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妇科盆腔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已广泛用于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对妇科盆腔肿块的术前定位准确率为90%,定性正确率为84.3%[‘],本文对60例妇科盆腔肿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60例中年龄28~70岁,平均44岁。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阴道流血或下腹部包块。于检查前2—3小时分次口服1%~2%含碘溶液100ml,以充盈盆腔内的小肠和结肠;检查前经肛门灌注1%的碘溶液150~300ml,充盈直肠和乙状结肠;常规放置沾有碘溶液的阴道塞;膀肌内保留适量尿液使膀优呈充盈状态。使用日本岛津SCT—4800TECT机和西门于So-maton…  相似文献   

2.
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巾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膜后肿瘤的主要定位征象为腹膜后器官和血管受压前移或侧移,肿瘤与相邻后腹壁或盆壁肌肉、脂肪间隙不清晰或消失,肿瘤与腹腔内脏器间隔的完整.术前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67%(26/30);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833%(25/30);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为水样密度或软组织密度,脂肪肉瘤呈现为囊实性或软组织密度肿块,嗜铬细胞瘤以囊变和明显强化为主要表现,畸胎瘤、脂肪瘤各有特征性表现,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33.3%(10/30)。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可靠.对肿瘤良恶性预测具有帮助作用,对病理组织类型估计能提供线索和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纵膈肿瘤是一类较常见的胸部肿瘤,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及CT与X线资料的58例进行分析,探讨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脾脏囊肿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脾脏囊肿相对较少见,临床表现缺管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笔者对9例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脾脏囊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必析,旨在提高本病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间叶源性肿瘤15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胚胎残余组织源性肿瘤5例,腹膜间皮细胞肿瘤2例。结果 原发于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较少见,CT表现为囊性肿块者均为良性,囊实性或实性者以恶性居多。虽然肿瘤来源于多种不同组织,但CT表现可各有其特征。结论 CT是诊断盆腔器官外肺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明确肿瘤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相对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征性,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本文收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骶骨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我们收集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骨原发性肿瘤12例,结合文献就其X线与CT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非常少见,作者分析了4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CT表现旨在探讨CT的诊断价值。1.对象与方法①男性3例,女性1例。病例包括十二指肠癌2例,平滑肌肉瘤1例,平滑肌瘤1例。其中两例手术病理证实。2例胃镜活检证实,本组病例不包括壶腹癌。  相似文献   

9.
腮腺肿瘤临床较少见,本文总结分析了3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以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和CT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其检查手段目前仍以结肠低张力气钡双重造影及内窥镜为首选。由于CT检查的普及,其作用逐渐得到认可;但至今对结肠癌的CT诊断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25例经腔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眼眶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眼眶原发性肿瘤的CT表现,以期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CT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眼眶原发性肿瘤56例。均行CT轴位平扫,33例行轴位增强扫描,另有10例行冠状位增强扫描。结果 56例眼眶原发性肿瘤CT发现率100%,良、恶性诊断准确47例,定性诊断准确31例。结论 CT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部分肿瘤良、恶性可得到明确诊断,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仍很困难。  相似文献   

12.
妇科盆腔肿瘤的CT诊断(附6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讨论CT扫描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63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年龄24岁~68岁,平均43岁)于临床症状出现后3d-5a内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了所有患者的CT表现。结果 本组63例盆腔肿瘤患者中,子宫肌瘤21例,卵巢囊腺瘤7例,卵巢畸胎瘤4例,宫颈癌13例,子宫内膜癌7例,卵巢癌6例,卵巢囊腺癌5例。各种肿瘤随其性质(良性与恶性)及部位不同具有特征性CT表现,与手术或病理对照,准确地定性诊断55例(87.3%),误诊8例(12.7%),准确定位57例,错误定位6例。结论 依据盆腔肿瘤的CT表现,能对绝大多数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研究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均经CT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MR平扫和动态增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无黄疸。CT均表现为胰头部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1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伴有胰管轻度扩张。所有3例肝内外胆管均未见扩张。1例MR检查的病例胰头部肿块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后,CT、MRI上肿块囊壁及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结论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肠系膜孤立性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系膜孤立性肿块的CT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肠系膜孤立性肿块的CT表现.结果间质瘤1例、恶性间质瘤1例、畸胎瘤1例、恶性淋巴瘤2例、脂肪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和Castleman病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术前准确定位11例(11/12),正确判断良、恶性10例(10/12),正确判断病理组织类型6例(6/12).结论CT是诊断肠系膜孤立性肿块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明确肿瘤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部分典型病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圆锥屿尾部的特殊解剖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发生在此部位的肿瘤相对多见,肿瘤种类也很复杂。本文就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一组病例,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圆锥马尾部肿瘤MRI定位、定性珍断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通过螺旋CT检查,可以了解肿瘤在食管壁内的浸润范围,周围重要脏器的累及程度、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情况;现将我科2003.6-2005.9CT检查食管癌48例进行分析,各例均经手术及内镜病理证实,以探讨食管癌螺旋CT检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武  张雪哲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1):1125-1126
骨骼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关注的问题,也是难点之一。恶性肿瘤局部微观浸润与周围水肿、肿瘤实质与肿瘤内部坏死的区分也存在一定困难。普通的影像诊断方法难于准确地做出鉴别。近年,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MR各种新技术,如灌注和扩散成像技术的发展,为骨骼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恶性肿瘤微观浸  相似文献   

19.
翼腭窝原发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翼腭窝原发肿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翼腭窝原发肿瘤的影像资料。结果 11例肿瘤均起源翼腭窝,通过其自然通道向邻近结构不同程度生长,其中神经鞘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血管纤维瘤3例、腺样囊性癌2例、黑色素瘤1例。神经源性肿瘤边界清楚,高分辨率CT(HRCT)可见翼腭窝扩大,周边骨质受压移位、变薄;在MR T1WI呈等信号(与脑实质比较),T2WI呈高信号,2例神经纤维瘤信号均匀,呈均匀强化。3例神经鞘瘤可见囊性区,呈不均匀强化。血管纤维瘤边界较清楚,HRCT可见翼腭窝扩大,周边骨质受压移位,变薄及破坏。在MR T1WI呈等信号(与肌肉比较)2例,低信号1例;T2WI呈高信号,明显强化,1例瘤体可见散在点或条状流空信号,呈不均匀强化。腺样囊性癌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整,HRCT示翼腭窝扩大,骨质呈虫蚀样破坏;在MR T1WI呈低信号(与肌肉比较),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瘤体内可见点、囊状更高信号,呈不均匀强化。黑色素瘤边界清楚,形态不规整,HRCT示翼腭窝扩大,前侧骨质受压移位、变薄,其余骨壁破坏,肿瘤突人邻近结构;MR T1WI呈稍高信号(与肌肉比较),T2WI呈高信号,见多发点或条状流空信号,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CT能清楚显示翼腭窝周边骨质改变,MRI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两者结合能较准确地对神经源性肿瘤及血管纤维瘤作出定性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确定手术入路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松果体区肿瘤的CT与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抹及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20例。9例行CT扫描,11例行MR扫描,均同时作增强扫描。将该区肿瘤分成为原发性肿瘤和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对其CT与MR影像资料和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原发性肿瘤中,发殖细胞瘤10例、松果体肿瘤3例、畸胎瘤2例、脂肪瘤1例;来自邻近结构的为天幕裂孔动脉瘤、脑膜瘤、蛛网膜囊肿和Galen静脉畸形各1例。CT平扫,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和畸胎瘤表现为分叶状的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可有钙化,钙化大小与形态不一,畸胎瘤内常含有脂肪、钙化和骨骼。除脂肪瘤外增强后其它原发性肿瘤均可明显强化,MRI均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结论:CT与MRI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鉴别诊断中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