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白念珠菌菌丝相蛋白抗原诊断白念珠菌病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的检测白念珠菌血清抗体方法,协助临床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应用超声粉碎和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去除细胞甘露糖和糖蛋白后,PAGE电泳显示47000部分是主要的胞浆蛋白抗原,用47000-29000或全菌抗原建立ELISA法测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2.
应用本室研制的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以Dot-ELISA 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快速鉴定.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选,确定了Dot-ELISA 的工作程序.对两种参考菌株(Pcnner.Loir)、人及10种动物来源的476株空肠弯曲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均为阳性反应。可在3h 内报告结果.与11种其它细菌的试验结果表明,除与幽门弯曲茵发生弱阳性反应外,与另外其它10种细菌均为阴性反应.为空肠弯曲菌的鉴定提供了一种特异、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核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急性腹泻病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感染率,建立了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PCR检测方法。引物设计在结肠弯曲菌鞭毛A基因高度保守区,的主增产物为450bp。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的检测白念珠菌血清抗体方法,协助临床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方法应用超声粉碎和ConA-Sepharose4B亲和层析法去除细胞壁甘露糖和糖蛋白后,PAGE电泳显示47000部分是主要的胞浆蛋白抗原,用47000~29000或全菌抗原建立ELISA法测血清抗体。结果全菌抗原,80份正常血清75份阳性,40份患者血清37份阳性;47000~29000蛋白抗原,80份正常血清2份阳性,40份患者血清36份阳性。结论检测血清中抗白念珠菌菌丝相蛋白抗体,有助于诊断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肠杆菌科细菌共同抗原(ECA)是几乎存在于所有肠杆菌科细菌表面的氨基糖类抗原。本文介绍从E. coli O14菌中提取、纯化ECA,制备抗ECA抗体,建立检测标本中ECA的ELISA法。699例中段尿用本法与常规培养法比较,细菌数≥10^5/ml的211份标本中208例ECA阳性,<10^5/ml的8份标本中阳性2例。本法较培养法可提前1~2天发报告,对尿路感染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重组抗原检测抗干燥综合征A 抗原的自身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便捷的检测抗干燥综合征(SS)A抗原(分子量为60000的多肽成分)的自身抗体(抗SSA)的方法,以利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控。方法 构建基因工程菌,表达SSA-60000融合蛋白。经GST柱层析法纯化后,分别经免疫印迹(IB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份SS患者血清、60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和30份正常人血清。结果 利用重组抗原检测抗SSA自身抗体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证实重组汉坦病毒核壳蛋白(rNP)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大肠埃杀菌表达汉坦病毒76118株S基因获得rNP,从该病毒感染细胞裂解液获得天然NP。在相同的捕捉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系统中,比较研究rNP与天然NP的抗原功能。用rNP抗原的捕捉法ELISA检测临床血清,与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特异性IgG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用rNP和天然法ELISA检测临床血清,与间  相似文献   

8.
自制藜草花粉抗原用生物素-链霉亲合素,ELISA,捕获法BSA-ELISA及生物素-亲合素ELISA等三种不同改良的ELISA法平行检测藜草花粉特异性IgE抗体,发现敏感性依次为BSA-ELISA捕获法BSA-ELISA,BA-ELISA。特异性依次为捕获法BSA-ELISA,BSA-ELISA,BA-ELISA。  相似文献   

9.
风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产生风疹病毒(RV)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及检测RV感染的捕获ELISA。用RV抗原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建立杂交瘤细胞株。用相应单抗建立检测血清中RV行异性ⅠgM的捕获ELISA,并以该法与间接ELISA进行了比较实验。获得的杂交瘤细胞5D5、5G5、2F7相应单抗均属ⅠgG1,与纯化RV抗原有强阳性反应。两法比较,阳性血清X^2=0.25,P〈0.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利用本室制备的血清不交叉人精子膜抗原及血清交叉精免疫抑制因子作为抗原,经ELISA间接法对60例孕妇,50例不育妇女和50例女童的血清ASA和抗SPIF-Ab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ASA在不孕妇女与怀孕妇女及女童间有显著性差异,而抗SPIF-Ab在不孕妇女与女童间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孕妇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乔博  张茂俊 《疾病监测》2010,25(7):572-576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快速、特异检测方法的建立对于该病原菌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定量PCR方法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肠弯曲菌的检测及鉴定。本文从荧光定量PCR方法在空肠弯曲菌病原检测中的建立、发展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弯曲菌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人兽共患性、细菌性肠道病原菌之一,对人致病的弯曲菌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特定血清型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是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重要前驱因子。本文对空肠弯曲菌引起GBS的流行病学与致病机制等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分析我国弯曲菌遗传特征,本研究根据已发表多株弯曲菌的全基因组测序特征及比对结果自行设计基因芯片,利用芯片对我国不同宿主来源菌株进行遗传特异性分析。方法 根据前期基因组水平比对分析的结果,利用Combimatrix tilingCustomArrayTM 90K芯片,设计DNA芯片。芯片包含已测序菌株 ICDCCJ07001、269.97、NCTC11168、81-176、81-116和RM1221共3384个CDS的探针序列,以及空肠弯曲菌耐药及致病性相关2个质粒共80个CDS的探针序列,与脂寡糖的合成相关基因簇16种共219个CDS的探针序列、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簇7种共160个CDS的所有序列。对我国不同宿主来源27株分离菌株提取DNA,利用芯片进行杂交,获得杂交信息并分析不同菌株CDS分布特征分析及聚类特点。结果 中国菌株的主要变异区域主要存在于与脂寡糖、荚膜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簇、鞭毛修饰相关的基因簇、DNA限制/修饰相关的基因簇以及空肠弯曲菌Mu样噬菌体基因簇。基因组水平不同来源菌株CDS分布的聚类结果没有发现显著的宿主归因特点,但GBS相关菌株脂寡糖合成相关基因组成具有共性特征。结论 通过验证以及与过去研究的比较,本次研究中的基因芯片技术结果准确可信,本研究所用基因芯片在分析空肠弯曲菌基因多态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可用于弯曲菌遗传特征和重要毒力因子的分析和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空肠弯曲菌检验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空肠弯曲菌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以建立基于TaqM an探针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研究。结果该方法对空肠弯曲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非空肠弯曲菌菌属无响应,其检测敏感性可达10 cfu/mL。反应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结论实时荧光PCR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空肠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方法根椐空肠弯曲菌mapA基因序列、单增李斯特菌的编码溶血素(hly)基因序列和大肠杆菌的O157抗原(rfb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为589 bp、360 bp和194bp;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对3种致病菌检测,多重PCR检测DNA的敏感度分别为空肠弯曲菌2.264 ng、单增李斯特菌37.92 ng、大肠杆菌2.100 ng,样品检测时间6~8 h。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特异性和敏感度高,为同时检测污染样品中空肠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建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in-Barre syndrome,GBS)源空肠弯曲菌感染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豚鼠模型。方法以GBS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经微需氧培养后制备菌悬液灌喂豚鼠。自灌喂当日起每日观察豚鼠的临床症状并分别对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及灌胃后2周、3周、4周、5周的豚鼠进行取材,取脊神经根、坐骨神经及臂丛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锇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神经病理观察。结果空肠弯曲菌自然感染豚鼠后,豚鼠于5周内出现活动减少,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症状;分别于2周、3周、4周出现神经病理改变,表现为HE染色可见神经纤维结构多样,轴索肿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鼠抗人神经细丝蛋白单克隆抗体示神经丝粗细不等,节段性萎缩;兔抗人髓磷脂碱性蛋白:髓鞘厚度均一,未见脱髓鞘样改变。锇酸染色:可见神经皱缩、髓鞘塌陷。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源空肠弯曲菌口服灌喂感染Hartley豚鼠可导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豚鼠可以作为GBS的研究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现状。方法采用体外分离培养以及特异核苷酸检测法对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持续8个月的弯曲菌感染的监测。2013年4-11月持续收集北京某医院感染性腹泻门诊患者粪便标本278份,分别采用直接划线培养、增菌培养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现状。结果 278份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使用分离培养和特异核苷酸检测共有16份标本为空肠弯曲菌阳性。其中直接划线培养分离到6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2.2%(6/278),增菌培养分离到2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0.7%(2/278);特异核苷酸检测获得14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5.0%(14/278)。分离培养、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弯曲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25,P=0.039)。结论本次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弯曲菌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国内最新报道7.1%。与直接分离培养相比,增菌培养法检测粪便中弯曲菌的灵敏度显著降低。real-time PCR法能够快速检测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情况,其灵敏度(14/16,87.5%)高于分离培养(6/16,37.5%)。  相似文献   

18.
凌霞  沙丹  肖勇  张敬平  吴家林 《检验医学》2009,24(2):101-10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空肠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方法根椐空肠弯曲菌mapA基因序列、单增李斯特菌的编码溶血素(hly)基因序列和大肠杆菌的O157抗原(rfb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引物,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为589 bp、360 bp和194bp;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对3种致病菌检测,多重PCR检测DNA的敏感度分别为空肠弯曲菌2.264 ng、单增李斯特菌37.92 ng、大肠杆菌2.100 ng,样品检测时间6-8 h。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特异性和敏感度高,为同时检测污染样品中空肠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e major outer-membrane protein (MOMP) from Campylobacter jejuni NCTC 11168 was purified by solubilization in Triton X-100. Whole-cell proteins of Campylobacter species and the MOMP were subjected to electrophoresis on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s, immunoblotting on nitrocellulose paper and enzyme-linked immunoblot assay (ELISA) analyses using polyclonal antiserum to the C. jejuni MOMP. Purified MOMP from C. jejuni NCTC 11168 contained a single major protein of 46 kDa. Whole-cell preparation of C. jejuni NCTC 11168 also showed a major band of 46 kDa which was recognized in immunoblots by the anti-MOMP serum. Other C. jejuni strains, as well as C. coli and C. laridis strains showed similar MOMP bands at 45-46 kDa. Other Campylobacter species (C. fetus ss. fetus, C. hyointestinalis and C. pylori (new nomenclature] did not react in immunoblots with antiserum to the C. jejuni MOMP. ELISAs showed that antiserum raised against the C. jejuni MOMP reacted with C. jejuni, C. coli and C. laridis strains. Other Campylobacter species displayed only a very low degree of cross-reactivity. The distinct antigenic relationship demonstrated between the MOMP of C. jejuni, C. coli and C. larid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lose degree of relatedness of these species as determined by DNA homology studies. The anti-MOMP serum appeared to be useful in the rapid differentiation of C. jejuni, C. coli and C. laridis from other Campylobacter species.  相似文献   

20.
Campylobacter jejuni is a common cause of enteritis, and has been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bacteremia, meningitis, and cholecystitis. We describe here an unusual case of a chronically inflamed bursitis infected with C. jeju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