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脉常通”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又是诸种治疗方法所施的目标。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现结合个人学习体会,谈点肤浅认识。一、“气脉常通”的涵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歧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在此,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叫作“气脉常通”。何谓“气脉常通”?气包罗很广,如肾气、阳气、脏腑之气、宗气、经气、营卫之气等。脉,指经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可见脉者是言其血,由于血液运行于脉内,故脉也是血的代名词。通,即通利,畅通之意。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正> 男子不育,亦名“丈夫无子”。是指男子壮年,结婚后,女方身体健康,月事正常,同居多年而不生育的病症。男性生育年龄,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载: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至八八之年,则阳气衰,精气竭,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不过亦有年事已老而有子的,歧伯认为,这是由于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的缘故。所以,男性不育,是二八至八八之年这个年龄而无生育能力的病症。  相似文献   

3.
“气脉常通”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章节,其内含古人养生之观点,对于当代养生、治未病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考证相关医家观点,提出“气脉常通”所蕴之气可能为骨气、原气、三焦之气或祖气,所处之脉必和于阴阳,内通神明,其“常通”的本质在于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和合,保持气机调畅、中气斡旋有度。  相似文献   

4.
析疑二则     
<正> 最近,笔者对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许叔微“补脾不若补肾”之说作了考证,发现上述两说皆非出自朱、许之口,乃后人所言也。朱丹溪《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说:“人受天地之气所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可见丹溪虽然提出了“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但并未直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然而明代医家虞搏在其《医学正传·医学或问篇》中说:“丹溪先生《格致余论》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相似文献   

5.
浅析小儿肝常有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峰  郝东阳 《陕西中医》2001,22(7):446-447
1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 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 “肝常用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丹溪心法》,但他提的“肝常有余”是从病理的角度出发的、而我认为还应该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儿“肝常有余”,这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发育,他的机体与活动功能都向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年龄愈小,发育愈快,生机旺盛,最富于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 古人论无子,谓男则主于精,女则主于血。其治则,男以补肾为要,女以调经为先。此言诚为不谬,临证遵之,多得其效。盖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化血,为生殖之原。《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即云,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是言男女之孕育,乃由肾气之盛也。继云“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而无子耳”,是言无子之原由,在乎肾气之衰也。此虽为生理之变化,而  相似文献   

7.
寿义健康考     
<正> 寿的健康义,古今字书、词书、训诂书未载,海内外中医专业工具书也未载,就连最新《简明中医字典》(杨华森等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107)也解“寿:年岁久长。《素问·灵兰秘典论》:“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此例此解,古今注书无异。究竟寿有无健康义,此例是否年岁久长义,容当考证之。一、本句分析:原句:“以此养生则寿。”据此知寿是养生的目的和效验。《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善养生的人终生“动作不衰”,不善养生的人过早  相似文献   

8.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帝曰:调此二者(指阴阳)奈何?歧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此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段文字中的“七损八益”,历代医家解释不一。有说“女子以七七为天癸之终,丈夫以八八为天癸之极,然知八可益,知七可损,则各随气分修养天真,终其天年以度百岁”的,有说“七损八益者,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的,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随着保健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长寿问题的探索亦越加深入。早在二千年以前的《内经》就已谈到不少有关长寿的问题,特别是它丰富的老年保健知识,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人们却病延年。现综合其主要内容,以供参考。一、天年《内经》认为人的天然年寿(即“天年”、“天寿”或“天命”)是“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人之寿百岁而死。”这里的“百岁”是就其大数而言,如王水云:“度百  相似文献   

10.
内经部份     
1.默写并解释《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至七七:男子八岁至八八”一段经文。答:《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  相似文献   

11.
《内经》曰:“阴精所奉其人寿。”丹溪宗其旨总括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此论千古成为养身之理,治病之道。夫人之阴所以充我之形以养百骸,年高老迈犹树木之枯萎,年老精枯。徐灵胎称为“老年阴盛者十之一、二,阳盛者十之八、九。”叶天士说“男子老年下先虚。凡女子天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天癸尽矣,……而无子”。“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相似文献   

13.
金匮肾气丸始载于《金匮要略》中,本方由8味药组成:干地黄8两、山茱萸4两、山药4两、泽泻3两、丹皮3两、茯苓3两、桂枝1两、附子1两.仲景用此方治疗脚气、转胞、腰痛、消渴、痰饮五种不同的病证,虽然病证各有不同,但本质都是肾气不实,主水之功失职,致水液运化失调.北宋儿科名医钱乙考虑小儿乃稚阳之体,及“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故去肾气丸中的桂枝、附子而为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14.
中医养生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人体随着肾气的逐渐旺盛而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继而又随肾气的衰老而死亡,即肾的精气主持着人的生和死,人体的衰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内经·素问》早就阐述了人体衰老的原因,在于肾气衰、精气亏,“天癸”竭,并指出,“肾气有余,气旺常通”,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故养生应把养肾护精,作为抗衰老的重要措施。 1、辨证用膳,补精温肾。中医对人体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本文对通常所说的小儿“肝常有余”的论点从下列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肝常有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但他的“肝常有余”之说是从病理角度提出来的。笔者认为此说还应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  相似文献   

16.
“印斑”是以鼻为中心的面部黑斑或灰斑。因为常形成蝴蝶形,又名“蝴蝶影”。如见于孕妇则叫孕斑。此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虽无痛苦,却影响美容。《内经》云:“地气上为云,云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肺气通于天。”肺为华盖,主皮毛,五脏六腑之气皆上承于肺。肺通调水道,输布津液,有如天地之气化然。头面为诸阳之会,其出“印斑”也,或黑或灰,皆为阴邪、湿邪,如天之有云,乃地气蒸腾使然。乌云不散,责之于天。结合临床,患者有鼻塞、溲黄、脉数、舌尖红、  相似文献   

17.
妇科疾病中肾虚、气血虚弱为常见病机,因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妇人经、孕、产、乳均以血为本,又耗伤阴血,致使机体处于血常不足,气常相对有余的状态。寿胎丸补益肾气,调补冲任;圣愈汤益气养血,主治失血过多,阴亏气弱,二者合用可收补肾益气养血之功。本文列举该治法的代表方剂及典型病案,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中     
《灵枢·师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鼻唇沟称“人中”,开始于《内经》。 为什么称人中?后汉·刘熙(?)《逸雅》的解释是“立于鼻下,狭而长,似人立也”。元末明初·陶宗仪(?)《辍耕录·人中》解释谓:“盖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以下,口暨二便皆单。”也就是说人中以上诸窍成双,人中以下即为单,它居在双、单窍之中,所以称人中。明·郎瑛(1487—1566)《七修类稿》认为“人居天地之中,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口受之。此穴居中。”天在上,地在下,人当然是在中间了。  相似文献   

19.
“天癸”析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谓“天癸”?历代医家对它有不同的观点。有些医者把天癸指为阴精,如明·马莳:“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而清·沈尧封说:“天癸是女精。”即认为天癸是女性所独有的。但是,《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却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说明天癸男女皆有,并且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阴精。明·张介宾在《上古天真论》的注解里更为明确:“天癸者,天…  相似文献   

20.
<正> “气有余便是火”是常用来解释病理变化的一句中医术语.对它的理解,一般多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属于阳气偏亢形成的实火之证.我们认为有必要澄本清源,予以疏证、诠解. “气有余便是火”一语出自元代医学家朱震亨《丹溪心法》书中,该书云:“凡气有余便是火……火急甚重,必缓之以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亦可……有补阴火即自降,炒黄柏、生地黄之类.”又说:“龟板补阴,乃阴中之至阴也.……黄芩、黄连、栀子、大黄、黄柏降火,非阴中之火不可用.”以上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