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2.
镉致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其免疫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镉 (Cd)致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其镉免疫毒性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MTT法和荧光抗体标记法分别检测各染镉剂量组的DNA损伤、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 各染镉组的DNA损伤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与对照比较有降低 (P <0 0 5 ) ,并均随镉剂量的升高有逐步加重的趋势 ;DNA损伤与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Pearson相关分析 ,r =0 .80 78,P <0 .0 1)。结论 镉的免疫毒性机制中镉致淋巴细胞DNA损伤可能是重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镉对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及锌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亚慢性镉中毒动物模型并研究镉对雄性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及锌对亚慢性镉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氯化镉(0.4,0.8,1.6mg/kg)每天在ICR小鼠背部行皮下注射,连续7周。锌保护组在皮下注射1.6mg/kg体重氯化镉溶液的同时给予350μg/ml硫酸锌水溶液喂饲7周。动物处死后,取一侧睾丸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以观察睾丸细胞DNA损伤水平,另一侧睾丸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各组血、肝镉浓度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呈现明显相关关系。病理损伤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加重。睾丸细胞DNA损伤水平和损伤程度与染毒剂量呈现剂量—反应关系。高剂量染毒组部分睾丸细胞彗星图像呈凋亡改变。结论 亚慢性镉染毒可造成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损伤,也可以引起睾丸细胞DNA损伤,且呈剂量—反应关系。锌对镉的亚慢性毒作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锌似无驱镉作用,也不能降低镉中毒引起的睾丸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4.
丙烯脯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在急性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染毒剂量(10mg/kg、30mg/kg、50mg/kg)丙烯脯(ACN)及不同梁毒时段(2h、14d、28d、42d)对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在急性和亚急性染毒试验中,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均随ACN染毒剂量增大或染毒时间延长而加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染毒14 相似文献
5.
锌对DNA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5)
本文阐述了近年锌对 DNA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并就目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长期小剂量、低剂量率职业性射线接触者的细胞DNA损伤动态变化。方法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SCGE)对某厂80名职业性射线接触人员于1996~2000年连续5次作DNA损伤检测。结果在暴露的平均年当量剂量范围内,射线接触组DNA受损细胞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但接触组平均DNA受损细胞率未见有明显逐年升高的趋势;DNA受损细胞率与放射工龄、年龄、平均年当量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随放射工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长期受小剂量、低剂量率照射的职业性射线接触者会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持续改变;且DNA受损细胞率随放射工龄、年龄、平均年当量剂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SCGE可用于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动态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体外染锰细胞模型,探讨锰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成熟原代皮层与低、中、高不同浓度的锰液,(分别为0.2,0.6,1.0 mmol/L,共孵育24 h。观察各组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检测神经细胞的DNA损伤,以彗星细胞尾长及彗星样细胞百分率为评价损伤指标。结果 光镜下可见不同浓度锰孵育后神经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SCGE显示神经细胞DNA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彗星尾长分别为(117.3±30.8),(136.6±29.0),(218.7±22.6)μm;彗星样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0%,43%,96%,2指标均较对照组((84.1±11.8)μm,15%)显著增加(P<0.01)。尤以高浓度锰损伤组严重,显著高于中、低浓度组(P<0.01)。结论 锰不但能引起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外在的形态学损伤,还可导致神经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8.
镍和镉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DNA损伤在镍、镉遗传毒理中的不同意义。方法分别用NiCl2和CdCl2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染毒,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其DNA单链、双链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水平,同时用[3H]NAD参入法测定了这些细胞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活性。结果尽管在两种金属处理过的细胞中DNA单链、双链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水平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增高,但只有0.10~10.00μmol/L的NiCl2和0.16~20.00μmol/L的CdCl2诱导的DNA双链断裂呈剂量反应关系。两种金属在低浓度时(NiCl20.10~0.40μmol/L,CdCl20.16μmol/L)还能通过诱导DNA断裂而激活PARP,高浓度时(NiCl22.00~10.00μmol/L,CdCl20.80~20.00μmol/L)反而不激活该酶。结论DNA双链断裂的形成和PARP激活的受阻可能在镍和镉的致癌和致突变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锌金属硫蛋白对镉致肝肾过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锌金属硫蛋白(ZnMT)对染镉小鼠肝肾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染镉14d建立镉中毒肝肾损伤动物模型,随后经口灌胃给予ZnMT或ZnSO4 16d。外死动物,取肝肾组织制作电镜标本,观察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肝肾组织上清液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给予ZnMT、ZnSO4组实验组动物肝肾组织SOD、GSH-Px活性均较ZnSO4组高,MDA含量则较之低,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ZnMT可对染镉小鼠肝肾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镉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DNA的损伤作用,探讨CASP软件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结果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用SCGE检测不同浓度CdCl2作用SMMC-7721细胞24h后对DNA的损伤。用传统计数分级的方法分析SCGE结果,计算DNA脱尾率;用CASP软件分析,得出彗星头部(HDNA%)和尾部DNA百分含量(TDNA%)、彗星尾长(TL)、彗星全长(CL)、尾矩(TM)Olive尾矩(OTM)6个指标。结果CdCl2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h后,肿瘤细胞DNA的彗尾逐渐变长。除40μmol/L剂量组处。传统方法分析得5,10,20μmol/L剂量组肿瘤细胞脱尾率逐渐加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分析得10,20μmol/L剂量组细胞彗星头部DNA百分含量逐渐降低,尾部DNA百分含量增加,彗星尾长和全长及尾矩和Olive尾矩值均增大,细胞DNA损伤逐渐加重,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镉可以导致人肝癌细胞SMMC-7721DNA的损伤。CASP软件分析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并可以提供多个指标,具有简便客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番茄红素对镉中毒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多的色素之一,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番茄红素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有效的单线态氧淬灭剂。镉是一种重金属环境污染物,是较强的脂质过氧化剂,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镉能使DNA单链断裂,并有氧化损伤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ine,8-OHdG)的生成[1]。本实验采用大鼠镉暴露损伤模型,观察番茄红素对镉中毒大鼠的保护作用。1材料与方法1.1试剂及仪器番茄红素油树脂,从成熟番茄中提取,使用时用色拉油稀释至… 相似文献
12.
13.
茶多酚对镉毒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镉(Cd)所致肾毒性作用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组,Cd TP组,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肾脏光镜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镉小鼠血清中BUN,Cr均明显升高,小鼠血清中CAT,GSH-Px活性均明显下降,给PT治疗后,与染镉组比较,血清中的CAT,GSH-Px均上升,血清中的BUN,Cr的含量均有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光镜结果表明,Cd TP组肾脏曲管上皮浊肿程度,肾小球间质充血程度均轻于Cd组,结论:TP对镉中毒性肾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石英致大鼠肺巨噬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肺巨噬细胞分成生理盐水组、石英组、牛磺酸 石英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彗星出现率和彗星尾长度。结果5个浓度牛磺酸(5,10,20,30,40 mmol/L) 石英组的彗星出现率和彗星尾长度与石英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牛磺酸浓度的增加,彗星出现率降低,彗星尾长变短。结论牛磺酸在5~40 mmol/L浓度范围内对石英引起的肺巨噬细胞DNA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牛磺酸对氯化镉所诱导DNA损伤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DNA损伤;(2)体外清除自由基检测。实验分5组:①阴性对照组,②氯化镉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0、40μmol/L的氯化镉。③同时处理组:终浓度为100mmol/L的牛磺酸与氯化镉10、20、40μmol/L同时加入。④后处理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20、40μmol/L的氯化镉,45min后加入100mmol/L的牛磺酸。⑤预处理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0mmol/L的牛磺酸,45min后加入10、20、40μmol/L的氯化镉。所有的处理组均培养72h。[结果]10μmol/L氯化镉即可引起细胞DNA损伤,并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用100mmol/L牛磺酸预处理组和同时用牛磺酸和氯化镉处理组的DNA损伤率明显低于相应的单纯氯化镉组(P<0.05),而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单纯氯化镉组(P<0.05);牛磺酸预处理组的DNA损伤率明显低于同时处理组(P<0.05),而羟自由基清除率也明显高于同时处理组(P<0.05)。后处理组DNA损伤率与单纯氯化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牛磺酸在体外对氯化镉引起的DNA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正己烷(n-Hexane)对大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损伤的影响,为其遗传毒性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4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低(75 mg/kg)、中(150 mg/kg)、高300 mg/kg)剂量染毒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正己烷,染毒4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和体重变化,用彗星试验技术(SCGE)检测大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各组大鼠体重均持续增加,但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增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动物无明显中毒症状。外周血有核细胞SCGE检测彗星尾长、尾DNA%、尾矩、Olive尾矩均增大。阳性对照组尾长(63.84±19.79)、尾DNA%(28.78±6.99)、尾矩(15.47±8.60)、Olive尾矩(10.60±4.89)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尾长、尾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尾矩,Olive尾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尾矩值与染毒剂量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为0.978,呈正相关(P<0.05)。结论正己烷可使大鼠外周血有核细胞DNA发生损伤,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SCGE方法检测CS2体外染毒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探求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将未处理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用50μmol/L H2O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将不同浓度CS2染毒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设为7个剂量组进行SCGE实验.结果只有2500μmol/L组及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χ2=11.77,17.14;P=0.000,0.001).不同CS2染毒组及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除250μmol/L组外,其余各染毒组淋巴细胞DNA损伤加重,表现在彗头直径变小,彗尾长度增加.DNA拖尾率在较低染毒剂量组逐渐增高,出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组(1000μmol/L以上)未见有随剂量增加拖尾率增加的趋势.结论CS2体外染毒对细胞存活影响不大;低剂量表现有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较高剂量染毒虽有较严重损伤,但损伤未表现出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在急性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染毒剂量(10m g/kg、30m g/kg 和50m g/kg)丙烯腈(ACN)及不同染毒时段(2h、14d、28d、和42d)对大鼠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情况。[结果] 在急性和亚急性染毒试验中,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均随ACN 染毒剂量增大或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或染毒14d 组(P<0.01),且存在较好的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P< 0.01)。亚急性染毒试验中,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程度可达到饱和。染毒组细胞DNA 损伤反应模式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单个细胞间的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随染毒剂量增大和染毒时间延长也逐渐增大。[结论] ACN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损伤程度和模式受ACN 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镉对硒引起的离体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氯化镉对亚硒酸钠引起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75μmol/L、1750μmol/L、3500μmol/L的剂量下,亚硒酸钠单独作用时,可引起肝细胞DNA损伤。当氯化镉与亚硒酸钠联合作用时,875μmol/L的氯化镉对875μmol/L、1750μmol/L、3500μmol/L的亚硒酸钠引起的DNA损伤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而3500μmol/L的氯化镉对875μmol/L、1750μmol/L、3500μmol/L亚硒酸钠引起的DNA损伤不但未显示出拮抗作用,反而使得DNA损伤程度加重。1750μmol/L的氯化镉与1750μmol/L的亚硒酸钠联合作用,拮抗作用最为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一定剂量条件下,氯化镉对亚硒酸钠引起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存在拮抗作用,并与镉和硒的相对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烯腈(AN)在体外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N对V79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不同浓度AN处理V79细胞4 h后,DNA的损伤情况。结果AN浓度≥1.0 mmol/L时,各染毒组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减小,细胞存活率也逐渐降低。阳性对照组和各染毒组的受损细胞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和1.0~4.0 mmol/L的染毒组细胞彗星尾长、Olive尾矩和彗星矩各指标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AN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AN能明显抑制V79细胞的增殖,并与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