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复温方法对液氮保存人同种瓣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一种能最大程度保持液氮贮存人同种主动脉瓣活性的复温方法。方法同种主动脉瓣(n=36)随机分为6组,Ⅰ组为新鲜同种主动脉瓣,Ⅱ~Ⅵ组经液氮保存3月后,分别采用①42℃水浴复温(Ⅱ组),②(1.0±0.2)℃/min(Ⅲ组),③(4.0±0.5)℃/min(Ⅳ组),④(10.0±2.0)℃/min(Ⅴ组);⑤(30.0±4.5)℃/min(Ⅵ组)。将同种主动脉瓣复温至4℃,对所有同种主动脉瓣进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24小时葡萄糖代谢率测定,氰化胸腺嘧啶脱氧核甙(3H-TdR)参入、瓣膜组织培养。结果上述指标Ⅰ组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Ⅳ组优于Ⅱ、Ⅲ、Ⅴ、Ⅵ组(P<0.05)。组织培养Ⅰ组细胞生长优于其余各组,且早于各组3~4天。结论不同复温方法对同种主动脉瓣活性影响不同,以4℃/min匀速复温法对同种主动脉瓣活性影响最轻。  相似文献   

2.
加深麻醉防止体外循环复温时脑氧供需失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复温时应用大剂量麻醉剂对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的影响。方法:35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分2组,观察组复温时给予咪唑安定0.2mg·kg-1,芬太尼15~20μg·kg-1,对照组在复温开始至鼻咽温33℃前不用麻醉药。结果:观察组复温时(鼻咽温33℃)Sj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氧摄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复温时SjO2与体外循环前后比较无显著降低。两组病人复温时SjO2均与复温时间有关(观察组r=0.86,对照组r=0.81)。结论:体外循环复温时应用大剂量麻醉药加深麻醉并掌握恰当的复温速度可以防止SjO2降低。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期间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低温时SjO2升高,复温时SjO2降低。复温期间SjO2与鼻咽温呈负相关(r=一0.54,P<0.05),复温至33.57℃时,SjO2由低温时的86.34%降至72.23%,复温速度与SjO2降低率密切相关(r=0.91,P<0.01),复温速度越快,SjO2下降越大。SjO2为CBF(脑血流量)和CMRO2(脑氧代谢率)的函数,CPB期间监测SjO2能获得脑氧供需平衡的实际信息,比监测CBF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测定了己酮可可碱(PF)和2-脱氧腺苷(2-DA)在体外对冷冻复温后精液精子的活率、活力及其毛细管穿透值的影响。结果显示PF和2-DA均能提高冷冻复温后精子的活率、活力及其毛细管穿透值,其最适浓度分别为4.0mmol/L和2.0m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2-DA优于PF(P〈0.01)。提示PF与2-DA合用不具有协同作用,反而有相互  相似文献   

5.
近来研究认为,脑缺血后氧自由基的产生与脑内儿茶酚胺的增多有关。因此,本实验同时测定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纹状体多巴胺及自由基代谢产物MDA的含量,探讨其关系,并研究亚低温对其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沙土鼠,体重50~60g,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常温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组,每组8只动物。所有动物在脑缺血期间脑温均维持在(37±0.2)℃,再灌注期间亚低温组脑温维持在(32±0.2)℃,其余各组维持脑温(37±0.2)℃。常温缺血组在脑缺血10分钟后,其余各组在再灌注60分钟时断头处死,在冰面上…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期间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脑氧平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进行了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监测(n=20)。结果:(1)降温过程中SjO2明显增加(由65.6±19%增加至81.0±12.1%,P<0.01),20例病人中,13例超过75%,9例超过80%,但也有1例SjO2低于55%。(2)复温过程中SjO2较前明显下降(P<0.01),均值为67.5±15.9%。其中有6例低于55%,最低达46.6%。结论:(1)体外循环过程中SjO2监测意义重大,可反映脑氧的供需关系。(2)体外循环降温期间可能发生脑灌注“过剩”(luxuryperfusion)。(3)复温过程中容易发生脑血流灌注相对不足。为防止脑血流灌注不足,主张复温阶段血温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流量增加速度不宜太慢。  相似文献   

7.
比较变温期间鼻咽温、直肠温、耳膜温、血温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杂种犬6只行常规体外循环降温60~70分钟,使鼻咽温达16~18℃,直肠温达20℃左右停循环1小时,然后血流复温1小时,使鼻咽温达36~37℃,直肠温34℃左右撤离人工循环。结果表明,鼻咽温与耳膜温相关极好(r=O.918,P<0.001),鼻咽温可以代替耳膜温反映脑温,但同一时刻耳膜温比鼻咽温高1℃;鼻咽温与直肠温相关尚好,但降温期直肠温比鼻咽温高2.8C±1℃,复温期比鼻咽温低3.S℃±0.9℃,两者温度差别甚明显,因此鼻咽温不能代替直肠温反映核心温度的变化。复温期血温与耳膜温回升几乎一致,提示复温期脑代谢可能骤增,因此此时期保证充分的脑血流和氧供以满足代谢需要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复温速率对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血管结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复温速率对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2段新鲜的兔颈总动脉,按照程序降温至-100℃后置于液氮中保存四周。取出后按不同复温速率,分为A组(100℃/min)、B组(30℃/min)、C组(15℃/min)以及未经冷冻的正常组(每组n=8),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血管结构变化,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比较各组血管壁中细胞的凋亡率。在器官浴槽中测定不同血管的内皮依赖型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型舒张功能。结果光镜和电镜下观察,A组内皮细胞大片脱落,平滑肌细胞变形,胞浆可见大量空泡,而B和C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保存较好。A组血管壁细胞凋亡率高于B、C组(P〈0.05)。血管舒张功能试验结果示,A组最大内皮依赖型舒张力百分比低于B、C组(P〈0.05),内皮细胞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也低于B、C组(P〈0.05)。而A组最大非内皮依赖型舒张力百分比低于B、C组(P〈0.05),但A组平滑肌细胞敏感性较B、C组和正常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逐步缓慢复温对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防止体外循环复温期脑氧供需失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CPB复温期使用异丙酚对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的影响。方法:22例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2例(1组),复温开始时至CPB结束15分钟以异丙酚4~6mg.kg^-1.h^-1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10例(Ⅱ组),不同异丙酚。观察两组病人CPB前、CPB后5分钟、低温稳定期、复温国对鼻咽温(NPT)34℃及CPB后5分钟及15分钟时SjO2变化。结果:异丙酚组复温至NPT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测定了己酮可可碱和2脱氧腺苷在体外对冷冻复温后精液精子的活率、活力及其毛细管穿透值的影响。结果:两者均能提高上述三项参数。其最适浓度分别为4.0mmol/L、2.0m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2脱氧腺苷优于己酮可可碱(P<0.01)。  相似文献   

11.
应用同种动脉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5例采用同种动脉(HAV)治疗5例主动脉根部病变(主动脉瓣狭窄1例,关闭不全4例)。男3例,女2例;年龄13~47岁。病因为细菌性心内膜炎2例(包括先天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型1例),Marfan综合征2例,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术中采用同种主动脉全根置换3例(Bentall手术),其中1例用HAV上的二尖瓣前叶加宽主动脉瓣环(Manouguian手术),余2例用自体肺动脉移置主动脉根部,另取同种肺动脉做原位移置(Ross手术)。结果死亡1冽,4例存活,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根部良好,无主动脉瓣反流。随访2.5~3.5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胎兔周围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设计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模型,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选妊娠28天的青紫蓝兔为供体,48只大耳白兔为受体。取供体胎兔的坐骨神经,经超低温冷冻与液氮处理,复温后桥接于受体1侧正中神经缺损段,为实验组。另1侧取自体神经移植,为对照组。术后2周、3个月进行免疫学与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和形态定量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均无急性排异反应。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单位面积髓鞘数,平均灰度值及单位面积髓鞘密度值等,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胎兔神经能够代替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及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麻醉诱导与维持用异丙酚,对照组用咪唑安定。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DO2,VO2,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动脉血乳酸(ABL0的变化。结果:(1)组内各时点DO2无明显变化,复温后观察组ERO2增加非常显著;降温开始及复温后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温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保护移植肝脏的作用。方法 建立下腔静脉内置管法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在再灌流前对移植肝脏用不同温度进行复温,动态观察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 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的变化,并同步观察肝细胞光镜和透视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再灌流后与复温后比较LPO有显著升高,SOD 有明显下降( P<0 .01) 。用36 ℃复温组与其他各复温组比较可明显减少LPO的升高和SOD 的下降(P< 0.05);同步病理也证明用36 ℃复温可明显减轻肝细胞的损伤。结论 复温可间接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再灌流损伤,能够达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液氮保存对人同种主动脉瓣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主动脉瓣瓣膜形态结构与冷冻保存时间的相关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选用 18~ 3 5岁健康成年男性脑死亡 3 0min内取材的主动脉瓣 2 0个。实验分为新鲜对照组 (Ⅰ组 )和冷冻保存组 (Ⅱ~Ⅹ组 ) ,冷冻保存组依据在液氮 (-196℃ )中保存时间分为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组 ,分别为冷冻保存 1、3、6、9、12、15、18、2 1、2 4个月的瓣膜 ,每组 2个瓣膜共 6只瓣叶。2 .冷冻保存及复温 :修剪备用的带瓣主动脉管道浸入含二甲基亚砜 (DM SO)的营养液中 ,无菌薄膜 3层分别束扎 ,置入 4℃…  相似文献   

16.
从1991年到1992年,我们用底温贮存的同种异体血管修复了6例7条血管。缺损血管平均长4.75cm(1.0-15.0cm),缺损血管平均外径2.08mm(1.0-5.0mm)。平均随访19.6个月(13-36个月),5例效果良好,1例失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作活性带支架绵羊主动脉瓣 ,观察液氮深低温保存 3个月后的组织结构 ,证实细胞活性 ,为同种二尖瓣置换实验做准备。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 4~ 12个月 ,体重 (4 0~ 60 )kg的绵羊主动脉瓣 8个 ,经修剪、抗菌素灭菌后缝制于弹性支架上、制成绵羊带支架主动脉瓣 ,1℃ /min的速度程控降温至 -80℃后投入液氮冻存。 3个月后解冻 ,取其中 6个 ,剪取瓣叶 ,流式细胞技术评价细胞活性 ,同期冻存的 6个无支架绵羊主动脉瓣对照。另外 2个带支架绵羊主动脉瓣解冻后用光镜及电镜研究其组织结构 ,新鲜主动脉瓣 2个对照。结果 带支架组和无支架组细胞活性分别为 (90 .92± 2 .90 ) %和 (91.69± 3 .5 0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带支架组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及大多数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与新鲜瓣膜差异无显著性 ,仅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有轻微的可逆性改变。结论 带支架设计不影响液氮深低温保存的同种瓣的细胞活性及超微组织结构 ,可用于制作新型的人同种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18.
评价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主动脉瓣替换术后2年左室功能的变化。将80例同期施行主动脉瓣替换病人分为2组,50例(年龄69.3±9.3岁)应用TorontoSPVTM瓣;30例(年龄71.6±7.7岁)作为对照组接受支架人工瓣膜替换。术前、术后1、6、12及24个月间记录M型及Doppler超声心动图,采用计算机图像数字分析,定量测定左室功能的变化。随访期间,Toronto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为0.8±0.6kPa(6.0±4.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3±0.9kPa(17.3±6.8mmHg);术后1个月,左室心肌质量下降25%,左室+Vcf及-Vcf明显增加(2.0±0.8/1.4±0.3s-1,P<0.01;2.8±1.2/1.8±0.7s-1,P<0.01)。术后6个月,左室功能进一步改善,心室肥厚的消退更趋完全,该变化在其后的随访期间保持稳定。结论:与支架瓣膜相比,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具有较大瓣口开放面积及低跨瓣压差,这促进了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及病理性肥厚的逆转  相似文献   

19.
双瓣膜置换术中人工瓣膜的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36例双瓣膜置换术中人工瓣膜的匹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将36例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人工瓣膜匹配情况分为匹配组(n=20)和不匹配组(n=16),比较两级手术效果。结果 匹配组20例患者中死亡2例(10%),不匹配组16例患者中死亡2例(12.5%),两组心功能恢复及死亡率无划(P〉0.05)。结论 双瓣膜置换术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人工前膜的选择不必机械强  相似文献   

20.
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n=20)及颅脑手术(n=20)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发现,麻醉诱导时脑氧饱和度增加(P<0.05),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复温过程中,脑氧饱和度明显下降(由70.0%±4.5%降至60.3%±9.2%,P<0.01),转流停止后上升。脑外患者拔管后脑氧饱和度下降(P<0.05)。无论在降温还是复温过程中,脑氧饱和度与转流量之间呈线性相关(r=0.865~0.945,P<0.05),PET-CO2明显影响脑氧饱和度。HR(50~140次/分)及转流中MAP(3·46~14·6kPa),脑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1)监测脑氧饱和度可反映脑氧供需平衡;(2)凡能影响脑氧供(如动脉血氧合、转流量及P。TCO2等)及脑氧需(如体温等)的因素均可引起脑氧饱和度变化;(3)脑氧饱和度严重进行性下降而且不能恢复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