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铜蓝蛋白及α_1-酸性糖蛋白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铜蓝蛋白、α1 酸性糖蛋白作为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 4 0例正常人及 6组共 12 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 酸性糖蛋白的含量 ,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6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α1 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铜蓝蛋白检测阳性率为 81.6 % ,α1 酸性糖蛋白检测阳性率为 84 .8% ,联合检测阳性率为 93.6 %。结论 :检测铜蓝蛋白和α1 酸性糖蛋白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协助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春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2):1328-1329
目的 探讨血清中铜蓝蛋白和a1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感染患儿 5 0例及体检儿童 2 0例血常规和血清中铜蓝蛋白、a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结果 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 ,铜蓝蛋白与a1酸性糖蛋白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2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的铜蓝蛋白、a1酸性糖蛋白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 ,铜蓝蛋白、a1酸性糖蛋白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和铜兰蛋白(CP)属急性时相蛋白,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液中有明显变化,国内外学者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作者对18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清α_1-AT、α_1-AG和CP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血清铜蓝蛋白的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铜蓝蛋白作为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0例正常人,4组共1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的含量,并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组中,男性和女性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含量无差别,4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铜蓝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铜蓝蛋白检测阳性率为81%。 相似文献
5.
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α1 酸性糖蛋白 (α1 AGP)、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 ,观察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同时与非肝病患者和正常健康者作对照。方法 ::用罗氏生化 (α1 AGP)诊断试剂盒测定血清α1 AGP的含量。结果 :发现急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 ,ALT、AST升高 ,ALB无明显变化 ,尤其肝硬化 (失代偿 )、重症肝炎和重度慢性肝炎时 ,血清α1 AGP含量降低极为显著 (P <0 0 0 1) ,随病情好转 ,血清α1 AGP含量有所上升 ;肝癌时 ,血清α1 AGP含量却明显升高 (P <0 0 0 1) ,对肝细胞癌、肝硬化和肝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论 :①α1 酸性糖蛋白水平和肝脏病变的范围和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动态观察可作为病情预后观察的一项生化指标 ;②α1 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对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6.
α1-酸性糖蛋白(α1-AG)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当肝脏受到损害时,α1-AG的浓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检测了183例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α1-AG的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清铜蓝蛋白及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及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同时测定50例正常人及130例恶性肿瘤血清中的CER及TSGF的含量。结果:7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R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7组恶性肿瘤科学研究血清中TSGF的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与TSGF对恶性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80.0%与81.1%,诊断准确率均为86.4%,二者相似,与癌胚抗原CEA具有显著相关性。CER与TSGF对各种恶性肿瘤均有较高的检出率,若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上升到92.2%。结论:CER与TSGF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CER与TSGF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α-酸性糖蛋白(α1-AG)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德国BN-2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06例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例、肝炎23例、脑梗塞20例、手足口病20例、肺癌17例)和5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α1一酸性糖蛋白(α1-AG)检测.结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脑梗塞患者、肺癌患者的α1-A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其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α1-AG浓度的升高尤为显著,手足口病患者的α1-AG浓度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肝炎患者的α1-AG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 检测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对各类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在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在贝克曼库尔特IM-MAGE 800型全自动特种蛋白仪上检测46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和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结果: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通过治疗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显著下降(P<0.01)。结论:检测血清α1-酸性糖蛋白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测定的意义。方法:免疫浊度法检测恶性肿瘤组111例,良性病组36例,正常对照组48例血清铜蛋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值较良性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及肺癌、肝癌肿块明显缩小期、胃癌术后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良性病组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后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G)对于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38例肝癌患者、67例肝硬化患者、49例急性肝炎患者及102例健康人血清SAA、α1-AG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癌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SAA水平分别为(16.98±2.84)、(3.56±0.16)、(3.78±0.28)、(3.24±0.21)mg/L,α1-AG水平分别为(0.93±0.17)、(0.40±0.27)、(0.64±0.17)、(0.74±0.16)g/L。肝癌组血清SAA与α1-AG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健康人对照组(P<0.05);不同 AFP 水平肝癌患者血清 SAA、α1-A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SAA和α1-AG水平显著升高,对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将SAA、α1-AG、AFP联合检测,则可大大提高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测定90例孕妇,2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及34例健康育龄妇女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含量.结果表明,晚孕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中、重度妊高征α-1AG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妊高征血清α_1AG的含量与尿蛋白量呈负相关.因此,动态观察α_1AG含量的变化对估计妊高征病情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铜蓝蛋白动态变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患者早期诊断和病因判断的价值。方法于入院当天分别检测60例MODS患者(MODS组)、30例非MODS患者(对照组)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含量,并对入选的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和MODS评分。结果MODS组与对照组相比其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相比较,铜蓝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DS患者铜蓝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α-酸性糖蛋白的检测有助于MODS早期诊断;铜蓝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监测有助于MODS病因的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α-1酸性糖蛋白的分离纯化。人血清经DEAE-Sephadex-A50和ReactiveBlue 2-Sepharose CL-6B两次柱层析即可获得纯化的α-1酸性糖蛋白。纯化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免疫电泳和琼脂双向扩散等证明,其纯度和特异性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2医院诊治的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早期DN将其分为早期DN组56例和单纯T2DM组59例,另选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AAG及尿AAG水平,以及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水平,分析早期DN患者血清及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受检者的血清A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早期DN患者的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呈正相关(r=7.014、6.932、7.158,P<0.05),而血清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尿AAG水平与BNU、Cr及UA等肾功能指标间均呈正相关,检测尿AAG对早期诊断DN患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脑脊液中α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中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化脑组>病脑组>对照组(P均<0.01),化脑极期高于恢复期(P<0.01);当α1-酸性糖蛋白含量≥20mg/L时,对化脑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该检测方法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血清中铜蓝蛋白及脂结合唾液酸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蓝蛋白,脂结合唾液酸作为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用对苯二胺法测定了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氧化酶活性,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脂结合唾液酸的含量,对数据作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氧化酶活性均比正常人增高,阳性率依次为:80.0%,52.9%,73.3%,66.7%,90.0%,44.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对100例原发性肝癌、25例肺癌、25例卵巢癌、30例喉癌、87例鼻咽癌、139例良性疾患及6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和结合珠蛋白(HP)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五类癌症患者血清三种糖蛋白成分均高于正常人和良性疾患,具有显著区别(p<0.001及p<0.05)。应用七类人群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式,正常人、良性疾患及原发性肝癌的回代符合率在60%以上。这些实验资料均表明对癌症患者,特别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中铜蓝蛋白动态变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病因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于入院当天分别检测60例MODS患者(MODS组)、30例非MODS患者(对照组)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及乳酸的含量,并对MODS组进行组内比较,入选的住院患者均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1I)和MODS评分;于第3、5、7天分别对MODs组患者进行血清CP、CRCP、AAG乳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行组内比较。结果:MODS组APACHEII、MODS评分、CP、CRCP、A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改善或恶化的MODS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较上述指标在各时间段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CP、CRCP、AAG的检测有助于MODS早期诊断;随着病情的进展,铜蓝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有助于对MODS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