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术后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至2008年6年来胆道镜检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191例病例,按术中、术后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100例,B组:术后经T管窦道治疗者91例。结果A组结石发现率60%,取尽结石率55%;B组取尽结石率94%。结论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术中检查可以避免结石残留及发现隐匿的疾病,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后检查可以避免T管造影出现的假阴性,可以进一步治疗残石。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2.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56例,其中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36例, 术后T管窦道取石20例。现将治疗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20例,女36例,男  相似文献   

3.
自80年代纤维胆道镜的问世及技术不断改进为胆道结石或残留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条较理想途径。1998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为247例胆道术后胆管残石病人施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道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应用胆道镜对37例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狭窄患者行气囊扩张治疗的结果。结果本组37例患者42处肝内、外胆管狭窄均行胆道镜下气囊导管扩张,29例(78.4%)系胆管狭窄伴肝内胆管结石,经气囊扩张后,胆道镜通过狭窄部位,取净远端胆管结石;另8例(21.6%)系单纯胆管狭窄无结石,仅行导管扩张。本组成功率达97.3%(36/37);1例因胆汁性肝硬变伴弥漫性胆管狭窄扩张失败后行肝叶切除手术。27例狭窄仅需一次性扩张,9例因胆管多处严重狭窄而行多次扩张。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胆道镜下气囊导管扩张治疗胆管狭窄微创、直观、安全、简便易行且疗效可靠,是治疗胆管狭窄并取净结石的理想方法。但需注意操作方法及技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9月—2002年3月,1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1期缝合胆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除1例术后胆漏经保守方法治愈外,其余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例胆道残余结石,经门诊胆道镜取净残余结石。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新技术,但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我院2003年3月~2005年4月近2年来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及经“T”管窦道取石中的应用。结果手术全部成功,一期结石取净率94.5%,全组无胆汁渗漏、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者,可减少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有效地避免放置“T”管存在的弊端。结论纤维胆道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疗效,并且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纤维胆道镜经术后“T”管窦道进行取石治疗,避免了患者因结石残余所致的复发、再手术,并且可以经窦道反复取石,减少了结石残余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胆管结石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306例中术中联合纤维胆道镜检查32例,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274例。结果:术中发现结石18例,取石成功16例。术后发现胆道残石79例,取石成功69例。结论:纤维胆道镜是胆管结石手术和术后的必要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胆管结石病被认为是胆道外科中 (除肿瘤外 )最常见、最复杂、最棘手、最难治疾病之一。自 80年代纤维胆道镜的问世及技术不断改进为胆道结石或残留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条较理想途径 ,为胆石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自 1994年 7月 ,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 90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 90例 ,是从同期 2 0 0例胆道手术筛选 ,残石率占 4 5% ,男 4 0例 ,女 50例 ;诊断方法为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有 10例行左肝外叶切除术。术后病人二周常规行 T管造影证实有残余结石影。残石分类 ,其中左右肝管 4 0例 ,…  相似文献   

9.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88例。在胆道手术中应用纤胆镜检查取石20例,术中取净17例,胆道术后残石率由未行术中纤胆镜的62%降至15%。在术后应用纤胆镜检查取石68例中,检查10例,取胆总管结石7例均取净,取肝内胆管结石51例取净48例。结石取净率为94%。本研究采用术中纤胆镜取石的改进方法,缩短了取石时间,提高了取石的效果和手术的质量。本研究报告了结石在肝内Ⅰ~Ⅳ级肝管的分布和治疗效果,探讨了取肝内结石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纤维胆道镜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3年1月~1996年6月间,利用OlympusCHFP—20型纤维胆道镜,在术中术后共检查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人37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9例,女28例,年龄20岁~62岁。术中应用15例,术后应用22例。1.2临床应用术中应用15例病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4例,其中13例手术中取净,2例肝内正~巫级胆管残留少量结石,残石率为13.3%,残余结石均于术后一次取净。术后应用22例病人,肝内胆管结石18例,合并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科31例行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一次性取净结石,其余4例在术后复查时发现少量残余结石。术后无胆漏、胆道出血、胆管狭窄发生。结论对于肝内、外复杂性胆管结石,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残石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胆道残余结石一直是令患者痛苦、医者棘手的胆道手术并发症.尽管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设备和内镜技术的进步,给胆道手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手术后残石率仍居高不下,因此人们有理由对此继续给以充分的关注,并为此作出更大地努力.  相似文献   

13.
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在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胆管结石在胆道疾病中发病率越来越高。传统的胆道探查,术后残余结石率较高,有文献报告为48%。纤维胆道镜的应用于胆管结石的术中及术后,能直接观察胆道、碎石、取石、扩张胆道、胆道冲洗等,从而推动着胆管结石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从1998年3月~2002年9月共对120例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4.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纤维胆道镜的经验,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799例,按是否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情况分3组分析研究:A组207例,仅切开肝外胆管器械取石,未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B组1051例,术中用器械取石,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残石;C组1541例,术前经良好的胆管造影,术中,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术中示淫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最后残石率39%,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石率5%,。术中和/或术后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最后残石率2.54%,平均6年半随访的结果优良,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均X^2检验P<0.05。结论:胆道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率,提高治疗效果,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的胆道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胆道镜治疗方法。方法62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行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术后6周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625例患者中619例结石取净,取石成功率为99.04%。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择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并与50例使用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治疗的患者(观察组)比较,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取出成功率以及发生的并发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胆瘘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结石取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对于多次胆道手术史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系统性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系统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81.11-2000.12收治的并经各种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786例,提出系统性治疗及纤维胆道镜外科技术应用的方法。①治疗前通过各项影像学检查,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数量、分布,有无肝胆管狭窄存在及程度,有无肝萎缩及范围;②术前系统性治疗:驱蛔、消炎利胆、经T管胆道冲洗;③手术与术中系统性治疗:以手术为主体,同时采用术中胆道镜、术中胆道造影;④术后系统性治疗:术后胆道镜、经胆道外引流管射流震荡冲洗、持续灌注冲洗、溶液溶石治疗等。结果:术中胆道镜应用后使手术残石率由79%(314/398)降低为24%(96/398),经术后胆道镜等系统性治疗后,最终残石率降至2%(19/786)。结论:①只有采取系统性治疗措施,才能根本改善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②胆道镜外科技术在系统性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③主中胆道镜的应用有利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既可有效地降低术后残石率,又能减少手术创伤;④术后胆道镜治疗,直接关系到肝内胆管结石最终残石率,应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胆道镜在术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合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胆道镜在术后经T管瘘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人697例的病例资料,统计疗效指标。结果 672例病人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为96.4%。胆道镜共发现1306支肝内胆管狭窄,其中1 297支狭窄得到解除,狭窄解除率为99.3%。胆管上皮细胞自身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狭窄解除、结石取净后胆管壁能恢复光滑。9例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均经治疗后痊愈,其中7例通过后续胆道镜治疗取净结石。结论术后胆道镜治疗能有效地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取净结石;尤其在处理肝段胆管开口狭窄上胆道镜具有明显优势(发现和解除)。因此,术后规范的胆道镜治疗结合术中萎缩肝段切除、取出肝外胆管结石构成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完整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联合胆道镜在难取肝内外胆管结石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应用激光碎石联合胆道镜治疗22例难取肝内外胆管结石,在直视下接触结石,将结石击碎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篮套出。结果 22例结石,18例一次性完全清除,3例2次碎石,取尽,1例大部结石取除,小分支胆管有结石残留,本组无胆道损伤、出血。结论钬激光碎石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难取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的特点,是治疗难取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0.
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残石(附18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2年1月~2003年5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092例,其中经T管造影证实有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并用OLYMPUS-P20型纤维胆道镜为其进行了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治疗共182例(其中外院转入46例),结石取尽率8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