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用辨证方法的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与呼吸科诊断为CAP且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中医辨证。辨证方法选择脏腑、六经、卫气营血辨证,其中脏腑辨证选用证素表示。通过收集患者在入院第1、3、7天病例资料,分析总结3种辨证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于CAP的情况。结果 符合纳排标准的成人CAP病例资料共185份,原始中医诊断数据显示中医病名以风温肺热病为主,证型以痰热蕴肺证为主。脏腑辨证(证素)统计,病位方面,在入院第1天以肺、大肠、胃为主,后以肺、心、大肠为主;病性方面,入院第1天以热、气虚、阴虚为主,后以气虚、热、阴虚为主;病理因素,入院第1天及第3天以痰、燥、湿为主,后以痰、湿、水饮为主。六经辨证统计,3个时间点前3位均依次为少阴病证、少阳病证、阳明病证。卫气营血辨证统计,入院第1天前3位依次为气分证、气营同病、卫分证;后均为气分证、气营同病,营分证。结论 本研究显示临床辨证CAP以脏腑辨证为主,脏腑辨证对脏腑功能盛衰表现比较精确,但对外感热病的整体进展没有较好体现。针对CAP具有发病...  相似文献   

2.
名医李中梓治学深广圆润,临证经验丰富,所以研究其脏腑辨证认知思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脏腑辨证形式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浅析李中梓的脏腑辨证认知方法主要是:内科病主要使用但不惟凭脏腑辨证法;把五行推演、经络联系等理论贯彻到脏腑辨证中,多方面剖析疾病;基于求本理念,在脏腑辨证中重点关注脾肾;主要凭脉诊为脏腑病证定位定性,尤重沉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与中医脏腑定位辨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2013年2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群进行中医脏腑辨证定位研究,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L2~4椎体、左侧股骨颈和War d’s区。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定位特点有一定规律,脏腑定位证候主要集中在肾,涉及肝、脾;各个证型骨密度平均值依次为:肾<脾<肝<肺<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同一部位不同脏腑间骨密度、骨矿盐水平比较,定位于肾与定位其他脏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与脏腑定位中肾存在一定相关性,骨密度水平可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脏腑定位于肾的临床客观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药物作用定位与疾病定位的内在统一,它是历代医家以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理论为指导,以药物的功效和所治病证为依据,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药作用机理的定位理论与中医脏腑经络、部位器官等基本理论的必然联系。中药归经的认识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最终均统一到脏腑辨证中去。因为归经所指的脏腑经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脏腑经络的病证也可包括部位器官的病证。所以以脏腑经络为主,辅以部位器官辨证确定疾病的定位是研究药物归经的主要方法。即使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甚至以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表示,也要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反映其与部位器官甚至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伤寒论》辨证的方法,认为其主要有六经为纲、脏腑定位、主症辨证、主脉辨证、类证辨证、试探性辨证等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6.
脏腑辨证是中医临床在认识疾病过程中,确立脏腑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脏腑辨证的实质不是简单的脏腑定位,是以中医学全方位的整体思维方式分析、判断病变所在部位的脏腑由何种病因引起其精气血的盛衰,表现脏腑经络形体组织官窍的病理特征,亦即脏腑的病理功能状态。脏腑辨证的研究一方面开展脏腑辨证沿革的研究,旨在回顾历史发展,探讨期间规律,为这一领域的创新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采纳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以大量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证候评价体系。应用数学、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复杂科学等,开展综合性的现代研究,从理论上探讨脏腑辨证的科学本质,在更高层次上完善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脏腑辨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中医临床辨证的研究,提出将脏腑证候研究和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运用DME(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的研究方法,在重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今人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成果,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严格的前瞻性临床观察,深入探讨脏腑辨证的生理病理基础和现代科学相互之间的关系,把统一脏腑辨证证型及建立新的脏辨证标准作为突破口,确立中医临床现代化辨证标准模式,从而形成研究中医临床辨证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耿梗  胡艳  郝静 《北京中医药》2023,(3):256-258
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AH)是腺样体淋巴组织受到刺激形成的病理性肥大,可引发鼻-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咽喉炎症等。本病的中医病位在颃颡,局部辨证认为颃颡功能不利致局部气血失调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整体辨证重在强调小儿脏腑功能失调,分析得出肺、脾(胃)、肝三脏气机调节失常是局部气血失调的根本原因,即局部辨证包含于整体辨证之中。临证需兼顾局部与整体辨证,以整体辨证为基础,采取分期论治,急性期治以疏散表邪,缓解期辨证调节脏腑虚实;以局部辨证为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李晓康 《中医药学刊》2003,21(5):698-699
名医李中梓治学深广圆润,临证经验丰富,所以研究其脏腑辨证认知思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脏腑辩证形式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浅析李中梓的脏腑辨证认知方法主要是:内科病主要使用但不惟凭脏腑辨证法;把五行推演、经络联系等理论贯彻到脏腑辨证中,多方面剖析疾病;基于求本理念,在脏腑辨证中重点关注脾肾;主要凭脉诊为脏腑病证定位定性,尤重沉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糖尿病肾病(DKD)中医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的研究涌现了多种学术观点。辨证方式主要包括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及根据临床分期辨证两种。病因病机辨证主要包括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中主要涉及脾不散精理论和心肾一体论;分期辨证则多以DKD的各种西医分期为基础。随着检验检查技术的提高,检验指标和检查结果逐渐成为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量化指标,DKD辨证分型涉及的检查指标主要有糖脂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尿蛋白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参考文献82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痰湿质患者脏腑辨证的分型,进一步探讨其与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痰湿质患者186例,基于模糊数学中的"择近原则"识别其脏腑证型并确定主要病位后,进一步统计与相关检测指标[呼吸困难指数(mMRC)、肺功能、BMI、吸烟指数、急性发作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19-321
头痛病的发生与五脏六腑及经络有密切关系,顾锡镇教授认为头痛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而肝经见证尤多。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脾肾亏虚,脑失所养;痰浊内生,上扰清空;血行不畅,瘀阻脑络;水饮内伏,冲逆上犯,可变生头痛。顾教授强调治疗要辨证准确,分清虚实,谨守病机,从"火""虚""痰""瘀""水饮"五个方面辨治头痛,清肝泻火、益气养血、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利水消饮,并总结顾教授治疗头痛的常用方药。  相似文献   

13.
文通过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进而阐明其病因病机,选方用药机制,和临证心得。  相似文献   

14.
从脏腑辨证角度浅谈阴虚不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寐病因病机复杂,与多个脏腑联系紧密,如心、肝、肾、胃、肺等,多本虚标实,体内阴虚不敛阳,虚阳上扰,心神不安而失眠不寐。通过研究古代有关失眠不寐文献,结合朱丹溪养阴法,分析失眠不寐的病因病机,讨论养阴法在有关脏腑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医宗必读》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晓峰 《天津中医药》2004,21(4):299-301
主要就《医宗必读》所述的病证、医论部分内容作了研究探讨,认为在内伤病证的病名确立、病因病机、脉证表现及立法用药等方面,皆重视脏腑,突出脏腑辨证,为本书的特点。《医宗必读》继承并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充实了临床应用,并为后世《中医内科学》病名的确立及证型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经络辨证对针灸临床实践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在临床上此法的运用日趋淡化,甚至有被脏腑辨证取代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内经》经络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古今的问诊、望诊、切诊法,现代经络穴位电、热学等失衡现象的测定法及其临床应用,旨在强调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疔疮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黄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通过辨证施护,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护理原则,以人为本,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相似文献   

18.
卵巢早衰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疑难病症。目前卵巢早衰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对本病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本病与脏腑阴阳与气血阴阳失和有关,其本在肾,虚者多脾肾两虚,实者多肝郁血瘀,久则耗气伤血,阴阳俱损。通过中药、针灸、情志等多种疗法调节脏腑阴阳与气血阴阳,以期实现全身阴阳动态平衡,从而调控生殖轴,改善临床症状,逆转本病发展方向,与西医相比,具有个体化及整体化优势。现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就当前中医对卵巢早衰病因病机及相关治疗研究状况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艾滋病(HIV/AIDS)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的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为全面深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8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78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人数为多,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人数为最多,五脏证候中以肾阴虚证型人数最多,存在气血阴阳亏虚,兼有湿、热,病位在肾,涉及肺、脾、心、肝。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病位在肾,涉及肺、脾、心、肝。  相似文献   

20.
赵琪  张佳佳  王军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09-2311
一氧化氮(NO)属于中医学气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体的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均由元气所派生。脏腑之气如心主血脉、脾胃升降、肾主生长发育、肺主气、肝主疏泄;经络之气如穴位经气的激发、针灸疗病和保健、以及太极拳、气功运气,均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