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魏多祥 《航空航天医药》2011,(12):1490-1490,1523
目的:了解我院乳腺病损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0-01—2011—05我院乳腺切除术患者病例153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结果:我们调查的153例乳腺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占121例,占79.08%,药物以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为主。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81例患者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涉及抗感染药物5类,18种;术后单一、联合用药的使用率分别是63.5%、36.5%;使用率居前三位的是: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奥硝唑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以降低耐药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I类切VI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促进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出院的398份I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398例I类切VI手术患者中320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40%,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为主,占94.42%,其中93.44%用药时机正确:术后用药时间无指征超24h占58.13%。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给药时机及用药品种的选择方面已趋规范.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总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状况,促进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调阅我院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单一剖宫产无其它病发症的病例200份,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总结。结果200例剖宫产病例在围手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硝咪唑三大类共12个品种。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加序贯口服给药为主,术前2h、麻醉时、术中预防性用药共占98.5%,术后连续用药占100%,术后用药6d者占97.5%。结论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品种选择和首次应用时间、剂量、输液体积、输注速度等方面较为合理。但预防厌氧菌感染方面用药档次偏高;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胆道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为提高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余姚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10月间300例胆道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300例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使用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03例,占34.33%,其次是头孢他啶71例,占23.67%;术前30 min~2 h给药236例,占78.67%;抗菌药物单用286例,占95.33%;二联联用14例,占4.67%;用药疗程〈48 h为95例,占31.67%;〉72 h为97例,占32.33%。结论该院胆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须继续加强胆道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围手术期I类切口患者应用抗茵药物的现状进行调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方法:随机抽取围手术期I类切口患者病例100例,对其应用抗茵药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00例患者中100%患者使用抗茵药物,平均用药数15.6天。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13.6天,平均住院药费费用:4491.97元。结论: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欠合理,用药时间过长,联合应用抗茵药物品种过多,需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乳腺病损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0 -01 ~2011 -05我院乳腺切除术患者病例153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结果:我们调查的153例乳腺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占121例,占79.08%,药物以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为主.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高山  卢明成  苗郁 《西南军医》2006,8(6):17-1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抽取出院病历1225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4%,应用抗菌药9类40种,其中使用1—3种抗菌药物占78.5%,多为一联、二联用药,用药天数4—14d占60.7%。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个别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李玮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3):305-307
目的:比较我院眼科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遵照执行2009年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前后的合理性.方法:随抽取2008 - 01~12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历41份、2011 -01 ~2011 -12相同手术病历54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全身和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比例均为100.0%.2008年全身用药包括头孢呋辛钠(28例,占68.3%)、头孢唑啉钠(8例,占19.5%)、左氧氟沙星(5例,占12.2%).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24h给药1次9例(21.9%).术前0.5~2h给药1次,术后应用2d27例(65.9%).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应用3d5例(12.2%).2011年全身用药包括头孢唑啉钠(51例,占94.4%)、青霉素G钠(2例,占3.7%)、氧氟沙星1例(1.9%).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24h给药1次53例(98.1%).术前0.5~2 h给药1次,术后应用2d1例(1.9%).结论:通过对《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认真学习和执行,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全身预防性应用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局部用药在术前用药时间上还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0.
170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1~2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170例,对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70例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衣替咪星和头孢唑啉钠;使用单一抗菌药物86例(50.59%),联合用药84例(49.41%);用药疗程1~27 d,平均5.86±3.43 d;用药时机:术前2 h内用药占85.88%,14.12%的病例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合理。结论17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我院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1—9月17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和闭合性骨折手术患者进行了围术期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对照卫生部2009年发布的38号文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抗生素药物使用原则,存在主要问题是用药种类选择过多,给药时机不正确,使用药物时间过长及盲目联合用药。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药物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振华  仲华  吕娟丽 《武警医学》2013,(11):966-969
目的通过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分析,探索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抗菌药物的管理规定采取系列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阶段分别从出院患者手术病历中随机抽取300例作为非干预组、第一次干预组、第二次干预组,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干预前、后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实施系列干预措施,围术期抗菌药物消耗平均费用由干预前1285.16元依次下降至819.75元与634.07元;抗菌药物使用的综合合理率由干预前8.67%逐步提高至23.67%与47.33%。结论本研究针对合理用药所采用的干预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对保障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25份病例的调查分析,进一步研究院内感染与抗菌素使用的关系。方法;采取1994年10月-199御10月住字病历共6759份,随机抽样调查2025份并进行抗菌素药使用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呼吸科出院病历100份,对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联合用药、用药起始时间、病原学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10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99%,平均用药天数13d,其中二联用药比例占72%。用药频度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唑肟;使用频率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病原学送检率为77%。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联合用药依据不足、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给药间隔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梅昕  徐莺  刘婧  白玫  蒋云根 《武警医学》2013,24(2):159-162
 目的 了解某院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特点及合理性情况,为临床正确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1-11至2012-04共538例Ⅰ类手术切口病例,统计分析手术类型、抗菌药使用率、使用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机、用药时长等情况。结果 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使用率为84.01%,以头孢硫脒与头孢噻肟使用比例最高,占所有使用病例的20.58%和17.26%,联用抗菌药比例为6.42%。首次给药时间为术前2~24 h、0.5~2.0 h和术后的比例分别为8.62%、46.24%和45.13%。给药时间控制在术后24 h 内者为18例,25~48 h内者为81例,大于48 h者为353例,平均使用6.83 d。结论 此院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与用药时长不当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管与临床药师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椎间盘炎的抗生素预防与介入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对24只新西兰兔采用直视下向椎间盘内注入细菌的方法,制作椎间盘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非治疗组、抗生素预防组、抗生素治疗组、介入治疗组。抗生素预防组在椎间盘炎发生前静脉滴注克林霉素3天;抗生素治疗组在椎间盘炎发生1周后静脉给药4周;介入治疗组在椎间盘炎发生1周后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的方法切除部分间盘组织,同时静脉给药1周。实验动物在间盘组织注入细菌后2周与4周,分别行常规X线,CT及MRI检查。6周后处死动物,实验区脊柱标本送病理学检查,并作细菌培养。结果非治疗组与抗生素治疗组,实验区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破坏及增生,尸解显示间盘组织靡烂,椎体边缘骨质破坏;细菌培养多为阳性。介入治疗组,影像学表现为椎间隙变窄,病理检查显示髓核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预防组,无椎间盘炎发生。结论MRI是发现椎间盘炎的较敏感方法;抗生素预防用药是防止椎间盘炎发生的关键措施;椎间盘炎发生后,单纯静脉给予抗生素不能阻止其病理进程,而介入治疗可有效阻止椎间盘炎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7.
张艳  苏静  厉青 《武警医学》2017,(1):39-42
目的 调查专项整治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2010-08-01至2010-08-07(专项整治前)和2014-08-01至2014-08-07(专项整治后)全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对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持续时间、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专项整治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100%下降到53.5%,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用药持续时间、使用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趋于合理,抗菌药物人均费用由整治前的921.3元下降为319.2元.结论 通过加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espite several decades of advances in both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and antibiotic therapy, infection remain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invasive procedures.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R) has traditionally been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lower infection rates than surgery. However, new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as well as more aggressiv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have presented new challenges in relation to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postprocedural infection and pain. The risk of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IR procedures can never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 and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manifold, including more virulent organisms, ongoing and newly emerg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creased numbers of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nd the adoption into everyday interventional practice of more aggressive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such as chemoembolization, 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 and complex biliary intervention. Despite the widespread us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in IR, and the widely held belief that they are beneficial and are the standard of ca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have never validate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is setting. As such, an argument could be made not to use antibiotics at all for prophylaxis in IR.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some of th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and what choice of antibiotics physicians make when they decide to use prophylaxis for IR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