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之吻合方法很多,并仍在继续改进。作者近年来应用和比较了多种方法后,体会到食管—胃腔内吻合法较为理想。可是目前常用的胃腔内吻合法即先部分缝合胃残端切口,留口与食管吻合的方法,故称之为部分开放式吻合法。由于操作不太方便,我们改用残端胃切口完全开放与食管吻合的方法即残端全开放式胃腔内吻合法,在临床应用上体会到此种方法方便可靠,经20例治疗经过良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方法:在行食管下段癌及贲门肿瘤根治性切除时,多切胃小弯侧组织及将血运较差的胃底切除,常规清扫第二站淋巴结。将食管断端全层与胃切端制作的粘膜下层管行单层宽边吻合后,再将残胃浆肌层切缘与吻合口上方食管周围的筋膜及胸膜作悬套缝合,使食管与胃粘膜下层紧贴套入,吻合口在无张力及隔绝胸腔负压的环境下愈合。结果:选择性15例食管下段癌及50例贲门肿瘤施行食管胃粘膜下层植入吻合悬套术,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未发生吻合口并发症。结论:作者认为本改良术式既达到根治切除目的,又能有效地预防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操作较简便,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动物试验改进腹腔镜加压吻合器在胃肠吻合中的应用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在犬上消化道吻合手术中,采用腹腔镜加压吻合器操作指导及改进后的手术操作步骤两种不同的方法实施吻合,根据手术录像记录每一吻合操作的各步骤时间及动作次数等数据,通过实际操作及统计分析对比两种吻合方法,并在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行吻合口处病理切片检查以观察吻合效果.结果: 采用改进后的吻合方法无吻合口漏发生,较原吻合方法在实际操作时更加简便可靠,平均置入吻合夹时间减少32%,尝试次数减少66%,无效操作减少74%,缝合操作孔针数减少39%;术后2周吻合口处浆膜愈合完整,肌层及粘膜下层纤维增生,粘膜已覆盖吻合口.结论: 腹腔镜加压吻合器在胃肠吻合中采取改进的吻合方法效果更佳,术后2周可形成光滑完整的吻合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方法12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癌切除,将残胃或连同脾脏、胰尾移于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上吻合8例,弓下吻合4例:手工吻合2例,器械吻合10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和手术早期死亡。结论采用将残胃或连同脾脏和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可增加残胃上移高度,保证食管残胃的无张力吻合。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食管和胃的生理及解剖特点,采用一定的针法进行食管胃吻合,达到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选用小圆针,4号丝线,保持宽肌层、肌层下圆针潜行,窄黏膜层的进针吻合法:肌层边距5~6mm,肌层下圆针潜行3 mm,然后进针黏膜层,黏膜层边距2~3 mm,并保持针距4 mm,打结后即完成单层肌层下潜针吻合法。结果本组病例无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反流均较轻微,食管镜抽检见黏膜愈合光滑平整。结论该吻合法能使吻合口周围血供保持良好,可增宽吻合口愈合面,打结后黏膜层对合良好,可促进吻合口早期愈合,可形成假性狭窄,术后瘢痕较少,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残胃为什么较易发生癌?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手术的需要,多数病人的幽门部、部分胃窦部被切掉,这样才能和空肠(或十二指肠)吻合上,由于没有了"闸门",肠内碱性液体可随意进入胃内,这些碱性成分破坏健康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不断刺激,引起慢性胃炎.残胃中因酸度下降,产生硝基化合物的细菌增多.第二,与吻合口缝合残留丝线长期刺激,张力很高的结扎形成息肉等因素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 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 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们选择性的采用肌瓣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贲门癌、食管癌100例。本组病人无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进食顺利。对手术患者半年后复查时行吞钡造影检查,吻合口均在1.5cm以上,头低30度位未发现钡剂返流征象。2010年3月以来,我们进行了肌瓣式食管胃吻合法,经过100例的临床实践,认为该术式适应症宽,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在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返流诸方面都显示出较好的临床优越性,为贲门癌、食管中下段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远端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十二指肠患者Billroth I式10例,Billroth II式20例,重建手术时间40~90 min。吻合口溃疡2例,反流性胃炎1例,残胃炎4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I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或Billroth I式胃空肠吻合重建,具体视切除的范围和十二指肠残端的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磁吻合环建立兔小肠侧侧吻合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加工适用于兔小肠侧侧吻合的子、母磁体。以10只新西兰兔为动物模型行磁压榨小肠侧侧吻合术。在胃前壁造瘘,子、母磁体经胃造瘘口依次置入小肠近端和远端内,在合适位置调整磁环至对系膜缘侧,子、母磁体相吸压榨肠壁,关闭胃造瘘口。磁环间组织受压缺血坏死后连同磁环从吻合口脱落入肠道,小肠侧侧吻合即建立,磁环最终经肠道自行排出体外。术后1月处死动物,获取吻合口标本,肉眼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0只新西兰兔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平均手术时间为(35.30±6.41)min(范围为28~46 min),磁体排出时间为(11.70±2.21)d(范围为9~15 d)。术后1个月获取吻合口标本,肉眼观察可见小肠侧侧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磁吻合环用于兔小肠侧侧吻合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吻合效果确切等优点,设计加工适用于人肠道解剖特点的磁吻合环可向临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机械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蔡强 《医疗装备》2010,23(9):35-36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患者的吻合口愈合质量好坏与是否吸烟的关系。方法:将156例因胃手术而行胃空肠吻合的患者,分为不吸烟组和吸烟组各78例。所有患者均行毕Ⅱ式胃空肠吻合重建。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吻合口情况。结果:无吸烟组、吸烟组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7.7%、17.9%;吻合口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3%、26.8%。无吸烟组与吸烟组在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吻合口炎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进行胃肠手术前,应劝导吸烟患者戒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82年1月~1984年1月在100例胃次全切除及胃癌根治手术中,用上海产GF—Ⅰ管形消化道吻合器及XF—90.XF—60残端缝合器行胃肠吻合与残端闭合手术159次。本文将这部分病例与同期内用手工吻合的52例胃次全手术对比分析,旨在对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用吻合器和手工吻合的手术结果_作比较。吻合器组100例,男性86  相似文献   

14.
上海手术器械六厂与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共同研制成两种规格的消化道残端缝合器——XF60型及XE90型消化道缝合器。这是继GF-1型管型消化吻合器后又一新的科研成果,使整个消化道吻合术向前推进了一步。该缝合器利用杠杆原理,将握力放大后传至滑块,推出钽钉,使其穿过组织,钉尖受抵钉板导向槽阻力而弯曲,象钉书机一样将消化道残端或切口缝合。经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等十余家医院百余次临床试用,表明缝合牢固、整齐、愈合良好。该器械装拆、清洗容易,操作方便。如  相似文献   

15.
李纪远  马新 《现代保健》2010,(28):38-39
目的评价主动脉弓上机械吻合与颈部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不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30例食管癌手术,比较机械吻合和手工吻合两组术后与吻合方式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均较手工组缩短。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5年生存率,机械吻合组分别为0.86%、35%和27.3%,手工吻合组分别为2.1%、1.2%和28.1%。结论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法,但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高于手工吻合法,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94年2月至1996年3月在48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食管胃围领套入式端侧吻合方法进行食管胃吻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46~67岁,中位年龄58.7岁。食管癌33例,其中上段食管癌4例,中段食管癌16例,下段食管癌13例;贲门癌15例。胸内食管胃层一层围领套入式端侧吻合37例,其中弓上吻合9例,弓下吻合28例,颈部食管胃层一层围领套入式端侧吻合11例。1.2手术方法按常规程序和方法进行食管瘤贲门癌切除,闭合贲门或胃残端,将胃上提至主动脉弓下,弓上或颈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胃大部切除改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20例。随访期均在一年以上。经X线造影、纤维胃镜检查,以及胃液中胆酸盐含量测定均未发现残胃内有胆汁返流。我们认为空肠y型吻合口的角度是造成胆汁返流的主要因素。y型空肠吻合口角度越大,向残胃内返流的力越大;若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锐角时,此种力变小,当空肠y型吻合口角度为0度时,即无胆汁向残胃返流。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总结了一组肠外瘘病人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滴水双套管结合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全组共 17例病人 ,胰 -肠吻合口瘘 2例 ,十二指肠瘘 (包括残端 ) 4例 ,胆-肠吻合口瘘 1例 ,食管 -空肠吻合口瘘 1例 ,胃 -空肠吻合口瘘 1例 ,回肠瘘 7例 ,结肠瘘 1例。结论 :滴水双套管为腹腔内引流最有效的方法 ,营养支持以肠内 +肠外模式较好 ,确定性手术要掌握好时机。肠外瘘综合治疗中的营养支持@丁连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周炎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张建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张敬智$青岛大…  相似文献   

19.
齐拥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94-195,197
[目的]对比分析食道癌术中人工吻合术和器械吻合术吻合食管胃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间于胸外科手术治疗的236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126例采用吻合器机械吻合食管与胃(机械吻合组),110例采用人工缝合术吻合食管和胃(人工吻合组)。[结果]机械吻合组食管胃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为(12.6±2.9)min、(135.8±22.1)min、6.3%(8/126)、(8.7±1.4)d,均明显低于人工吻合组的(29.3±7.1)min、(201.7±14.8)min、12.7%(14/110)及(11.6±3.1)d,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的住院费用为(13 599.7±975.6)元,显著高于人工吻合组(P﹤0.05);但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术中使用吻合器吻合食管胃具有操作简便、术后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术后与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倩  施慧媛 《工企医刊》2005,18(5):68-69
我科自1998年-2000年采用颈、胸(右)、腹三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45例,其特点是胃代食管行颈部食管、胃吻合.这样几乎切除了整个食管,保证了上下两端无癌残留,且手术切除率高,因为右侧开胸切除中段食管癌避免了主动脉遮挡,加之取颈部吻合较胸内吻合操作方便,即使发生吻合口瘘也不致发生严重的胸腔感染,多能在短期内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