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露  闫旭  陈银波  常健  梁东  李春怀 《吉林医学》2009,30(16):1733-1734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流行周期已不明显,它不仅能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还能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但其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国内外报道均较少。本文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收集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25例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感染率36.2%,抗病毒治疗同时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P感染者热退时间及异淋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单纯EBV感染者。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MP感染,及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利于缩短病程,预防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鲍晓红 《中外医疗》2010,29(25):38-38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和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患儿中,20例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35.7%。结论传单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已成为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时除选用抗病毒等药物外,还应及时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刘明伟 《中外医疗》2013,32(20):60-6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导致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儿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其中26例有肝、脾肿大,18例合并有皮疹,5例有心肌损害,经用阿奇霉素抗感染及保肝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均痊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也较为常见,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骆翠媚  何英 《广东医学》2003,24(11):1267-1268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经验。方法:对6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传单)患儿临床特征及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肺部有改变、肝脾肿大5例、喉梗阻2例、血尿1例、皮疹1例,6例ELISA方法检测MP-IgM均≥1:80和痰MP培养阳性,并排除EB病毒和CMV感染可能,经予红霉素治疗及对症与心理护理,14~21d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不规则发热,均有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也多见,用红霉素治疗预后良好,恰当的护理可防止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传单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防止误诊。方法对传单综合征的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EB病毒(EBV)、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并做嗜异凝集试验,EB—DNA—PCR拷贝。结果24例MP—IgM〉1:80呈阳性,EB病毒(EBV)、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抗体阴性。应用红霉素治疗14~28d痊愈。结论MP感染可致传单综合征,临床症状多样,应用红霉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方彩文  徐红 《浙江医学》2007,29(11):1186-1187
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P不仅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而且还可引起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为了解小儿MP感染所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由MP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给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 143例患儿进行检测血清含量.结果:1 143例患儿中肺炎、支气管炎患儿占49 %发热患儿占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占5 %,肾病患儿占4.7 %,咽炎扁桃体炎患儿占2 %,其他患儿15 %.从年龄段分析:~3岁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占15 %,~6岁占23 %,~9岁的占32 %,~12岁占29 %,~15岁占24 %.结论:肺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占比例大一些,同时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学龄前儿童亦有发病,有相关报道.提示: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5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儿科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5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儿中持续发热5d以上者37例(37/57,64.9%),无发热5例(5/57,8.8%),淋巴结肿大54例(54/57,94.7%);合并支原体感染21例(21/39,53.8%);合并肺炎13例(13/57,22.8%),其中支原体肺炎6例;异形淋巴细胞计数10%以上者43例(43/57,72%),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35例(35/57,63.6%),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肝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r=0.562);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在发热天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ALT等临床表现上与无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差异无显著性,但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上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血清ALT存在正相关关系,虽然合并支原体感染的IM病例在临床表现上无显著性变化,但是临床上仍要加强支原体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宋康文  卓平辉  杨钊 《中外医疗》2010,30(17):22-23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为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确诊的1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合并肺外并发症,所有患儿治疗后体温均于1周内降至正常,咳嗽减轻。18例患儿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均采用对症治疗缓解。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尽早进行X线检查,对怀疑有心功能损害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 ,给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114 3例患儿进行检测血清含量。结果 :114 3例患儿中肺炎、支气管炎患儿占 4 9%发热患儿占 15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占 5 % ,肾病患儿占 4 .7% ,咽炎扁桃体炎患儿占 2 % ,其他患儿 15 %。从年龄段分析 :~ 3岁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占 15 % ,~ 6岁占 2 3% ,~ 9岁的占 32 % ,~ 12岁占 2 9% ,~ 15岁占 2 4 %。结论 :肺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占比例大一些 ,同时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 ,学龄前儿童亦有发病 ,有相关报道。提示 :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时做出诊断和对症治疗,了解支原体感染对呼吸系统以外的全身各脏器的损害。方法 对可疑传单综合征的10例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冷凝集试验、咽拭子培养、荧光定量PCRMP—DNA、EB—IgM、嗜异凝集试验。全部患儿采用阿奇霉素静脉用药及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结果 10例MP—IgM≥1:80为阳性。其中5例≥1:1280,6例冷凝集〉1:32,7例咽拭子培养(+),同时荧光定量PCRMP—DNA(+),EB—IgM均(-),嗜异凝集试验(-)。15~23d治愈。结论 MP感染可致传单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引起多脏器、多系统损害,若及时诊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中10例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如能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吴萍  王春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33-383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并发症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其间,山西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349例根据支原体抗体等测定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49例患者中,24例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325例确诊为MPP,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系统的肺外并发症,4例表现为典型的川崎病(KD),1例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血液系统异常等较严重而复杂的并发症,102例患儿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34例患儿并发典型的哮喘发作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多侵犯肺部,但其肺部并发症多且严重,可涉及多个系统及多个脏器,而且此感染常年均可发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仅3个月,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病情特点,易造成临床误诊、漏诊,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婴幼儿及青少年支原体感染的病例增多,且病情较重、进展快,每3~5年为1次流行周期.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MP)所致肺外疾患中最常见类型,表现为CNS脑炎、脑膜炎[1].为进一步了解MP所致脑炎的临床特点,2012年5月~8月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1例,其中并发脑炎者3例的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其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处理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积累经验。方法随机性抽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菏泽市创伤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资料,并对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常见的临床表现除呼吸系统外合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症。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尽早诊断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损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特异性免疫凝集法检测外周血MP-IgM抗体阳性的205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患儿中104例有肺外并发症,其中神经系统38例,血液系统10例,心血管系统11例,泌尿系统4例,消化系统10例,皮肤肌肉损害21例,多个系统损害8例,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川崎病1例。结论MP感染可引起多系统损害,肺外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MP-IgM抗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心肌受损的病例逐年增多,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于心电图检查异常后发现,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现将我院半年收治的住院病人中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受损的16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45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内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住院期间复查32例,胸腔积液消失,病灶成功吸收,门诊随访12例,3-6周内病灶成功吸收。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病情比较严重,临床应该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中医症候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随机抽取该院儿科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1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6例、学龄前组36例和学龄期组38例。结果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30.56%,学龄前组变异性哮喘27.78%和肺炎支原体感染30.56%,学龄期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1.58%。所有研究对象中,变异性哮喘25.45%和上气道综合征21.82%所致咳嗽比例较高。中医证候分布:风邪久恋(33.64%)、痰热壅肺(28.18%)和痰湿蕴肺(20.91%)。结论小儿咳嗽病因以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综合征为主,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比例较高,学龄前组变异性哮喘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咳嗽比例较高,学龄期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致咳嗽比例较高。中医证候主要分布为风邪久恋,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参考进行病因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