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心病学科作为内科临床三级学科,科学界定其内涵与外延,有助于准确理解学科建设的内容和科学把握学科建设方向,将极大的促进中医心病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医肾病学科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中西医逐渐融合的情况下,界定中医肾病的内涵与外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医肾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并展望了中医肾病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略论中医康复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旭东 《国医论坛》2003,18(2):14-15
医学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与形成起来的一门自然与社会学科相结合的学术体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个独立并行的分支。康复医学的出现与完善 ,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形成与成熟 ,即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康复医学的发展适应了这一模式的转变 ,形成了融病因治疗、症状治疗和功能治疗为一体的全方位治疗新模式。中医康复学的概念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提出的 ,在中医古籍中虽无康复医学之名称 ,但有关康复医疗的内容则散见于大量的中医文献中。与现代医学相似 ,中医…  相似文献   

4.
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  史伟 《中医药学报》2010,38(2):84-85
通过探讨中医"肾"的概念,比较中医"大肾脏"功能单位与现代医学解剖学"肾脏"的异同,对中医内科肾脏病学的内涵与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对中医肾病的学科建设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田振国  柳越冬 《中医药学刊》2005,23(3):430-430,442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龙头和核心。在学校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高校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挥,都必须通过学科建设来实现。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表明:一方面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学科的级别层次越来越清晰,表现为新兴学科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肾病内涵及外延出发,促进中医肾病发展与进步,需要立足中医传统,并深入挖掘中医肾病诊疗突出特点和独特优势,也要积极将各种中西医肾病理论与实践结合,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互为补充和促进,达到更好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医护理学内涵与外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医护理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中医护理学内涵丰富,包含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独特的护理技能3个层面。中医护理学的外延广阔,在研究对象方面,既涉及病人的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又涉及人群的养生保健与防未病;在临床实践方面,既涉及医院的专科护理,又涉及社区护理;在学科任务方面既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与护理科研。在中医护理学内涵与外延的结构框架内,就如何突出中医护理学特色与优势,实现学科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探讨了中医护理学内涵建设的3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医肾病学的内涵和外延涵盖广阔的医学领域,内涵首先包括传统中医肾痛本身:由于西医的"肾脏"与中医的"肾"之间的密切关系,西医肾脏病亦应属于中医肾病学范畴.外延以遗传性疾病、终末期疾病、老年性疾病和亚健康四个方面为主进行扩展.可见,现代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很大的延伸空问,分析认识之,对于临床治疗中拓展思路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医内科血病学科发展规划以及研究任务,提出了学科建设内涵与外延内容,规范学科内中医名词术语,准确心病学科、心病及心病学科研究对象等概念,开拓心病学科外延,其在医学分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都不断完善和增加,吸收多学科技术和进展,使中医心病学科规范、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医肛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 ,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 ,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 ,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 ,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龙头和核心 ,在学校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 ,高校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挥 ,都必须通过学科建设来实现。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表明 :一方面学科门类越分越细 ,学科的级别层次越来越清晰 ,表现为新兴学科的不断增加 ;一方面科学高度综合 ,一门科学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表现为各门科学之间的互相结合、互相交叉、互相渗透 ,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偏瘫痉挛状态采取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结果与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偏瘫痉挛状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医辨证施治对于脑中风患者再康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恢复期患者共79例,按照中医辨证理论给予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整体康复治疗,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研究组全部中风病患者,经过系统的中医康复治疗,急性期患者的显效率为42.9%(6例),总有效率为100%,恢复期患者的显效率为34.5%(19例),总有效率为98.2%,后遗症期患者的显效率为25%(5例),总有效率为4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操作简单,手段丰富,并且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魏玉龙 《中医教育》2011,30(2):20-22
为了深入调查<中医气功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后的学科建设情况,对17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中医气功学学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中医气功学学科的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走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为开展中医实用性人才养成式培养模式提供保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脑中风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中风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30例)患者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几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现代康复医学疗法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以确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改善情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令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提高,减少并发症和康复所需时间等,值得在今后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BWSTT,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疗程前后各行一次康复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肌力改善无差异(均为45%,P>0.05),观察组BARTHE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则显著改善(P<0.01)。结论:中药熏蒸结合BWSTT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但对肌力的改善与单纯下肢功能训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丁培杰  年莉 《天津中医药》2007,24(6):499-500
从《小品方》的方剂组成、治法、剂型及煎制、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小品方》的方剂学成就。《小品方》组方简单,加减化裁灵活,已经初具方剂学治法体系,体现了"八法"的治疗原则,同对剂型多样,重视煎制法对方剂疗效的影响,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学的角度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现状和误区进行思考,从信息学的角度论述了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现状,研究的不足,提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18个月中药处方的情况,旨在使医师能更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品。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8年06月~2009年12月间的3400张中药处方,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3400张中药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17张,不合格率为6.38%。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118例(3.47%),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99例(2.91%),两者在不合理用药所占比率上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合理用药种类的统计结果显示,用药重复共84例(2.47%),与其他不合理用药种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用药重复、用法过于简单等。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医师的个人习惯、工作态度所致;医师专业知识欠缺,对相关中药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对中药的性状、用法不熟悉;医院对处方书写不够重视,考核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落到处方规范化书写管理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