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人Valsalva动作张力期左室充盈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超声心动图观测30例正常人初始时、Valsalva动作张力期第1个心动周期及第2个心动周期时左室充盈指标(E、A、E/A、e及E/e)的变化。结果 与初始时比较,第1个心动周期时E、E/A及E/e增大(P<0.05);与第1个心动周期比较,第2个心动周期时E、E/A及E/e减低(P<0.05)。结论 正常人Valsalva动作张力期第2个心动周期时左室充盈即减低,这与以往认为张力期4~5个心动周期后左室充盈开始减低不同。胸内正压降低左心系统与回流肺静脉跨壁压力,增加血流阻力可能是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冠心病(CAD)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DTI技术对54例临床确诊(其中2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组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及晚期(e峰、a峰及e/a比率)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速度比E/A、肺静脉血流收缩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S/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左室充盈减低时,E/A<1,e/a较正常组减低(P<0.01),S/D较正常组减低(P<0.01);2.左室充盈假性正常化时,E/A>1,e/a较正常组减低(P<0.01),S/D较正常组减低(P<0.01);3.左室限制性充盈异常时,E/A≥2,S/D较正常组减低(P<0.01),e峰、a峰较正常组减低(P<0.01),e/a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DT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e峰、a峰及e/a比率,可评价CAD左室舒张功能,弥补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创评价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对60例正常人和128例糖尿病患分三个年龄段比较超声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早期充盈峰(E)和舒张晚期充盈峰(A)的值。以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值,分析糖尿病患血流参数之异常。结果 糖尿病患E/A值降低。IVRT值延长。结论 糖尿病患左室舒张功能减弱。多普勒检查能无创的评价糖尿病患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分析冠心病(CH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及与超声检测左室收缩功能对照观察。方法:64例CHD患者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充盈时经二尖瓣的血流(MF),测量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E/A比值,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减速时间(DT),同时测量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结果:收缩功能正常(EF>50%)49例,舒张功能异常,E峰减低(66.97±15.07cm/s),A峰增加(80.65±17.88cm/s),E/A<1(0.87±0.25);收缩功能不全(EF<50%)15例,E峰增加(84.08±24.54cm/s),A峰降低(46.96±30.11cm/s),E/比值>1(1.85±1.24)。结论;CHD患者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不全,MF表现为“舒张迟缓型”;收缩功能不全时,出现因左房增大的“限制型”左室充盈波形及“伪正常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CAD)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采用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36例正常人(I组),33例冠心病患(Ⅱ组)和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Ⅲ组)。测定了从二法瓣到心尖的早期充盈峰速传播速率(Vp),早期充盈峰速时间(TD)和Vp/E比值,同时测定左室舒张早期、晚期跨二尖瓣血流峰速(E峰和A峰)、早晚期血流峰速比(E/A)和舒张晚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时间(AD),并测定左室结构与收缩功能。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和心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E、A、E/A,Vp、TD和V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与Ⅰ组比较,左室内经(LVID)、左室质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LVID、EF、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存在左室功能障碍,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的Vp、TD和Vp/E参数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心肌运动状态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 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组(Ⅰ a组)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组(Ⅰ b组),正常对照组20例.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及E峰减速时间、E/A比值.组织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s峰)、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e峰)及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a峰)与s/e比值.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中,Ve大于Vs;在伴有急性左心衰竭扩心病患者中,Vs减低不明显,而Ve、Va则明显减低,Vs/Ve比值增高.且随着临床症状改善,Ve值明显增高.在慢性左心功能衰竭扩心病患者组中,Ve、Va明显高于Vs,Vs/Ve比值小于1.结论 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导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原因是由于心肌舒张功能损害,而不是心肌收缩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2种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材料与方法:对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超声检测左室肥厚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先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期三尖瓣口充盈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和心房收缩峰值(A),并计算E/A值;再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及计算e/a值,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脉冲多普勒与组织多普勒E、A比值均小于1(E/A1),而健康组E、A比值均大于1(E/A1);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e、e/a值均较健康组显著减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室肥厚可引起右室舒张功能减低,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显像均适合应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对右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2种方法所测e、e/a值在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右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100例(20~76岁)正常人舒张功能,按低龄(20~35岁)、中龄(36~50岁)、高龄(>51岁)分为三组。测量二尖瓣多普勒血流频谱①EA 两峰时间—速度积面(T—A);②分别测量 E、A 峰时间—速度积面(F—A)、(A—A)及舒张期前1/2时间—速度积面(50%)(T—A)。心尖四腔或左室二腔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V)或左室长轴切面、M 型取腱索水平测舒张末期最大内径及二尖瓣短轴切面的(?)口面积。计算下列7项指标。(1)峰值充盈速率(ml/s)PFR;(2)校正峰值充盈速率(Sec~(-1))NPFR;(3)半充盈分数1/2 FF;(4)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减速度(cm/s~2)DEF;(5)A 峰值速度/E峰值速度 A/E;(6)A 峰时间—速度积面/E 峰时间—速度积面 A—A/E—A;(7)A 峰时间—速度积面/总积面 A—A/T—A。上述所测数据,发现正常人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舒张早期与 E 峰有关测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FR、NPFR、1/2 FF、DEF);舒张晚期与 A 峰有关测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A/E、A—A/E—A、AA/T—A)。经统计学处理后各组值间有显著差异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0.001)这一特征与创伤性检查相一致。说明正常人左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有“衰变”的趋势,这一“衰变”在50岁以上显得明显。多普勒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比 M 型敏感。  相似文献   

9.
超重和肥胖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重和肥胖人群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功能参数、舒张功能参数,分析超重和肥胖人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左室收缩功能参数,肥胖组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流速积分、平均血流加速度、每搏量及心排血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超重组每搏理、心排血量、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左室舒张功能参数,肥胖组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A/E、舒张早期减速度均显著改变(P<0.01)。超重组等容舒张时间、A峰、A/E显著改变(P<0.01)。超重和肥胖组左室收缩功能增强和舒张功能受损与体重指数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起重和肥胖可导致左室收缩增强和舒张功能下降,左室增大和左室充盈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脉冲技术检测正常人左室局部运动功能,并将DTI测得局部舒张速度与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检测方法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经心尖显示左心长轴切面,运用多普勒技术获取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测量E峰和A峰速度,转换DTI速度图模式,将取样容积分别放置左室中部乳头肌水平的前间值速度。结果:左室后壁收缩和舒张速度均高于前间壁测值,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按年龄分级对比发现:收缩期峰值速度在不同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舒张早期速度和舒张晚期速度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瑟DTI测值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比值(VE/VA)变小。结论:随着年龄增大,正常人室壁主动松弛功能减低,心肌顺应性下降,舒张早期充盈减少。DTI能定量测定室壁运动速度,可更精确反映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初发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DTI)技术在评价初发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的初发心肌梗死患者18例及与其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5例入选本研究。应用DTI技术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指标评价两组对象的左室功能。同时计算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E/Em),以评估左室平均充盈压。结果心肌梗死患者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速度(Em)及晚期峰值速度(Am)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组E/Em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DTI技术可以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加敏感地检测出初发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二尖瓣环的部位不同对组织多普勒(TD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四腔、两腔及左心三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TD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A峰的比值(MV-E/A)、TDI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与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TDI-e/a)及E峰值与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平均值与E峰的比值(E/e-mean),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比值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两组,组Ⅰ:二尖瓣E/A≥1.0,共76例;组Ⅱ:二尖瓣E/A<1.0,共106例;组Ⅰ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组Ⅱ(59.21%,8.49%),而组Ⅱ中二尖瓣环6个位点e/a比值均<1.0的患者明显较多(64.15%,14.47%,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a比值多有不同或显著差别,测值相近的位点在组Ⅰ、组Ⅱ中分别占28.57%和14.29%,其中组Ⅰ中仅有左心室后壁、下壁2个与E/a-mean相近的位点,而组Ⅱ中则没有与E/a-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值比(E/e-ann)与二尖瓣E/A指标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不同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e-mean,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偏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二尖瓣环的不同位点对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二腔、三腔及四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前间隔、左室侧壁、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DT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E峰和舒张晚期A峰的比值(MV—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和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e/a—ann)及E峰和二尖瓣环e波平均值的比值(E/e—ann—mean)。接同步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2组,A组76例:MV—E/A≥1.0,B组106例:MV—E/A〈1.0;A组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B组,而B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e/a均〈1.0的患者多于A组(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e多有不同或差异显著,测值相近的位点在两组中均约占14.29%,其中A组中仅有后壁、下壁的E/e与E/e—ann—mean相近的位点,而B组中则没有与E/e—ann—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E/e—ann与MV—E/A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的平均值,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中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得解旋率(UntwR)与组织多普勒技术(DTI)评价不同年龄段正常人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健康体检者94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5岁)、中年组(46~64岁)和老年组(65~79岁)及高龄组(≥80岁)。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切面二维灰阶图像,用EchoPAC软件行脱机分析并计算UntwR;应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口血流早期充盈峰峰值速度(E),应用DT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计算两者比值E/e’。结果随年龄增加,UntwR测值逐渐减低,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ntwR与E/e’及e’相关系数r分别是0.54,0.53(P均0.01)。结论 UntwR与目前常用的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多普勒指标相关性良好,UntwR可无创评价由年龄引起的正常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充血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同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价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左室舒张同步性。方法:74例CHF患者和62例正常人进行TDI检查,检测左室12节段心肌舒张早期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和标准差(TE-Dif和TE-SD),代表舒张同步性;以舒张早期二尖瓣频谱峰值与二尖瓣环速度峰值之比(E/E’)代表舒张功能。结果:CHF患者TE-Dif和TE-SD显著延长,E/E’增大。增大的E/E’是TE-Dif和TE-S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HF常合并左室舒张不同步,且与舒张功能减低关系密切。TDI能够准确评价舒张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舒张早期心内充盈减射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室内舒张早期心内充盈减射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连续观察92例受检者,其中正常者19例,高血压患者26例,冠心病47例(其中A/E>132例);A/E<110例;房颤5例),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及离瓣口1cm、2cm、3cm分别记录心内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及离瓣口1cm、2cm、3cm舒张期血流速度,测量En(n=1,2,3)峰值速度计算En与E0比值及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Ao/E0比值。结果: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高血压和冠心病组从二尖瓣口至心尖逐渐减低,高血压和冠心病(A/E>1,A/E<1,Af)组舒张期心内充盈减射E3及E3/E0比值与E0及E1/E0比值存在差异(P<0.05)。同时E3/E0舒张功能参数与传统二尖瓣口A0/E0比值存在线性相关(r=-0.83,P<0.001)。结论:因此上述超声心动图指标方法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心内充盈减射E3/E0可用于传统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受限制A/E<1“假正常”及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功能变化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300例RA患者(RA组)心功能变化,并与1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RA患者病理、血压、心率、实验室指标与心功能参数相关性情况。结果RA组心功能变化异常率为84.33%,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RA组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降低,左房舒张期内径及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A组心功能参数E峰与免疫球蛋白IgG及A峰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E峰与a-酸性糖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E/A与收缩压及射血分数与类风湿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测RA患者心功能的理想技术,定期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有利于早期发现RA患者心功能损害,对RA后期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acutely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Invasiv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acutely improves left ventricular (LV) systolic performance and lowers filling pressures in a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medically-refractory severe heart failure. Measurements included LV volume, ejection fraction, PWD early (E-wave) and atrial (A-wave) velocities, diastolic filling time (DFT), and DTI early diastolic mitral annular velocity (Em) at the lateral and septal annulus; PWD mitral E-wave/Em and E/FP were calculated to estimate LV filling pressures. RESULTS: Immediately after CRT, LV volumes decreased and LVEF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WD mitral E-wave velocity decreased and E-wave duration and DF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mitral E/FP ratio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sistent with a decrease in LV filling pressure. Patients with a pre-CRT mitral E/A ratio >1 (n = 20), demonstrated improvements in LV diastolic filling and lower filling pressures whereas those with an E/A ratio < or =1 (n = 21)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s in diastolic indices. CONCLUSIONS: The acute effects of CRT include echocardiographic evidence of reduced LV volumes and increased LVEF with improved diastolic filling and lower filling pressures; LV relaxation is not significantly altered. The benefits in diastolic function are dependent on the PWD-determined LV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prior to CRT.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98例艾滋病患者,按病程进展分为无症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100例(I组)和发生多种并发症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98例(Ⅱ组);并按是否接受HAART分为Ia、Ib组和Ⅱa、Ⅱb组;另选取50例心血管无异常发现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对所有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并对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作比较分析。结果(1)与NC组比较,I组、Ⅱ组患者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晚期充盈峰(A峰)、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明显增加(P〈0.001);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a)、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和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s)、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室间隔增厚率(△IVST%)、左心室后壁增厚率(△LVPWT%)、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E峰)、E/A值均明显减小(P〈0.001);(2)I组患者:Ia组与Ib组相比,IVSTd、LVIDd、LVPWTd、ⅣSTs、LVIDs、LVPWTs、EF、FS、△IVST%、△LVP-WT%、E峰、A峰、E/A值、IVRT及D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艾滋病患者:Ⅱa组与Ⅱb组相比,IVSTd、LVIDd、LVPWTd、IVSTs、LVIDs、LVPWTs、EF、FS、△IVST%、△LVPWT%、E峰、A峰、E/A值、IVRT及D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正常人群比较,艾滋病患者心功能相对减低。而在一定时间内,HAART对艾滋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