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胡学军教授治疗喘病的经验。喘病由外邪、痰、瘀、正虚等因素引起,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发为咳喘;治疗喘病主张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具体归纳为"宣、降、清、解、行、活"六法,宣降理气机,清解祛病邪,行活化痰瘀。  相似文献   

2.
整理分析张仲景遣方用药规律,探明"和法"在水饮病中的应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水饮病提供新的思路。张仲景使用"和解""调和"之法治疗水饮病,通过调畅气机,斡旋中州来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达到邪祛病愈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王乐匋教授学验丰富,临床疗效卓著,现就他在临床上诊治心脑系病证的用药特点作一概述,或可窥其一斑。 条达木郁 疏理气机 先生于临床治疗心脑病证十分注重调整人体气机,善用条达木郁一法。此法以“木郁达之”为立论依据。王孟英谓“外感之邪,多由肺入;内伤之病,常因肝起”,视肝气为“万病之贼”。张景岳亦谓:“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以  相似文献   

4.
因水邪所致诸疾,谓之水气病。水邪为患,浩浩然莫之能御,故水气病于临床,变化多端。兹就《伤寒论》(以下简称《论》)中水气病辨析如下:一、水痞痞者,闭也,是言气机不畅,闭塞于心下;痞者,满也,又谓心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抑郁证气机郁滞是变生他证的病理基础,与心、肝、脾、肾等脏有关,气机郁滞、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及肝肾阴虚为其主要病机,各脏相生相克,相互影响,不拘于单一脏器病变,起病时多有虚证表现,病变过程由虚实夹杂转为虚证。辨证分析时应分清主次、兼顾他脏,明确病因病机,从而达到准确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6.
武继涛教授以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研究心因性头晕的致病特点及治法,提出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是心因性头晕的基本病机,治疗上采用自拟升清降浊方,在临床中获得较好疗效。本文总结了武继涛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心因性头晕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1 泻心汤所治痞证与其他“痞证”的区别《伤寒论》指出痞症的形成乃因 :“病发于阴 ,而反下之 ,因作痞” ,“脉浮而紧 ,而复下之 ,紧反入里 ,则作痞”。说明本无实邪而反下或本属太阳表证却误下 ,均可导致里虚邪陷而成痞。胃之上脘 ,是气机升降之要道。气机升降失常 ,痞塞于中 ,必致心下痞。另外 ,饮食所伤、气郁不舒 ,以致脾胃不和 ,也是形成心下痞的原因之一。总之 ,泻心汤所治痞证的病机是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 ,此与其他病症兼痞不同 ,必须加以区别。《伤寒论》16 1条五苓散证、15 7条十枣汤证、171条瓜蒂散证、16 6条旋覆代赭汤证、16 8…  相似文献   

8.
从气机升降出入论癫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天朝  苏晶 《新中医》2008,40(3):97-98
人多以痰迷心窍、痰火扰心为癫狂病病机,然笔者认为,气机的失常,无论升降太过或升降无力均可导致癫狂病的发生.升之太过,化火扰心;或升降无力,津液停滞,凝滞气血,蒙蔽心神,皆可致癫狂.故也可从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来认识癫狂,并在治疗上从调整气机的升降出入着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的中医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心悸的病机复杂,病变多与心,脾,肾相关,其病位在心,脾肾为本,辨证应重虚实,与脉象变化,治疗当以安养心神,调畅气机为基础,对伴随症状以对因治疗,处方用药宜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0.
董建华老师治疗温热病,重视宣畅气机,遣方用药以轻灵活泼见长,取效甚捷.现将其运用经验整理如下.气机升降失常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气机升降运动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如肺之宣发肃降;肝之升发疏泄;心之曲运神机;脾之运化精微;肾之潜藏蒸腾;胃之受纳下降;大小肠之泌别传导;三焦和胆之宣泄决渎;膀胱之气化行水等等.如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则能抵抗病邪的侵袭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董建华老师认为,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使  相似文献   

11.
樊海 《江西中医药》1989,20(2):13-16
本文从认识外感热病功能失调及功能调节的重要性出发,对温病过程气机郁滞的有关问题作了较系统探讨。认为不独寒邪凝滞气机,温热、湿热病邪及温病过程中许多病理产物亦可郁阻气机;指出这一病理变化可促使温邪留着壮盛、深入,导致水液布散排泄障碍,影响阳气的敷布等;并论述了温病气机郁滞的辨治问题,强调指出调畅气机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气机得以调畅则有功于正气的发挥和病邪的祛除。  相似文献   

12.
郁病是因七情过极、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情绪不宁,易怒善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一般易发生于精神脆弱、情绪易激动,或性格内向之人,尤多见于中年女性。其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病变脏腑在心、肝、脾,可累及于肾。本文主要简述郁病的辨证施护体会。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理想的效果。梳理近5年关于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方面的文献,着重从中医病机这一维度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中医药运用。目前,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主要有三方面认识。一为脾胃升降论,脾胃升降失衡,当升不升,当降不降。临床多选用六君子汤加减。二为肝胃关系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则肝胃不和;胆腑疏泄失常,木郁土壅,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临床选用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加减。三为气机失调相关脏腑论,气机升降失常是其根本病机,肝、胃、肺、肾多脏腑失衡导致气机逆乱、清浊不分。临床多选用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加减。  相似文献   

14.
罗伟生教授认为心下痞的病因常来自太阳证误下以后,里虚邪陷所致;但亦有饮食不节、肝胃不和、情志抑郁、中气不足、复感外邪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心下痞证的发生。心下痞病机主要是脾胃气虚,中焦气机不利,气机壅滞,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罗伟生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临证时同病异治,分清寒热虚实错杂之偏盛。七方胃痛散为罗伟生教授从医30余年的临床经验方,治疗心下痞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导引养生功以静养神以动养形畅通脏腑协调阴阳类万物以祛病循古法以臻遐龄导引,乃是呼吸、意念与肢体运动相结合的祛病健身功法。远至上古,伏羲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始作八卦,类万物、示阴阳,始有导引。《黄帝内经》又引导引御病祛疾之能,陈  相似文献   

16.
张志国  黄兴 《新中医》2020,52(19):174-177
自《黄帝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历代医家对此续有阐发。“火郁”二字重在“郁”字,有“郁”固当“发”,“发之”核心思想在于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纵观“火郁发之”之病机,无非气血失衡,从心、肝入手,舒畅气机。火郁的治疗,宜因势利导,宣畅气机,使其外达。升降散其辨证运用的关键是气机失调,无论寒热虚实,只要是气机逆乱,都可采用升降散加减变化来调整脏腑功能气机,达到气血阴阳的协调。失眠症多因气机郁滞所致,因此从火郁发之论治升降散治疗失眠具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痞证以患者自觉心下胀满堵塞不舒,按之濡软而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仲景《伤寒论》认为痞证的病因为太阳伤寒误用下法导致邪陷中焦,气机不畅,壅塞于心下。病机为中焦气机升降不利,痞塞不通。而黄元御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尊四圣经典,独创新说,创新性地提出了“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学术思想,基于这一学术思想,认为痞证的病机是中焦脾土斡旋失司,导致其他四象气机阻滞不通,病理产物堆积,进而一气不能周流的结果。治疗上应培补中土之气,恢复清气左旋和浊气右转的气机流转。在体悟黄元御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生理模型,对《伤寒论》痞证论治有新见解,现阐释如下,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18.
魏华 《西部中医药》2021,34(1):41-42
徐峰教授认为临证治疗失眠症关键在于调整脏腑气机,百病皆由气生,脏腑升降有序,才能保持机体内的阴平阳秘及气血的动态平衡.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难以下降而亢盛于上,水火失济,心神不宁而失眠,治疗应注重升水降火,心火不亢,肾水不寒,心肾相交,脏腑气机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9.
反酸寒热辨     
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症之一。是指胃内容物涌入咽部或口腔,以吐出酸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反酸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其病变与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均有关联。其病因病机分为属热、属寒、寒热错杂等。中医古代文献对反酸的病因病机多有论述。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中对反酸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提出治疗上宜根据其寒热孰多孰少,辨证论治。治疗用药贵在疏理,因势利导,注重理气,调理脾胃,条达气机。这种疏导气机,调节寒热平衡的治法贯穿于对反酸病证的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20.
郭林轩  李明 《河南中医》2022,42(3):353-357
人体脏腑中,脾胃、肝肺、心肾三个"轴心"脏腑构成了人体的气机运动中心。脾胃轴心的生理功能体现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上,当其出现异常,由脾胃轴心维系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失常,也会导致其他相关脏腑疾病及营卫失调。治疗当谨守病机,把握好具体疾病的标本缓急、虚实寒热,注重气机的调整,应用药物的升降浮沉以调治气机的升降失常。肝肺轴心在调节气机升降,推动气血运行、津液代谢方面发挥了紧密的协同作用。当肝肺轴心出现紊乱时,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津液代谢方面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脾胃升降也受到其影响而失常,出现脾胃轴心的病证;肾中阳气借助肝气生发不能升腾至上焦,心火也不能借助肺气清肃下潜至下焦;肝病及肺;出现血液、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应针对主要病机进行治疗。心肾轴心机能可以概括为水火既济、君相安位,心肾轴心出现紊乱,因其升降的相因性,往往二脏同时出现病变。如心阳不足,不能下降暖肾,肾水不温;或肾阳不足,阳虚水泛,水饮上冲于心;肾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导致心阴亏虚,心阳偏亢;肾阳不足,不能蒸腾阴液于上,心阴不足,心阳偏亢;或阳气上亢于心,不能潜敛,肾阳失温,则为上热下寒之证。应先判断其主要病机,之后仔细分析阳气阴液在心肾中的偏亢与不足。脾胃、肝肺、心肾三对轴心脏腑在生理上虽各司其职,却有着密切的协同关系,应分清主次,兼顾彼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