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科 1995年 9月至 1999年 11月对 95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对象 :95例中男 4 5例 ,女 50例。年龄 10~ 74岁 ,平均 4 3 0 2± 16 19岁 ;除冠心、风心及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SD)各 1例外 ,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术中电生理证实房室折返心动过速 (AVRT) 42例 ,快速房颤经旁道下传 5例 ,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AVNRT) 44例 ,室性心动过速 (VT) 3例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IART) 1例。方法 :AVNRT患者均作房室结慢径改良 ,采用下位法结合腔内电图和影象解剖 ,选A/…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7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 分析170例心律失常病人的RFCA过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06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4例,阵发性心房扑动(AFL)5例。结果 消融成功率为97.6%,复发率为2.4%,并发症3.5%。结论 RFCA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自1995-12~2007-01笔者共完成快速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47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76例均为1995-12~1997-06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及1998-06~2007-01在解放军第88医院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RFCA治疗4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其中房室结双径路16例,预激旁路20例,双径路合并旁路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房扑动5例。结果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成功率97.7%(47/48),复发率4.2%(2/47),均再次消融成功,1例转为心房纤颤未再消融。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留观18天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术中3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应,均对症处理缓解,无心包填塞、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02例。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例,阵发性心房扑动2例,其余均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结果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消融成功率为100%,右侧旁道消融所用时间多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慢径路消融的时间。随访(21±8)个月,无一例复发。IVT首次消融成功,心房扑动消融成功,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法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手段。方法共选取50例患有快速心律失常的患儿,对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在50例患有快速心律失常病症的患儿中,有1例患儿复发室性心动过速,1例患儿复发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患儿均经二次射频消融治疗后均成功痊愈。各有1例患儿的室速和房速症状未治疗成功,后使用心律失常控制类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辅导以及进行射频消融知识的宣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对患儿进行观察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状、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通过对82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宣教,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精心护理.结果1例术中经多种方法都不能诱发心动过速而中断手术外,其它81例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确保射频消融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闻成艳  刘欣  刘丽红  郑义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74-2475
经导管射频消融技术(RFcA)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临床应用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已成为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9年起,在鞍山地区率先开展该项技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至今共完成248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及室心律失常63例,男性26例,女性37例,年龄10~67岁,房室旁路致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13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方法:48例房室旁路患者存在52条房室旁路,左侧旁路34条,右侧旁路18条。结果:34条左侧旁路中32条被阻断,成功率94.1%,二次消融术成功率100%,复发2例,复发率5.9%;右侧旁路18条,15条被阻断,成功率83.3%(15/18),二次消融术成功率88.8%,复发率11.1%(2/18);13条房室结双径路慢径均被阻断,成功率100%,无复发。2例特发性室速消融成功。所有病例随访1~15个月,并发左侧气胸1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RFCA)是快速心律失常最为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现在国内已广泛应用.我院于2003年开展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SVT)、室早(PVC)、室速(VT)共14例均获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茹  于继英 《淮海医药》2000,18(3):218-219
导管法射频消融(RFCA)的临床应用,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学发生了重大变革[1],并使数以万计的患者得以根治.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RFCA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重要手段.我科1995年11月~1998年6月共施行RFCA 43例,现将其围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屏  吴立荣  张莉  李伟  李安敏  陈云 《贵州医药》2004,28(9):835-835
我院自2000年11月至2003年5月对5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1例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RFCA),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各类心律失常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程序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间80例心律失常患者行导管介入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系统的护理程序,各类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系统护理程序的落实是保证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恢复的关键措施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63例,男性26例,女性37例,年龄10~67岁,房室旁路致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48例,房室结双径路致室上性心动过速(AVNRT)13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方法 48例房室旁路患者存在52条房室旁路,左侧旁路34条,右侧旁路18条.结果 34条左侧旁路中32条被阻断,成功率94.1%,二次消融术成功率100%,复发2例,复发率5.9%;右侧旁路18条,15条被阻断,成功率83.3%(15/18),二次消融术成功率88.8%,复发率11.1%(2/18);13条房室结双径路慢径均被阻断,成功率100%,无复发.2例特发性室速消融成功.所有病例随访1~15个月,并发左侧气胸1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颤)、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特发性室速、频发室早)及特殊类型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AVNRT)的电生理特点、射频消融方法学及其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42例,男64例,女78例,年龄12~65岁。其中房性快速心律失常50例,室性快速心律失常31例,特殊类型AVRT/AVNRT61例,9例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均行正规心内电生理研究,根据不同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机制采用相应的心内靶点标测及射频消融方法,房颤采用大静脉电隔离术。结果相对于普通型AVRT或AVNRT而言,本研究的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较复杂,标测及消融难度较大,但总的成功率95.8%,并发症9.9%,随访复发率8.8%,再次消融成功率90%,但房颤消融成功率仅60%;9例TCM随访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房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及特殊类型AVRT或AVNRT形成多种复杂的电生理现象,深入了解这些现象是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前提;射频消融治疗这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绝大多数病例可达到治愈目的;但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及射频消融治疗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2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21例为右室流出道室早,7例为左心室特发性室速(左室后间隔起源)。分别采用起搏标测或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标测消融。结果消融成功25例,好转1例,失败2例,成功率89%。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导管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临床症状显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16900.6±7094.9)次/24h。分为两组:常规消融组18例按射频消融常规术式行置管、标测与消融,单导管消融组30例采用单导管射频消融术。所有患者均采用起搏标测,以起搏与自然发作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至少有11个导联相同作为消融靶点。结果消融术后动态心电图记录早搏(857.9±2605.6)次/24h,常规消融组与单导管消融组消融后室早分别为(824.6±2485.1)次/24h和(877.8±2716.9)次/24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8.8%和9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采用单导管消融术式同样安全有效,且操作更为简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rugada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以及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方法 Brugada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42例,入院后进行常规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并实施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临床检查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类型的心脏传导异常。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成功36例,成功率85.7%,治疗失败6例,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Brugada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脏传导异常,采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症状,预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以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术(RFCA)根治10例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其中6例预激伴房颤,4例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对术前及术后6~12个月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胸比率、心脏的实测与预测面积比值、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心脏形态和功能进行对比研究,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临床表现显示RFCA术后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占40%,部分消失者占50%;心功能完全恢复者占50%。术后1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占80%,心功能恢复正常者占70%。②心胸比率及心脏实测与预测面积的比值显示,RFCA术后6个月扩大的心脏部分回缩,12个月时扩大的心脏完全恢复正常(P<0.01)。③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果显示,RFCA术后6个月时心脏各值变化不明显,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CO、CI)变化明显,而舒张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术后12个月心腔测量各数值明显缩小,心脏舒缩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功能不全具有可逆性,认识和根治这一类型心脏病的诱因-心律失常,对该类心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