-)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V前S1、S2抗原.结果 在乌鲁木齐地区126例HBVDNA( )组中,前S1抗原阳性88例,S2抗原阳性114例,阳性率分别为69.84%和90.48%,在158例HBVDNA(-)组中,前S1抗原阳性56例,S2抗原阳性94例,阳性率为35.44%、59.49%.结论 在乌鲁木齐地区HBV感染者血清HBVDNA( )组中的前S1、S2抗原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后,χ2=1.8636,P>0.05无显著意义;在HBVDNA(-)组中的前S1、S2抗原的阳性率,χ2=6.5716,P<0.01有显著意义.在HBVDNA( )与HBVDNA(-)组中,前S1之比χ2=10.7161,p<0.01,前S2之比χ2=5.2391,P<0.05,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其肝功能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512例未经治疗的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肝功能及四项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临床各型乙肝中HBVDNA含量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ALT值均差别无显著性(P〉0.05);临床各型乙肝中,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和Ⅳ型胶原依次升高,然而其HBVDNA水平各组间却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其肝功能改变及肝纤维化进程无关,血清HBVDNA含量不能反映其病情的临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cccDNA与HBVDNA、HBeAg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cccDNA与HBVDNA、HBeAg关系。方法采用分子信标PCR技术检测15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cccDNA。结果血清HBVDNA、HBeAg阳性组的血清cccDNA阳性率分别与阴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HBVDNA阴性组血清cccDNA阳性率为0,与HBeAg阴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HBeAg阳性组血清cccDNA水平较高,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cccDNA与血清HBVDNA、HBeAg密切相关,是判断HBV病毒复制、活动、抗病毒效果的指标,可能比HBeAg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BV感染并HBVDNA含量与乙肝免疫学标志物HBVM及血清ALT变化的关系。[方法]HBVM采用ELISA方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ALT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 HBeAg(+)患者HBVDNA阳性率及拷贝数与HBeAg(-)/HBeAb(+)患者或HBeAg(-)/HBeAb(-)患者比较有观著性差异(P〈0.05),而后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阳性组ALT异常率与HBVDNA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重要标志;HBeAb并非病毒复制终止的标志;HBV感染者的肝损害与HBVDNA含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同时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HBVDNA ,并与雅培试剂、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比较。方法 用点样仪将PCR扩增的HBCDNA探针点到特殊处理过的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 ,对 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及肝活检组织 ,分别用基因芯片、原位分子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雅培试剂检测HBVDNA、HBcAg、HBsAg、HBeAg .结果  15例HBsAg、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血清 ,基因芯片检测均阳性。 15例肝组织标本 ,免疫组化法阳性 15例 ,原位分子杂交阳性 14例 ,基因芯片检测阳性 14例。结论 肝炎基因诊断可同时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的HBVD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HBVM)模式,preS1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801例血清的HBVDNA,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preS1同时进行检测。结果HBVDNA的总检出率为67·0%,preS1的总检出率为74·9%。其中,在模式HBsAg( ),HBeAg( ),HBcAb( )中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cAb( )及HBsAg( ),HBcAb( )组。在HBsAg(-)模式中HBVDNA亦有检出。在HBsAg( ),HBeAb( ),HcAb( )组,HBVDNA的检出率为55·8%,而preS1的检出率为69·8%,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HBVM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VM和preS1提供了HBV感染的间接证据,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准确灵敏,是HBV感染及复制的直接证据,HBVM,preS1和HBVDNA的检测各有其独特的临床检测意义,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尽管治疗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但时至今日多数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没有特异性的生物标记,因此对于多数白血病患者,影响生存的复发这一重要因素缺少有效的预警机制。删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广泛发生于各类型急性白血病。本研究在前期建立的甲基化定量PCR体系的基础上,用该方法检测患者骨髓样本,探讨ID4甲基化定量指标(percentageofmethylatedreference,PMR)的临床意义。采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初治、完全缓解、复发3个阶段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及正常对照者骨髓样本。应用ID4甲基化定量PCR体系对样本进行检测。按初治、完全缓解、复发分组比较PMR值。比较相同病例不同疾病状态的PM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初治组PMR最高,其次为复发组,而完全缓解组最低。初治组PMR与完全缓解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4例随访病例的PMR值波动与病情变化一致。在1例复发病例中,PMR升高早于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认复发1.7个月。结论:本研究通过1/9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定量检测的方法初步验证:甲基化水平的量化指标PMR值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负荷关系密切。PMR动态监测波动与疾病变化一致,可能具有预测复发的作用,但IIM甲基化定量指标的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死胎胸腺组织中HBVDNA表达的情况,探讨通过产妇传播到死胎胸腺组织中的HBV是否存在复制。方法 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胸腺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其中的HBVDNA;回访产妇产前静脉血HBVM的检测结果。结果 死胎胸腺组织中HBVDNA的检出率为27/40(68%)例。产妇产前静脉血HBV呈高、低和无复制状态时,胸腺组织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2/4(50%)例、11/20(55%)例和14/16(88%)例;高、低、无复制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BVDNA颗粒分布在胸腺细胞浆内、细胞间和毛细血管内,少数分布在胸腺细胞核上。结论 死胎胸腺组织中有HBV复制;死胎胸腺组织中HBVDNA表达与产妇血清中HBV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