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FⅡ∶C)与抗凝血酶活性(AT∶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确诊的9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其中Child - pugh分级A级22例(A组) ,B级47例(B组) ,C级23例(C组) ;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FⅡ∶C、发色底物法测定AT∶A。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各组FⅡ∶C、AT∶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 ,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1) ,并随病情的加重降低越甚。92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FⅡ∶C与AT∶A相关系数为0.63(P<0.01) ,具有中度相关性。结论FⅡ∶C、AT∶A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 ,检测FⅡ∶C和AT∶A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有更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维持血透患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90%,严重影响维持血透患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率,为观察我院维持血透患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治疗现状,为今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的高血压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笔将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血透患的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血浆FⅧ抗原及活性定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对46例正常人及两个遗传性FⅧ缺陷症家系部分成员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FⅧ抗原,生物素化戊胺测定FⅧ活性,以FⅧ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结果 3例患者FⅧAAg均为0%,FⅧBAg分别为正常人的78.46%、66.43%、57.29%.46例正常人血浆FⅧ活性FⅧC平均值为86.34%±17.98%,范围在56.5%~165.17%之间,3例患者为0%,家系中杂合子范围为29.60%~104.86%.结论 双抗体夹心法和生物素标记法均为简捷、灵敏而且特异的FⅧ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P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异常变化。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FLISA)检测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64例正常人的cTnI。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组的血清cTnI水平为(0.20±0.52)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03±0.05)ng/ml(P<0.05)。1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31(27.0%)例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等症状;有症状患者血清cTnI为(0.49±0.93)ng/ml,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0.09±0.11)ng/ml,P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肝素(Hp)浓度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用微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Hp浓度,监测了18例肾病病人血透期间和2例DIC病人在用肝素治疗期间血浆肝素浓度。结果 标准曲线在0.1~0.8u/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高、中、低三种浓度回收率分别为90.1%、93.2%和91.4%。批内CV=5.2%,批间CV=7.1%,与TCT法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肝素辅因子Ⅱ (HCⅡ )活性及抗原水平在动、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与动、静脉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5 0名正常人 ,75例脑梗死、5 0例心肌梗死及 36例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HCⅡ活性 ;发色底物法检测深静脉血栓患者中HCⅡ缺乏者血浆抗凝血酶 (AT)活性 ;Westernblot检测部分样品 (每组 36例 )血浆HCⅡ抗原含量。结果 血浆HCⅡ活性与其抗原呈平行变化 ;正常对照组血浆HCⅡ活性及抗原水平分别为 (96 .80± 2 0 .11) % ,0 .93± 0 .19与脑梗死组 [(99.97± 2 1.14 ) % ,0 .96± 0 .2 4 ]、心肌梗死组 [(98.18± 2 9.35 ) % ,0 .95± 0 .2 0 ]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组 [(89.5 7± 17.12 ) % ,0 .87± 0 .18]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但深静脉血栓形成组HCⅡ活性和抗原均呈降低趋势 ;HCⅡ明显减低者在正常人及患者之间的分布频度无显著差异 ;深静脉血栓中HCⅡ缺乏者血浆抗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正常。结论 血浆HCⅡ变化可能不是中国湖南汉族人心、脑血栓病的危险因子 ;是否与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测定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浆8种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探讨血凝酶制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47例,分为无贫血、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及重度贫血4组,同时收集消化性溃疡不伴出血患者44例及慢性胃炎患者81例,以慢性胃炎组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及Ⅻ的活性及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凝血因子Ⅱ、Ⅴ的活性水平在轻度贫血和中度贫血的溃疡出血患者中降低,凝血因子Ⅶ、Ⅹ的活性在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及重度贫血的溃疡出血患者中亦降低,而凝血因子Ⅷ、Ⅸ的活性在4组不同程度贫血的溃疡出血患者中均升高。各组患者的INR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的升高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时对维持机体正常水平的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3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抽取静脉血3ml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比较血液透析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透析前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9.58±10.63) μmol/L,透析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1.33±10.81)μmol/L,透析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较透析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的参考值为(13.54±4.49) μmol/L,透析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都要较正常同型半胱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明显清除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不能使其达到正常.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血液透析是目前维持尿毒症晚期患者生命的最佳方法之一,但尿毒症患者由于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必须进行长期的充分血透和药物治疗,并适应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文献报道血透患者抑郁患病率高达率达54.4%。为此作者对本院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抑郁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 2 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的C -反应蛋白 (CRP)、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 (Hb)及 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后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血液透析后患者CRP与其ALB、Hb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且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如感染、营养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综合交互作用的,其主要包括认知因素、疾病和治疗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家庭状况等.帮助患者了解诸多因素、求得社会及家庭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进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式,正确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药物指导,并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能够保证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Abstract: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quality of life(QOL)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patients, It was well known tha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QOL)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patients were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cognitive factors, disease and treatment factors, cultur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family status, etc. To help patients understand the many factors and seek social and family supports can improve patients' QOL, and correct and time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drug guidance, effective health guidance can ensure therapeutic effects.  相似文献   

13.
蛋白C抗凝系统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抗凝因子蛋白 C(PC)、蛋白 S(PS)及血栓调节蛋白 (TM)在尿毒症、凝血异常导致出血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及发色底物法测定 4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 PC抗原 (PC:Ag)、PC活性 (APC)、血浆总 PS(TPS)、血浆游离 PS(FPS)及 TM含量。结果 :尿毒症患者 PC:Ag、TPS、FPS、TM和 D二聚体 (DD)含量及 AP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或P<0 .0 0 1) ;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 APC、TPS、FPS及 DD血透后明显升高 (P<0 .0 5或 P<0 .0 0 1) ;TM血透后明显降低 (P<0 .0 0 1) ;有出血并发症者血浆 PC:Ag、FPS、DD含量及 APC明显升高 (P<0 .0 5或 P<0 .0 1)。结论 :尿毒症患者蛋白 C抗凝活性降低 ,与尿毒症时高凝倾向和血栓形成有关。血透可激活原本已处于高凝状态的凝血系统 ,使体内蛋白 C抗凝途径的抗凝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情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情况以及内瘘失功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采集436例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分别为非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结扎远心端头静脉,形成改良端侧吻合,少数为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结果 436例患者完成统计,其中男性245例,女性191例,内瘘失功76例,138例患者肾移植术后自然堵塞.结论 自体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是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糖尿病、低血压、高超滤量是易患因素,正确的穿刺和透析结束后绑带绑扎时间和方法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血管通路失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而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对透析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研究拟探讨微炎症反应在MHD患者血管通路失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的47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35例,女12例,观察期间无急性炎症及其它活动性疾病。实验分组:第1组(15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首次作动静脉内瘘术,并继而行血液透析治疗;第2组(18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未发生血管通路失功;第3组(14例)患者行血液透析,发生血管通路失功并需再次手术。观察3组患者血生化指标,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并留取第1组和第3组患者桡动脉标本,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染色,观察血管病理改变,测量血管内膜平均厚度。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血管单核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结果第3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第1、2组,第3组患者血管内膜明显增厚、其血管壁上CD68、MCP-1表达均明显高于第1组(P<0.01),血浆hs-CRP水平与桡动脉血管壁内膜厚度及CD68、MCP-1在血管壁上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可能参与血管通路失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降压作用.方法11例血液透析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使用米诺地尔,分析其的降压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米诺地尔治疗1月后显效率95%(10/11),有效率100%(11/11);治疗3月后显效率100%.近期对血肌酐无明显影响.副作用观察:当患者服用的剂量为5.0mg/d时,其在一月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多毛现象;当米诺地尔剂量为2.5mg/d时,患者多毛有所减少.未见明显心率增快、心包积液及水钠潴留.结论小剂量米诺地尔在配合其它降压药的基础上,对伴顽固性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降压效果肯定,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D4-HP)组13例,每例患者在2周5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每周1次HD+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HD)组13例,每周3次H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HD4-HP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组治疗前后比较,PRA、ATⅡ、Hcy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PRA、ATⅡ、Hcy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HD+HP组PRA、ATⅡ、Hcy较HD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与预后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探讨预防控制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措施。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8例HD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V抗体,随访3年,分析HCV感染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血清转氨酶(ALT)异常的关系,并观察转归及预后。结果88例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0.2%,HCV-RNA阳性率为4.5%,HCV总感染率11.4%。随访3年无新感染者;单纯HCV感染者未出现血清转氨酶(ALT)增高及影像学所见的肝损害;5例抗-HCV( )伴有HBcAb( )者均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早期肝硬化表现。结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有关;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HBV与HCV同时感染者更易出现肝脏损害,值得重视。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探讨预防控制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措施。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8例HD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V抗体,随访3年,分析HCV感染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血清转氨酶(ALT)异常的关系,并观察转归及预后。结果88例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0.2%,HCV-RNA阳性率为4.5%,HCV总感染率11.4%。随访3年无新感染者;单纯HCV感染者未出现血清转氨酶(ALT)增高及影像学所见的肝损害;5例抗-HCV( )伴有HBcAb( )者均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早期肝硬化表现。结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有关;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HBV与HCV同时感染者更易出现肝脏损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3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尿毒症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判定并分析其形成因素.结果:13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55.5%,与性别、年龄、病程及医疗费用类别有关,而与残余肾功能情况、原发疾病及文化程度无关.结论:性别、年龄、病程及医疗费用类别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提示在此类患者的日常护理时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保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18例,常规血液透析(HD)每周二次,其中一次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HDF+HD)组20例,每周常规HD治疗两次,HDF治疗一次,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钙(Ca^2+)、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数值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情况。结果HP+HD组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为89%,高于HDF+HD组(6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HP+HD组血P^3-、PTH较HDF组下降明显(P〈0.05);但BUN、SCr的下降程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HD能有效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且优于HDF+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