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嗽,喘证为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发病尤甚.本病初期多由外邪侵犯所致.此病初起宜宣散,忌滋腻留邪,以致缠绵难愈,而成宿痰.  相似文献   

2.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他精于医道,兼通理学,在理论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喘证新治     
祖国医学将喘证归纳为虚,实二大类,以作为辨证纲领。喘证作为一种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过敏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笔者采用穴位注射、中药贴敷、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方法,收到较满意疗效。一、治疗方法及药物 1.穴位注射法:常用穴位,实喘取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丰隆等,虚喘加血海、足三里等。实喘用止喘一号注射液加柴胡注射液、核酪注射液,酌情加减654-2  相似文献   

4.
喘证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天 《现代中医药》1996,(5):F003-F004
对叶天士论喘“在肺为实”说阐发已见。认为外感痰喘治以祛邪化痰,方用小青龙汤并重加石膏;内伤在肺责之宗气下陷,当治以升陷汤为主,若属肾不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加蛤蚧,并各附验案1例。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随王强主任医师应用中药治疗喘证伴下肢水肿患者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86岁,主因胸闷、喘息间作3月余,加重4日于2008年5月5日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住院。患者于8年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广泛ST-T缺血改变。偶有胸闷憋气等症,考虑  相似文献   

6.
杨旸  赵明  邓森涛 《中医研究》2011,24(5):18-19
1997年WHO统计数据显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2位,全球范围内约有6亿人罹患此病,每年造成300万例患者死亡。据文献报告[2],中国城市COPD死亡率居第4位(13.89%),农村居第1位(20.04%),全国C0PD患者多达4 000万例,每年因此死亡者100万  相似文献   

7.
喘证以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特征。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对其论述极其广泛,详辨病机,细审病因,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临床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现归纳其治喘有20法,予以分析探讨。1散寒宣肺法外感风寒,邪干于肺,肺失宣降,气逆作喘。治...  相似文献   

8.
喘证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试论喘证当从五脏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楷  周天寒 《陕西中医》1993,14(4):159-160
喘证既往多从肺、肾立论,本文根据文献和临床体会,对心喘、肝喘、脾喘、肺喘、肾喘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分别作了论述,呵为临床全面认识喘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在治疗喘证中运用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并提出“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上焦之喘,祛邪为主,清肺常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温肺用小青龙汤加减;中焦脾土不足者,治以人参建中汤;下焦以温肾为主,饮邪盛者,用真武汤加减,肾虚为主的,常用肾气丸加减.叶氏善于化裁古方,并善于创立新的治法,为后人垂立典范.  相似文献   

11.
陈××,女,64岁,年1月31日入院。患者喘息病史30余年。30年前,因感冒发烧后,出现喘息气短。随之每年秋冬季节易感冒,感冒后,则气短喘息,逐年加重,患病时,服用复方新诺明、复方茶碱片等缓解后,仍反复。入院前半年,又因感受风寒之邪,出现喘促气短,动则尤甚,呼多吸少,咳嗽痰多呈白色泡沫状痰,并伴心悸少寐等症状,自服螺旋梅素等药后无效,来我院治疗。入院时,患者仍喘息动则尤甚,短气不得卧,呼多吸少,时咳白色泡沫状痰,舌质紫暗,少苔,脉沉细无力。此证属素体肺气  相似文献   

12.
近代名医张锡纯善治危急重症,效验颇丰,兹将其治疗喘证经验作一探析,以资借鉴。1 外感痰喘,灵活运用小青龙汤 《伤寒论》所述心下蓄有水饮作喘者,后世归之于外感痰喘。张氏认为,喘证无论外感或内伤所致,均非善治之症。外感痰喘为外感中极危险之症,多责之于肺。张氏在治疗外感痰喘时喜用小青龙汤,认为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感痰喘的神方,但其遵古而不泥古,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稳妥奏功。如治喘证之脉证俱实者,恒加杏仁三钱,而仍用麻黄一钱,认为“其效更捷”;若证虽实而脉虚弱者,麻黄则不用或只用五分,再加山药三钱以佐之;若素有血证时,则去桂枝,留麻黄,加龙骨、牡蛎各数钱,  相似文献   

13.
吕梅  张昆仑  王雪梅 《陕西中医》2001,22(10):612-613
吾师张宽智副主任医师 ,业医 3 0余载 ,娴熟岐黄仲景之学 ,学验俱丰 ,乃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善治时病及疑难杂症 ,辨证仔细 ,药精量轻 ,施方恰当 ,独具一格 ,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从师学习 ,耳听面命 ,受益甚多 ,现就治喘证从心肝辨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心疾致喘 心主血 ,肺主气 ,血液的正常运行 ,要靠气的推动 ,才能通行全身 ,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所以仅有血而无气的推动则血凝而成为瘀血。如果仅有气而无血 ,则气涣散而不收 ,可见气与血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若心气不足 ,气…  相似文献   

14.
李中梓,明清之际著名医家,精研《内经》,认为书中论喘"其因众多,究不越于火逆上而气不降也。挟虚者亦有数条,非子母情牵,即仇讐肆虐,害乎肺金之气,使天道不能下济而光明者,孰非火之咎耶?"[1]304又针对"世俗一见喘家,纯行破气"之弊,提出"因虚而死者十九,因实而死者十一"[1]304,故极重视喘证的辨证施治。李氏云:"虽然,火则一而虚实则分。丹溪曰:虚火可补,参芪之属;实火可泻,芩连之属。"[1]304故论治喘证宗丹溪之法先分虚实。1邪实为主,急祛其邪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有8条出现喘证。笔者临床习用篇中方药治疗喘证,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于下。1 麻黄汤证《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本条指的是病在太阳,风寒外束,致卫阳被遏,外邪犯肺,肺气失宣,故宜用麻黄汤。如治王某某,男,28岁。工人。于1996年3月就诊。3天前因受凉出现头痛,肢体酸痛,伴有畏寒发热,咳嗽气促,经治无效而来诊。苔薄白,脉浮紧。此乃病在太阳,风寒束表,肺气不宣,与35条合,投麻黄汤。药用麻黄6g,桂枝4g,杏仁10g,炙甘草3g,6剂痊愈。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伤…  相似文献   

16.
自1991年~1992年,我们根据王国三主任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自制实喘灵、虚喘灵在急诊观察室和病房。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投药方法,治实喘50例,虚喘  相似文献   

17.
1 概论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北方寒冷地带的常见症症,亦是老年性多发病之一。2 老年性喘证的症因病理特点 喘证在临床上有虚喘、实喘之划分,故把由于外邪侵袭、痰浊壅盛、情志不遂等原因所导致的肺失宣降、气逆不畅、肺气上逆而为实喘,其责在肺,盖由于“肺主气,司呼吸”而肺又为“娇脏”所致;把由于精气内夺,肺气虚弱而致。肺失肃降、肾失摄纳、气不归根而呼多吸少者划分虚喘,其责在肺、肾两脏、乃由于“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董建华教授从肃降论治喘证的经验。分别运用清肺化痰、肃肺通腑,肃肺降气、解痉活络,燥湿化痰、降气平喘,敛肺补肾、化痰降逆等法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喘证既往多从肺、肾立论,本文根据文献和临床体会,对心喘、肝喘、脾喘、肺喘、肾喘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分别作了论述,可为临床全面认识喘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