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多酚(tea polyphenol)又称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也是茶叶中有药理和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发现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辐射、抗高血脂、延缓衰老等药理和保健作用,有关茶多酚的研究目前已成为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多酚药理研究的文献,简要阐述其药理作用,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齐鲁药事》2005,24(3):138-138
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且有抑茵、杀菌、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功效,最近美国研究发现绿茶多酚可以减少BCL—XL蛋白的表达,而这种蛋白会阻止癌细胞凋亡,因此绿茶多酚有抗癌、防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绿茶中茶多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含量对茶叶的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茶多酚结构复杂,不易准确测定,制约着对茶多酚的深入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多酚的分析测定方法,重点阐述滴定法、红外光谱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和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抗肿瘤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激素代谢密切相关的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等均和大豆制品的摄入量呈负相关[1].大豆中许多成份(如大豆皂甙、植酸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均有抗癌作用,其中所含的异黄酮,特别是金雀异黄素,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份.  相似文献   

5.
提高茶多酚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是茶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抑菌、美容等多种药理功能和功效,但茶多酚脂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易被氧化,限制了其在医药和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为提高茶多酚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本文从提高脂溶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综述近几年提高茶多酚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宏 《天津药学》1999,11(2):11-12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成分,约占茶叶干重的25%,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药理效应广泛,表现在降糖,降压,降脂,抗肿瘤等方面,文章着重介绍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茶多酚与4种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氟尿嘧啶(5-Fu)、顺铂联合应用对放射线照射后的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200)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筛选茶多酚及4种药物的低毒剂量,再测定低毒剂量的茶多酚与4种药物联合应用后对HNE-1(20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茶多酚的低毒剂量为0.50mg.mL-1,该剂量下茶多酚与长春新碱、平阳霉素、5-Fu、顺铂联合应用后,对HNE-1(20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幅为单用抗肿瘤药的100%~300%。结论:茶多酚与4种抗肿瘤药物低剂量联合应用对人鼻咽癌耐药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提示茶多酚对该细胞株具有一定的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药保健杂志》2005,(7A):42-42
“体乐康”茶粹胶囊是用高浓度的优质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做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脱去了绿茶中的咖啡因.浓缩了绿茶的保健功能,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可称之为:“茶中之珍宝,茶中之精粹”,有效成份高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对氧自由基的药物介绍很多[‘j,茶多酚(TeaPolvPhenol,简称TP)是9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代新型绿色抗癌药,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和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治疗功能。ITP的成份和理化性质TP是由30种以上酚类物质组成’‘’,结构中有相连的邻苯酚基,抗氧化作用高于一般非酚性或单酚羟基抗氧化剂。儿茶素类占TP总量的80%[“,还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花色素类、酚酸类等。它们之间主要区别于羟基取代的数量、位置不同。纯TP为白色的无定形粉末,在潮湿空气中能氧化成棕色物质,能溶于水…  相似文献   

10.
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F.H.chen)的块根,主产云南、广西、四川等地,多为栽培,别名参三七、田七等,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小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其主要成份有三七素(三七氨酸)、三七总皂苷(PNS)、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等有效成份,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止血、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脑组织、降血脂、抗血栓、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就三七在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的解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白嘉  刘亚欧  刘榴 《中国药房》2007,18(25):1985-1986
茶叶具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功能。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已有研究发现,TP作为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作  相似文献   

12.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多酚是茶中的酚类化合物 ,药用价值较高 ,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抑菌等药理作用。其测定方法主要有酒石酸亚铁比色法 (标准法 ) [1] 、分光光度法[2 ] 等。流动注射 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茶多酚尚未见报道。本文用茶多酚还原H2 O2 ,抑制鲁米诺 H2 O2 KIO4 体系[3 ] 的化学发光 ,在碱性条件下 ,其抑制程度的大小与茶多酚的含量成线性关系。与其他方法相比 ,本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的优点 ,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材料与方法仪器与试剂 IFFL D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西安瑞科电子设…  相似文献   

13.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1)是从美洲鬼臼、桃儿七等植物里提取的抗肿瘤成份。它的半合成产物依托泊甙(VP-16-213,2)是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抗肿瘤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Ficus Cariea L.)为桑科榕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果实曾用于治疗肿瘤,其中挥发性成份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仪器分析表明果实含四种主要成份。经抑瘤实验表明,其有效成份为苯甲醛。纯品苯甲醛对小鼠移植性腺癌755,每天每公斤100毫克可使瘤重平均减小40%。  相似文献   

15.
天然抗氧剂茶多酚的化学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海  邱振国 《海峡药学》1997,9(2):99-101
我国人民具有饮茶的悠久历史,茶区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因加工工艺而各具特色。茶叶中化学成份多达30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茶多酚,此外尚有生物碱、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各种茶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1],其中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1988年卫生部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协作会会议上确认了茶叶天然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它是一种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仪就茶叶中含量最多的天然抗氧剂茶多酚的化学及其在防病治病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的介绍。1.茶多酚的化学结构及测定:茶多…  相似文献   

16.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肿瘤成份最早可追溯于1820年从植物秋水仙中分得的秋水仙碱,尽管嗣后筛选了一系列类似物,但由于治疗指数狭窄,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1937年美国成立国立肿瘤研究所(简称NCI),其任务为提供、促进和协调有关抗肿瘤成份的研究,当时发现美洲鬼臼(Podophyllum peltatum)及西藏鬼臼(P.emodi Wall)中的鬼臼树脂所具有阻止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类似于秋水仙碱,其中主要成份为鬼臼毒、脱甲基鬼臼毒、α*足叶草脂素和β-足叶草脂素。到1955年美国又成立国立肿瘤化疗中心(简称CCNSC),协调肿瘤化疗工作,  相似文献   

17.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抗疟疾的活性成份,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疟疾。近些年研究发现青蒿素不仅可以抗寄生虫,包括疟原虫、血吸虫,而且具有显著的抗炎、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在介绍青蒿素抗疟疾作用、应用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青蒿素类药物的其它主要生物学作用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茶多酚是茶叶生物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从清除自由基、抑制酯质过氧化、螯合金属离子及增强其他抗氧化剂作用等方面对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HB有效组份分离,纯化得到HB-Ⅱ,经不连续聚丙烯胺园盘电泳检查,显示一条色带,用凝胶柱层法测定共MW为17900D,用园盘等电聚焦法测定其PI值为4.76,该成份含蛋白质47.23%,含糖为21.17%,含硫酸基0.44%,推测其为一种糖蛋白,该成份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茶多酚胶囊在肿瘤治疗方面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肝癌、肺癌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按规定服药,并临床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半年后,带瘤存活率提高,能改善生活质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茶多酚胶囊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等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