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毛传》释云:“荼,苦菜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荼”字云:“苦与荼正  相似文献   

2.
一、释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草多寇脱’。郭璞云: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释《本草  相似文献   

3.
孙星衍辑《本草经》卷一,对苦菜条(1955年商务版55—56页)作如下考释云:“案《说文》云:‘荼(注),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如枝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菜。’陶弘景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唐  相似文献   

4.
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为覆盆的苗茎《开宝本草》云:“蓬(?)是覆盆苗茎也。又(?)者,藤也。今据蓬之名,明其藤蔓也。亦如蜀漆与常山异条,芎(艹穷)与蘼芜各用。今此附入果部  相似文献   

5.
6.
7.
一、《本草经》的由来古代人类如伏羲、种农、黄帝(实际他们是代表氏族多数人的名称)、岐伯之流,在不断地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能治疗不同疾病的药物,也就是所谓“本草”,一代一代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并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把这些具有不同疗效的药物,逐渐地记载起来,传之永久,这就是《本草经》之所由“定”。由于《淮南子》、《史记》、《世本》、《通鉴外纪》诸书,都说神农尝草和药,而神农又为历史上“教民稼穑”、  相似文献   

8.
9.
试释“开鬼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鹿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胜华  向秋林 《中草药》2011,42(7):1276-1278
目的 研究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苜蓿素(3)、5,7,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表儿茶素(5)、豆甾-5-烯-3β,7a-二醇(6)、槲皮素(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9)、没食子酸(10)、大豆苷元(11)和大萼赝靛素(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向槿  阮长磊  刘丹  戴豫宛  李红钢  方进波 《中草药》2020,51(5):1183-1189
目的研究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鹿藿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gmoidin E(1)、lupinifolin(2)、precatorin B(3)、木豆酮(4)、槐花多糖B(5)、5,3′-二羟基-4′-甲氧基-5′-γ,γ-二甲基烯丙基-2″,2″-二甲基吡喃并[5,6:6,7]异黄烷酮(6)、染料木素(7)、甘草异黄酮A(8)、erylatissin B(9)、neo-bavaisoflavone(10)、羽扇豆醇(11)、桦木醛(12)、穿贝海绵甾醇(13)。化合物1~10均为含异戊烯基的黄酮类,其中化合物1、2为二氢黄酮、3~6为二氢异黄酮、7~10为异黄酮。化合物11~12为羽扇豆烷型三萜,化合物13为甾醇类。结论化合物1、5~6、8~10、12、13均为首次从鹿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正>鹿藿始出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中药材》杂志1988年第3期曾刊“白菟藿、鹿藿考”一文,该文认为古代本草之鹿藿是指豆科野绿豆的一种类型,笔者认为该结果不够明确,值得进一步推敲,特陈管见。 《名医别录》载:“鹿藿生汶(今属山东)山谷”。陶弘  相似文献   

13.
鹿藿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二五凝精之际”一语出自明代眼科专著《审视瑶函》卷一“目为至宝论”。后来眼科专著及眼科文献中对此句无注释,成为后世学习研究《审视瑶函》的疑点之一。本文对“二五”两字的涵义,试释如下。 “二五”分别指两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在运气学说中,五运之气(金木水火土)分别主治一年五时的正常气候,被称为主运。五运主五时的顺序,由木运开始,按照五行相生规律依次排列,即首运为木、二运为火、三运为土、四运为金、五运为水。在这一顺序中,二为火,五为水,二五为水火的代词。眼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相鲁闽 《河南中医》2014,34(2):367-367
<正>陶弘景(452年或456年至536年),南朝齐国、梁国间丹阳秣陵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医学家、道教思想家。初仕齐,拜右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位于江苏句容县东南,本名句曲山,汉茅盈与其弟固衷,得道成仙于此,世称三茅真君,因名其山为茅山,亦称三茅山,陶弘景亦隐于此)。撰真诰二十卷,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赐以鹿皮巾,号贞白先生。国家每有大事,无不咨询,时号山中宰相。其思想实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  相似文献   

16.
对清·陈修园<神龙本草经读>所列药品中的上品、中品各取10味临床常用者,进行分析解读,以进一步了解陈氏对诸药的临床应用和正本清源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对清·陈修园<神龙本草经读>所列药品中的上品、中品各取10味临床常用者,进行分析解读,以进一步了解陈氏对诸药的临床应用和正本清源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草经》、《神农本草》、《神农经》三种书名,通常以为是相同的一部书;但我们从古书所引载的条文中看来,发现它们的内容体例,三书并不相同。古代的药物学著作——《本草》,关系着民生日用。历代医药家,根据医疗的实际需要而加以整理和充实,有着不同的编集本子,原是十分自然的事。从《隋书·经籍志》里可以看到,在六朝时候就有各家的《本草》书目,这些书大多已经亡佚,现在通行的《本草》书,是经过陶弘景集注之后而流传下来的;再经过唐、宋、元、明的各代医药家增修,得以不断地扩大和发展。现在我  相似文献   

19.
五脏之中,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在“阴平阳秘”的常态下,心火下行于肾,使火能归元,肾水得温而不寒,犹如日照中天,肾水上济于心,使心阴充足,心火得以制约而不亢,犹如河贯九土。从而保持着阴阳平衡。中医学将此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心火炎上,何以下行?假肺气肃降之力也;肾水趋下,何以上腾?赖肾阳蒸化之力也。今若心火不能下暖肾水,或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就会导致心肾(水火)失于交济。此之谓“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从临床上看,心肾不交多表现为心火亢盛、心阳不振、肾阴亏虚和肾阳不足四者: 若心火亢旺,过乘肺金,肺气肃降不利,则心火难以下行归元而独亢于上,表现为心烦不寐、多梦、口舌生疮糜烂、舌尖红赤、脉数,或小便赤涩热痛、尿血等。若心阳不振,不足以下暖肾水,肾水独寒不化,上凌于心,则出现心慌、心悸、水  相似文献   

20.
牛膝是临床常用药物,《本草经疏》提出牛膝具有"性善下行"的特点,历代医家也对此多有论述,并根据这一特性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本文试从引邪下行与引药下行两个方面对牛膝"性善下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