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国鼎 《人民军医》2012,(4):307-308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高血压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建立健康档案,饮食、心理和运动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个体化综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以血压达标为管理目标,干预后2年,比较两组高血压病预后情况及观察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病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P<0.01);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高血压病知晓率及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6%、98%和93%,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81%和55%(P<0.05)。观察组中低盐饮食、限酒、规律用药及参加体育锻炼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戒烟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2年高血压病治疗率87%,血压控制率74%,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的74%和44%(P<0.05)。结论:社区干预有助于改变高血压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适合军队干休所社区科学、规范及实用的高血压管理方案,有效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方法:采用以血压达标值为管理目标,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指导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方案,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68.2%),同时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存,靶器官损害严重。通过4年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显著上升(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社区管理方式,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同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通过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松 《西南军医》2012,14(3):477-478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情况,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案。方法对在我院建立健康档案的100例60岁以上的特殊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及管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36.00%和88.00%,同时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也有所提高,在干预前后患者的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依从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社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为该社区高血压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该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以及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结果:该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为34.5%,其中男性组41.6%,女性组为29.5%;高血压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分别是63.6%、52.7%、21.2%。结论:该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不高,提示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对社区居民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进行宣教及规范管理,从而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驻藏武警官兵高血压病治疗率及控制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影响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因素,从而有的放矢进行干预,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 对驻藏35岁以上官兵4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组高血压病患者中,受教育水平高、有家庭高血压病史、高血压Ⅲ级及明确正常血压标准、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者的治疗率高(P<0.05)。Ⅰ、Ⅱ级高血压、体重正常、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明确正常血压水平标准、文化程度高、驻藏时间长、无高血脂者控制率高(P<0.05)。结论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脂、血压、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脑卒中的发病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危险因素控制率等。结果:干预后患者血脂、血压、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健康知识知晓率、危险因素控制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治疗慢性病效果满意,应在社区推广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基层社区采取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内40岁以上的病人进行健康普查。根据检查结果将人群分为正常人群组和患病组。建立健康档案,科普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从饮食起居、日常运动量、体重控制、吸烟、精神压力,降压药物的使用等方面,对人群采取为期2年的高血压综合防治。结果通过社区内的高血压综合防治,高血压的认知率大大地提升,居民生活习惯改善。提高了社区人群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是治疗高血压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柴树宏  陈向 《武警医学》2007,18(8):611-612
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治疗者控制率和控制率均很低,按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分别为30.2%、24.7%、25.0%和6.1%[1]。李海宴等[2]报道北京地区门诊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总体高血压控制率为32.3%。高血压的治疗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药物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按WHO标准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处理,干预组在患者就诊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护理人员进行随诊,实施监测血压,药物治疗,生活、行为方式方面的健康指导,并及时反馈、评价.1年后对两组患者测定的血压进行分析,作X2检验.结果:1年后,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为2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41.78%,X2检验,P<0.05,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从而影响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2012年建立档案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规范化社区管理,保持随访,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与2012年相比,2013年120例患者整体血压水平下降情况为:SBP 下降(15.5±10.2) mmHg, DBP 下降(5.5±3.2) mmHg。2013年高血压治疗率95.00%高于2012年高血压治疗率70.00%,2013年高血压控制率60.00%高于2012年高血压控制率3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社区规范管理后,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飞行人员高血压患者,评价干预后飞行人员高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39例飞行人员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宣教,并通过对患者合理的生活指导,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增强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飞行人员对高血压病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高血压并发症的严重后果的认识明显提高,干预后患者的各种生活行为方式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孙华  曹立军 《人民军医》2011,(5):387-387
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病率约为30%,且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发达国家低,因此,该病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病种"。新兴的高血压病医学管理模式,主张从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等多方面入手,尽可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用药依从性,对控制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规范治疗率、治疗达标率、持久用药率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需要基层社区医生加大对患者的教育力度,普及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的防治手段是基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产生的。本文就高血压病在社区门诊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及健康指导,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规范治疗率、治疗达标率、持久用药率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需要基层社区医生加大对患者的教育力度,普及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的防治手段是基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产生的.本文就高血压病在社区门诊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及健康指导, 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及系统管理,提高了COPD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探讨COPD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乌鲁木齐天山区碱泉街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一年的综合性干预及系统管理,包括健康教育课程培训、营养支持指导、长期随访等.干预管理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项研究进行一年后,COPD相关知识(危险因素、并发症、诊断标准)的知晓率较前分别提高了18.5%、28.1%、28.9%,戒烟、合理运动、规律用药的依从性较前分别提高了29.2%、57.1%、25.6%.以COPD评估为基础,A组较康复前人数增加12.1%,B、C、D组较康复前减少分别为7.2%、3.5%、1.6%.结论: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发病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为新疆COPD的社区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患4种慢性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脑血管病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和骨质疏松组,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各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率及住院率等。结果:各组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危险因素控制率及住院率等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4种慢性病效果满意,应在社区推广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对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控制血压的效果。方法:针对本社区建档的79例高血压患者,在饮食、行为和规范用药,监测血压等方面给予指导。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结果:社区护理前后比较,对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区护理在帮助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较好的控制血压有重要作用值得探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干预,评价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疗效,得出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以社区为基础,由全科医师负责、内分泌专家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整合医疗资源,优势互补的联合管理模式,是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进入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基本状况,指导慢性病管理工作。方法对584例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家族史、伴随疾病、服药情况、血压水平和控制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3级高血压分别占3.4%,15.4%,72.6%,统计资料不详无法明确高血压级别占8.6%。伴发合并症者占58.6%。血压总控制率为24%,其中男28.2%,女19.4%。无合并症者血压控制率30.6%,有合并症者血压控制率19.3%,合并糖尿病且血压控制〈130/80mmHg者8%。五类降压药物均有选用,其中CCB使用率最高(占58.6%),β受体阻滞剂、ARB、ACEI、利尿剂使用率分别为28.4%、17.8%、16.1%、5.1%,2种以上降压药联合使用率为38.7%,复方制剂使用率为4.8%。阿司匹林使用率50%。降脂药使用率18.2%。结论入组患者合并症较多,血压控制率低,男性血压总控制率高于女性。CCB使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