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81岁.因B超检查发现右肾占位5d入院.无腰腹部疼痛及肉眼血尿,无发热.体检:一般状态可.彩超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左肾囊肿;CT平扫 增强提示右肾占位、右肾癌可能性大,左肾囊肿;IUP示右肾上盏消失、上部肾盂内可见充盈缺损.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血、尿常规及各项生化学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右肾癌"于2002年5月22日在全麻下行经腰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右中取出右肾纵行剖开后可见两个肿物.一个位于上极肾实质,直径约3.0 cm,切面黄黑相间;另一个位于上部肾盂内,直径约2.0 cm,呈菜花样.根据大体标本所见补充诊断为右肾癌并发右肾盂癌,另取Gibson切口行右侧输尿管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工~Ⅱ级.术后1年复查未见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2.
例 1 男 ,59岁。因右腰部间歇性胀痛 3年 ,腰痛加重伴血尿 7个月于 1 995年 3月入院。 KUB示右肾右输尿管上段结石 ,IVU右肾盂肾盏未显影。B超检查示右肾实质变薄并显示不清 ,肾窦扩张8.0 cm,内见云雾状回声翻动及强回声团块伴声影 ,较大为 2 .0 cm,右输尿管上段结石约 2 .0 c  相似文献   

3.
患儿 ,男 ,2 0个月。 1年前因腹痛、恶心、呕吐 ,当地医院诊断为尿路结石 ,行左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术 ,膀胱造瘘术 ,包皮环切术 ,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术后恢复良好。 2个月后在我院复查 :右肾 6 6mm× 2 2mm ,肾盂分离约 15mm ,可见增强光团约为 8mm。左肾 78mm× 19mm ,肾盂分离约 16mm ,可见增强光团约为 7mm。右输尿管下段可见增强光团 16mm。诊断为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UPJ)结石、右肾多发性结石、右输尿管下段多发性结石 ,双侧输尿管稍作者单位 :2 0 0 0 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扩张 ,双肾轻度积水。IVU示右肾…  相似文献   

4.
成人中胚层肾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5岁.体检时B超发现肾盂肿物1个月入院.无血尿病史.体检:体温36.8℃,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Hg(1mmHg=0.133 kPa),心肺无特殊;腹软,未触及肿块,肾区无叩痛.辅助检查:尿脱落细胞检查3次均未发现肿瘤细胞.B超示右肾盂肿物直径约2cm,中等回声;腹部平片加肾盂静脉造影发现右肾盂有占位性病变;膀胱镜逆行造影检查见膀胱无异常,右肾中盏有占位性病变;CT示右肾盂有占位性病变.入院诊断:右肾盂占位性病变.因患者家属有肾肿瘤病史,患者坚决要求手术切除.于2003年1月3日行单纯右肾切除术.术后大体标本病理切片镜下见肿瘤组织以平滑肌为主,平滑肌间散在上皮细胞围成的管状结构,部分上皮呈低柱状及立方状,部分似宫内膜样腺体(图1),ER、PR平滑肌阳性.诊断为中胚层肾瘤(右肾).酶标(S2003-N105):SMA( ),MSA( ),CD34(-),CK7( ),Vim( ),ER( ),PR( ).术后随访2年,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5.
肾盂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临床罕见,经检索PubMed及万方数据库近20年文献,国外仅有7例报道.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45岁.无痛性肉眼血尿3 d于2007年3月21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发热.查体:腹平软,无压痛,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28 mm/1 h;尿常规红细胞(+++);尿脱落细胞检查连续3次(-).B超检查:右肾盂内可见4.2cm× 3.7 cm低回声团,界清,内见少数血流信号,集合系统分离2.2 cm;CTU检查:右肾盂内3.1×3.7 cm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肿块向下生长至右输尿管上段,增强后可见均匀强化,考虑右肾盂恶性肿瘤.全麻下行右肾探查术,术中见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右肾盂扩张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见4.0 cm×3.0 cm肿物,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小细胞癌的组织起源,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输尿管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左侧腰痛,无肉眼血尿。IVU示左肾及左输尿管不显影,右肾功能良好;CT示左输尿管第二狭窄以上输尿管扩张并左肾积水,未见明显占位。术前诊断:左肾积水(①左侧输尿管狭窄,②左输尿管息肉)。结果: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术示左侧输尿管中段狭窄,难以切开通过;1周后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术后病理示左输尿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化较差,侵犯输尿管壁近全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P53(-),P63(-),CK7(-),CK20(-),EMA(+),Ki-67(10%+),CD38(-),NSE(+),S-100(-),CK56(弱+),Syn(+),CgA(+)。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再次手术。出院后行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效果欠佳,8个月后多脏器转移,恶病质死亡。结论:输尿管小细胞癌临床罕见,诊断主要靠术后病理结果,预后较差。早期发现行患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放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1例转移性肾脏滑膜肉瘤患者的资料,女,49岁,因突发右腰腹部剧烈疼痛18h入院。B超及CT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囊实性占位,直径约12cm,考虑右肾肿瘤破裂出血,肾动脉栓塞后在全麻下行经腹腔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极肿物与周围脏器粘连,右肾静脉未见瘤栓,切除整个右肾及肿物。结果:肿物标本大体观:肾门偏上可见一12.8cm×11.2cm囊壁,囊内充满灰白色、鱼肉状组织;光镜下肿瘤由丰富的单向梭形细胞组成,未见上皮分化成份,肿瘤细胞成束状或片状排列,瘤细胞中等大小,较肥胖,细胞界线不清,核呈卵圆形或杆状,可见核仁,有大量核分裂象,伴发大量出血坏死;免疫组化:EMA(+),Vimentin(+),Inhinbin-α(+),CD99(+),Bcl-2(+);CK、CGA、Nse、Desmin、CD117、CD34均阴性。支持肾脏滑膜肉瘤。结合患者滑膜肉瘤多次手术史及曾通过RT-PCR方法检测出SYT-SSX融合基因mRNA表达,诊断为转移性肾滑膜肉瘤。未行进一步治疗,术后2个月死于癌转移。结论:转移性肾脏滑膜肉瘤极为罕见,高度恶性,预后极差。术前确诊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既往病史,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必要时可行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上首选外科手术,术后需辅助进一步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5岁.因右腰部酸胀3个月入院.门诊B超示右肾中度积水,静脉肾盂造影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扭曲.体检: 腹平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 右肾区轻叩痛,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逆行尿路造影示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上中段交界部S形扭曲并向中线移位伴右肾积水.术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肾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合并胸椎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恶性肾SFT合并胸椎转移患者的疾病进展过程、诊断及治疗措施,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等,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肾癌。病理检查提示肾中部见一肿物,大小5.5cm×4.0cm×4.0cm,切面灰白质偏硬,侵及肾被膜及肾盂黏膜,肿物与周围界限尚清。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Bcl-2(灶状+)、CD34(++)、S-100(-)、Vimentin(++)、CD117(-)、CK(-),诊断为恶性SFT。于2010年4月22日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右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出现腰背部疼痛,确诊为胸椎转移瘤,于2010年7月28日在全麻下行胸椎管减压,椎管内肿瘤切除,胸10腰2椎体骨水泥灌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提示椎管内组织见梭形细胞肿瘤组织浸润,结合形态及病史,考虑为恶性SFT复发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Bcl-2(-),CD34(-),S-100(-),SMA(+),Vimentin(+),CK(+)。术后2个月,患者出现全身多发转移,病情恶化,经医治无效去世。结论:恶性肾SF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并应与肾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睾丸恶性间质细胞瘤(TMLCT)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及无创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年龄47岁)TMLCT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全麻下行根治性右睾丸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TMLCT,以间质细胞为主,可疑脉管癌栓。免疫组化染色示:α-抑制素(+),波形蛋白部分(+),EMA(+),PLAP(+),CD30(+),Ki67约5%(+),CK(-),CK7(-),S100(-),CD10(-),SMA(-),Des(-),AFP(-),h CG(-),CEA(-),CK19(-),CD117(-),Oct-4(-),LCA(-),CD20(-),Pax-5(-),CD3(-),CD43(-)。患者外周血中共检测到2个CTCs。术后复查因多发淋巴结转移行化疗3个疗程,随后复查CT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缩小,予行腹膜后肿物切除+冷冻消融术。随访8个月复查CT见腹膜后转移淋巴结较前增大并肾上腺转移。结论:TMLCT是极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而CTC有望用于其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41岁。因反复右腰痛半年而就医。 B超检查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 0 .6 cm× 1 .0 cm,右肾轻度积水。腹部 X线平片示第 2、3腰椎体间右侧旁开 2 cm处有 0 .6 cm× 1 .0 cm结石影。排泄性尿路造影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 0 .6 cm× 1 .0 cm,右肾轻度积水。常规检查正常。拟诊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2次 ,未见排石 ,B超检查结果如前。 1个月后住院行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术中见右输尿管上段与周围组织粘连 ,其后方触及一小结节 ,质硬。切开右输尿管检查未见结石 ,将右输尿管后壁处结节切下 ,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0岁。1个月前偶然发现石上腹有一拳头大小包块,无任何不适,无外伤及结核病史。体检:右上腹部触及一10cm×10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轻压痛,活动度小,双肾未扪及。腹部B超示右腹膜后实质性肿物,右肾积水。IVU示右肾不显影。CT检查示右腹膜后脊柱旁占位性病变,考虑源于腰大肌,右肾积水。临床初步诊断为右腰大肌恶性肿瘤并侵及右输尿管。于1998年2月20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膜后右肾下方有6cm×5cm×5cm及4cm×3cm×3cm两个相连实质性肿瘤,质硬,表面不规则,有包膜,肿物上部与右肾下极紧密相连,右输尿管上段包裹…  相似文献   

13.
反复体外冲击波碎石致输尿管狭窄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 ,40岁。 2 0 0 2年 2月发生右肾绞痛 ,6月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 :右输尿管下段结石 ,右输尿管无扩张。当月在该医院行B超定位 ,俯卧位体外液电冲击波碎石术 ,术后有部分碎石排除 ,1周后复查B超见右输尿管下段残余结石。在该结石部位反复进行体外液电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4个月内共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1 5次。随访 4个月 ,有少量碎石排除。B超示 :右肾积水进行性加重。收住我科。入院后行KUB加IVU检查提示 :右肾排泄延迟 ,右肾中度积水 ,右输尿管中上段扩张 ,右输尿管下段梗阻。膀胱镜检查见右输尿管开口清晰 ,未见喷尿 ,逆行插管在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病理诊断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主要症状、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男性,47岁,入院前1年出现劳累后右腰部酸痛症状,于2013年1月28日行彩超检查发现“右肾占位”.入院后诊断为“右肾占位病变”.患者拒绝行右肾部分切除术,要求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右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学特点:瘤细胞胞浆丰富,粉染,形状多样,排列成片.免疫组化:CD117(-),CD10(-),CK7(-),CK8/18(-),CK20(-),RCC(-),Vimentin(+),HMB45(+),Melan-A(+),CD68(+),SMA(+),Ki67(<3%+).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与肾细胞癌及其他恶性肾肿瘤相混淆,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由于它具有潜在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故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15.
后肾腺瘤1例     
患者,女,52岁。因“B超发现右肾肿物2天”人院。无腹痛,无血尿及蛋白尿,无水肿,无高血压,不伴红细胞增多症。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无异常。泌尿系B超检查见右肾中下极见一大小约3.7cm×3.0C1TI低回声团,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腹部CT平扫加增强示:右肾中下部实质见一类圆形软组密度影向外突出,平扫CT值38HU,增强呈明显强化CT值77HU,肾盂结构未见破坏。术中见右肾中下极约4cmx3.0cm×3.0cm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包膜不完整,切面呈鱼肉状,未发现远处及淋巴结转移。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示:良恶性难以鉴别,故行右侧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后肾腺瘤(metanephricad—enoma,MA)。免疫组化:CK、Vinentin、CD57均阳性,EMA、CD56、CDIO、CK7均阴性。术后恢复好,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77岁.主因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于2011年4月26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发热.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超声检查:右侧肾窦回声分离4.2cm,右肾窦中部可见分隔;上位肾延续出管状结构,其输尿管末端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直径1.3 cm;下位肾输尿管扩张至膀胱,扩张的输尿管末端管腔内可见5.7 cm×3.0 cm低回声影.CT检查:右肾形态明显增大,右侧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积水,肾实质明显受压变薄,右输尿管下段可见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界较清晰,密度较均匀,中段沿管壁可见高密度影,末端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并突入膀胱;增强扫描示右输尿管下段病变有强化,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延时扫描未见右肾盂、肾盏内造影剂充盈.MR检查:右肾形态明显增大,可见重复集合系统;下位肾盂、肾盏、输尿管明显扩张,下位输尿管下段可见充盈缺损;上位肾盂、肾盏显影不良,输尿管扩张,其下段部分输尿管未见显影.IVU检查:右肾明显增大,部分肾盏显示隐约扩张,右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显影.肾动态显像检查:左侧肾小球滤过率65.82 ml/min,右侧1.01 ml/min.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8岁.主因“肉眼血尿伴右腰疼痛1d”于2010年8月1日入院.查体右肾区叩痛,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6.15×109/L.B超检查示右肾下极直径约12 cm囊实性占位,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肿物实性部分血流丰富.CT检查示右肾下极实质内囊实性肿块,大小为11.2cmx9.7cm,增强后皮质期其内实性成分及分隔可见明显强化,并可见明显强化壁结节影,实质期强化程度减低,肾盂期呈低密度影,其内囊性部分于增强各期均未见强化;右肾盂内高密度影未见强化;重建示右肾可见副肾动脉,起源于L4水平腹主动脉,包绕并进入右肾下极肿块.  相似文献   

18.
例1,女,56岁,因"右腰腹胀痛不适2个月"于2005年10月5日入院,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及肉眼血尿.既往: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4年,曾行抑那通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已婚已育,体检:右肾区有轻度叩击痛,行尿常规检查红细胞(++),B超示: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右肾重度积水,2005年10月7日IVU示: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并肾重度积水,进一步行右肾盂逆行造影检查示:右输尿管中段狭窄并肾积水.2005年10月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输尿管中段探查术,术中见右输尿管中段一长约2.0cm狭窄段,与周围粘连严重,累及腹膜,游离狭窄段后切除狭窄段,置入双J管行端端吻合,术后病检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伴狭窄.术后2个月后拔除双J管,定期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36岁。以右腰腹部胀痛十余天 ,B超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于 1999年10月 9日入院。体检 :腹部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腹肌不紧张 ,右腰腹部可触及一包块 ,界线不清 ,质硬有压痛 ,活动度差。进一步行CT检查显示右肾上极有 8.4cm× 6.4cm× 8.0cm类圆形肿物 ,CT值 2 9.6~ 35 .6Hu ,与右肾上极似有分界 ,右肾盂未见异常 ,诊断为右肾上腺肿瘤。IVU显示右肾受压向下移位 ,右肾外形增大 ,肾盂与输尿管呈直角 ,提示右肾上极肿瘤 ,性质待定。右肾逆行造影检查显示肾外肿物可能性大 ,但不排除肾肿瘤。双肾M…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5岁。因右腰部酸胀3个月入院。门诊B超示右肾中度积水,静脉肾盂造影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扭曲。体检:腹平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右肾区轻叩痛.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逆行尿路造影示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上中段交界部S形扭曲并向中线移位伴右肾积水。术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