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HpaⅡ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检测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降下素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病例组待检细胞DNA经HpaⅡ消化后,再用两对CT基因特异性引物作PCR扩增,分别产生长度为566bp和1.4kb特异片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意义。方法:利用PCR扩增降钙素(CT)基因5′端第4个甲基化位点附近的DNA序列,所有样本DNA在做PCR前用过量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检测25例初治或复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0例完全缓解期患者。细胞系HL-60作阳性对照,正常对照组10例。结果:25例ANLL中,17例阳性(64%),10例缓解期骨髓标本,4例可检测到残留的白血病克隆,有1例在复发前2个月出现持续的残留白血病克隆。结论:用PCR方法检测CT基因甲基化是非常有潜力的检测ANLLMRD的方法,对预测复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意义。方法:利用PCR扩增降钙素(CT)基因5'端第4个甲基化位点附近的DNA序列,所有样本DNA在做PCR前用过量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检测25例初治或复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0例完全缓解期患者。细胞系HL-60作阳性对照,正常对照组10例。结果:25例ANLL中,17例阳性(64%),10例缓解期骨髓标本,4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化敏感酶(HpaⅡ)消化DNA,应用PCR扩增方法敏感地检测了74例恶性血液病病人降钙素(C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发现70%(7/10)ALL,72.7%(16/22)ANLL,52%(12/23)CML,80%(8/10)MDS,3例(3/3)恶性淋巴瘤(MT)和1例(1/1)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病人出现CT基因高度甲基化阳性。结果表明,CT基因高度甲基化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克隆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基因甲基化对白血病前期基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CT基因5’端第4个甲基化位点附近的DNA序列,所有样本DNA在做PCR前用过量的限制性内切酶HPaⅡ消化。检测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12例再障患者,细胞系HL-60作阳性对照,5例正常人骨髓作正常对照组。结果:再障组与正常对照组CT基因处于正常甲基化状态。21例MDS中16例CT基因高度甲基化。3例CT基因高度甲基化的MDS转化成AML。CT基因高度甲基化与原始细胞计数无相关性(r=0042)。结论:CT基因高度甲基化可作为MDS基因诊断的一个指标,为探知MDS的发病机理以及与白血病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基因类型的变化。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6例初治及其中22例难治复发ALL患者IgH,TCRVγI-Jγ和TCRVδ2-Dδ3基因重排。结果:71.4%(40/56),80.4%(45/56)及58.9%(33/56),初始ALL存在IgH,TCRVγI-Jγ和TCRVδ2-Dδ3基因重排,40例IgH基因重排阳性病人中,1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15基因高度甲基化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结合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结果 在36例急性白血病患中有22例(61.1%)存在p15基因高度甲基化,其中2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有17(65.4%),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5例(50.0%)存在p15基因高度甲基化。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有p15基因甲基化的ANLL患有较高的外周血白细胞  相似文献   

8.
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的高度甲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的高度甲基化禹华玮刘祥荣谭齐贤乔宏降钙素(CT)基因位于人类11号染色体短臂11p15。约90%的非霍奇金T和B细胞淋巴瘤和95%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肿瘤细胞,其CT基因5′端CCGG位点高度甲基...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甲基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基因高甲基化能否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分子标志。方法:采用设有内、外参照的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和激光扫描技术,检测27例MDS和6例由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的CT基因5′端甲基化率(CTMR)。结果:MDS患者CTMR为33.65%±23.37%,显著高于对照组(8.01%±4.25%,P<0.001),其中RAEBt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A组,已随访3~10年的RA患者5例均在正常范围,且无白血病转化。9例RAEBt的CTMR均>30%,随访8例中7例于2个月内转化为AML。结论:CTMR对早期预测MDS向白血病转化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mdr_1基因的表达。以K562敏感细胞和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K562/A02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发现复发和未缓解患者中mdr_1表达增高者占90.9%(10/11),而初治患者中仅为21.4%(3/14),mdr_1表达增高者化疗效果差。应用单克隆抗体JSB-1检测P-170结果与RT-PCR一致。此RT-PCR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以检出2Pg的mdr_1cDNA,对于检测白血病mdr_1的表达是一种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p15^INK4B基因在CpG岛高甲基化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重要作用,应用敏感的甲基化特异的MSP-PCR的测定方法,测定了p15^INK4B基因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甲基化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p15^INK4B基因操纵区在AML和CML中的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83.9%(26/31)和0%(0/28)。结论提示:甲基化是p15^INK4B基因在AML中主要的失活方式之一,并可在病程进展中出现甲基化,使病情加重,在CML中无基化的发生,说明p15^INK4B基因的功能在CML中可能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2.
双温PCR法检测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球蛋白重链(IgH)重排可作为B淋巴系肿瘤的基因标志,应用PCR方法检测此重排可进行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研究。我们通过基因释放剂提取DNA及双温PCR循环,建立一种快速可靠PCR方法检测38例淋巴细胞白血病IgH重排基因,28/38(73.7%)阳性,敏感度为10 ̄(-4)~10 ̄(-5)水平。此方法简便、快捷且成本低,更适于临床检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作者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以K562敏感细胞和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K562/A02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发现复发和未缓解患者中mdr1表达增高者占90.0%(10/11),而初治患者中仅为21.4%(3/14),mdr1表达增高化疗效果差。应用单克隆抗体JSB-1检测P-170结果与RT-PCR一致。此RT-PCR具有高度敏  相似文献   

1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HpaⅡ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HpaⅡ—PCR)检测7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降钙素(CT)基因的甲基化快态。病例组待检细胞DNA经 HpaⅡ消化后,再用两对CT基因特异性引物作 PCR扩增,分别产生长度为 566 bp和1.4 kb特异片段。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阳性率 68.8%(33/48),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3.3%(22/30),敏感性达10~(-3)。证明CT基因5’高度甲基化是白血病细胞克隆的特异标志。本方法对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其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降钙素基因甲基化对白血病基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CT基因5‘端第4个甲基化位点的DNA的序列,的有样本DNA在做PCR前用过量的这内切酶HPaⅡ消化。检测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12例再障患者,细胞系HL-60作阳性对照,5例正常人骨髓作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以T细胞受体(TCR)γ、TCRδ、IgH基因的V-(D)-J结合部N顺序三种克隆特异基因标志;SIL-TAL-1、HRX基因相关的融合基因和bcr/ab1融合基因作为肿瘤特异标志,对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完全缓解后的微量残留病(MRD)作系统的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小儿ALL缓解后均存在MRD。6个月内复查的12例ALL中6例(50%)在缓解6个月内MRD测定阴性,18例(78.3%)在12个月内、19例(82.6%)在24个月内MRD测定阴性。若持续MRD检测阳性或由阴性转阳性则提示将发生骨髓复发。检测的灵敏度是10-2~10-6。提示白血病MRD的跟踪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形式的种类,以及是否存在几个克隆并存的情况。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构建IgH-PCR-SSCP基因指纹(fingerprinting),分析34例ALL患儿IgH基因重排的基因指纹图谱。结果:单克隆的IgH基因重排中除了单等位基因重排9例(32.14%)外,有15例(53.57%)是双等位基因重排;4例(14.29%)白细胞数高、免疫表型是早期B细胞的病例表现寡克隆性IgH重排。结论:从基因水平证实,小儿ALL多发生IgH双等位基因重排,且有多个克隆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伴t(8;21)染色体易位的M2b型白血病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该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以从10^4-10^5个正常细胞RNA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对于M2b型白血病的诊断及监测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方法。我们研究的11例M2b型白血病中有1例未检测到的PCR产物,可能与该型患中基因重组的分子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10月至1997年12月,用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中位年龄25.5(9~4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CR135例,CR2或早期复发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CR125例,CR2或早期复发5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TX)120mg/kg+单次全身照射(STBI)9~10Gy或马利兰(Bu)16mg/kg或马法兰(Mel)160~180mg/m2+阿糖胞苷(AraC)4g/m2。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806(32~3400)天,移植相关死亡7例(9.5%),ANLL、ALLCR1期移植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9%±7.7%和67.0%±106%,复发率39.3%±9.3%和23.7%±10.6%。结论:为降低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骨髓供者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接受ABMT。  相似文献   

20.
根据tal-1基因缺失上下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株人白血病细胞株和7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标本进行tal-1基因缺失分析。结果CEM、HBS-2和RPMI-8402三株T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以及3/16例T-ALL发现tal-1基因缺失,54例其它类型急性白血病均未见基因缺失,而且具tal-1基因缺失的T-ALL细胞均为胸腺发育I期,免疫表型特征为CD_2+、CD_7+、CD_1 ̄-、CD_4 ̄-和CD_8 ̄-。PCR方法敏感性达10 ̄(-4)。说明tal-1缺失发生于部分T-ALL中,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