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患者女,56岁.主因右眼视物模糊、发胀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6,眼压33 mm Hg(1 mm Hg=0.133 kPa),结膜充血,角膜KP(++),11点位置瞳孔缘可见一结节状白色肿物,表面呈絮状,其中可见纤细血管呈粉红色,下方前房角可见絮状堆积物.B超检查:右眼球内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5岁,因右乳不适就诊.查体:右侧9点处可触及一大小2.0 cm×1.0 cm的包块,质硬,活动度好,轻微压痛,右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有右侧乳腺纤维腺瘤切除史.钼靶检查:右侧乳腺外象限可见点条状钙化影,考虑为良性病变.超声表现:右侧乳腺9点处见大小为1.8 cm×1.2 cm×0.8 cm的团状低回声,形态规则,呈长椭圆形,纵横比<1,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杂乱,内可见点状及团块状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明显(图1).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周边见点状血流信号,RI:0.64.右侧腋窝可见多个常见淋巴结.超声诊断:右侧乳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考虑:(1)纤维腺瘤并钙化;(2)乳腺癌不排除.手术中见:于乳腺腺体下方胸大肌前方可见皱缩成团块状的橡皮样异物,大小约2.0 cm×2.0 cm,周围可见软组织包裹,病理诊断:异物性肉芽肿并钙化.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85岁.因腹部包块,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来院就诊.查体于患者脐水平可触及15 cm×15 cm包块,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尿检潜血(+++).超声所见:脐水平至髂前上棘可见一巨大类似膀胱囊性回声,张力较大,内透声差,充满强光点,改变体位及探头轻压后可见强光点漂浮,周围可见与之相通的不规则无回声及多个分隔光带包绕,彩色多普勒检查分隔光带可见散在血流信号(图1);患者经导尿后,超声复查示:囊性回声体积明显缩小,壁明显增厚,仍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包绕,无回声体积亦缩小(图2);双肾集合系统分离,肾窦内均可见多个增强光斑,后伴声影;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中下段受压,显示不清;前列腺形态饱满,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增强光斑.超声诊断:(1)囊性膀胱炎合并尿潴留可能;(2)双肾积水并多发结石,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3)前列腺增生伴钙化.CT示:双肾盂、肾盏及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双肾盂见多发斑结状极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4.
正例1,患者女性,48岁。1年前体检时发现颈前部一约2cm×1. 5 cm大小的肿物,无任何不适。2016年4月5日本院B超示甲状腺峡部厚,峡部实性包块伴砂砾样钙化,峡部可见一大小约2. 1 cm×1. 1 cm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可见数个强光点,血供丰富。体检:右侧甲状腺可触及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3岁.因全身瘀点、淤斑2 d就诊.入院时查体:体温正常,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淤斑,以双下肢明显,左上臂局部注射部位可见直径约5cm血肿,口腔黏膜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异常,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6.
病例1:女,30岁,右侧面耳部持续性麻木2月余,可忍受,偶感头痛;CT:右侧额顶部可见4.2 cm×6.3 cm×5.5 cm分叶状肿块.病例2:女,35岁,头昏、头痛,左眼视力模糊,伴呕吐4天;CT:右侧颞部见4.0 cm×3.6 cm×3.0 cm形态不规则肿块.2例肿块T2WI均呈不均匀信号,以稍高信号为主,其内可见小条片状稍低信号,并多发点片状高信号,T1WI以等信号为主,其内多发点片状低信号,周围见大片水肿信号;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图1),囊变部分未见强化.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下腹疼痛2个月.体检:右下腹以耻骨联合之上右侧区域压痛明显,有轻度反跳痛,无肌紧张,麦氏点无明显压痛,右侧睾丸缺失.超声检查:右下腹可见大小约10.2 cm×8.6 cm的中等回声包块,边界清楚,有包膜,有一定移动度,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图1);CDFI:包块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周边可见少量血流.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7岁,因右乳刺痛1个月来我院检查.体格检查:双乳对称,柔软,未触及肿物,右乳按压后有明显刺痛.乳头未见溢液.超卢表现:双侧乳腺腺体厚约0.9~1.1 cm,腺体内未见囊实占位性病变;右侧乳腺乳头水平以上大范围的乳腺回声增强、不均,可见弥漫性分布的斑点状强回声(图1),后方伴声尾,挤压后可见部分强回声点有一定流动性,未测及明显乳管扩张征象.双侧腋下未见异常回声.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 ,67岁 ,有右上腹不适 ,消化不良 10余年 ,来我院检查。查体 :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超声所见 :胆囊 7.1cm×3 .2cm大小 ,四周囊壁不均匀增厚 ,最薄处约 0 .3cm ,最厚处约0 .8cm。增厚的囊壁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暗区 ,大小约0 .2~ 0 .6cm ,部分囊内可见细小的强光点 ,后伴声尾及声影 ,胆囊腔相对性缩小 (图 1)。高频探查见囊性暗区及囊内细小的强光点更为明显 (图 2 )。术中所见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囊内见粘稠胆汁及泥沙样细小结石。病理诊断 :弥漫型胆囊腺肌增生症。图 1 胆囊壁增厚 ,壁内可见罗阿氏窦 ,…  相似文献   

10.
彩色超声引导下早孕期经腹穿刺吸取绒毛活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超(CDU)在早孕期经腹穿刺绒毛活检术(CVS)中的作用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运用CDU引导下经腹部对28例确诊的孕妇行CVS.术前运用CDU观察叶状绒毛着床位置并于体表标记穿刺点及穿刺范围.术中实时引导入针并抽吸绒毛,重点对穿刺时机及操作技巧进行探讨.结果 运用CDU观察穿刺入路及周围血管情况,避开肠管、大血管及周围重要脏器,尽量选择叶状绒毛分布较宽处为穿刺点.取材时间为孕10~13周,平均11周.28例中,一次取材成功26例,2次成功1例,取材失败1例,总成功率为96.4%.所有病例术后即时超声观察,均可见胎心搏动,胎盘部位无明显较大血肿回声.所有病例术后1周复查,均可见胎心搏动,25例继续妊娠者定期随访无一例流产.结论 CDU引导下经腹壁穿刺行CVS,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门诊操作,是早期产前诊断的重要方法 .术前掌握好穿刺点的定位、穿刺技巧及穿刺时机是取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1岁.3 d前因劈柴打伤右眼,视力明显下降来诊.超声所见:双眼轴径线正常,左眼晶体位置正常,周边回声增强,核心部可见散在的点状强回声,玻璃体及视网膜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内见一圆形结构回声,眼球转动时可见距前房较近的纤维膜振颤;玻璃体内见点、线状强回声,动度( ),视网膜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眼晶体不全脱位,右眼玻璃体混浊(图1).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45d,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15d,近日包块逐渐增大就诊.查体:右侧腹股沟区扪及大小约30 mm×15 mm椭圆形包块,表面皮温不高,无红肿及破溃.超声检查: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个与腹腔相通的包块,包块内可见宫腔线清晰的子宫及两个含有数个卵泡的卵巢,见图1.子宫和卵巢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并探及动静脉频谱,见图2....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5个月.因腹胀、腹泻,无尿1 d入院.查体: 腹部膨隆,下腹甚,腹尚柔软.耻骨联合上可扪及一包块,上界近脐下,叩诊呈浊音,未见胃肠型.超声检查: 膀胱后下方见一范围约6.4 cm×4.6 cm的稍高回声团,边界清楚,其内回声点分布不均匀,并可见散在小片状不规则低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4.
例1,男,42岁.因发热、皮肤出血点2个月于2009年9月9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5 ℃,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瘀斑,颈部两侧、右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1~2枚约1 cm×1 cm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韧,无压痛,局部无粘连、无破溃,边界清晰,活动度可.口唇苍白,齿龈肿胀、增生.  相似文献   

15.
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的彩超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4 2岁。因高血压、心悸、头痛、头晕就诊。查体 :一般情况佳 ,血压 16 0 / 110 mm Hg(1mmHg=0 .133k Pa) ,高血压病史 7年 ,无家族性高血压病史。超声检查 :肝脏、胆囊、脾脏、双肾、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膀胱 :充盈佳 ,于膀胱后壁 6点至 6点半处 ,可见一大小为 2 .4  相似文献   

16.
孕妇,38岁,孕6剖宫产1,因停经33 +2周伴不规律下腹痛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胸廓不对称,双侧乳晕着色,乳头凸出,腹壁膨隆,脐耻间可见一长约10.0 cm纵形手术瘢痕,右侧麦氏点对称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脊柱右侧弯畸形,右侧肩背部可见一骨性突起包块,四肢无畸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2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d入院.患者无腰部疼痛及酸胀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发热畏寒.查体:双肾未触及,双肾区无隆起及叩痛,肋脊点、肋腰点、双侧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超声检查: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左肾中下极肾盂内可见一3.9cm×2.4 cm×3.5 cm的混合回声区,界清形规,内部以低回声为主,中心可见大小约0.9 cm×0.6 cm强回声,周边见强回声环(图1);彩色多普勒示周边见较粗大血管进入包块内(图2).超声提示:左肾盂实性占位伴钙化.临床拟诊左肾盂占位,于全麻下行左肾根治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成人肺门纵隔淋巴结核误诊为结节病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病例报告 男,18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半个月入院.发热为中高热,弛张热型,最高体温40℃,伴盗汗、咳嗽,有少量白痰,无咯血,无胸闷、胸痛,无畏寒、寒战.外院曾先后用头孢类、红霉素抗感染治疗无效.无结核患者接触史.外院胸片:右肺门增大,气管旁淋巴结增大、紊乱,纵隔轻度增宽;胸部CT:右肺中叶、下叶可见点片状高密度影,右侧肺门处可见团块状软组织肿块,互相融合,分界不清,考虑结节病,淋巴瘤不除外,右中下肺炎.  相似文献   

19.
患者1为45岁男性,因肺部感染、发热伴晕厥(晕厥时心电图证实为室颤)收治:患者2为35岁男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伴胸痛收治.2例患者既往均无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病史,无晕厥发作史,无家族成员猝死史.发热时(T≥38.5℃)心电图可见典型的1型Brugada波,表现为右胸导联J点显著抬高,ST段穹隆型上抬≥2 mm.T波倒置.  相似文献   

20.
例1:女,4岁.因皮肤瘀点、瘀斑2 d入院.无发热、咳嗽及腹痛等症状,皮肤碰撞后即易发生瘀斑,无鼻衄、无牙龈出血、便血及关节肿胀,未诉有其他不适.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家中养有宠物一猫一狗,有亲密接触史.查体:一般情况可,面色正常,发育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HR 102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不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