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对有下泌尿道症状并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之患者,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与临床症状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54名有BPH 临床症状初诊患者参与此项研究.首先利用经直肠超声波(TRUS)测量出前列腺总体积(TPV) 、移行区体积(TZV),并计算出移行区指数(TZI),并且与年龄(Age)、美国泌尿科医学会前列腺症状评分(AUASI)、最大尿流速(Qmax)进行相关性研究之统计分析.结果 1)年龄与TPV、TZV、TZI、AUASI及Qmax无显著相关性(r=0.004,0.165,0.263、0.014,-0.108;P>0.05).2)Qmax与TPV、TZV、TZI相关性研究 Qmax与TPV有显著相关性(r= -0.320,P<0.05);与TZV、TZI有非常显著相关性(r=-0.440,P<0.01;r=-0.414,P<0.01).3)AUASI与TPV、TZV、TZI相关性研究 AUASI评分与TPV、TZV无显著相关性(r=0.248,0.268,P>0.05).而AUASI与TZI有显著相关性(r=0.294,P<0.05).结论 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梗阻症状之评估及是否要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时,TZI、Qmax、AUASI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有下泌尿道症状并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之患者,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与临床症状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54名有BPH临床症状初诊患者参与此项研究。首先利用经直肠超声波(TRUS)测量出前列腺总体积(TPV)、移行区体积(TZV),并计算出移行区指数(TZI),并且与年龄(Age)、美国泌尿科医学会前列腺症状评分(AUASI)、最大尿流速(Qmax)进行相关性研究之统计分析。结果 1)年龄与TPV、TZV、TZI、AUASI及Qmax无显著相关性(r=0.004,0.165,0.263、0.014,-0.108;P>0.05)。2)Qmax与TPV、TZV、TZI相关性研究Qmax与TPV有显著相关性(r=-0.320,P<0.05);与TZV、TZI有非常显著相关性(r=-0.440,P<0.01;r=-0.414,P<0.01)。3)AUASI与TPV、TZV、TZI相关性研究AUASI评分与TPV、TZV无显著相关性(r=0.248,0.268,P>0.05)。而AUASI与TZI有显著相关性(r=0.294,P<0.05)。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梗阻症状之评估及是否要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时,TZI、Qmax、AUASI可以当作一个很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与前列腺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确诊为BPH的患者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B超诊断、尿动力学检查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测定。根据经直肠前列腺B超诊断结果分为前列腺结石患者231例(81.34%)和非前列腺结石患者53例(18.66%),依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总体积(TPV)、移行带体积(TZV)、移行区指数(TZ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各径线之间差异,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与前列腺结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观察组患者TPV、TPV-b、TZV-b、Qmax及IPS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PSA、TZV、TZI及其他各径线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TPV与Qmax显著相关(P0.05),TZV与Qmax显著相关(P0.05),TPV与IPSS显著相关(P0.05),TZV与IPSS显著相关(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增加与前列腺结石发生具有相关性;前列腺体积增加可以作为临床检测前列腺结石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前列腺参数和膀胱重量在诊断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非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比较两组的前列腺总体积(TPV)、移行带体积(TZV)、移行带指数(TZI)、膀胱重量(UEBW)、残余尿量(PVR)、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部分(IPP)、IPP与前列腺纵径的比值(IPPR)、前列腺包膜动脉阻力指数(CRI)、最大尿流率(Qmax)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差异,IPP与TPV、TZV、IPPS、Qmax相关性分析。结果:膀胱出口梗阻组与非膀胱出口梗阻组的TPV、TZV、TZI、UEBW、PVR、IPP、IPPR、CRI、Qmax及IP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与TPV、TZV均呈正相关(P0.01),IPP与Qmax呈负相关(P0.01),IPP与IPSS无明显相关性(P0.05),UEBW与TPV呈正相关(P0.01)。结论:经直肠三维超声可以准确测量前列腺参数和膀胱重量,可作为评价膀胱出口梗阻程度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参数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评价各体积参数对膀胱出13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及尿动力学检查,测量前列腺总体积(TPV)、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计算移行区指数(TZI),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利用直线相关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7.53±7.65)岁。TPV与TZV的相关系数为0.93,P〈0.01;TPV与TZI的相关系数为0.36,P〈0.05;TZV与TZI的相关系数为0.65,P〈0.01。TPV、TZV、TZI与最大尿流率(Qma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0.35、-0.32(P〉0.05,〈0.05.〈0.05)。TPV、TZV、TZI与梗阻系数(AG)的相关系数为0.25、0.29、0.33(P〉0.05,〈0.05,〈0.05)。40ml≤TZV〈60ml时,TZV与AG成正相关(r=0.29,P〈0.05)。结论TZV、TZI均影响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程度,TZI对BOO的影响大于TZV,可作为临床评估BPH对排尿影响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BPH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曾发生AUR的患者43例(A组),无AUR的患者69例(B组).比较2组间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总体积(PV)、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移行区指数(TZI)及术后病理前列腺炎症程度分级、增生类型、前列腺梗死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患者PSA、TZV、TZI均较B组升高(P<0.01).A组前列腺炎症程度分级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患者腺上皮增生为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2组问年龄、IPSS、PV、Qmax、前列腺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水平、TZV、TZI可作为预测BPH并发AUR的良好指标;前列腺炎症程度、前列腺组织中腺上皮细胞比率增高可能是AUR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非侵袭性检查指标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1月—2015年1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压力—流率测定(PFS)的男性 LUTS /BPH患者,以侵袭性的 PFS 为诊断 BOO 的“金标准”,以前列腺体积(PV)、移行带体积(TZV)、移行带指数(TZ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剩余分数(RF)等非侵袭性检查指标为诊断指标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筛选1319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以 ICS 列线图为诊断标准,PV、TZV、TZI、PSA、Qmax、RF、PVR 诊断 BOO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807、0.698、0.775、0.740、0.679、0.641;以 Schaefer 列线图为诊断标准,PV、TZV、TZI、PSA、Qmax、RF、PVR 诊断 BOO 的 AUC 分别为0.806、0.814、0.713、0.773、0.721、0.684、0.642。结论 PV、TZV、TZI、PSA、Qmax、RF、PVR 等非侵袭性指标对筛查及诊断中老年男性 BOO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临床意义,其中 TZV、PV、PSA、Qmax 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92-95
目的 分析延边地区留守老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BPH 提供依据,为解决留守老人这个社会问题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无子女或所有子女均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318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68 为BPH 患者。记录患者年龄、留守时间、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检测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筛选出BPH 发病的危险因素。彩超检测前列腺总体积(TPV)、移行带体积(TZV)、移行带指数(TZI),研究BPH 的发展规律。结果 在病史与自然情况中,年龄、长期留守和吸烟与BPH 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饮酒和BMI 与BPH 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所有临床生化指标中,高血压和高血糖与BPH 的发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A、f-PSA、TG、TC、LDL-C 和HDL-C 与BPH 的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长期留守、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留守老人发生BPH 的重要危险因素,TZI 可被视作评价BPH 的理想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莺  杨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5):525-52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因素对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临床病程进展指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5例BPH患者,根据不同的分组标准分为不同的组别,分析各组的代谢性指标对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TPV)、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年增长率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单纯BPH组与合并MS组BPH患者的病程进展观察指标TPV、Qmax、IPSS、PSA、前列腺年增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FBG异常与正常组TPV、Qmax、IPSS、PSA、前列腺年增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高密度脂蛋白异常与正常组Q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MI异常与正常组TPV、IPSS、P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HOMA-IR异常与正常组TPV、Qmax、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 MS对BPH的病程进展有明显影响,各因素中FBG、BMI及HOMO-IR对BPH的各临床指标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IPSS间的相关性,方法:80例有症状的良好性前列腺增生症患的IPSS、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经直肠超声检查测得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并计算移行指数,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上述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与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间皆有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0,0.498和0.575(P<0.01),IPSS与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指数间的相关性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有关,其中移行指数与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利用后尿道弯曲角度(posterior urethral curvatyre, PUC)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的男性患者25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将其分为LUTS组(193例)和对照组(60例)。经盆底超声采集所有入组人群的PUC。收集的资料包括前列腺总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 TPV)、移行区体积(transition zone volume, TZV)、移行区指数(transition zone index, TZI)、前列腺突出膀胱程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IPP)、前列腺尿道角(Prostatic urethral angle, PU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 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 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 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8 例BPH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有无AUR 发生的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AUR 的患者为164 例(29.9%),不伴有AUR 的患者为384 例(70.1%)。两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游总比及PSA 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IPSS、残余尿量、tPSA 与AUR 发生呈正相关,Qmax 与AUR 发生呈负相关。结论:发生AUR 的BPH 患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年龄较大、IPSS 值高、Qmax 减少、前列腺体积增大、血清PSA 升高及残余尿增多等,其中IPSS、残余尿量、tPSA 及Qmax 可作为预测AUR 发生的主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朱蜀侠  王宇 《四川医学》2014,(7):776-778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5例BPH 患者平均分为2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32例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33例,对两组术前及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 Qmax、PVR、IPSS、QOL 较术前均有改善(P 〈0.05);两组在 IPSS、QOL评分、Qmax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的近期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可作为手术治疗 BPH 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郑鸣  苏继峰  李树人  黎明  何坚  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525-527
目的应用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对保留尿道内括约肌腔内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尿动力学改变进行研究。方法240例BPH患者采用电汽化或等离子汽化治疗,术前、术后的国际症状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8.02±4.02)mL/s增加至术后的(17.83±4.78)mL/s,最大尿流量术前的(143.33±57.63)mL增加至术后的(245.56±68.73)mL,术前残余尿(PVR)为(87.92±73.47)mL减少至术后的(9.31±8.49)mL,IPSS评分由术前23.44分降至10.73分,剩余分数(RF)由术前的(0.54±0.22)降至术后的(0.03±0.05),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由术前的78.41cmH2O下降至术后的38.68cmH2O,膀胱颈压由术前的36.35cmH2O下降至术后的8.26cmH2O,膀胱顺应性由术前的22.76mL/cmH2O上升至术后的41.22mL/cmH2O。RF与Qmax呈显著负相关(r=-0.253,P<0.01),PRV与Qmax呈显著负相关(r=-0.220,P<0.05)。RF与PRV呈正相关(r=0.2870,P<0.05)。A一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研究以客观的指标证实保留尿道内括约肌腔内前列腺切除可切实地解除由BPH所致的膀胱流出道梗阻改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程、年龄、排尿前膀胱容量、前列腺移行区指数以及增生腺体间质腺体面积百分比等各参数与相应的尿流率的关系。方法:对8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数字图像分析、经肛B超和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方法测定各参数的值,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尿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尿流率与排尿前膀胱容量呈正相关(r=0.477,P<0.01),与增生腺体间质腺体面积百分比亦呈正相关(r=-0.437,P<0.05),而与年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没有相关性(P>0.05);所有患者前后3次排尿所得尿流率/排尿前膀胱容量这一参数差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流率与膀胱容量之比这一参数可用来评价尿量少于20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方面的改变;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应受到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前列腺增生(BPH)人群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影响,寻找影响血清PSA值的最主要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191例51~81岁有LUTS的BPH人群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值。应用直线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与血清PSA值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TPSA、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FPSA/TPSA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体积与TPSA、FPSA呈强正相关关系(P<0.01);与FPSA/TPSA值呈弱负相关关系(P<0.05)。残余尿量、IPSS评分与血清TPSA值呈弱正相关关系(P<0.05)。最大尿流率和血清TPSA值有弱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只有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值有相关性(P<0.01),其他因素与血清PSA值之间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是导致血清PSA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阻力指数(R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前列腺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既往心血管事件共5项,行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动脉包括前列腺包膜支、尿道支和神经血管束的阻力指数以及前列腺体积、移行带体积。利用相关分析探讨R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带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尿道支和左侧神经血管束R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数目呈正相关(r=0.247,P=0.013;r=0.215,P=0.039)。尿道支RI和前列腺体积之间(r=0.278,P=0.009),尿道支、包膜支RI和移行带体积之间(r=0.358,P=0.001;r=0.224,P=0.031)呈正相关。结论:BPH患者前列腺动脉系统的阻力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数目、前列腺/移行带体积之间呈正相关,提示BPH的发生与动脉低灌注密切相关,降低前列腺血管阻力可能是防治前列腺增生的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流动力学诊断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在内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所致的下尿路症状中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排尿障碍的机制。方法:采用自制半卧位床,应用Danter MenuetV4.11版尿动力仪,常规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及尿道测压,并同步测定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记录Qmax,Pdet-Qmax,Popen,Pura,DS(P-Q)图曲线下降支斜率)及残余尿量;并记录膀胱逼尿肌受损情况,膀胱顺应性和尿道外括约肌协调情况。联合应用A-G图,P-Q图及DS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并用LPURR(线性被动尿道阻力因子)残线图分度,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患者均记录IPSS症状评分值和经直肠B超测定的前列腺体积,以利结果分析。结果:本组患者388例,312例诊断为BOO,71例无疑,5例无BOO。其中伴膀胱低顺应性123例,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108例,尿道外括约肌功能失调157例,不稳定膀胱134例。随着BOO程度加重,Pdet-Qmax,Popen,DS,IPSS积分及前列腺体积呈升高趋势,膀胱顺应性,Qmex呈下降趋势。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排尿障碍的机制是排尿过程中机械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其诊断评估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BOO程度与Pdet-Qmax,Popen,DS,IPSS积分及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与膀胱顺应怀,Qmax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在大体积前列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于2011年2月~2012年7月到笔者医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将其分成PKEP组和前列腺摘除术(OP)组。PKEP组:32例患者,皆接受PKEP手术;OP组:28例患者,皆接受开放耻骨上OP手术。对BPH患者手术中血红蛋白(Hb)、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对患者术后半年、1年、2年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患者Qmax、IPSS评分、残余尿(post—voidingresidual,PVR)等资料。结果OP组手术时间少于PKEP组,切除腺体量多于PKEP组,但其出血量明显多于PKEP组,其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皆显著长于PKEP组。2组半年、1年及2年时IPS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半年、1年,两组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年,PKEP组评分优于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两组半年、1年及2年时Qmax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半年、1年,两组Qma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年,PKEP组评分优于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半年、1年及2年时PVR明显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半年、1年,两组P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年,PKEP组PVR少于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PKEP组前列腺包膜穿孔等并发症少于OP组,其并发症总发生率也少于OP组(X2=4.118,P=0.042)。结论PKEP治疗BPH,其近期疗效和OP相当,而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优于OP,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