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源性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 Syk)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法、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侵袭能力乳腺癌细胞株--MCF-7(低侵袭性)和MDA-MB-231(高侵袭性) Syk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Syk基因导入Syk(-)乳腺癌细胞株,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yk基因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yk mRNA及蛋白在MCF-7细胞中呈中等程度表达,在MDA-MB-231中表达缺失;转染Syk基因的MDA-MB-231细胞与转染空载体及未转染MDA-MB-231细胞相比,侵袭及迁移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总迁移细胞数/5HPF)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Syk表达可降低乳腺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RCA1相邻基因2(NBR2)(BRCA1为乳腺癌易感基因1)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别按以下方式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进行分组。(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和8 Gy γ射线照射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NBR2的表达。(2)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BR2转染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以及NBR2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3)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BR2单独转染组、NBR2+B细胞淋巴瘤2(BCL2)共转染组,对3组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并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Student t-t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 Gy γ射线照射和8 Gy γ射线照射能够显著下调lncRNA NBR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75、11.17,MDA-MB-231:t=11.22、12.31,均P<0.01)。MTT实验结果显示,与4 Gy γ射线照射组相比,NBR2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55,MDA-MB-231:t=11.97,均P<0.01)。同时,lncRNA NBR2过表达可以明显下调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另外,与NBR2单独转染组相比,NBR2+BCL2共转染组中NBR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87,MDA-MB-231:t=11.37,均P<0.01)。结论辐照可以诱导lncRNA NBR2的表达水平降低,人为过表达NBR2能够抑制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降低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对肿瘤细胞的B细胞易位基因2(BTG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方法研究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BTG2 mRNA水平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BTG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未照射对照细胞相比,3 Gyγ射线单次剂量照射明显提高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人宫颈癌细胞系C33A、HeLa中的BTG2蛋白的表达水平.γ射线照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导致了照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BTG2表达水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改变既表现在BTG2 mRNA水平上,也反映在BTG2蛋白水平上.结论 BTG2是一种新的辐射诱导DNA损伤的反应基因,进一步研究将为BTG2作为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评价指标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黄连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迁移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划痕愈合法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细胞流式技术测定细胞周期改变;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法观察黄连素与辐射的联合作用.结果 黄连素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生长,并显现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MCF-7和MDA-MB-231细胞对黄连素表现出同样的敏感性.黄连素可以诱导剂量依赖性的G0/G1期细胞阻滞,40 μmol/L的黄连素处理后MDA-MB-231和MCF-7细胞早期凋亡分别高达86.63%和66.62%,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15和43.75,P<0.01).黄连素明显降低了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Cyclin B1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而增加了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但不影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低剂量(≤5μmol/L)黄连素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单靶多击模型拟合曲线发现,与单独照射组相比,5 μmol/L黄连素预处理4h后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的辐射增敏比分别为1.12和1.22.结论 黄连素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并可提高乳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KLK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KLK6 mRNA进行定量,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KLK6基因被沉默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8例乳腺癌切除组织中KLK6基因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KLK6 mRNA的表达量与ER、PR及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性.以体外化学合成的siRNA干扰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KLK6基因的表达,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KLK6 mRNA在73%(35/48)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5);ER( )组低于ER(-)组(P<0.05);PR( )组与PR(-)组差异不明显(P>0.05);与乳腺癌相关基因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MCF-7细胞中KLK6基因表达沉默后,S期细胞增加13.23%,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 KLK6 mRNA在乳腺癌组织表达增高,并与ER状态及肿瘤转移情况有关.体外MCF-7细胞株和体内移植瘤KLK6基因表达沉默后肿瘤细胞生长加快.提示KLK6基因表达受雌激素下调的影响,是促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因子,从而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7.
siRNA表达载体对MCF-7细胞生长及其hTERT基因表达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探讨该载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hTERT基因的干扰靶序列,构建siRNA重组表达质粒pGenesil-hTERT,将该质粒酶切测序鉴定后,以脂质体转染MCF-7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hTERT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MTT法观察转染后MCF-7细胞生长情况。结果酶切电泳和测序分析表明插入序列正确,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该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hTERT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MCF-7细胞生长抑制。结论内源性短发夹状siRNA能有效抑制hTERT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生长,这也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mag-1基因与肿瘤细胞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ag-1基因与肿瘤细胞转移的关系.方法:检测mag-1在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细胞株PLA801D与PLA801C、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549与H1299及乳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MCF-7与MDA-MB-231中mag-1的表达水平;检测构建的mag-1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mag-1表达水平的变化;将mag-1正义表达载体分别转染低转移细胞株PLA801C及MCF-7并筛选出稳定克隆;研究mag-1过表达对细胞形态、增殖、迁移、黏附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高转移细胞株PLA801D中mag-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低转移细胞株PLA801C中mag-1的表达水平,乳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中mag-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过表达mag-1细胞的形态及增殖能力没有发生改变,而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结论:mag-1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5d-PGJ2和PTEN质粒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抑制作用。方法MCF-7细胞接种96孔板,按2&#215;2析因设计设置4个试验组。转染组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0-PTEN质粒1μg转染MCF-7细胞;联合组给予pcDNA3.0-PTEN转染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天然激动剂15d-PGJ2 40μmol/L;干预组15d-PGJ2 40μmol/L处理细胞;对照组常规培养的MCF-7细胞不做任何处理。采用MTT法观察15d-PGJ2和质粒转染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A)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干预组均能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生长。在48、72、96h时点,联用组的效果较其他两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对照组细胞在各时间点均未显示出生长抑制;24h时点转染组、联合组、干预组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0%、0%;在48h时点分别为28%、39%、26%;在72h时点分别为74%、84%、70%;在96h时点分别为85%、89%、80%。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对G0、G1期细胞的阻滞作用较强(P〈0.05),干预组作用较弱(P〈0.05)。联合组的G0、G1期阻滞效应较转染组弱(P〈0.05),但较干预组强(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干预组和联合组均不能有效地诱导MCF-7细胞凋亡(P〈0.05)。结论PTEN基因转染和靶向药物15d-PGJ2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能有效抑制细胞生长,但并不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癌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是否具有可逆性.方法 将CDA-Ⅱ与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去除培养液中的CDA-Ⅱ,再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及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去除CDA-Ⅱ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增加,乳腺癌细胞S期比例增加.结论 CDA-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抑制能力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不同雌激素受体(ER)状态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取指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单纯照射组和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采用MTT法测定二甲双胍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评估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MPK、p-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这两种细胞均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的DqD0SF2值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MCF-7:t=9.305、14.528、13.708,P<0.05;MDA-MB-231:t=19.560、16.893、36.048,P<0.05),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29和1.21。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G2/M期阻滞更明显(t=6.103、38.431,P<0.05),增加了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t=9.143、14.561,P<0.05)。在MCF-7细胞中,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p-AMPK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t=35.194、8.647、10.316,P<0.05),但在MDA-MB-231细胞中,p-AMPK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对p-mTOR蛋白的抑制作用在这两种细胞中均可见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80.133、31.820、11.308,P<0.05;MDA-MB-231:t=12.436、15.757、8.402,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不同ER状态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均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或非AMPK依赖的途径,抑制mTOR信号级联通路,以及增加细胞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B细胞易位基因2(BTG2)表达水平的改变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通过pcDNA3-BTG2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提高细胞的BTG2的表达水平,利用噻唑蓝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噻唑蓝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提高BTG2的表达水平可明显提高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BTG2蛋白与DNA损伤修复和抗氧化蛋白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高表达的BRCA1明显地抑制了BTG2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调节作用,而降低BRCA1的表达水平则提高了BTG2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调节作用。另外,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与其所含的BRCA1的表达水平成反比,而与BTG2的表达水平成正比。 结论 BTG2的高表达明显提高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同BRCA1形成复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在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restin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RT-PCR检测restin基因表达。结果:在ATRA诱导下,细胞出现G1期阻滞和生长抑制,增殖活性下降,restin基因开始表达,并呈增长趋势。结论:在ATRA诱导MCF-7细胞分化、凋亡过程中,ATRA能使MCF-7细胞 G1期阻滞,并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restin基因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特别是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克隆smac(the 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smac)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mac,并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探讨smac基因过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RT-PCR的方法从HeLa细胞总RNA中克隆smac基因,连入pcDNA3.1载体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pcDNA3.1/smac载体转染HeLa细胞系,利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鉴定HeLa细胞内smac基因的表达.γ射线照射后48 h利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成功的从HeLa细胞总RNA中扩增了全长smac基因.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pcDNA3.1/smac的HeLa/smac细胞中,smac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的HeLa细胞及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Ka/pcDNA3.1细胞的表达量.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48 h后,MTT结果表明,γ射线对转染pcDNA3.1/smac的HeLa/sma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38.85%)显著高于空白组HeLa细胞(17.64%)及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La/pcDNA3.1细胞(20.32%).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smac基因,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过表达外源smac基因能够提高其对γ射线的敏感性,有望开辟提高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石榴籽油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油脂脂肪酸组成成分;使用乳腺癌MCF-7、MDA-MB-231两种细胞系进行干预,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相关增殖及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石榴籽油中主要的脂肪酸为石榴酸(74.41%);石榴籽油可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显著导致其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石榴籽油可显著下调细胞中Cox-2、Bcl-2的表达水平,上调Bax、胱天蛋白酶(caspase)-3(酶解)的表达水平,上调MCF-7中P53的表达水平或下调在MDA-MB-231中的表达水平。结论石榴籽油中的石榴酸可能是抑制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功能性物质,石榴籽油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促进其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中Cox-2、Bcl-2、Bax、胱天蛋白酶-3(酶解)以及P53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顺-维甲酸(9-cis—RA)对人乳腺癌细胞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9-cis—R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分别在不同浓度下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进行干预,于不同时间点提取细胞总RNA,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NIS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RA刺激后乳腺癌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情况。结果9-cis—RA处理后,MCF-7细胞NIS mRNA表达增强,呈浓度依赖性(F=114.17,P〈0.001),在10^-6mol/L浓度下NIS mRNA的表达随时间上调,16h时达到最高,是对照组(0h)的8.2倍(q=8.32,P〈0.01),此后随时间逐渐下调;且9-cis—RA(10^-6mol/L,24h)的作用强于ATRA(t=6.572,P〈0.01)。MDA—MB-231基础状态下几乎无NIS表达,9-cis—RA刺激后可上调其表达(t=20.195,P〈0.001),但表达量(NIS/B—actin)远低于MCF-7(t=10.395,P〈0.001)。碘摄取实验表明,10^-6mol/L 9-cis—RA干预12h后,MCF-7细胞摄碘开始增加,干预24h时碘摄取达最大,是基础状态下的3.2倍,其摄碘能力可被KCl0。抑制。结论9-cis—RA能明显增强ER阳性的MCF-7细胞NIS基因的表达及摄碘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在体内外对人乳癌MDA—MB-435S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测定细胞生长:溴化尿嘧啶(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核酸的合成;建立MDA—MB-435S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经EVn-50处理后的肿瘤抑制率。结果在体外,随EVn-50浓度增高,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P〈0.01);EVn-50对MDA—MB-435S细胞核酸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的BrdU掺入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16.8ug/mL。在体内,EVn-50抑制MDA—MB-435S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20、40、80ug/mL的EVn-50对移植瘤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18%、31%和63%,呈浓度依赖性。结论EVn-50在体内外对MDA—MB-435S细胞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泛素代谢系统相关基因FBG2对于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及成瘤、浸润转移能力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将FBG2基因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pc-FBG2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介导转染MKN45胃癌细胞并以G418压力筛选法筛出稳定表达的克隆,对稳定表达株进行鉴定,然后使用流式细胞仪、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细胞迁徙实验法等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表型的变化,每种检测实验均设立pc-FBG2稳定转染细胞组、pcDNA3.1稳定转染细胞组和空白MKN45细胞组。结果与转染pcDNA3.1空载体及空白MKN45胃癌细胞相比,转染pc-FBG2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有所加快,开始计数后第4、5、6、7天平均细胞计数显著增高(P〈0.05),细胞周期检测显示pc-FBG2转染组G2/M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S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pc-FBG2转染组凋亡比例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c-FBG2转染组平均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显示pc-FBG2转染组穿膜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BG2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细胞生长及有丝分裂,对维持细胞恶性表型具有一定意义,但对细胞凋亡及浸润转移能力可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Ⅱ)对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DA-Ⅱ与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以维甲酸为阳性对照,观察CDA-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cyclin D1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结果CDA-Ⅱ可减缓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减少乳腺癌细胞cyclin D1表达。结论CDA-Ⅱ可抑制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减少乳腺癌细胞cyclin D1表达,为CDA-Ⅱ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靶向HBV C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对HepG2.2.15细胞中HBV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构建两个靶向HBV C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S1和S2,以及用于对照的非同源shRNA表达质粒S3。转染HepG2.2.15细胞后,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HBV C基因表达和细胞上清中HBV DNA、HBsAg和HBeAg表达。结果在转染后24 h时,HBV C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58%~83%,HBV DNA下降了2.44~3.36个log值,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51%~79%和50%~77%。S1、S2联合运用可以提高对HBV的抑制作用,而S3无抑制效果。结论靶向HBV C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S1、S2及其联合运用,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