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肾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3例肾癌组织中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发现肾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细胞类型、分级、分期及预后均无关。肾癌PCNA表达与细胞类型、分级、分期及预后均相关,透明细胞癌与颗粒细胞癌差异无显著性,梭形细胞癌呈高表达;随肿瘤分级增高,PCNA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肿瘤高分期组(Ⅲ、Ⅳ)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低分期组(Ⅰ,Ⅱ);PCNA高表达组(3、4级)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2级)。结果表明:P53蛋白表达在肾癌发生中并不起主导作用或只是多种因素之一,PCNA是判定肾癌恶性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同时发现肾癌P53蛋白与PCNA表达间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癌中p16蛋白与PCNA的表达与肾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肾癌及1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p16蛋白在肾癌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及颗粒细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随肾癌分级、分期升高而明显降低,p16阳性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肾癌及癌旁肾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增高,与预后有关,与肾癌的组织类型及分期无关。结论p16基因及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肾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PCNA可作为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185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和45例肾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产物P185蛋白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5例正常肾组织中未发现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45例肾癌中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和44.4%。表明阳性表达的P185蛋白和PCNA分别定位于肿瘤的细胞膜上和细胞核内;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与肾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术后生存期相关。提示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在肾癌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肾癌预后的新参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5例癌旁组织中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进行研究,发现NSCLC中P5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而与预后显著相关。PCNA增殖指数随分级,分期上升而增高,与预后呈显著相关,尤其是那些临床分期早但PCNA高表达者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5.
肾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肾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取20例远离癌组织的旁肾组织作为对照。发现肾癌组织GEF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EGFR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无相关性。肾癌组织的PCNA增殖指数随肿瘤分级的上升而增高。PCNA高表达组(增殖指数大于10%)术后生存时间显著较PCNA低表达组(小于或等于10%)短,强调指出那些临床低分期但PCNA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Xin J  Wang X  Meng S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5):310-311
目的探讨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2例阴茎癌、32例癌旁组织和16例正常阴茎组织的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结果28例癌组织,8例癌旁组织中有p21蛋白表达,而16例正常阴茎组织中p21阴性。p21蛋白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即随着分级和分期的上升阳性增强,并且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者都显示了早期复发和转移的不良预后。结论p21蛋白可作为阴茎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P16抑癌基因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P16抑癌基因与肾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5例肾癌组织和25例癌旁肾组织中P16基因的表达。结果:癌旁肾组织P16阳性率(80.0%)显著高于肾癌组织(51.1%)。P16阳性率在Ⅰ、Ⅱ和Ⅲ级肿瘤中分别为78.6%、47.4%和25.0%(P<0.05);在Ⅰ、Ⅱ和Ⅲ~Ⅳ期肿瘤中分别为68.4%、53.3%和18.2%(P<0.05),显示P16表达阳性率随肾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降低。P16阳性与阴性表达组间3、5年生存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抑癌基因P16在防止肾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肾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185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和45例肾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产物P185蛋白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5例正常肾组织中未发现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45例肾癌中P185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和44.4%,表明阳必表达的P185蛋白和PCNA分别定位于肿瘤的细胞膜上和细胞核内;P185蛋白和PCNA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增残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46例肾细胞癌和11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TGFβ1、PCNA,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癌组TGFβ1表达量较正常组高(P<0.05);PCNA在肾癌组高表达(P<0.01),且在高分期、高分级肾细胞癌中表达量较低分期,低分级肾细胞癌高(P<0.05),TGFβ1表达量与PCNA表呈负相关关系(P<0.01),TGFβ1表达量低及PCNA表达量高的肾癌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TGFβ1对处于增残太怕肾细胞癌是一种重要负性调节因子,可抑制肾癌发展,TGFβ1及PCNA表达可作为判断肾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抑癌基因p16与肾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例肾癌组织和25例癌旁肾组织中TGFβ1和p16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癌旁肾组织TGFβ1和p16表达阳性均显著高于肾癌组织。恶性度高,侵袭力强,预后差的肾癌。TGFβ1和p16表达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1.
肾癌p53蛋白表达及其点突变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发病机制中致癌基因突变规律。方法以p53蛋白表达及其点突变率为实验观测指标,对以往116例各类肾肿瘤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病理切片的p53表达。并以PCRSSCP观测59外显子点突变,并以12例非瘤新鲜肾组织作对照。结果三类恶性肾细胞癌的p53阳性表达率介于42%~54%之间,且随癌细胞恶性度增加及分期增加而升高,而良性瘤及正常肾组织为阴性。点突变率介于25%~71%之间,与恶性度及分期相关。第9外显子点突变率明显高于其它区域,良性瘤及正常肾无点突变。结论肾癌发病机制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点突变相辅并存,协同一致,二者阳性率与生存期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抑癌基因表达及其增殖活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p16,p53基因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骨肉瘤中的存在情况,探讨其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的免疫组化,ABC法,对32例骨肉瘤手术标本和15例正常骨组织标本进行p16,p53基因蛋白,PCNA的检测。结果 p16,p53基因蛋白,PCNA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7.5%,75.0%,100%,焉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肾癌增殖细胞核抗原与病理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肾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3例肾癌组织中PCNA进行检测。其中PCNA阳性细胞数和分布呈异质性,PCNA表达与细胞类型、肿瘤分期与分级均相关,PCNA高表达(3 ̄4级)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1 ̄2级)。结果表明PCNA可以定量地肿瘤分化程度及恶性度,强度PCNA与临床分期结合能更好地判定肾癌的预后,PCNA高表达者易发生转移且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抑癌基因P16与肾脏肿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3例肾癌组织中P16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3例肾肿瘤P16基因表达的阳生率为37.73%,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均密切相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Wnt信号通路调控因子Pygo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42例.肿瘤直径1.2~15.5 cm,平均7.2 cm;其中<4.0 cm7例,4.0~7.0 cm9例,>7.0 cm 26例.Fuhrman分级:Ⅰ级6例,Ⅱ级17例,Ⅲ级17例,Ⅳ级2例.AJCC 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7例,Ⅲ期7例,Ⅳ期12例.采用RF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ygo2在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癌旁正常肾组织与肾癌组织、肾癌组织各组内的表达差异情况. 结果 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ygo2 mRNA表达量分别为2.88±1.26及1.00 +0.00,蛋白表达量分别为45.53+ 24.54及11.02+1.3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肾癌组织中Pygo2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001),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 结论 Pygo2在病理高分级、临床高分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肾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可能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VEGF和PCNA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肾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细胞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VEGF和PCNA的表达. 结果 正常肾组织与肾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PC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肾细胞癌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的VEGF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与低分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肾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逐渐升高;PCNA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升高有升高的趋势.在不同组织类型肾细胞癌中,VEGF和PCNA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EGF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其高表达与肾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CNA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能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肾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7.
PCNA、T和Th淋巴细胞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淋巴细胞(T)和辅助T淋巴细胞(Th)在52例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CNA指数(PCNALI)与肿瘤核分级存在相关性,与分期无关;PCNALI≥20%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20%组(P<0.05)。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TLI)≥10%组生存率明显高于<10%组(P<0.05);辅助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ThLI)≥10%及ThLI<10%两组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LI、ThLI与肿瘤分期、核分级无相关性。结论:PCNALI、TLI可以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指标,ThLI与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p16基因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16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p16基因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①p16蛋白在肝癌组织与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p16蛋白的表达与HCC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而与肿瘤大小、AFP值无密切关系(P>0.05)。结论p16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恶性程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p16基因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应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复发的关系,选择55例有随访结果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病理切片进行PCNA检测,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CNA表达与病理分级关系显著(P<0.05),与临床分期关系不明显。PCNA高表达、PCNA阳性细胞在组织层次中的分布均与肿瘤复发、恶化有明显关系。认为瘤旁组织的PCNA指数增高和复发肿瘤中PCNA高表达均为肿瘤恶化的一个客观指标;PCNA表达对肿瘤演变、术后随访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监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细胞质动力蛋白轻链1(Tctex-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6 例肾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Tctex-1 蛋白的表达,比较肾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Tctex-1 阳性表达率,并分析肾癌组织Tctex-1 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肾癌组织中Tctex-1 阳性表达率为91.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肾癌组织病理分级Ⅲ、Ⅳ级的Tctex-1 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Ⅱ级,临床分期Ⅲ、Ⅳ期的Tctex-1 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ctex-1 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助于明确诊断,可作为评估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指标,可能对肾癌术后辅助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